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翦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賞析

2021/11/1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翦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詞牌解題】
又名〈一枝花〉、〈玉簟秋〉、〈臘梅香〉等。雙調小令,共六十字,屬中調。宋代新聲,音韻諧美,故為詞人所喜用。名稱出自《荊州記》:陸凱自江南,以梅花一枝寄長安與范曄,贈以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翦」,宋人量詞,用於計算花枝。
【中宜賞析】
中國文學素有「代人立言」的傳統,也就是為另一個人物或角色發聲;有時候這種「代言體」成為了通行的習慣,或許並不真實存在這麼個人,而是作者偽裝成另一人的身份口吻,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男子作閨音」,男性作家藉由為閨中思婦代言,間接地表達有政治寓託的心情。這種擬代作品有人覺得可以上溯到屈原,最有名的或許是唐代朱慶餘的〈近試上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從詩的表面上看好像是一位新嫁娘在探問夫婿有關公公、婆婆的態度,實際上詩題劇透一切,這是一首向科舉考官暗問自己的應試作品「入時無」的作品。藉由裝作新嫁娘的身份,可以避免直接發問的尷尬,又能把自己擺在新嫁娘的位置、表達出自己的不安與期盼。我們學過的李白〈長干行〉,或許政治的寓託沒那麼重,但也是代人立言之作。宋詞之中,詞人藉少婦身份傳達種種傷春悲秋的情緒,也是很常見的,像是歐陽脩〈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就是。
然而,這一切「男子作閨音」的傳統遇上李清照就不一樣了——清照本身就是那位閨中思婦。她藉著詞這種最抒情性的文類,能記錄她的少女生活(見〈點絳唇〉「蹴罷鞦韆」)、新婚生活(見〈浣溪紗〉「繡幕芙蓉一笑開」),自然也有婚後對自己丈夫的相思之作。這一闋〈一翦梅〉,就是某次清照的夫婿趙明誠離家遠行,清照在家中寫下的。
首先看上片:「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起始就打造了很淒美的意境。紅藕香殘玉簟秋先點出了季節,也把景物的樣態描摹出來,粉紅色的蓮花已經「香殘」,黯淡的秋意已經渲染出來,也讓讀者能跟著想像那種植物凋零衰敗的風景。咱們小時候學過周敦頤的〈愛蓮說〉,把蓮花比喻成花中之君子,可是清照不走那種道德價值比附的路線,種種顏色的蓮花她著意寫的是「紅藕」,與淒涼的秋池形成強烈的顏色對比;又說「香殘」,可見是滿池殘枝敗荷,給人衰敗的、落寞的感受。花卉的凋零在詞中常常會聯繫到「青春流逝、紅顏易老」的情緒,接著又說「玉簟秋」,視線從室外的池塘轉到室內的竹蓆,進一步堆疊秋涼之感。才第一句話,雖只是寫眼中景,其實已暗示了心中事。接著清照寫自己的反應與動作:「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我們知道清照很喜歡泛舟,所以這邊可以推測她也想藉由泛舟來排遣心緒。「輕解」的「輕」是漫不經心的樣子,這裏既寫出了清照或許只是聊作排遣、不是多麽興致高昂,也可以看出應該是少婦的年齡段,不會有少女的過分輕快或是熟女的鬱悶沉重。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作者沒有接著寫泛舟的所見所感,而是把時間的快進用她的意識流帶出。也許清照泛舟一下午,是藉以消愁?或是渴望航行到愛人的身邊?總之她因為相思之情,整個人的思緒都放在對明誠消息的期待上。「雲中」既是遠方,也是她眺望是否有雁字傳書的視線所在。「誰寄錦書來」可以是一個問句,可能有短暫的驚喜感,可是下一句我們知道她的期待落空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原來飛行的雁群只是循著牠們的生物特性飛來飛往,沒有要帶信給清照,也就是她沒有盼來明誠的音訊。或許一下午的時間清照就這樣在池中舟上發呆看天空,一直看到入夜月昇、甚至月亮都已經西垂了,照映在她西邊的高樓上。
這裡有好幾個積累很久的傳統意象,第一個是「雁」——雁是候鳥,冬天南飛、春天北歸,也因此常常跟送信、返家、離別、思鄉等種種意象有關。古人觀察到雁如果失偶也不會獨活,所以又有愛情的寄託,這之中都有很多可以跟清照的處境相呼應的地方。第二個意象是「月」——月的意象實在太多、也太多人寫了。詩詞中李白、蘇軾都很喜歡寫月亮;與愛情相關的話,常常會有月圓、人不一定能團圓的意蘊。第三個意象是「西樓」——高樓本身就有「登臨」相關的意象,可以結合遠望思念遠方之人、思鄉等等;月照西樓既點出時間是深夜(月亮都移動到西邊了),也間接地表達了作者深夜不寐、孤單徘徊的憂愁之情。李煜也有「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的句子。「西」在五行上也與秋天結合,很能夠幫助塑造蕭瑟冷清的氣氛。
上片就這樣以景觀收束,沒有明白講出任何一個點出情緒的字詞,但整體的氛圍已經打造好背景。下片:「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就是純粹寫情緒了,上片寫景下片寫情也是宋詞很常使用的結構方式。詞人先把景觀再用一句表達:「花自飄零水自流」,秋天百花凋萎,又很淒美,又可以寄託人物,可以說下片第一句的「花」與「人」就是在寫清照與她的夫婿,古人說「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就有男女關係的暗示,同時也跟上片「紅藕香殘」、「獨上蘭舟」相呼應;「自」這個字用了兩次,有一種強化的味道,像是在說:花就是會萎謝飄零的,水也是「逝者如斯」,時光帶走青春、使景物推移,都是人力無法回轉的,無奈之情溢於言表。只是這時候的清照沒有對二人的情感絕望,她相信:「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相思只有一種,可知她確認自己與明誠是心心相印、互相想念,這是一種雙向的相思;而分隔兩地的愛人都因相思而興起愁緒,相比國事、宦途,日常普通私領域的愛情相思不是什麼很正經的大愁,所以說是閒愁。這一句既深情,又在心酸中有些微甜,是很美的一種訴說。
最後說「此情無計可消除」,無計就是沒有辦法的意思,這側面地道出了相思情感之深,深到無法消除,也導入下一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古人已經指出這句應該是脫胎自范仲淹的〈御街行〉:「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可是比起范的平鋪直敘,清照使用「才下/卻上」這樣的對偶,虛詞可以使文氣有虛實的呼吸,又有「下/上」的起伏;「才下眉頭」,也許是清照寫自己好不容易想要終止自己這樣的煩悶之情,又把情感從外化的表情寫到內在的意識:「卻上心頭」,「眉頭」、「心頭」有語音上的和諧聲響,又很口語日常;也把自己的思情更深化了,說自己即使能收斂表情,相思也是時時刻刻在心田中籠罩不去,至於這種時時刻刻的惆悵、這種拿自己的情愁無可奈何的心情,懂的人自然會懂。
明代詩人王世貞評論說:「此非深於閨恨者不能道」,誠哉斯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8會員
77內容數
針對高中國文課內、課外文學作品,深入細讀、分析寫作手法與內涵,分享中宜師的教學見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