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唱出好聲音》+《我想把歌唱好》(上):如何把一首歌唱好?

2021/11/22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會看這篇,要嘛是長期看我閱讀筆記的觀眾、要嘛就是想學唱歌的人,所以先讓我假定你也是喜歡唱歌的,而你可以聽聽看我的個人經驗,有認同的地方可以吸收,有不認同的地方也歡迎在留言區留言讓我知道。
我也是一個非常喜歡唱歌的人,雖然常被家人嫌吵,但我就是喜歡唱歌,所以我就跟家人協調,晚九以前是我的唱歌時間。但坦白說......我不是天生音色好的人,大概在四五年前去 KTV 從別人的目光裡大概知道...我唱得挺爛的,在家也被嫌唱得難聽,大概只有在浴室唱,聲音比較濕才好些。基於此,我上網學了很多有關於唱歌的「知識」,從 VBS、SV、嘎老師、吳海文云云不管好的壞的都看,反正只要有幫助就試試看,沒效就再換方法,當資訊判斷取捨的問題而已。於是就立判高下
最近因緣際會,報名了場唱歌比賽,喜歡看書的我又買了兩本有關於唱歌的書,從中收穫了不少。幾年練下來,唱歌變得好多了,至少不再會被評為難聽 (雖然也沒好到哪裡去,有人說我唱得好聽但我還沒有能耐分辨這是表面話還是稱讚XD),除了選歌以外,在怎麼演唱上我也比以前有了更多想法,今天我想梳理一下我至今為止的所學,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路,那...我們就開始吧!

如何練唱一首歌?

