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們開始按讚的時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網路世代的失戀是比較不堪的,更別說網路世代的離婚了
社群媒體有時候是這樣,它讓我們的虛偽被默默留下了記錄。
朋友因為外遇離婚了,身為朋友的你有幾種選擇,一種是幫著其中一方大罵另一方的負心,另一種是認同外遇一方的離開,當然也可以做為旁觀者小心別踩雷,如果是其中一方的朋友,大不了就跟另一方切割也就罷了。萬一是雙方的共同朋友,那可就糗了。選邊站也不是,兩邊都討好也很糟,更虛偽的是,咱們還得在新歡放閃的時候記得在底下按讚,反正舊愛應該沒看見,記得下回見面時要露出不失禮貌的微笑,把之前在背後說三道四的記憶消磁,小心翼翼不要露出通敵的跡象。
如果你剛好是苦主,那個被外遇的。千萬要記住,輿論站在你這邊大罵渣男渣女的時效不會太長,耽溺在孤味裡無法自拔的你很快就會發現,風向一旦變了處境就會逆轉。
基本上,就是當他們開始按讚的時候。
別生氣,這就是人。換作是你也是一樣的。不要試圖批判人們的虛偽,在沒有社群網路的年代,只是比較不容易留下痕跡而已。
結論,還是請你那些離婚的朋友們付錢找諮商師傾訴,再重的傷,只要不補刀還是會慢慢好的。
最後送大家一首詩,我個人非常喜歡
《取代》任明信
有的時候就是這樣的
如果把大象放進冰箱
需要三個步驟
把長頸鹿放進冰箱
就需要四個
avatar-img
0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關於分手這個議題總是讓人不知道如何解決,在學校或是家庭我們都被教導如何跟別人好好建立關係,卻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與人好好說再見,我們到底如何跟別人說再見或是梳理關係??
前言 前幾天,偶遇友人提及相互熟悉的另友,才知夫妻已經分手。聽說是因為男方受不了女方的嘮叼,女方受不了男方的無能……。 熟年離婚是一大改變 結婚二、三十年,然後分手,對雙方應該都是重大的改變,不管是心態上,社交上,親友上,生活上…(例如,對方的親戚還是你的親戚嗎?對方的朋友還要打招呼嗎?)
筆友,對現代人可能是個陌生的稱呼,但在我初高中時期,卻是一個從民國初年就流傳下來的交往模式。 有位快七十歲的筆友,突然來了一封信,說他想離婚了! 只因為他覺得,婚姻竟然只剩下了習慣,他無法接受曾經的熱情不見了!他以為與其如此,何不給對方一個更大的空間?他認為熾熱的感情才是家庭組成最根本的因素。而
分手可以分為臨時起意和深思熟慮兩種情況。本文介紹了在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情況下,如何讓想要分開的老公或男友後悔。包括出奇制勝、癢癢撓和虛擬他三招,為你修復感情提供有效的建議。
離婚的創傷分成不同面向,就經驗來說離婚事件提出者與接收者所面臨的創傷便不同,朋友圈剛好有與我同時間在調解離婚訴訟的朋友,我們年紀一樣,且都有同年齡小孩,不同的是他是提出者,而我是接收者,在聊天的過程中,感受到他冷靜且充滿準備的面對各種即將變成單親家庭所會面臨的問題,但我除了還在無法理解原因、驚恐、不
Thumbnail
看電視上的通告節目,最近有一個生態是~我們離婚,但我們還住在一起。 很多事情在現在這個社會,有著別於我過去的一些限制,關係,還有定義。 所謂~不期待,就不會有傷害。因為有期待,傷害才會一直存在。 有段時間,單親家庭一夕之間變多,很多人的父母,因為雙方無法生活下去,所以選擇離婚。
Thumbnail
分居本身就不是訴請離婚的事由,除非你認為分居後,雙方感情但了對方就會自願簽字,但通常被分居的一方往往不甘心,不太可能因為分居久了就願意離婚,畢竟如果有辦法放手,當初兩人早就協議離婚了,就算有監護權等問題,這些條件也都可以在離婚後,上法院請法官來酌定,沒有非得離婚時就約定好。
Thumbnail
 離婚的現象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一直存在,無法改變。 但很多男性或女性朋友,一旦自己遭受到離婚的境遇,就可能會長期陷入悲傷、難過、自怨自艾的地步,甚至還會痛恨對方的無情無義。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明明知道閨蜜和老公在鬧離婚,社群平台還一直放閃,為什麼要那麼假呢?」「為什麼朋友的生活這麼美好,我的日常卻是平淡無聊?」引起網友熱烈討論社群平台上的假象。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結婚一年卻讓我心好累,大家覺得趁還沒孩子前趕緊離婚?還是再給機會繼續試試?」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一半的網友表示「改變別人太難,做回自己吧!」「不要蹉跎青春,長痛不如短痛。」另一半網友持反對意見「結婚前幾年是磨合期,過了就好了。」「婚姻是一種修行,要學會妥協與忍耐,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關於分手這個議題總是讓人不知道如何解決,在學校或是家庭我們都被教導如何跟別人好好建立關係,卻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與人好好說再見,我們到底如何跟別人說再見或是梳理關係??
