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son 在台灣求學的年代,沒有出國打工渡假的存在,更沒有聽過交換學生這件事 (是的,我就是個老郎),即使在美國夏威夷唸書的時期,都沒有聽聞過交換學生這管道。
“交換學生”這名詞是在 Danielson 到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唸研究所時才有機會體驗的生活,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聽到 “交換學生” 這個詞 (沒錯,我真的是老郎啦)。當年因為主修的科系是國際商業文化管理 (Business Interculture Management),又因為主修語系為中文 (授課都以英文為主,但每個學生都需要有第二語言,除了英文外,Danielson 不會任何歐洲語系,而亞洲語系裡,學校只有中文和日文兩種選項,規定自己的母語不得選,為了選讀這個科系,Danielson 只好用了一點小技巧,告訴學校我的母語是台語), 那年,我是這個科系裡唯一的亞洲學生,也是科系裡唯一主修中文的學生,所以在研究所第二年 (2006) 決定當交換學生時,選擇了隸屬於中國的廣州中山大學下的嶺南學院 (其實當年想要回台灣,因為沒有在台灣唸過大學,但因為規定學生不能回到自己母國當交換學生),就這樣在 2006 年的九月份開始了我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的生活。
尷尬的身份
雖然 Danielson 是從丹麥學校過去的交換學生,但因為國籍是台灣 (當然在中國這個國家是不存在的),學生證上面寫得當然不意外的就是中國台灣,加上中國與台灣的政治複雜關係,歷史上的愛恨情仇,所以 Danielson 當下感覺真有點裡外不是人的超尷尬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