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 》

2021/10/1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胡煒權,《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 》

(一) 本能寺之變之起因

書中提到史界所公認的起因大致上有四種: 一. 野心說、二.怨恨說、三.各種陰謀論說、四.信長野望阻止說。而我們在提這些之前,就不得不去探討:光秀是如何進到織田家,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如此高的地位。
光秀本來是將軍足利義昭之臣,因為將軍受到信長庇護,而有了聯繫;在信長派駐於京都處理政務的臣子中,光秀也在裡面,書中說到:軍記小說多認為是因為信長的招攬,才出現在名單中;但這並沒有可信性,更有可能的是兩方都侍奉,這在戰國是常態,許多人都同時是自己家的臣子、也是中央政權(如信長、豐臣)的陪臣;但時間一長,光秀逐漸變成了信長的家臣。因為在信長與反信長派的戰鬥中,光秀不但參與,還獲封領地且接受,此舉可視為正式成為信長家臣之證明。
而後隨著光秀參與各地征伐,也將在安土城舉辦之軍檢閱式辦的令信長讚賞不已;光秀的領地已暴漲至:除了自領的志賀郡、信長分封的丹波國、還肩負丹後、大和兩國以及南山城的指揮權。
而後到了光秀謀反的天正十年,書中開始了對光秀謀反起因的探討,野心說可參見第21頁之連歌[1]、怨恨說則是因為傳教士佛洛伊斯知道了光秀因諫言而遭到信長踢擊,而自行推斷光秀是因為有當天下人之意圖[2]、還有軍記小說的:把因天氣變質之食物拿來宴客,而遭到處罰[3]

(二) 本能寺之變考疑

前面已經說到光秀謀反的幾個可能原因,而此章就要來一一檢視,而野望說與怨恨說的擁護者,如德富豬一郎與高柳光壽都把原因歸於:一. 光秀自有天下人之野望、二. 出於防範自身安全、三.地位的下降(因為秀吉的崛起)。這是後人的猜測,而當時的人,如傳教士佛洛伊斯、信長公記的作者太田牛一、大村由己的《惟任謀叛記》;也都是認為光秀有野心,或至少認為可以一搏。而野望說的另一證明:和歌,也因為正本的消失而失去作用。
而怨恨說的由來是因為:秀吉截獲光秀給小早川隆景的密信,請其拖延秀吉的軍隊;還有《細川家記》,皆有提到光秀是因怨恨信長對其的羞辱和肆意妄為才進行誅殺。
接下來要談到陰謀論,朝廷陰謀論是出於天皇對信長的不信任,進而唆使光秀謀反(因其干涉內政、逼天皇退位,或甚至是取而代之)、義昭陰謀論則是主張義昭早在本能寺前就與光秀有聯絡[4],但光秀自己的書信卻又證明了自己在事變前並未有聯絡,而是執行完後才請示[5]。而且毛利顯然不知本能寺的變故,不然更應拖延秀吉。而耶穌會陰謀論更是認為:耶穌會是幕後黑手,僅僅因為佛洛伊斯寫下一段:「耶穌決定了信長死亡的日子[6]。」,以及耶穌會在信長天下布武的事業中,出力不少,但耶穌會傳教的收入甚至不及於信長領國收入的零頭[7]。秀吉陰謀論則是出於中國大撤退驚人的速度,但在日程表中,秀吉並非無休息一直趕路,而且他也承認:軍隊的疲累導致山崎之戰的主力是狀態更為良好的攝津眾,而非秀吉本隊。家康陰謀論則是因為他怨恨信長的領土分配以及長子信康的事件,但是處死信康其實是他自己的想法,而非信長的指令[8]
最後是本願寺怨恨說則是:一.教如意圖再起 二.天皇為保護教如,密令光秀謀反 三.秀吉的撤退是得到了教如的情報。
而替天行道說,大致與前面幾個陰謀論相重疊,都是出於信長對天皇、幕府的不尊;和對宗教的趕盡殺絕(比叡山、焚燒武田家廟與僧人),此不贅述。
作者的看法我則想要留待評論環節結合自己的想法再來敘述。

(三) 評論

我這裡想說說自己對於各陰謀論的看法:各個陰謀論雖不乏眾多學者與史料的支持,但他們依賴的大多都是江戶時期的軍記小說,以及比較日常、帶有個人情緒的場面(君臣日常對談、政治軍事策略的交流等等)。而作者也說到這些場面雖然有助於理解君臣關係,來說明做出這些選擇,並非是臨時起意;但是統治上仍離不開利益,如同有在書中幾句話帶過,但並未深入討論的更換領地說:信長要求光秀將所領的丹波、丹後歸還,改封至毛利領土。以及作者所持的四國政策說,領土說雖是野史,但仍有人支持的原因在於:要光秀放棄自己深耕多年的丹波、丹後,到一個新地方安撫人心,重新統治,是誰都有怨言,因為他也要對自己的家臣負責。作者所持的四國政策說則是因為四國政策的轉向,讓雙方的聯絡人光秀以及光秀的執行官齋藤利三十分難做人,所以比起眾陰謀論,我自己更傾向作者的四國政策說:更務實,更符合一國統治者心裡的考慮。
而談到這本書的優缺:這本書討論了許多本能寺之變的可能成因與幕後黑手,而每個幕後黑手都有自己參與這場變故的理由與理論擁護者,而將事件描繪的生動、詳細,而且也引用了不少史料,使書在令人想閱讀的同時也不失嚴謹。
而缺點是作者沒有討論到信長為何沒有對臣下防範(最直觀的就是本能寺時,並未帶上親衛隊,而只有近侍)、又或者是信長在最後時刻的心路歷程(僅僅只是坦然面對嗎?),他沒有想過會有這一天嗎? 當然不排除以後作者會出專書討論。還有就是光秀的內心想法,當然作者已經提出了不少史料證明當年的光秀認為時機錯過不可再來,即使機會渺茫,仍要一搏。但從前面的敘述中,光秀允文允武,軍事與治國都相當有一套,光秀在執行前難道沒有想過自己治下的人民會面臨如何處境? 畢竟信長作為霸者,對友好者、同盟者雖可能會有低看的意味,但大致上來說還是友善的,但反抗者甚至反叛者就是趕盡殺絕。


[1] 胡煒權,《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 : 1582決定日本歷史的瞬間》,(新北,遠足文化,2017),21。

[2] 胡煒權,《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 : 1582決定日本歷史的瞬間》,96。

[3] 胡煒權,《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 : 1582決定日本歷史的瞬間》,97。

[4] 胡煒權,《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 : 1582決定日本歷史的瞬間》,209-210。

[5] 胡煒權,《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 : 1582決定日本歷史的瞬間》,208。

[6] 胡煒權,《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 : 1582決定日本歷史的瞬間》,224。

[7] 胡煒權,《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 : 1582決定日本歷史的瞬間》,226

[8] 胡煒權,《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 : 1582決定日本歷史的瞬間》,232

HowWay
HowWay
一個文筆很爛的文學院畢業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