Photo byPapa YawfromPexels
直接切入我覺得最重要的議題,怎麼樣把歌唱好?在下面我粗略分成五個步驟:
心態
如果是純粹喜歡唱歌,心態上還會比較穩健些。但如果是想要被關注,或者是為了很帥而演唱,一旦唱不好、被別人嘲諷後,心理挫折感變得相當巨大,容易抗拒唱歌,只因為害怕再一次在眾人面前出糗。然而,我猜想大多數的表演者都經歷過表演表現不佳的時候,這時怎麼調適、跨越自己的心理障礙是每個表演者要自己克服的問題。
我自己認為,作為一名歌者、甚或是對於所有的表演者,享受舞台才是最重要的。今天你站在台上,某種程度就是在展現自己的樣子,而且還是 one take,不管你的演出是好、是壞,這都是你獨有的時間,眾人也只能關注著現在的你,我們只要把握當下,盡力把自己準備好的東西表演出來即可。
一旦心態成熟,在歌曲的演繹上也能更加自然,因為這時的你不會想東想西,只會關注在你的作品呈現上。一般來說,新手的表演者比較需要處理心態上的問題,隨著表演經驗增加,對於站上舞台一定能感到越來越自在。
選歌
選歌是個...在練習層面上可說是重要也可說是不重要的東西。因為通常會練的曲子,都是我們自己常聽、喜歡類型的曲子,就像平常不會聽饒舌的人不會特別去練饒舌曲一樣,所以選歌會有個滿特定的範圍。
選定範圍再來看目的,你有可能單純覺得這歌好聽而練、你有可能想模仿某位歌手而練、你有可能想學習某種唱腔而練、你也有可能因為別人的要求而練、你也有可能只是表演場合適合這樣的歌曲而練。不管如何,清楚選歌的目的,能夠幫助自己想清楚在該場合該用什麼樣的態度與心力去面對表演
旋律
正式進入到歌曲階段,主要的重點有兩個:拍子音準
而要處理歌曲我們要先採譜,換句話說就是把聽到的音樂謄到五線譜上,確認拍子與音高分別是什麼,我們才能知道我們要唱什麼。
在拍子的部分,通常我會先跟唱整首歌,聽熟拍子確認沒有問題,明確知道哪個拍點要下哪些字後,大概就算完成了。比較多細節或者我容易走拍的歌曲,我才會再仔細記錄下拍子,但通常也都聽得特別辛苦就是了。
在音準的部分,一開始我會先確認歌曲調性,大眾一點的曲子很容易找到整份主旋律的樂譜,不是最大眾的曲子查一般的吉他譜網站大多也可以查到「原key」。如果真的連吉他譜都找不到,我會上 Guitarians 的網站查詢歌曲的和聲有哪些,然後把音寫下來,大概十有八九就可以猜到歌曲的調性了。唯一要注意有些歌曲從和聲判斷也不是很準確,而且單首歌曲可能有離調、轉調等,歌曲不見得只有單一調性。確認調性後就是邊聽歌邊把音準寫下來,如果有電子琴可以邊按邊聽最好,沒有的話用平板或手機裡面的鋼琴軟體也可以。
在練習旋律上,拍子要唱對、音準要唱準。這是基本功。
基於我本身拍子準度不錯,直接用聽的跟唱幾乎不會走拍,所以通常採譜不會紀錄拍子,但因為我音準沒有很穩,拿音準測量的軟體稍微測一下,要是沒有修過可能會差到半音,就是俗稱的走音啦!所以我會很清楚地將音準記錄下來並且去唱歌對音準。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能力程度,在節拍與音準的練習上選擇,如果本身聽唱功夫夠好,說不定連採譜都不需要就可以直接練了。
情緒
不管是寫作、演說、表演、唱歌,如何讓觀眾感受到你所想要表達的東西很重要!( 除非你像我寫閱讀筆記一樣只是在練習 output,寫完再把書賣掉 ) 先想想觀眾想聽什麼?可以理解到什麼程度?你想向觀眾傳達什麼?這場表演的目的是什麼?這些都是選曲後表達情緒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唱歌現場,對著觀眾唱或者展現出某種表演目的,對於觀眾而言感受也相當不同。
通常選定好曲子之後,我會先印歌詞下來解析文本,試圖了解創作者寫這首歌的意涵,再聽歌者用什麼樣的情緒去堆疊他想說的事。很可能幾個樂句、幾個段落就是一個轉折,用著不一樣的語氣或口吻訴說著。藉著模仿或重新詮釋樂句能夠在歌曲中表達我們所想表達的。
「這首歌是我當下最真實的掙扎和感受,
我想說的都在音樂和歌詞裡了。」
前幾天在看徐佳瑩《以上皆非》的 MV 時讀到。很多時候創作者根據他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事情所寫成的作品,以他個人視角去寫去唱去表達,更能讓人深刻體會到歌曲真正想表達的事情。所以你以自己的立場去詮釋作品時,你可以想想你要用怎麼樣的情緒去鋪陳你想講的故事。
音色與技巧
確定歌曲大致走向後,除了考慮情緒跟律動有沒有到位外,最後就是透過一些音色、技巧輔佐增加歌曲的亮點。但是坦白說在思考該用怎麼樣的情緒去唱時,我就已經會模擬適當的語氣、音色、尾音了,所以這部分通常都是混合著一起做。只是後來自己在錄的時候會稍微想一下能不能夠再做點變化或更細緻的處理,讓歌曲裡面藏有更多彩蛋。

