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溫柔、粗暴與生活──《搖滾青春練習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永遠要記住,我才是那個拿著開山刀,替你披荊斬棘的人!
與其說是一部青春與追夢的電影,倒不如說導演正敘述他的生活。
前陣子在Netflix瀏覽好幾分鐘,思考很久到底有沒有看過《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直到看見阿湯哥又帥氣的擊潰對手,才想起應該在去年某個週日晚上看完了。便繼續依循分類推薦找到了這部──《搖滾青春戀習曲》(Sing Street)。

《搖滾青春戀習曲》為導演John Carney的第三部電影,若你對John Carney這個名字感到陌生沒有關係,他的前面兩部作品你一定聽過,分別為《曾經,愛是唯一》(Once)以及《曼哈頓戀習曲》(Begin Again)。《曾經,愛是唯一》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的殊榮;而《曼哈頓戀習曲》更是請到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和馬克·艾倫·盧法洛(Mark Alan Ruffalo)等好萊塢知名巨星演出。
如果你喜歡導演前兩部作品,那麼這部《搖滾青春戀習曲》絕對也必須要列入清單,雖然在名氣似乎遠不及其他兩部,但私心認為這是導演三部作品裡最厲害的一部。
本篇並不會提到太多劇情,頂多算個簡單的觀後感,所以請安心服用。

故事發生在80年代的都柏林,愛爾蘭有許多年輕人都因為經濟狀況不佳,選擇搭乘渡輪前往倫敦,試著逃離都柏林這個鬼地方,過上更好的日子。(不得不說,真的好喜歡70-80年代的服飾,厚重的質感、雅痞的風格配上白色的踝襪,真的好讚)
主角康納的家庭同樣受到經濟蕭條的影響,為了減少支出,康納的爸爸便將康納轉學到天主教學校。然而,這間天主教學校的學生大多喜歡打架鬧事、抽煙喝酒,校長更是我行我素。康納根本是進到一間度日如年的監獄,不僅棕色的鞋子不准穿,連染頭髮、化妝等不在校規內的規範,都被校長因為看不順眼而私下解決。
某天,康納意外看見住在學校對面漂亮的女主角蕾菲娜,決定上前攀談、搭訕。在知道蕾菲娜的夢想是成為模特兒以後,為了取得蕾菲娜的聯繫方式,康納編了個可愛的謊言,「我是樂團主唱」、「我們需要有人來拍音樂錄影帶(MV)」,而後在蕾菲娜的要求之下隨口哼了兩三句歌詞。於是康納的樂團──Sing Street開始陸續招募成員。(MV在那個年代才剛剛開始成為流行,主角的爸爸甚至大感不解「這些樂團太爛了,根本沒有人敢唱現場」)
青春與戀情就這樣展開了,就和現實一樣,學生時代的青春就是這麼樸實無華,酸酸甜甜的,可以不顧一切的去做想做的事情。我喜歡彈樂器,剛好可以利用拍攝MV的理由來接近這位漂亮的女孩,那麼就來組個樂團吧!
而之後,就是故事了。

然而在這邊,我想著墨的人物並非女主角,嚴格上來說也不是樂團的任何一個人,而是康納的哥哥──布蘭登。我覺得布蘭登絕對堪稱是本片最佳亮點,飄逸的長髮、粗獷的身材,煙不離口,脾氣甚至有些粗暴,但你卻能夠在每個時刻感受到他的溫柔。

布蘭登記恨著這個社會,每個人,甚至討厭父母、痛恨康納。

從前的布蘭登不僅彈的一首好吉他,甚至是運動健將,全校200公尺沒人跑得比他還快。卻因為家裡狀況不允許,無法繼續追夢,只得關在自己的小房間,聽著一片片的黑膠唱片,把康納叫來房間訓話,告訴他搖滾真正的意義以及搖滾應該是什麼。
有一幕,布蘭登與康納坐在樓梯間,看著門外的母親抽著煙,享受夕陽。布蘭登說:「她每天急忙跑回家,只為一點餘暉,點支煙。」、「這是她僅有的幸福,等太陽落到樹梢後方,她就會回到屋子來。」、「我常會想,她都在想什麼呢?」
直到這一幕我才驚覺,因為被這個世界粗暴的對待,所以也把自己武裝起來粗暴的怒吼每個人,但布蘭登大概會是本片最溫柔的人物。
果然,你能慢慢理解布蘭登給康納的訓話,是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寄託在弟弟身上。布蘭登將自己所有對搖滾樂的知識傾囊相授,告訴康納「翻唱不會紅,你必須要有自己的風格」、「這樂團的風格符合你要的Happy-Sad」、「搖滾樂就是冒險」。
你看見布蘭登歡欣鼓舞的揮拳,而後獨自坐回車窗沒有搖上的駕駛座,外頭下著雨。
導演終究沒有給這個最溫柔的人完美結局。

