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動物日」了解為什麼「動物園的紅鶴不會飛?」

更新於 2021/10/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931年在義大利 Florence (佛羅倫斯或稱翡冷翠) ,由生態學家召開的會議上,提出「世界動物日」的概念,希望能喚起人們對瀕危生物的關注,並訂在紀念12世紀義大利 Assisi (亞西西城) 天主教傳教士 Francesco (方濟各) 的宗教活動 (主保瞻禮日),也就是每年的10月4日。後來隨著時代變遷,慢慢發展為關懷所有的動物,現今已跨越國家、種族和宗教等界限。
在今年的世界動物日前,這次的動物議題跨校共備計畫,特別於110年10月02日(週六)19:00-21:00 安排了【動物園的紅鶴不會飛?】 的主題,希望透過創新課程演示,與參與的夥伴、教師,了解到活體展示的場域進行教學,有那些是我們可以著力切入動物議題的地方,這次以動物園的紅鶴為主角,輔以臺灣的新聞時事,從觀察的角度,生物的習性,如何運用在動物園的管理,以及保育與研究的層面,共同反思生命教育可以怎麼與動物保護結合。
2021.10.2 參與研習的部分教師回饋內容

這次的講師是林韋任老師林家安老師,為了這個課程,家安老師寫了三篇延伸閱讀的文章,刊登在方格子,連結如下:

* 動物園學 × 鳥類:巨嘴鳥為什麼得獨居? https://pse.is/3kq6mw
* 智慧之神× 外來種:埃及聖䴉是怎麼出現在台灣的? https://reurl.cc/EZX6qg
* 剪翅 × 環境設計:動物園的紅鶴為什麼不會飛走? https://pse.is/3l5j77
這個教案與課程,今年也有報名參加 關懷生命協會的展演動物教案比賽,希望能從另一種角度來談動物園及展演動物議題。課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新聞追追追」,以國內外相關的鳥類新聞為楔子,分享日本動物園裡有夜鷺跑進企鵝展場,要怎麼分辨兩者的個體差異,還有臺灣的科學家如何研究黑鳶小茄子的活動蹤跡,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生態照片;第二部分,則是談到動物園在鳥類展示的考量,以及為了避免鳥類會飛走,採取剪羽的方法,或是縮減大型鳥類展場空間,讓牠們的起飛距離過短。這些透過改變環境與鳥類生理結構的方式,以達到鳥類不會飛的效果,然而這樣的作為,也直接導致這些鳥類出現動物精神病,時常會表現出來的刻板行為
最後,則給參與的夥伴與教師,一份線上的鳥類清單,還有環境因子的卡片,邀請大家自行打造一個展示鳥園。這個環節非常具有互動性,也是在設計的活動中,才會突然發現要打造一個展場,需要考量到不同種類鳥類的食性、習性,還有活動範圍等等,驚覺原來動物園在設計展示動物時,背後其實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細節。
這場研習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著,圈養野生動物是否能兼顧到動物的福祉? 維持牠們的生活品質? 當動物園或農場,這些擁有活體展示的場合,成為校外教學的熱門選項時,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可以怎麼在參觀前或參觀後,帶給學生另一個觀看動物園的學習角度? 相信透過課程設計能夠增進教師的教學專業,也感謝臺北市復興高中的支持,舉辦了這樣主題的跨校教師社群共備研習,期待有更多教師的加入。
2021年暑假期間舉辦的線上活動

