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後感|談《消失的另一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消失的另一半》談種族、談女性、談變性伴侶、談謊言,也談親情。書中說的雖是美國六零年代到九零年代的故事,然而,其中描述的諸多社會偏見與歧視現象,似乎仍存於當代社會之中。

探討種族、性別歧視等議題的小說很多,但《消失的另一半》是其中少數讓我覺得筆觸很溫柔的一部。書中幾乎沒有什麼催淚情節,作者以一種樸實且真誠的態度描述六零年代到九零年代非裔女性在美國遇到的歧視,以及因遭受歧視而經歷的自我懷疑、貶抑,以及克服逆境後的成長。

故事從一個虛擬的美國城鎮「野鴨鎮」講起,描述鎮上一對帶著黑人血統的雙胞胎姊妹絲黛兒德姿蕾,因祖先代代與混有白人血統的人通婚,而成為比上一代皮膚更白,更「完美」(書中用語)的女性。然而,居住在野鴨鎮的這對姊妹明白,即使看起來再白人,帶著黑人血統的事實,必然會限制她們未來求學、求職以及婚配的可能性。因此,兩姊妹決定一同逃出野鴨鎮,互相扶持,另覓生路。但,沒想到在離開野鴨鎮,逃到紐奧良後的某一天,絲黛兒突然不告而別,讓德姿蕾頓失依靠。從此,兩姊妹更各自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絲黛兒假扮白人,與富有白人結婚,正式躋身上流,並生了一個皮膚白皙的女兒甘乃荻,而德姿蕾則和一個黑人檢察官結婚,生下一個黑得發亮(書中用語)的女兒茱德。本來已各奔東西的兩姊妹,直到她們的下一代甘乃荻與茱德相遇後,才重新有了交集。

「種族歧視」在美國似乎一直是個難解的問題,一九六七年的電影「誰來晚餐」點出許多看似反對種族歧視、支持自由主義的白人,當面對其子女想跟黑人通婚時,下意識仍難以接受的尷尬心態,衝擊當時保守的美國社會;二零零二年,荷莉貝瑞以《擁抱豔陽天》奪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黑人女性,看似美國社會對黑白平等又邁進了一步;二零一六年,好萊塢拍出「關鍵少數」這樣的作品,勇於承認美國在六零年代對黑人女性在職場升遷與工作環境等方面的歧視,同時表揚黑人女性對美國科技發展的貢獻。從這樣的發展軌跡看來,非裔美人似乎終於能和白人平起平坐,但隨著川普在二零一六年成為美國總統,黑人的地位似乎又再次被貶抑,彷彿又快要回到「亂世佳人」描述的南北戰爭年代。

近年來,黑人仍在吶喊著要求平等與人權;但同時,也不乏如「美國多元假象」這類書籍,指陳美國社會對於非裔及拉丁裔已過於寬容,例如名校以「促進校園多元化」為名,放寬對上述族裔學生的入學錄取標準,或是容許學生以諸如文學系教學內容充斥太多白人作品、校園不該邀請保守派白人學者演講等荒誕理由,在校園進行遊行抗議。讓人不禁想問,為何黑白族群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呢?

看這本書時,經常想到瑪麗亞凱莉,大家看到的她,是個擁有驚人海豚音的成功歌手,但在她的人生經歷裡,她感受到的卻是身為一個皮膚白皙的黑白混血兒(父親黑人,母親白人),既不受黑人歡迎,卻也得不到白人認可,活在一種「兩邊不是人」的痛苦中。她的黑人手足忌妒她的白皙皮膚,而白人(包括她的母親)則仍用「非我族類」的眼神看待她。在這樣的氛圍下成長的大多數黑人,實在很難不為自己的膚色感到自卑,也很難不嚮往擁有晉級人生勝利組的白皙皮膚。《消失的另一半》寫的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黑人,如何克服逆境,並進而認同自我。

《消失的另一半》中,第一代姊妹倆都在掙扎中度過餘生,假扮白人的絲黛兒終其一生都假扮白人,即使和枕邊人也無法交心,讓家人感到難以親近;德姿蕾決定與黑人結婚,卻被黑人丈夫誤以為擁有白皙皮膚的她是個心高氣傲的「假白人」而慘遭家暴,最後只好逃回娘家。社會的觀感與偏見讓她們無法正視自己的存在意義,她們只想「靠邊站」,卻不得其門而入。直到她們的下一代,雖生長在充滿矛盾衝突的家庭中,經歷對種族認同的迷惘,但最後終於能理解「我不是非得當白人或黑人,我可以就只是我」,而終於能各自綻放出自信的花朵。