或許是帶入到布蘭登這個角色的比例較高,我在看這部電影時,腦海不斷浮出胡遷所寫的小說《大裂》以及其小說改編的電影《大象席而坐》。雖然《搖滾青春戀習曲》開心多了,並不像《大裂》那樣抑鬱、暴力,然而本質上卻是同樣的事情。
對於這個世界,你該怎麼樣去面對?
我曾寫過關於《大裂》,最近也正在翻閱第三次。
初次我寫下「撕裂」,覺得整個人被由內而外的撕開。但即使生活苟且,也要爬離這個垃圾堆;再來則是「怒吼」,是對生命灰暗的反擊與咆哮。在極其荒誕的日子里,祈禱不失去抵抗的力量。
如同韋布,我在布蘭登身上得到了力量。即使兩人同樣恨不得掐著人的脖子,告訴每個人這世界有多麼噁心,而只能在一堆破爛裡生活卻又同時告訴所有人「你得活著,死命的活下去,活著才能知道這世界會不會變好。」
「你可以去很多地方,可以去,到了以後就發現,沒什麼不一樣的,但已經過了大半生了,所以之前你得瞞個誰,一定是不一樣的。」

你想好要怎麼生活了嗎?
寫於6月28日,Matters,歡迎看過本片,或者會找來看的人留言,交換觀影心得!
avatar-img
11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整大段非常有趣,就像看著埃米爾的眉頭,隨著時間慢慢鬆開。而後拿起大刀,如指揮家般地揮舞。 而我每天就像這樣,睜開眼睛醒來,就是在埋怨自己、埋怨世界,直到我開始走出大門,躲在觀景窗後面觀察人群,才又有種「世界還是很美好」的錯覺。
《鬼地方》看到一半時我便想嚎啕大哭,實際看完卻是無語的,好像哭累了一樣,只想回家一趟。雖然也想起柏林,但現在到不了柏林,所以把許久沒碰的德文書拿出來看個幾眼,看看能不能想起那年酷暑。
這整大段非常有趣,就像看著埃米爾的眉頭,隨著時間慢慢鬆開。而後拿起大刀,如指揮家般地揮舞。 而我每天就像這樣,睜開眼睛醒來,就是在埋怨自己、埋怨世界,直到我開始走出大門,躲在觀景窗後面觀察人群,才又有種「世界還是很美好」的錯覺。
《鬼地方》看到一半時我便想嚎啕大哭,實際看完卻是無語的,好像哭累了一樣,只想回家一趟。雖然也想起柏林,但現在到不了柏林,所以把許久沒碰的德文書拿出來看個幾眼,看看能不能想起那年酷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由綾野剛(あやのごう)飾演的成田狂兒自然不是傳統的神仙教母,他帶著自己的問題找上了聰實─深怕輸掉黑道的卡啦ok比賽會被刺上搞笑的刺青─這個令人發噱的莫名困境,卻也極大化對體制規範的嘲諷:所有的規範不也都是集體服膺的結果?對於個體並不總是訴求反抗(或說有反抗的實力嗎?),而是能否提升自己高過那無法認同
Thumbnail
《Begin Again曼哈頓戀習曲》是由約翰卡尼自編自導,於2014年發行的美國浪漫音樂劇情電影。由綺拉奈特莉及馬克魯法洛主演。描述夢想成為創作歌手的女主角被失意的唱片製作人發掘,兩人合作間微妙的浪漫情愫,以及各自在感情上失意的細膩故事。
Thumbnail
 本文是電影《去唱卡拉OK吧!》的觀影筆記,分析岡聰實與成田狂兒的個性與關係變化,並比較與漫畫原作(包括《去家庭餐廳吧。》)的不同。內文有雷,請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是電影《去唱卡拉OK吧!》的觀影筆記,分析岡聰實與成田狂兒的個性與關係變化,並比較與漫畫原作的不同。內文有雷,請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是電影《去唱卡拉OK吧!》的觀影筆記,分析岡聰實與成田狂兒的個性與關係變化,並比較與漫畫原作的不同。內文有雷,請觀影後再讀。 三、「這首歌有我跟和子的回憶。」 四、「我不想再跟黑道有瓜葛!」  
Thumbnail
  本文是電影《去唱卡拉OK吧!》的觀影筆記,分析岡聰實與成田狂兒的個性與關係變化,並比較與漫畫原作的不同。內文有雷,請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好久沒有看這麼輕鬆的電影了!當初會看這部,是因為發現它是漫畫改編的電影。去年剛看過《春心萌動的老屋緣廊》,很喜歡裡面那種輕鬆卻蘊含人生哲理的敘事方式,甚至為了查書裡的漫畫,才發現整部電影本身就是漫畫改編的,也對這樣的改編形式留下好印象。 看完《去唱卡拉OK吧》,一樣感受到濃濃的漫畫感,演黑道大叔的