唱歌的基本原理

為什麼有的人唱歌自然就是好聽?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了解人體的發聲結構。人類能唱歌發出聲音,最基本跟聲帶還有共鳴腔有關。我們先想想吉他這個樂器是如何發出聲音的?手指撥弦震動後,經由琴身 ( 共鳴箱 ) 將聲音放大到讓我們聽到,這就是吉他的聲音。人類的發聲原理也是如此,氣流經過聲帶造成聲帶震動後,經由口腔將聲音放大,就變成我們聽到的人聲。
而每個人的肌肉、口腔都長得不一樣,所以每個人唱出來的音色不同。而音色的好聽與難聽就差在於發聲結構的協調性。試想一下!小提琴的弦短,亮麗的高音適合裝在小的琴身上;大提琴的弦長,厚實的低音適合搭配大型的琴身。如果今天把小提琴的弦裝在大提琴身上,那身音就會變得不好聽。對於唱歌也是一樣,每一種聲帶發出的聲波如果有「適合」的共鳴載體,那就可以發出悅耳的聲音!
然而生理構造上有些人腔體形狀就是發大部分的聲音都好聽,有些人的腔體形狀搭配某些音色就是不行。所以唱歌好聽有可能是天生的,但是如果你不是天生唱歌好聽,就要加倍努力,控制自己的共鳴載體,讓它可以順利搭配自己聲帶所發出的某些聲音,這樣聽起來就會是好聽的!而且每個人唱好聽的方式也不只一種,可以改變各種肌肉的用力、氣流的輸出、腔體的形狀來形塑我們自己的聲音,以達到想要的音色。
高音唱不上去、肺活量不夠沒辦法唱歌怎麼辦?
對於音高或者肺活量的問題,有些比較難的歌就算了,但大多歌曲應該是能唱好的。你常常覺得自己沒練高音、沒練肺活量所以唱不好嗎?你想想看很久以前,你的另一半又不知為何而生氣的時候,他對你怒吼,聲音又高又大,你快受不了了,但是人家生氣應該沒特別練過吧?
所以說,大部分的人其實可以發出高音也有足夠的肺活量,真正影響我們的是歌者的心理認知限制。大部分的人會因為某些音「很高」很想用力唱上去,但這樣反而會造成喉部肌肉緊鎖、氣流輸出不順,最後無法順利把音唱漂亮。然而這些「高」音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從五線譜、鋼琴的琴鍵距離,我們會知道那個音很高、很不好唱,上述那些後果幾乎是必然。要把這些概念去掉,就好像要你忽然不認得你現在眼前所看到的中文字一樣,幾乎是不可能的。
聲音很亮很暗是可以改變的嗎?
聲音是一種波,看不到、摸不到而且需要介質傳播。正是因為這種難以形容的特性,我們運用其他形容詞來輔以解釋,例如很亮、很暗、很濕、很乾、靠前、靠後、有立體感、尖銳、粗糙等等,然而這些不精確的描述影響了歌者的認知心態。我們能夠理解的是聲音的樣貌,進而控制身體肌肉盡可能模仿該音色,而我們必須有精準的認知,面對聲音的行為才會精準。
唱歌時要怎麼尋找共鳴位置?
物理學上,一物體引發另一頻率相同的物體震動的現象稱為共鳴。所以照邏輯而言,「尋找」共鳴這件事情本身並不存在,你只能感受到共鳴的發生而已。在某些聲帶震動的頻率下,剛好與我們腔體有同樣的頻率,此時腔體產生共鳴,這充其量只是現象、結果,並不是促成事情發生的原因。再加上我們前面講過每個人的腔體略有不同,所以在發聲結果上的共鳴也會因人而異,那個聲音別人可以感受到共鳴,但自己可能感受不到。
當然有些人透過「尋找共鳴」這件事情能夠唱出好聲音,但背後的原理其實是聲音的模仿。也就是你剛好唱出了某個你要的聲音,而你不斷訓練自己的氣流輸出與肌肉用力方式必須要能夠做出這個音色,而這件事情可以用「尋找共鳴」的標籤去理解。
腹部發聲、丹田用力才能發出紮實的聲音?
要能夠發出紮實的聲音,主要是要控制腔體肌肉使聲音聽起來集中,此時發聲的位置一定是在喉嚨而非腹部。由於唱歌時身體需要發力才夠維持固定的腔體空間與氣流大小,而腹部會用力也是基於身體需要更多的氣流供應輸出,才需要靠腹部擠壓橫膈膜,讓更多氣流得以輸出,這才是腹部發聲的全貌。

小結

好啦!今天先讓我講到這!簡單介紹了準備一首歌的流程、發聲原理以及發聲上的迷思,下一篇我們會講有關於聲音的保養與使用、上台時應該要呈現的重點還有怎麼練習的基本技巧,我們下回見!
96會員
138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