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思考日記】攝影與文字:不同創作媒材的節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原本我擅長的創作工具是攝影,用相機拍照和文字創作的「節奏」很不一樣。

攝影師是捕捉瞬間的專家,每張照片都是幾百分之一秒的事情,也是累積好幾年的事情。

攝影的創作節奏很快速、立即,憑著長期累積的經驗,判斷什麼是精彩、什麼是無聊,一股直覺必須憋在氣裡,觀察環境,耐心探索有潛力的畫面,在它的附近環繞,等到萬事契合的瞬間出現,按下快門,照片於是如此誕生。

但是文字不太一樣。文字的每一字句都是作品的部分,多讀一句,就多認識了一點作品,但也只多認識了一點作品,直到全部讀完以前,都稱不上認識作品的全部。文字作品的時間性比較強,需要一點耐心,讓眼睛滑過文字,讓感受流進心裡。

文字創作的節奏比攝影還要慢,沒辦法在一瞬間就把感受捕捉下來,要依靠一磚一瓦的堆砌,多角度、多層次的堆疊,最後拼出一幅完整的畫面。文字和繪畫比較接近,需要上個底色,先大致勾勒故事的架構,接著一筆一筆地把建築、人物加上去,再堆疊色彩、添加細節。攝影在拍下的瞬間,就決定了一切;但文字作品的每一字句,都是展現創作意圖的機會,一句一句地建構,最後拼出大畫面的感受。



【過度思考日記】別光用講的,要把它展現出來,提到寫作時有「展現」和「講」的差別,而換成攝影的話,我好像沒聽過有人在談「展現」和「講」之間的差別。攝影就是展現、展現、展現。