Thumbnail
和山やま創作的漫畫《去唱卡拉OK吧!》經過山下敦弘導演的改編創作,搖身一變成為輕盈又可愛的音樂喜劇電影。或許導演也在聰實與狂兒的故事裡,嗅到了雨水浸濕泥土和空氣後,滿是混濁潮濕的味道;又或許在那陰鬱灰暗的畫面中,還能看見聰實的傘和狂兒的背,透出了一片彩色。《去唱卡拉OK吧!》就此於焉而生。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法國電影,深刻展現了教育與人性之間的關係。 這部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講述了一位叫做克萊門特·馬修先生的音樂老師在一所寄宿學校里通過音樂改變了一群被社會邊緣化的學生的故事。 影片透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展現了學生內心的孤獨與掙扎。 這些學生來自各種背景,有的是因為家庭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由綾野剛(あやのごう)飾演的成田狂兒自然不是傳統的神仙教母,他帶著自己的問題找上了聰實─深怕輸掉黑道的卡啦ok比賽會被刺上搞笑的刺青─這個令人發噱的莫名困境,卻也極大化對體制規範的嘲諷:所有的規範不也都是集體服膺的結果?對於個體並不總是訴求反抗(或說有反抗的實力嗎?),而是能否提升自己高過那無法認同
Thumbnail
《Begin Again曼哈頓戀習曲》是由約翰卡尼自編自導,於2014年發行的美國浪漫音樂劇情電影。由綺拉奈特莉及馬克魯法洛主演。描述夢想成為創作歌手的女主角被失意的唱片製作人發掘,兩人合作間微妙的浪漫情愫,以及各自在感情上失意的細膩故事。
Thumbnail
 本文是電影《去唱卡拉OK吧!》的觀影筆記,分析岡聰實與成田狂兒的個性與關係變化,並比較與漫畫原作(包括《去家庭餐廳吧。》)的不同。內文有雷,請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是電影《去唱卡拉OK吧!》的觀影筆記,分析岡聰實與成田狂兒的個性與關係變化,並比較與漫畫原作的不同。內文有雷,請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是電影《去唱卡拉OK吧!》的觀影筆記,分析岡聰實與成田狂兒的個性與關係變化,並比較與漫畫原作的不同。內文有雷,請觀影後再讀。 三、「這首歌有我跟和子的回憶。」 四、「我不想再跟黑道有瓜葛!」  
Thumbnail
  本文是電影《去唱卡拉OK吧!》的觀影筆記,分析岡聰實與成田狂兒的個性與關係變化,並比較與漫畫原作的不同。內文有雷,請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好久沒有看這麼輕鬆的電影了!當初會看這部,是因為發現它是漫畫改編的電影。去年剛看過《春心萌動的老屋緣廊》,很喜歡裡面那種輕鬆卻蘊含人生哲理的敘事方式,甚至為了查書裡的漫畫,才發現整部電影本身就是漫畫改編的,也對這樣的改編形式留下好印象。 看完《去唱卡拉OK吧》,一樣感受到濃濃的漫畫感,演黑道大叔的
Thumbnail
和山やま創作的漫畫《去唱卡拉OK吧!》經過山下敦弘導演的改編創作,搖身一變成為輕盈又可愛的音樂喜劇電影。或許導演也在聰實與狂兒的故事裡,嗅到了雨水浸濕泥土和空氣後,滿是混濁潮濕的味道;又或許在那陰鬱灰暗的畫面中,還能看見聰實的傘和狂兒的背,透出了一片彩色。《去唱卡拉OK吧!》就此於焉而生。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法國電影,深刻展現了教育與人性之間的關係。 這部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講述了一位叫做克萊門特·馬修先生的音樂老師在一所寄宿學校里通過音樂改變了一群被社會邊緣化的學生的故事。 影片透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展現了學生內心的孤獨與掙扎。 這些學生來自各種背景,有的是因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