今年的第四場也是最終場的動物議題教師線上研習【在生命教育與動物保護之間】,將在兩周後的110年10月16日(週六) 19:00-21:00 線上登場。

本次課程為問答方式,由山夢嫻老師與林韋任老師,兩位講師先個別分享臺灣的動物保護架構與動物議題教育的可能性,接著相互提問,交流彼此在社會倡議與學校教學的經驗,以期找出生命教育與動物保護的共通性,以及目前臺灣在動保教育執行的現況與挑戰。
報名請至「教育部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搜尋課程代碼 3189005 對動物議題有興趣,但是並非為學校老師的民眾,我們也有開放非教師的民眾報名參與喔! 非教師報名: https://forms.gle/GBnShf8mxr36qyWM9 或請查詢臉書粉專 毛毛的動保生活 洽詢韋任老師喔!
avatar-img
10會員
14內容數
這個專題是從紀錄者的視角,呈現作者在南海學園追貓十年的知、行、思,文章內容會以「貓」為主軸,透過影像敘事的方式,娓娓道來,在這塊土地上,人與貓彼此交織的生命故事,希望能創造被看見的機會與集體記憶的平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山夢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提到動物議題時,你直覺會想到什麼呢? 是近期新聞上出現走私到臺灣的154隻品種貓? 人道移除的外來種綠鬣蜥? 某農場的動物秀? 還是探索頻道或國家地理頻道正在播放的動物紀錄片呢? 又或者是在你生活周遭的動物呢? 歡迎了解這次的研習講座喔 :)
如果現在有人問我,在目前的生命經驗裡,做過最有意義的事,是什麼? 我想,那會是慶幸在2009年,義無反顧地投入台北植物園的浪貓TNR行動。這篇文章是「南海の貓」專題的緣起,歡迎大家可以先瀏覽,多加了解這個專題的背景,再決定是否要支持喔! 謝謝
看著班上每一位同學專注觀看《動保蝙蝠俠》的臉龐,看著他們隨著影片出現大笑、皺眉、驚訝、紅了眼眶的情緒,讓我不禁思考著,這部紀錄片觸動到他們內心的哪一塊呢?
提到動物議題時,你直覺會想到什麼呢? 是近期新聞上出現走私到臺灣的154隻品種貓? 人道移除的外來種綠鬣蜥? 某農場的動物秀? 還是探索頻道或國家地理頻道正在播放的動物紀錄片呢? 又或者是在你生活周遭的動物呢? 歡迎了解這次的研習講座喔 :)
如果現在有人問我,在目前的生命經驗裡,做過最有意義的事,是什麼? 我想,那會是慶幸在2009年,義無反顧地投入台北植物園的浪貓TNR行動。這篇文章是「南海の貓」專題的緣起,歡迎大家可以先瀏覽,多加了解這個專題的背景,再決定是否要支持喔! 謝謝
看著班上每一位同學專注觀看《動保蝙蝠俠》的臉龐,看著他們隨著影片出現大笑、皺眉、驚訝、紅了眼眶的情緒,讓我不禁思考著,這部紀錄片觸動到他們內心的哪一塊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人類要辦奧運會,廣發邀請函的同時被鳥兒叼走一張傳到了動物王國,動物們也決定要一同參加。
Thumbnail
【世界候鳥日】 今天5月11日是「世界候鳥日」(World Migratory Bird Day)。 候鳥具遷徙行爲,每年春秋兩季沿固定的路線往返於繁殖地和避寒地。制定每年5月和10月的第2個星期六為世界候鳥日,目的是喚起大眾對於候鳥的保育觀念。
Thumbnail
我大概是從2020年開始觀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贊助台灣猛禽研究會架設的鳳頭蒼鷹育雛直播,深受感動,自此播放列表上多了一條,且囊括舉凡加拿大的白頭海雕、樹屋裡的貓頭鷹、城市裡的游隼,世界各地的鳥爸爸鳥媽媽們,天涯若比鄰,紛紛在YT上出現。但當然,這季節最牽動我心的,必然是大安森林公園的鳳頭蒼鷹
Thumbnail
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與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合作打造生態保育和社會共融的平臺,透過架設貓頭鷹巢箱、深化在地保育工作,提供參與生態保育機會給弱勢族群,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育觀念植入到臺灣每個族群及階層。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綜合報導】 台北市野鳥學會與臺北市立大學地生系環研所劉思岑教授團隊針對都市人與野鳥的衝突,歸納整理許多小議題,例如黏鼠板的使用,就頻繁在日常生活周遭發生,許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卻大大造成野生鳥類與生態的衝擊,根據臺北市動物保護處救援了不少被黏鼠板黏住的小動物,除了松鼠、大赤鼯鼠、小鳥
