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要聞|風力渦輪與薩米馴鹿牧人,綠能與原住民的法律困境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今天由【原獨讀報】為大家摘要上週要聞,同時不忘記向冬天倒數:距離冬至還有43天。
raw-image

挪威最高法院在 10 月 11 日做成判決,認定挪威中部的施多海(Storheia)和羅安(Roan)兩地的風力發電廠違反國際公約中的牧民權利,宣告風力發電廠已經取得的經營許可證無效。不過直到本月初相關新聞見諸國際媒體,挪威能源部長不確定這兩座風力發電廠最終是否會遭到拆除。

這兩座風力發電廠都位於挪威中部的特倫德拉格郡(Trøndelag),這裡的薩米馴鹿牧人希望能夠拆除巨大的風力渦輪,業主則表示期望能夠取得不會影響薩米牧人權利的新執照。

薩米牧人解釋,巨大的風力渦輪改變了當地景觀,再加上發出巨大的噪音,嚇壞了薩米人生計所賴的馴鹿。

雖然從薩米人的角度看來,事情再簡單不過,挪威的能源部長也表示,挪威政府對薩米人的合法權益負有責任,但風力發電對挪威來講卻是極為重要的計畫,這使得整件事情變得相當棘手。

挪威是歐洲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在當前全球性的能源短缺危機當中,挪威更成為歐洲國家的救命供應者。但在歐洲整體朝向綠能轉型的同時,挪威也加緊發展可再生能源,這兩座爭議中的風力發電廠就是其中一環。

施多海和羅安的風力發電廠總共有 151 台風力渦輪,此外為了樹立這些設備,也修築了長達數十公里的道路,耗資超過 11 億美元,是歐洲最大的陸上風力發電廠,參與期間的除了挪威電力公司( Statkraft)等數家挪威本國企業,還有德國慕尼黑公共事業(Stadtwerke München)和瑞士能源公司(Swiss BKW)等。

瑞士能源公司涉入與薩米人有關的土地開發糾紛,此事也在今年稍早被瑞士媒體所報導。當時挪威最高法院尚未作出判決,不過瑞士能源公司已經和受威脅群體協會(Society for Threatened Peoples)達成共識,將在第三方合約中引進退出條款,也就是合作夥伴出現違規行為時解除契約的權利。當時瑞士的媒體報導指出,這樣的做法雖然不能直接幫助薩米馴鹿牧人,但能夠在業內樹立典範,敦促產業界負擔起更多人權責任。

