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可以分為2個部分來看,第一部分是《刺青》、《火女》2部電影,它們都呈現了極端恐怖、危險的女人形象,這也跟當中的社會價值觀、環境因素有關;第二部分是羅馬尼亞導演
哈都.裘德的2部長片及3部短片,核心議題皆圍繞在羅馬尼亞擺脫共產獨裁政權、民主化過程中產生轉型問題。
刺青
景中框,雨中血,衣中肉,層層疊疊藏的是人心險惡。
當鋪千金阿艷打算跟員工新助私奔,不料2人遭到算計,阿艷被賣到藝妓院;新助失手殺人開始逃亡,最後躲進阿艷的住處受其收容。
「絡新婦」刺青代表的危險女人意象在片中不斷重複。阿艷從一個被壓榨者,到決定反殺那些剝削他的男性,一步步走向極端,過程倒也合情合理,何況那些被殺男人的嘴臉看了只覺得根本活該。至於男友新助,滿口道德仁義,口口聲聲要為殺人罪自盡,卻只是個不敢扛責任的軟弱男。
衝突的高潮在新助見到自己的戀人變得如此「恐怖」後,決定殺了她再自盡,先不論他會不會真的自盡,他居然覺得自己有權力殺死阿艷,可見父權中毒之深。即便最後代表「絡新婦」的阿艷真的死了,我們都知道仇恨不會因此停止,因為讓女人變得「恐怖」的,就是聯手摧毀阿艷的力量。
火女
明子為了謀生來到大城市替人幫傭,不要薪水,只求主人替她找一戶好人家嫁了。明子的人生規劃是:結婚後替丈夫生孩子,讓親家開開心心的,自己也能安穩度日。她的計畫同時也是許多貧困家庭女孩的命運,但明子的命運還要更為慘烈。
一日,明子偷看到女主人與男主人歡愛,過程中女主人角色扮演成女僕,目的是為了提供丈夫新鮮感,避免他外遇。這幕雖呈現了妻子的努力,實際上象徵的是女主人家庭地位的日漸低下——從妻子衰弱成女僕;反之,明子的情況恰恰相反——從女僕漸次轉變為正宮。
關鍵的轉折是,明子為了幫女主人留住老公,趕走誘惑男主人的女歌手,反被喝醉的男主人性侵,於是懷上男主人的孩子。可以說,明子來到大城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懷孕,於是他將攻略目標轉為男主人,企求與他白頭偕老,卻在女主人的安排下被迫拿掉孩子,總總打擊終於導致她轉性變為「壞」女人。
之後,女主人又與男主人生下一名嬰兒,重新站穩正宮地位,直到明子為了報復殺死小孩,女主人倒也不太難過,很快放下孩子的死。在這場家庭地位的競逐中,2個女人都傲慢到只把生育能力當成爭寵工具。把女人拍得如此惡毒,是相當程度的「恨女人」,背後原因還是父權壓迫導致的扭曲情節。
從無邪的鄉村女孩到替女主人捍衛丈夫節操的傭僕,再到殺人不眨眼的兇手,電影呈現了社會的病態價值觀如何毀壞掉女人(尤其窮女人)的一生。
只是,比起明子,電影似乎更同情需要肩負起家族名譽的女主人,給了她一個有所安慰的結局。
哈都.裘德短片輯 I:家庭群像
《電視壞掉的一天》描述小男孩為了準時收看李小龍的節目,跟爸爸一起扛著壞掉的電視機到市中心維修。過程絕對算不上順利,先是大雨泥濘了去路、破壞了便橋,父子倆必須合力修復才得以繼續前行。但過程倒也稱不上萬分艱辛,父子搭上公車後,避免弄髒地板而換上乾淨的鞋子;到了修理站,老闆因為他們長途跋涉讓他們優先插隊,儘管缺乏最重要的零件,爸爸也順利借到手。回程路上,父子攔了一輛便車,車子卻還沒上路就熄火了,兩人倒也沒有怨言,同駕駛合力推車上路。
片中出現的幾乎都是底層的窮苦人家,但他們個個有禮貌、互助又團結,也難怪最後電視機亮起的那一刻那麼動人。
《親愛的亞莉珊卓》描述離婚的父親每個星期只有一天能跟女兒相處,故事發生在他將女兒送回母親家並短暫逗留的時間裡。
技巧確實高明,從一件小事引爆了父親害怕女兒疏遠自己的焦慮與恐慌,隨著怒火迅速延燒,家庭中的每個角色都至少有一段精彩的戲份,各自的立場互相角力讓氛圍始終繃在最高點。最後看似誤會解除,但彼此的關係早就回不去了。
《憂鬱的午後》是3部短片中最複雜的一部,內容關於一位神父前往一個家庭替病入膏肓的母親祈禱,家庭成員卻各懷不同想法,有的不希望病人受苦,有的卻堅信她想活下去,於是神父連祈禱文都不知道要唸什麼。
哪知道神父剛離開,病人就跟著離世。當神父回到這戶人家,既要面對上帝為什麼容忍邪惡的質疑,甚至還被當成帶來死亡的兇手,面對此番情景,神父卻也給不出任何有說服力的說詞。
這部短片挑戰宗教存在的價值,當收據上的名目都不能根據教義來填寫,宗教又該如何面對它的未來呢?
世界上最快樂的女孩
大概看20分鐘,就會知道「快樂」在片中並不存在。
鄉村家庭來到大都市,為求禮貌還必須在抵達前換上他們不習慣的衣服。而象徵「進步、機會、平等」的廣告,在片中城鄉差距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更顯諷刺。「新」與「舊」對立的重複出現,則指向資本主義在羅馬尼亞社會快速興起所帶來的劇烈陣痛。
一部汽車就是一個國家處境的縮影。
塗鴉少年祕密檔案
本片透過雙軌交互並行的敘事策略,讓我們猜想(也僅能猜想)羅馬尼亞在獨裁者尼古拉.希奧塞古統治時期下,人民生活的可能樣態。一邊是以劇場再現形式讓我們看(聽)見黨的秘密警察監控人民的過程;一邊是同時期羅馬尼亞的各種廣告、娛樂節目、新聞、宣傳影像。看似分割斷裂的兩邊,卻共同塑造了同一時期的羅馬尼亞。前者僅能憑記憶、文獻再現;後者則是舊時影像的重新復甦,唯一的共同點是兩者都受到當時政治力的影響。
本片揭露獨裁政權的兩面手法,一邊是見不得光(所以沒有影像保留)地暗中剷除異己;一邊是鋪天蓋地的媒體海嘯,聯手造就出一個今非昔比的羅馬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