【你的原鄉在哪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在一堂講座中,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也很剛好聽眾提出來了類似的困惑。

--
近年來本土意識的提升,很多人開始學習地方的語言,學習台灣的歷史,參與各式各樣議題的討論,也在社群網站上發表自己對於土地的想法,或者對於議題的見解。有一部分的人也開始思考是不是該回到家鄉工作,或者應該跟土地靠近一點。

但當回到自己的家鄉時,最先受到衝擊的卻是發現自己對於自己家鄉一點都不了解。你不知道哪邊有好吃的,也不知道哪邊有好玩的,最近村子裡的廟在拜拜,但為什麼拜拜也不知道,甚至你的家鄉地名怎麼來的,你也不會知道。
此時有些人的內心,就會有黑色的豆芽開始萌發。『自己是不是很糟糕,在這塊土地上活了十多年,卻對這塊土地一無所知?』

其實一點也沒有,你很好,因為你投入了這個領域。而這些對自己成長環境的無知,也不是你的罪,你不應該因為發現自己對家鄉不了解就責備自己。回到家鄉工作,為土地工作,根本不需要『早就認識這塊土地』的能力。這裡需要的是你來到這塊土地後,對這塊土地的好奇與喜愛,並且為她寫下新的故事。這樣就足夠了。

--
到底原鄉在哪裡?
你要回到哪一個原鄉,單純只是你自己的選擇。
一定要回到原鄉才能愛你的土地嗎?

我想這是錯誤的,今天你搬離的原鄉,你也可以愛你現在所居的地方,難不成因為不是原鄉就可以恣意妄為嗎?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想到這個,但每次看到獨自旅行的人時,都會對他們追求的『喜愛』感到感動不已。

