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個風土民情簡樸的地方,在華人傳統節儉概念的影響,加上數位後期以前並不發達的狀況下,自然而然的衍生出使用一張黑卡或是縫卡控制照片時間差,達到照片曝光均勻的拍攝方式。
早期剛開始玩攝影的時候我的確也遵循這個中心思想拍了好一段時間的照片,刷的黑卡的照片也不下五、六萬張,但除了後期以外,大部分前期都是為了練手感。而手感是一種玄之又玄的東西,如果拍攝當天狀況好,成功率就極高,反之如果拍攝當天狀況不好,幾乎就只有失敗的份。
直到因緣際會之下,接觸到Higrace 漸層鏡片系統後,才抱著嘗試的心態,改變了拍照的方式,沒想到不試則以,一試之下發現原本自己拍照的小問題都迎刃而解。從此與漸層鏡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使用漸層鏡之前,我們要先知道為什麼要使用漸層鏡,以及甚麼樣的狀況下要使用漸層鏡。
為什麼要使用漸層鏡:
因為人的眼睛跟相機的寬容度有所差距,一般人眼可以辨別到20級的光線差,但根據現代數位攝影而言,相機本身(含RAW)約只能記錄14格左右的光線差異(這其中還包含用雜訊換來的代價),然而使用了漸層鏡後,約可以將亮部降低一到三格,使相機面對高反差環境時能夠紀錄的範圍達到約17格左右(RAW)。
*RAW與jpeg紀錄的光線差根據各牌相機有所差異
相機本身能夠紀錄的寬容度,超過寬容度以外的一律視為全黑或全白(即過曝或欠曝無細節)
什麼樣的狀況下要用漸層鏡:
根據光線的不同,我將其分做四種狀況,並且稍做了列舉,第一種是圖表右上方的光線強、光差大,逆時鐘過來依序第二種是:光線強、光差小,接著是光線弱、光差小,以及最後一種光線弱、光差大。
很多人可能會在使用漸層鏡的時候有種深深的誤會,光線越強要用越深的漸層鏡,但並不是如此,光線強度並不是要不要用漸層鏡的依據,而是光線的差異才是,差異越大時選擇越深的漸層鏡,反之亦然。
漸層鏡本來就是用來設計克服光線差異大時的拍攝困難。
ISO3200/光圈F4/40秒
Higrace Reverse 0.9
可以看到上圖是在月光下拍攝的,光線非常的弱,所以我使用的ISO3200/F4,依舊拍攝了40秒,但因為雲瀑與下方的植物光線差異非常大,所以選擇使用了反向0.9的漸層鏡片來平衡光線差。
漸層鏡片的種類
然而在不同的光線分布下,使用的漸層鏡片深度與型式就有所不同,大致上現行的漸層鏡片分做兩種,一種是Soft 軟式漸層鏡,另一種是Reverse反向漸層鏡。
Reverse 反向漸層鏡的減光分佈主要是分做上面次黑,中間最黑,下面全透明。
Reverse0.6從上面下來依序大致是:-1格/-2格/-0格
Reverse 0.9則:-1格/-2格/-3格/-0格
顯而易見的,這種鏡片適用於照片的亮度分佈從上而下為:第二亮/最亮/最暗
Soft軟式漸層鏡則有所差異,減光分佈為上面最黑,中間第二黑,下半部全透明。
Soft0.6從上面下來依序大致是:-2格/-1格/-0格
Soft0.9從上面下來依序大致是:-3格/-2格/-1格/-0格
也就是說軟式漸層鏡片適用於亮度由上而下分別為:最亮/第二亮/最暗的狀況
換個方式思考
如果不太能理解樣的概念,不妨先思考看看,每張照片拍攝時,由於光線的差異,每個部份的適當快門速度會不一樣,但由於相機的調整只能針對整個照片的亮度調整,沒有辦法局部調整,所以我們必須借助漸層鏡的幫助來達到這個目的。
這張照片之所以會上半部過曝,是因為為了讓下半部有足夠的亮度所以拍攝了8秒,但是上半部其實只需要1秒,超過就過曝了。
反過來如果只拍1秒,上半部的亮度是正常了,結果下半部的亮度明顯是不足的。
這時我們就可以借用漸層鏡,讓進入鏡頭的光線改變,上半部的光透過漸層鏡以後被減弱,下半部則通過透明區所以不變,上半部的拍攝時間也就也被延長到了8秒,這樣上下的快門都是8秒,拍起來自然也就亮度均勻了。
根據不同的場景使用漸層鏡,就像是對光線玩加減乘除一樣,根據不同的構圖與環境,會需要不同的漸層鏡去應對,當然可能是單獨一片可以解決,也可能在不同的狀況下用到複數以上的鏡片去組合,進而達到最佳的效果,如果再加上減光鏡實現快門的改變,則有著無限的拍攝可能。
筆者:
鄭育昇養了兩隻貓,一隻叫做咪呀,一隻叫做玄玄,曾經想成為作家,後來發現影像比文字更有傳染力,慢速快門中毒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