前言 前幾天,偶遇友人提及相互熟悉的另友,才知夫妻已經分手。聽說是因為男方受不了女方的嘮叼,女方受不了男方的無能……。 熟年離婚是一大改變 結婚二、三十年,然後分手,對雙方應該都是重大的改變,不管是心態上,社交上,親友上,生活上…(例如,對方的親戚還是你的親戚嗎?對方的朋友還要打招呼嗎?)
筆友,對現代人可能是個陌生的稱呼,但在我初高中時期,卻是一個從民國初年就流傳下來的交往模式。 有位快七十歲的筆友,突然來了一封信,說他想離婚了! 只因為他覺得,婚姻竟然只剩下了習慣,他無法接受曾經的熱情不見了!他以為與其如此,何不給對方一個更大的空間?他認為熾熱的感情才是家庭組成最根本的因素。而
分手可以分為臨時起意和深思熟慮兩種情況。本文介紹了在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情況下,如何讓想要分開的老公或男友後悔。包括出奇制勝、癢癢撓和虛擬他三招,為你修復感情提供有效的建議。
離婚的創傷分成不同面向,就經驗來說離婚事件提出者與接收者所面臨的創傷便不同,朋友圈剛好有與我同時間在調解離婚訴訟的朋友,我們年紀一樣,且都有同年齡小孩,不同的是他是提出者,而我是接收者,在聊天的過程中,感受到他冷靜且充滿準備的面對各種即將變成單親家庭所會面臨的問題,但我除了還在無法理解原因、驚恐、不
Thumbnail
看電視上的通告節目,最近有一個生態是~我們離婚,但我們還住在一起。 很多事情在現在這個社會,有著別於我過去的一些限制,關係,還有定義。 所謂~不期待,就不會有傷害。因為有期待,傷害才會一直存在。 有段時間,單親家庭一夕之間變多,很多人的父母,因為雙方無法生活下去,所以選擇離婚。
Thumbnail
分居本身就不是訴請離婚的事由,除非你認為分居後,雙方感情但了對方就會自願簽字,但通常被分居的一方往往不甘心,不太可能因為分居久了就願意離婚,畢竟如果有辦法放手,當初兩人早就協議離婚了,就算有監護權等問題,這些條件也都可以在離婚後,上法院請法官來酌定,沒有非得離婚時就約定好。
Thumbnail
 離婚的現象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一直存在,無法改變。 但很多男性或女性朋友,一旦自己遭受到離婚的境遇,就可能會長期陷入悲傷、難過、自怨自艾的地步,甚至還會痛恨對方的無情無義。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明明知道閨蜜和老公在鬧離婚,社群平台還一直放閃,為什麼要那麼假呢?」「為什麼朋友的生活這麼美好,我的日常卻是平淡無聊?」引起網友熱烈討論社群平台上的假象。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結婚一年卻讓我心好累,大家覺得趁還沒孩子前趕緊離婚?還是再給機會繼續試試?」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一半的網友表示「改變別人太難,做回自己吧!」「不要蹉跎青春,長痛不如短痛。」另一半網友持反對意見「結婚前幾年是磨合期,過了就好了。」「婚姻是一種修行,要學會妥協與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