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誤以為書中自有黃金屋

我曾誤以為書中自有黃金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這是句耳熟能詳的話。

引用這句話,並不是像古代一樣,鼓勵人讀書考取功名等,而是想敘述我個人的投資心歷路程。

我很喜歡看書,學生時代喜歡看小說、看漫畫,看過哈利波特、看過金庸全套、看過許多奇幻小說、也喜歡看熱血的少年漫畫、純情的少女漫畫。

但出了社會後,我不大看小說了。

開始看起財經理財雜誌,只要跟『賺錢』有關的書,我都喜歡拿來翻。

隨便舉例,舉目皆是,像是:『從慘賠到大賺,XX歲就退休。』、『202X年,定存股出列!』、『2大理由,續抱XX股,大賺XX %。』、『看這個訊號!讓你多賺XX %。』等等。

我曾經以為,投資就像讀書,只要認真就會有收穫。

我曾經以為,埋藏在那些聳動標題下的內文,真有讓我財務自由的秘密關鍵。

我曾經認為,自己的投報率不高,是因為自己付出的時間不夠。

我曾經認為,每年投報率4~6%,很少。

後來我才發現,這世界變化得太快,產業瞬息萬變;更何況人心難測,市場根本無道理可言。

看了幾年的《商業周刊》,我以為我能更掌握世界趨勢,但事實上卻發現,自己目光如豆,只能隨波逐流。

曾經快破產的特斯拉,轉身一變成萬人追捧的炸子雞,而下一步呢?

於是,我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我不再執著於要學習投資了;神奇的是,當我靜下心來,不再去攝取過多的投資資訊,我反而能好好投資了。

我重拾起書本,但不再偏食於理財雜誌;開始讀一些與理財無關的書,最近讀了《21世紀的21堂課》、《原子習慣》、《無人地球》、《改變人類命運的科學家》、《你不必討好所有人》等等。

它們跟賺錢沒有關係,但跟我的生活、跟這個世界有關係。

對現在的我而言,『書中自有黃金屋』不再只侷限於投資理財;透過閱讀,我的生活更加充實圓滿。

祝福各位,生活比投資更加精采。

PS. 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言討論喔,謝謝閱讀!

avatar-img
Rita 生活手札的沙龍
103會員
72內容數
一個平凡上班族,投資路上的點點滴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讓我開始思考起來,多少也伴隨著不安,畢竟台灣綠電不足,要如何達到零碳排?若企業撐不下去,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工作與生活?
雖然覺得電子書閱讀器真的挺好用的,但我還是更愛紙本書在手上翻閱的感覺。
我和妹妹一起,在2021/9/9(四)早上10點打了AZ疫苗。
讓我開始思考起來,多少也伴隨著不安,畢竟台灣綠電不足,要如何達到零碳排?若企業撐不下去,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工作與生活?
雖然覺得電子書閱讀器真的挺好用的,但我還是更愛紙本書在手上翻閱的感覺。
我和妹妹一起,在2021/9/9(四)早上10點打了AZ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