一樣是沒頭沒尾的廢文,但我找到一張好照片,跟大家分享。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賴正晃的沙龍
1會員
13內容數
賴正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16
近幾個月臺灣的本土文化與藝術最熱門的展覽,可能就是這一場了。這一檔展覽其實延續於近年來興起的臺灣本土文藝風潮,因為過去的時空背景的影響,臺灣的本土藝術並沒有被極力的推廣,甚至在我學生時期,如果不是我們高中蓋了雨賢館,紀念背包印了水牛,那我可能從來都不會知道鄧雨賢或者謝里法。
Thumbnail
2022/04/16
近幾個月臺灣的本土文化與藝術最熱門的展覽,可能就是這一場了。這一檔展覽其實延續於近年來興起的臺灣本土文藝風潮,因為過去的時空背景的影響,臺灣的本土藝術並沒有被極力的推廣,甚至在我學生時期,如果不是我們高中蓋了雨賢館,紀念背包印了水牛,那我可能從來都不會知道鄧雨賢或者謝里法。
Thumbnail
2022/04/15
在開始完整的說明之前,先跟大家介紹一個冷僻但流行的東西。最近大家可能偶爾聽到電視上或者新聞中會出現『NFT』這個陌生的名詞,老實說如果你沒有在圈內,那麼NFT對你而言就只是存在於網路上的圖片,但如果你有在圈內,那NFT的神秘『賦能』可能是你可以追求的聖杯。
Thumbnail
2022/04/15
在開始完整的說明之前,先跟大家介紹一個冷僻但流行的東西。最近大家可能偶爾聽到電視上或者新聞中會出現『NFT』這個陌生的名詞,老實說如果你沒有在圈內,那麼NFT對你而言就只是存在於網路上的圖片,但如果你有在圈內,那NFT的神秘『賦能』可能是你可以追求的聖杯。
Thumbnail
2022/03/17
突然間找到之前遺失的照片,原本以為這趟旅程就要消失了,沒想到就這樣意外尋獲。 照片是某次和朋友一起進行一場濁水溪溯源的探險,我們花了四天一路從出來口向上探險,希望能知道到底濁水溪怎麼來的。最終我們來到了國土復育計畫的範圍內,回歸自然的孫海橋,像個遺落在角落的寶藏一下,安靜且偉大。
Thumbnail
2022/03/17
突然間找到之前遺失的照片,原本以為這趟旅程就要消失了,沒想到就這樣意外尋獲。 照片是某次和朋友一起進行一場濁水溪溯源的探險,我們花了四天一路從出來口向上探險,希望能知道到底濁水溪怎麼來的。最終我們來到了國土復育計畫的範圍內,回歸自然的孫海橋,像個遺落在角落的寶藏一下,安靜且偉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註: 1.我最近那麼在意台語,原來不只是語言,和它承載的文化而已,是我自己要回到本源啊! ■原來不只是台語而已,是回到本源啊! 最近上的心靈課程,課本一直講到回到「本源」,好像電腦在說的,回到初始設定一樣。看了幾個月的課本後,我突然將它跟台語連在一起了,恢復台語,重新學習台文,不只是台語,或是語言
Thumbnail
前註: 1.我最近那麼在意台語,原來不只是語言,和它承載的文化而已,是我自己要回到本源啊! ■原來不只是台語而已,是回到本源啊! 最近上的心靈課程,課本一直講到回到「本源」,好像電腦在說的,回到初始設定一樣。看了幾個月的課本後,我突然將它跟台語連在一起了,恢復台語,重新學習台文,不只是台語,或是語言
Thumbnail
現在人在日本,也三十幾了,覺得成就了一點,得到了一些,卻失去了回家的路。這只是一篇失眠中年人的無病呻吟。
Thumbnail
現在人在日本,也三十幾了,覺得成就了一點,得到了一些,卻失去了回家的路。這只是一篇失眠中年人的無病呻吟。
Thumbnail
近年來本土意識的提升,很多人開始學習地方的語言,學習台灣的歷史,參與各式各樣議題的討論,也在社群網站上發表自己對於土地的想法,或者對於議題的見解。有一部分的人也開始思考是不是該回到家鄉工作,或者應該跟土地靠近一點。 但當回到自己的家鄉時,最先受到衝擊的卻是發現自己對於自己家鄉一點都不了解。
Thumbnail
近年來本土意識的提升,很多人開始學習地方的語言,學習台灣的歷史,參與各式各樣議題的討論,也在社群網站上發表自己對於土地的想法,或者對於議題的見解。有一部分的人也開始思考是不是該回到家鄉工作,或者應該跟土地靠近一點。 但當回到自己的家鄉時,最先受到衝擊的卻是發現自己對於自己家鄉一點都不了解。
Thumbnail
不知是不是太久沒回台灣, 現在只要看到有關台灣的事物就會莫名湧起鄉愁。
Thumbnail
不知是不是太久沒回台灣, 現在只要看到有關台灣的事物就會莫名湧起鄉愁。
Thumbnail
西川滿為什麼認為台灣是他的故鄉呢?因為他從三歲就隨父母到台灣來,大半生都在台灣度過,台灣當然是他的故鄉。這跟我朋友的兒子認為美國才是他的故鄉一樣,乃是「人之常情」,常者,正常也。而我那些小學同學,認為他們是「山東人」或「湖南人」,其實是不太「正常」的。
Thumbnail
西川滿為什麼認為台灣是他的故鄉呢?因為他從三歲就隨父母到台灣來,大半生都在台灣度過,台灣當然是他的故鄉。這跟我朋友的兒子認為美國才是他的故鄉一樣,乃是「人之常情」,常者,正常也。而我那些小學同學,認為他們是「山東人」或「湖南人」,其實是不太「正常」的。
Thumbnail
當時想到來這裏,除了走路、運動、泡溫泉,將身體調養好之外,就是隱居,躲在樹洞裏,自己修鍊、修養(哈!),不想說話,不想見人,不想和人有聯結,沒人找我最好。可是心裏有另外一個聲音響起:「『應該』和當地聯結啊!」
Thumbnail
當時想到來這裏,除了走路、運動、泡溫泉,將身體調養好之外,就是隱居,躲在樹洞裏,自己修鍊、修養(哈!),不想說話,不想見人,不想和人有聯結,沒人找我最好。可是心裏有另外一個聲音響起:「『應該』和當地聯結啊!」
Thumbnail
為什麼駐海外的台灣人都特別喜歡挑起台灣議題?不是因為我們自認知識宏闊,而是因為在異地生存的每一刻,都會有各種人、各種事件、用各種方法在提醒你,應該要認得自己到底是誰。
Thumbnail
為什麼駐海外的台灣人都特別喜歡挑起台灣議題?不是因為我們自認知識宏闊,而是因為在異地生存的每一刻,都會有各種人、各種事件、用各種方法在提醒你,應該要認得自己到底是誰。
Thumbnail
別問我 繁城裏的燈紅酒綠 泛不起  心中一絲漣漪 吐不出  口中一字真言 若問我 迢迢家鄉的二三事 一言難盡  亦 難以言盡 
Thumbnail
別問我 繁城裏的燈紅酒綠 泛不起  心中一絲漣漪 吐不出  口中一字真言 若問我 迢迢家鄉的二三事 一言難盡  亦 難以言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