攝影就是太展現了,沒辦法「講」,作品只能呈現場景,缺乏背景資訊,也就沒辦法把情感充分地傳遞出去。

我想學寫作的起源,就是想探索不同的創作媒材,找到更好的答案。

都花那麼多時間思考了,就順便寫下來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那時我每天十點開筆,午餐時間小休一下,寫到下午三點半左右就停筆。一週寫七天,如果遇到當天要演講或外出,我會提早起來寫,可能寫個五到八百字才出門。我一天寫一千多字,絕不超過兩千,即使寫到下午有時真的寫得很順手,字數到了我依然會停止。我會跑到沙發上躺一下,把還沒寫的東西在腦中過一遍,然後就出門去運動。
老實說,我並不是小說迷,我不會一拿起偵探小說就停不下來、被懸疑劇情吸引住,或徹底陷入一個世界觀很完整的奇幻世界裡,著迷於某項魔法道具的使用細節。但我總覺得這會讓我失去一些寫
提不起精神向下一個眾人推崇的耀眼光芒前進,就墜落。 心要下沉,就下沉。 投入黑暗的懷抱,複習被世界吞噬的溫度。 他們會說話,隨便,讓他們說話,他們對你最大的貢獻,也只有說話。 爬得起來就爬,爬不起來,就再死一會。 不要躺著,認真的去死。 死過,才能重生。
最近在讀的書,除了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的《心靈寫作》以外,我也交叉著看陳雪的《寫作課》,以及兩位資深編輯的《故事造型師:老編輯談寫作的技藝》(再次感謝林比比鳥的推薦書單)。 在讀這幾本書的時候,最有趣的是發現知識的交會之處。 陳雪在《寫作課》裡分享她寫作的心路歷程,講
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的〈心靈寫作〉在第27章的標題是這樣下的:別光用講的,展現出來。 這句話的原文,應該就是我久遠以前,某次在國外論壇 (reddit) 上亂逛,看到的那句話: "Show, don't tell." 這句話的意思,指的是在寫作時不要像個冷靜的科學家,
在方格子上閒晃的時候,意外發現林筆筆鳥推薦給寫作新手的清單,清單裡其中一本是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的〈心靈寫作〉。我很喜歡娜妲莉的寫作風格帶有一種內向人的自由與瘋狂,和我的頻率還滿合的,這本書我也覺得讀起來很順。文中有許多小篇章,而每個篇章會用不同的角度說明「心靈寫作」的其
那時我每天十點開筆,午餐時間小休一下,寫到下午三點半左右就停筆。一週寫七天,如果遇到當天要演講或外出,我會提早起來寫,可能寫個五到八百字才出門。我一天寫一千多字,絕不超過兩千,即使寫到下午有時真的寫得很順手,字數到了我依然會停止。我會跑到沙發上躺一下,把還沒寫的東西在腦中過一遍,然後就出門去運動。
老實說,我並不是小說迷,我不會一拿起偵探小說就停不下來、被懸疑劇情吸引住,或徹底陷入一個世界觀很完整的奇幻世界裡,著迷於某項魔法道具的使用細節。但我總覺得這會讓我失去一些寫
提不起精神向下一個眾人推崇的耀眼光芒前進,就墜落。 心要下沉,就下沉。 投入黑暗的懷抱,複習被世界吞噬的溫度。 他們會說話,隨便,讓他們說話,他們對你最大的貢獻,也只有說話。 爬得起來就爬,爬不起來,就再死一會。 不要躺著,認真的去死。 死過,才能重生。
最近在讀的書,除了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的《心靈寫作》以外,我也交叉著看陳雪的《寫作課》,以及兩位資深編輯的《故事造型師:老編輯談寫作的技藝》(再次感謝林比比鳥的推薦書單)。 在讀這幾本書的時候,最有趣的是發現知識的交會之處。 陳雪在《寫作課》裡分享她寫作的心路歷程,講
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的〈心靈寫作〉在第27章的標題是這樣下的:別光用講的,展現出來。 這句話的原文,應該就是我久遠以前,某次在國外論壇 (reddit) 上亂逛,看到的那句話: "Show, don't tell." 這句話的意思,指的是在寫作時不要像個冷靜的科學家,
在方格子上閒晃的時候,意外發現林筆筆鳥推薦給寫作新手的清單,清單裡其中一本是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的〈心靈寫作〉。我很喜歡娜妲莉的寫作風格帶有一種內向人的自由與瘋狂,和我的頻率還滿合的,這本書我也覺得讀起來很順。文中有許多小篇章,而每個篇章會用不同的角度說明「心靈寫作」的其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寫作的力量:超越影像與畫作的深度表達 在現代社會,照片和畫作作為視覺藝術的代表,常被用來紀錄和傳達特定瞬間的美好或情感。 每一張照片和每一幅畫作都是藝術家眼中的世界呈現。 它們以靜態的方式捕捉了短暫的瞬間,讓觀者能夠在無需言語的情況下感受到其內涵與情感。
Thumbnail
攝影,是紀錄、是表達,也是抒發 這些天文章寫得頻繁,是想讓自己找回攝影的初心,回到20年前,對攝影充滿熱情的時光。 那是blog剛興起的年代,無時無刻的拍照,將照片洗了出來後,便心急的想趕快放上blog,也隨手寫下拍攝時的種種感受。 每隔幾年,每一個時期,拍的照片都有了些不同變化
Thumbnail