Thumbnail
鳥類救傷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造成鳥類非自然死亡的因素有很多,比例最高的是路殺和窗殺,人類不斷開墾,拓展人類用地,侵占鳥類原有的居所,人鳥共享居住地的比例越來越高,一些人類還認為這些鳥類很討厭,牠們的糞便確實很討厭,但人類也不想想自己做了多少破壞環境的事情。把東華還給鴿子吧。 如果我跟我同學講「
因材施教 寓言故事 ​「在動物學校未成立之前,每隻動物都是快樂自信的。老鷹飛得高、獅子跑得快、兔子跳得遠、水獺游得棒…… 有一天,動物們決定創辦一所學校,以便迎接所謂“新世紀”的各種挑戰。學校里開設的活動課程包括跑步、爬行、游泳及飛行。為了公正起見,所有的動物都必須參加所有課程。 第一批學員
Thumbnail
麻雀科到底有哪些成員呢?我想各位應該會說,啊!不就是麻雀?這週寫麻雀是不是在歹戲拖棚啊?當然不是,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寫鳥類週報的原因之一。大家對生存於我們周遭的生物應該是已經到了一種視而不見的境界了。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人類要辦奧運會,廣發邀請函的同時被鳥兒叼走一張傳到了動物王國,動物們也決定要一同參加。
Thumbnail
【世界候鳥日】 今天5月11日是「世界候鳥日」(World Migratory Bird Day)。 候鳥具遷徙行爲,每年春秋兩季沿固定的路線往返於繁殖地和避寒地。制定每年5月和10月的第2個星期六為世界候鳥日,目的是喚起大眾對於候鳥的保育觀念。
Thumbnail
我大概是從2020年開始觀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贊助台灣猛禽研究會架設的鳳頭蒼鷹育雛直播,深受感動,自此播放列表上多了一條,且囊括舉凡加拿大的白頭海雕、樹屋裡的貓頭鷹、城市裡的游隼,世界各地的鳥爸爸鳥媽媽們,天涯若比鄰,紛紛在YT上出現。但當然,這季節最牽動我心的,必然是大安森林公園的鳳頭蒼鷹
Thumbnail
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與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合作打造生態保育和社會共融的平臺,透過架設貓頭鷹巢箱、深化在地保育工作,提供參與生態保育機會給弱勢族群,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育觀念植入到臺灣每個族群及階層。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綜合報導】 台北市野鳥學會與臺北市立大學地生系環研所劉思岑教授團隊針對都市人與野鳥的衝突,歸納整理許多小議題,例如黏鼠板的使用,就頻繁在日常生活周遭發生,許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卻大大造成野生鳥類與生態的衝擊,根據臺北市動物保護處救援了不少被黏鼠板黏住的小動物,除了松鼠、大赤鼯鼠、小鳥
Thumbnail
鳥類救傷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造成鳥類非自然死亡的因素有很多,比例最高的是路殺和窗殺,人類不斷開墾,拓展人類用地,侵占鳥類原有的居所,人鳥共享居住地的比例越來越高,一些人類還認為這些鳥類很討厭,牠們的糞便確實很討厭,但人類也不想想自己做了多少破壞環境的事情。把東華還給鴿子吧。 如果我跟我同學講「
因材施教 寓言故事 ​「在動物學校未成立之前,每隻動物都是快樂自信的。老鷹飛得高、獅子跑得快、兔子跳得遠、水獺游得棒…… 有一天,動物們決定創辦一所學校,以便迎接所謂“新世紀”的各種挑戰。學校里開設的活動課程包括跑步、爬行、游泳及飛行。為了公正起見,所有的動物都必須參加所有課程。 第一批學員
Thumbnail
麻雀科到底有哪些成員呢?我想各位應該會說,啊!不就是麻雀?這週寫麻雀是不是在歹戲拖棚啊?當然不是,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寫鳥類週報的原因之一。大家對生存於我們周遭的生物應該是已經到了一種視而不見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