▍參考資料

路透社|最高法院判決使挪威政府陷入兩難風力發電與馴鹿牧民權利的兩難。

瑞士資訊|薩米牧人促成瑞士能源企業改革投資政策。


▍其他新聞

英國衛報|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宣布提供至少 17 億美元的資金給原住民族,以表彰原住民在保護地球土地與森林方面的關鍵角色。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6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3/10/08
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一項保護區管理計畫草案,丘馬什人主張的,北起坎布里亞南到莫洛灣約 33 公里的海岸線,竟然被排除在保護區外。理由是:全美最大離岸風電開發案將以莫洛灣為中心,而離岸風電與海洋保護區不相容。
Thumbnail
2023/10/08
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一項保護區管理計畫草案,丘馬什人主張的,北起坎布里亞南到莫洛灣約 33 公里的海岸線,竟然被排除在保護區外。理由是:全美最大離岸風電開發案將以莫洛灣為中心,而離岸風電與海洋保護區不相容。
Thumbnail
2023/10/01
布里布里原住民說,哥斯大黎加沒有告訴民眾原住民的存在。把原住民變成隱形的,這是一種歧視。
Thumbnail
2023/10/01
布里布里原住民說,哥斯大黎加沒有告訴民眾原住民的存在。把原住民變成隱形的,這是一種歧視。
Thumbnail
2023/09/17
澳洲反對黨原住民國會議員普萊斯批評原住民運動組織「將殖民妖魔化」,養成澳洲原住民「自我厭惡」,並說她不認為殖民對原住民有負面影響。被問到殖民對原住民是否有正面影響,她的回答是:「絕對有。現在我們有自來水,有現成的食物。」
Thumbnail
2023/09/17
澳洲反對黨原住民國會議員普萊斯批評原住民運動組織「將殖民妖魔化」,養成澳洲原住民「自我厭惡」,並說她不認為殖民對原住民有負面影響。被問到殖民對原住民是否有正面影響,她的回答是:「絕對有。現在我們有自來水,有現成的食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聚焦碳中和碳達峰,為您提供專業的“雙碳”全球資訊及觀點。
Thumbnail
聚焦碳中和碳達峰,為您提供專業的“雙碳”全球資訊及觀點。
Thumbnail
以保育/復育森林為條件而取得可在國際上交易的碳權,是全世界原住民族共同面臨的問題。從原住民的角度來看,國家和企業所為其實就是買賣贓物。這個問題在台灣同樣存在,明年起我們會有更多的討論。
Thumbnail
以保育/復育森林為條件而取得可在國際上交易的碳權,是全世界原住民族共同面臨的問題。從原住民的角度來看,國家和企業所為其實就是買賣贓物。這個問題在台灣同樣存在,明年起我們會有更多的討論。
Thumbnail
本文將會說明歐洲電力市場有趣的現象:核煤電力逐漸崩盤、法國核電發電量從2015年的437TWh崩盤至2020年的355TWh(衰退18.8%)、歐洲的非核家園國家、碳定價加速再生電力的成長。台灣的淨零碳排政策如果失敗,即使台積電公司擁有優異的競爭能力,其產品銷往歐洲,也是沒有競爭力,因為被課以極高的
Thumbnail
本文將會說明歐洲電力市場有趣的現象:核煤電力逐漸崩盤、法國核電發電量從2015年的437TWh崩盤至2020年的355TWh(衰退18.8%)、歐洲的非核家園國家、碳定價加速再生電力的成長。台灣的淨零碳排政策如果失敗,即使台積電公司擁有優異的競爭能力,其產品銷往歐洲,也是沒有競爭力,因為被課以極高的
Thumbnail
文明和自然恆常處在競爭狀態,原住民的生存方式雖然也和自然競爭,但競爭被層層規範與儀式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像癌細胞蔓延不受控制。文明社會,尤其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全球化的文明社會,是以追求成長和富裕繁榮為基調的社會,這就將人類置於一個與大自然作對的危險處境。
Thumbnail
文明和自然恆常處在競爭狀態,原住民的生存方式雖然也和自然競爭,但競爭被層層規範與儀式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像癌細胞蔓延不受控制。文明社會,尤其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全球化的文明社會,是以追求成長和富裕繁榮為基調的社會,這就將人類置於一個與大自然作對的危險處境。
Thumbnail
挪威是歐洲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在當前全球性的能源短缺危機當中,挪威更成為歐洲國家的救命供應者。但在歐洲整體朝向綠能轉型的同時,挪威也加緊發展可再生能源,這兩座爭議中的風力發電廠就是其中一環。
Thumbnail
挪威是歐洲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在當前全球性的能源短缺危機當中,挪威更成為歐洲國家的救命供應者。但在歐洲整體朝向綠能轉型的同時,挪威也加緊發展可再生能源,這兩座爭議中的風力發電廠就是其中一環。
Thumbnail
雖然煤礦開發計畫能夠為開發者帶來龐大的利益,但世居在泰米爾半島的原住民與這一點關係都沒有。這裡的多爾幹人和涅涅茨人已經承受了許多工業污染,維持生計愈來愈困難,接下來也還將繼續承受這些開發造成的環境問題。
Thumbnail
雖然煤礦開發計畫能夠為開發者帶來龐大的利益,但世居在泰米爾半島的原住民與這一點關係都沒有。這裡的多爾幹人和涅涅茨人已經承受了許多工業污染,維持生計愈來愈困難,接下來也還將繼續承受這些開發造成的環境問題。
Thumbnail
俄羅斯聯邦政府以對抗極端主義為由,對北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原住民人口採取嚴格的登記管理。此外,俄羅斯的政策要求原住民自證存在,由於堪察加半島的阿留特人(Alyutors)無法證明自己的存在,自 2010 年起,俄羅斯已不再承認堪察加阿留特人為原住民族。
Thumbnail
俄羅斯聯邦政府以對抗極端主義為由,對北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原住民人口採取嚴格的登記管理。此外,俄羅斯的政策要求原住民自證存在,由於堪察加半島的阿留特人(Alyutors)無法證明自己的存在,自 2010 年起,俄羅斯已不再承認堪察加阿留特人為原住民族。
Thumbnail
在福島核災結束後,德國紛紛換上風力發電,然而在這的背後,他們要付出的是翻倍的電費,德國 一個不會受到海嘯影響的國家,帶人民看到福島核災的照片,心有餘悸,這也是德國選舉候選人接連提出廢核的政見,然而要完全廢核,要度過許多陣痛期,然而要如何度過也是各國的首要問題。
Thumbnail
在福島核災結束後,德國紛紛換上風力發電,然而在這的背後,他們要付出的是翻倍的電費,德國 一個不會受到海嘯影響的國家,帶人民看到福島核災的照片,心有餘悸,這也是德國選舉候選人接連提出廢核的政見,然而要完全廢核,要度過許多陣痛期,然而要如何度過也是各國的首要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