攝影藝術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文章指出,現代攝影更注重相機媒介在藝術中的運作,而非單純的拍照。這種趨勢對於亞洲以外的攝影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若想深入瞭解這個趨勢,或者提升攝影技巧,文章作者設計了兩門課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加。
Thumbnail
透過一段紀錄,捕捉了生命經驗的每個瞬間。
Thumbnail
拍立得處在攝影技術發展的特殊節點上。儘管以手機就能拍照的現代來說,拍立得遠遠算不上「迅速」,但對於底片時期的攝影師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帶來無限可能性,儘管與數位攝影的現代相比,這些可能性早已被電腦複製並超越,但當我在展場中看著攝影師在拍立得上隨機的筆觸時,仍為類比的不可磨滅性與隨機性所感動。
Thumbnail
找到喜歡的事物,拍出喜歡的感覺
Thumbnail
最近開始接觸攝影,發現有好多學問。 我覺得最困難的就是人們說的-攝影眼。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好像對於藝術或是欣賞有著不同以往的感觸。 攝影眼就像是隨時可以創作的一雙眼睛,透過外在世界的樣貌, 透過相機將其勾勒,在這限縮的小圖片中,呈現出迷人的樣子。 相當有趣,就像是利用現實世界的各個角落拼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影片拍攝全過程,包括前置作業、腳本、拍攝、規劃等。並介紹了拍攝所需的不同相機及其特點。同時,作者強調了拍攝前的思考所需的時間及其重要性。文章還提到,無論用甚麼器材,都脫離不了你對這隻片的初心!
Thumbnail
上篇介紹基礎名詞,這次要分享拍攝技巧概念,實際上操作相機和手機差異真的很大,手機相對來說更為直覺操作,即時能看到影像成果並快速後製,而相機具備的優秀性能、raw檔、相簿分類方式、專業感...,也是許多攝影愛好者一直戀戀不倦的因素,而且不同相機不同攝影器材,拍攝出風景都能呈現不同質感,真的讓人很容易陷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寫作的力量:超越影像與畫作的深度表達 在現代社會,照片和畫作作為視覺藝術的代表,常被用來紀錄和傳達特定瞬間的美好或情感。 每一張照片和每一幅畫作都是藝術家眼中的世界呈現。 它們以靜態的方式捕捉了短暫的瞬間,讓觀者能夠在無需言語的情況下感受到其內涵與情感。
Thumbnail
攝影,是紀錄、是表達,也是抒發 這些天文章寫得頻繁,是想讓自己找回攝影的初心,回到20年前,對攝影充滿熱情的時光。 那是blog剛興起的年代,無時無刻的拍照,將照片洗了出來後,便心急的想趕快放上blog,也隨手寫下拍攝時的種種感受。 每隔幾年,每一個時期,拍的照片都有了些不同變化
Thumbnail
攝影藝術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文章指出,現代攝影更注重相機媒介在藝術中的運作,而非單純的拍照。這種趨勢對於亞洲以外的攝影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若想深入瞭解這個趨勢,或者提升攝影技巧,文章作者設計了兩門課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加。
Thumbnail
透過一段紀錄,捕捉了生命經驗的每個瞬間。
Thumbnail
拍立得處在攝影技術發展的特殊節點上。儘管以手機就能拍照的現代來說,拍立得遠遠算不上「迅速」,但對於底片時期的攝影師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帶來無限可能性,儘管與數位攝影的現代相比,這些可能性早已被電腦複製並超越,但當我在展場中看著攝影師在拍立得上隨機的筆觸時,仍為類比的不可磨滅性與隨機性所感動。
Thumbnail
找到喜歡的事物,拍出喜歡的感覺
Thumbnail
最近開始接觸攝影,發現有好多學問。 我覺得最困難的就是人們說的-攝影眼。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好像對於藝術或是欣賞有著不同以往的感觸。 攝影眼就像是隨時可以創作的一雙眼睛,透過外在世界的樣貌, 透過相機將其勾勒,在這限縮的小圖片中,呈現出迷人的樣子。 相當有趣,就像是利用現實世界的各個角落拼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影片拍攝全過程,包括前置作業、腳本、拍攝、規劃等。並介紹了拍攝所需的不同相機及其特點。同時,作者強調了拍攝前的思考所需的時間及其重要性。文章還提到,無論用甚麼器材,都脫離不了你對這隻片的初心!
Thumbnail
上篇介紹基礎名詞,這次要分享拍攝技巧概念,實際上操作相機和手機差異真的很大,手機相對來說更為直覺操作,即時能看到影像成果並快速後製,而相機具備的優秀性能、raw檔、相簿分類方式、專業感...,也是許多攝影愛好者一直戀戀不倦的因素,而且不同相機不同攝影器材,拍攝出風景都能呈現不同質感,真的讓人很容易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