我認為,《消失的另一半》說的是一個療癒成長的故事,一方面讓白人了解黑人背負的辛酸歷史,可能就是讓他們長期懷著受迫害情緒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讓黑人了解,比起繼續沉浸在過去的悲傷情緒,正視自己的獨特性,珍惜自己存在的價值,才是真正值得努力的目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h-Yu 的書架
23會員
62內容數
閱讀書籍以科普及文學類書籍為主。
Chih-Yu 的書架的其他內容
2025/03/11
紀錄大學時期選修東坡詞課程的難忘回憶,以及近期將舊課本回收的過程與感受。除了回顧青春歲月與文學之美的記憶,也意識到需要向前邁進,迎接新的學習與體驗。
Thumbnail
2025/03/11
紀錄大學時期選修東坡詞課程的難忘回憶,以及近期將舊課本回收的過程與感受。除了回顧青春歲月與文學之美的記憶,也意識到需要向前邁進,迎接新的學習與體驗。
Thumbnail
2025/03/07
艾倫·狄波頓所著之《我愛身分地位》剖析地位焦慮的成因,並提出紓解之道。文章以愛的欠缺為核心,探討社會文化、功績制度等因素如何加劇焦慮。最終,作者強調培養同理心、坦然接受自我,才能獲得內心平靜。
Thumbnail
2025/03/07
艾倫·狄波頓所著之《我愛身分地位》剖析地位焦慮的成因,並提出紓解之道。文章以愛的欠缺為核心,探討社會文化、功績制度等因素如何加劇焦慮。最終,作者強調培養同理心、坦然接受自我,才能獲得內心平靜。
Thumbnail
2024/12/22
《像這樣的小事》是一本以九零年代愛爾蘭為背景的小說,講述主角比爾費隆在聖誕節前夕目睹的宗教醜聞。儘管字數不多,但書中描繪出的情感和社會氛圍卻極為深刻。此書不僅受到了《紐約時報》的高度評價,還已改編為電影。《像這樣的小事》故事設定的時間點在聖誕節前後,特別適合在聖誕節期間閱讀,值得一看。
Thumbnail
2024/12/22
《像這樣的小事》是一本以九零年代愛爾蘭為背景的小說,講述主角比爾費隆在聖誕節前夕目睹的宗教醜聞。儘管字數不多,但書中描繪出的情感和社會氛圍卻極為深刻。此書不僅受到了《紐約時報》的高度評價,還已改編為電影。《像這樣的小事》故事設定的時間點在聖誕節前後,特別適合在聖誕節期間閱讀,值得一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她是我的摯友,一位迷人的混血兒,有著獨特的膚色。她的成長之路也因為這獨特之美經歷了許多挑戰,甚至無聲的霸凌。  求學時期,常常聽到同學們說: “我們不想要和妳一組,走開!” 甚至有老師也不免以她的膚色來進行玩笑。逛街選購衣服難免碰到店員對她說: “妳的膚色太深了,不要選深色服飾。” 逢年過節與親
Thumbnail
她是我的摯友,一位迷人的混血兒,有著獨特的膚色。她的成長之路也因為這獨特之美經歷了許多挑戰,甚至無聲的霸凌。  求學時期,常常聽到同學們說: “我們不想要和妳一組,走開!” 甚至有老師也不免以她的膚色來進行玩笑。逛街選購衣服難免碰到店員對她說: “妳的膚色太深了,不要選深色服飾。” 逢年過節與親
Thumbnail
You is kind. You is smart. You is important.
Thumbnail
You is kind. You is smart. You is important.
Thumbnail
黑人。南方。都只是細節。真正的問題是如何成為「真正的人」。
Thumbnail
黑人。南方。都只是細節。真正的問題是如何成為「真正的人」。
Thumbnail
這是蜜雪兒‧歐巴馬寫的傳記,從其出生的成長背景到一路成為第一夫人,以其自身的故事緊扣對美國種族議題的觀察、女性在職場地位上的困境及其自我探索的對話與經歷,以敘事的角度帶大家了解其一生,從中理解蜜雪兒在擔任第一夫人時所擁有的理念及欲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這是蜜雪兒‧歐巴馬寫的傳記,從其出生的成長背景到一路成為第一夫人,以其自身的故事緊扣對美國種族議題的觀察、女性在職場地位上的困境及其自我探索的對話與經歷,以敘事的角度帶大家了解其一生,從中理解蜜雪兒在擔任第一夫人時所擁有的理念及欲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消失的雙胞胎妹妹 跑出黑人叢林 在中產階級的白人社會裡 成為優雅的富太太 守在野鴨鎮的姐姐 開店結婚生子照顧老媽媽...
Thumbnail
消失的雙胞胎妹妹 跑出黑人叢林 在中產階級的白人社會裡 成為優雅的富太太 守在野鴨鎮的姐姐 開店結婚生子照顧老媽媽...
Thumbnail
《消失的另一半》談種族、談女性、談變性伴侶、談謊言,也談親情。書中說的雖是美國六零年代到九零年代的故事,然而,其中描述的諸多社會偏見與歧視現象,似乎仍存於當代社會之中。
Thumbnail
《消失的另一半》談種族、談女性、談變性伴侶、談謊言,也談親情。書中說的雖是美國六零年代到九零年代的故事,然而,其中描述的諸多社會偏見與歧視現象,似乎仍存於當代社會之中。
Thumbnail
消失的另一半-Bonny 書評 到現在2021年,種族歧視無所不在。 看到白皮膚的人,會覺得高尚,想和他們做朋友;相反的,看到黑皮膚的人,我們會避而遠之,是吧? 我們都知道,不應該有如此的想法,但想法就是會不小心的跑出來!  或許你越想要做到某種等級的改變,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最終,你還是你,我
Thumbnail
消失的另一半-Bonny 書評 到現在2021年,種族歧視無所不在。 看到白皮膚的人,會覺得高尚,想和他們做朋友;相反的,看到黑皮膚的人,我們會避而遠之,是吧? 我們都知道,不應該有如此的想法,但想法就是會不小心的跑出來!  或許你越想要做到某種等級的改變,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最終,你還是你,我
Thumbnail
透過化學藥品,白人作家約翰.格里芬將自己的外表變成一名黑人,維持平日的服裝、談吐和真實身份,在1959年前往美國南方數州進行為期七週的種族觀察之旅,並將這趟旅程中的日記整理、集結成這本文字流暢易讀的《像我一樣黑》(Black Like Me)。
Thumbnail
透過化學藥品,白人作家約翰.格里芬將自己的外表變成一名黑人,維持平日的服裝、談吐和真實身份,在1959年前往美國南方數州進行為期七週的種族觀察之旅,並將這趟旅程中的日記整理、集結成這本文字流暢易讀的《像我一樣黑》(Black Like Me)。
Thumbnail
觀點編輯與議題置入 這部質量兼具的美劇來到第五季,開始加入了時事內容,劇中出現了疫情和黑人維權遊行的內容,卻看得我如坐針氈,因為它的敘事內容明顯地只呈現了一部分的事實,並且藉由這個敘事,加強美國非裔權利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印象。 儘管故事主軸還是在一家人的情感和個人問題上,但是每每只要觸及類似時事議題,
Thumbnail
觀點編輯與議題置入 這部質量兼具的美劇來到第五季,開始加入了時事內容,劇中出現了疫情和黑人維權遊行的內容,卻看得我如坐針氈,因為它的敘事內容明顯地只呈現了一部分的事實,並且藉由這個敘事,加強美國非裔權利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印象。 儘管故事主軸還是在一家人的情感和個人問題上,但是每每只要觸及類似時事議題,
Thumbnail
因著兩個女孩的消失,其他女生的命運也像是被牽動了繩鈴,在心裡面響著細碎的聲音。如同美國曾為協尋女童,牛奶盒上印著她清純的臉。也或是《消失的她們》書中被綁架的兩個女孩,一個八歲與一個十一歲,貼在尋人啟事上、刊登伴隨早餐的報紙新聞上。隨著餐盤收走後印在其上的油漬印子,人們必須照常生活,同時也不安著。
Thumbnail
因著兩個女孩的消失,其他女生的命運也像是被牽動了繩鈴,在心裡面響著細碎的聲音。如同美國曾為協尋女童,牛奶盒上印著她清純的臉。也或是《消失的她們》書中被綁架的兩個女孩,一個八歲與一個十一歲,貼在尋人啟事上、刊登伴隨早餐的報紙新聞上。隨著餐盤收走後印在其上的油漬印子,人們必須照常生活,同時也不安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