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還沒學會的功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森林聊遇∞ with mori 聊一聊,遇見你,也遇見自己。

這樣對彼此都好。

所以我會練習把每個人都當作是可愛的小寶寶看待,前提是要可愛的喔⋯⋯

raw-image

妹妹說,小時候家人都不聽她說話,有情緒無處抒發;年紀長了一歲半的姊姊(我本人)也不幫她的忙,總是一副質疑自己的事怎麼都沒有辦法自己處理的表情。

所以長大以後希望能夠傾聽,給別人溫暖、對別人好。

在我的眼中,這樣與濫好人無異,或許表面上看起來人很好,負面情緒自己吞;但其實對大多數人而言一點實質的幫助也沒有,甚至會養成身邊的人依賴的習慣。久而久之,愛之反而害之。

但又換個角度來說,其實大部分的人並沒有真正地想要實質的幫助,得到一時的慰藉,足矣。表面的稱讚、敷衍的客套話、流於形式的傾聽,對於現代人來說,有時候只是個過場,不需要太認真。

因為覺得抱怨比較輕鬆,改變是件苦差事,需要從心發起,身體力行,太累了。還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所以說說就好。

我無法認同這樣的濫好人行徑,但卻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就是「耐心」這項技能。就算對方明知故犯、睜眼說瞎話,或者很多人其實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到底在說什麼、做什麼,在這些情況下,都還是能夠溫和地回應。

又或許,其實沒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每個人都用著屬於自己的步調,走著這些獨一無二的過程。

畢竟無論如何,最後還是只能對自己負責,每個相遇的緣分都是盡心盡力,然後就放下。

這樣對彼此都好。

所以我會練習把每個人都當作是可愛的小寶寶看待,前提是要可愛的喔⋯⋯


∞森林聊遇∞ with mori
聊一聊,遇見你,也遇見自己。
喜歡按個like✿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森林聊遇

#morihuahua

#家的模樣

#我的家庭真可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ri.huahua的沙龍
14會員
147內容數
蔬食行旅,可以是「蔬」同時也是「書」,記錄圖書館&附近蔬食選擇,親友聚餐多是葷食,自己一人出門在外的時候會吃方便素,簡單執行為主,大原則是沒有肉。不定期更新資訊。
mori.huahu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8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2024/07/18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2022/10/02
當能者多勞成為了能者過勞,當年紀輕、動作快、仔細謹慎的特質不能加分 反而成為了包袱,答應了沒完沒了、拒絕了不歡而散, 相信其中也有大家的共同經驗。
Thumbnail
2022/10/02
當能者多勞成為了能者過勞,當年紀輕、動作快、仔細謹慎的特質不能加分 反而成為了包袱,答應了沒完沒了、拒絕了不歡而散, 相信其中也有大家的共同經驗。
Thumbnail
2022/08/17
在專業技能之外,禮貌的態度和誠實的回應也很重要, 「多聽多看少說」是安全牌,「誠實」和「禮貌」則是做人的基本。 有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應該都有聽過一種說法「讀空氣」(空気を読む):就是理解當下的氛圍,並且做出適當回應的能力。
Thumbnail
2022/08/17
在專業技能之外,禮貌的態度和誠實的回應也很重要, 「多聽多看少說」是安全牌,「誠實」和「禮貌」則是做人的基本。 有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應該都有聽過一種說法「讀空氣」(空気を読む):就是理解當下的氛圍,並且做出適當回應的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成長」是別人給不起的東西,只有我們自己才懂。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大人們總是想要教導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事情,但是,卻很少人換位思考,在我們身邊的孩子或是晚輩,他們身上也許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正所謂「萬物皆為我師,學習換位思考,跳脫框架」,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成長」是別人給不起的東西,只有我們自己才懂。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大人們總是想要教導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事情,但是,卻很少人換位思考,在我們身邊的孩子或是晚輩,他們身上也許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正所謂「萬物皆為我師,學習換位思考,跳脫框架」,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很多一起學習的媽媽們 在知道我一打二還能21:00下班時 都表示羨慕 而最讓大家驚訝的不是身為媽媽的我 而是我的兩個孩子! 我經常被驚奇的地問道: 「妳的孩子好乖哦,我家的好好講都聽不懂人話啊!燁跟翎怎麼能這麼合作?」 這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 只能說 燁翎現在呈現出來的「良好行為」: 在餐廳可以坐
Thumbnail
很多一起學習的媽媽們 在知道我一打二還能21:00下班時 都表示羨慕 而最讓大家驚訝的不是身為媽媽的我 而是我的兩個孩子! 我經常被驚奇的地問道: 「妳的孩子好乖哦,我家的好好講都聽不懂人話啊!燁跟翎怎麼能這麼合作?」 這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 只能說 燁翎現在呈現出來的「良好行為」: 在餐廳可以坐
Thumbnail
許多時候,事情真的不是人想的那個樣子, 下次要誤會、判斷、批評、甚至覺得受傷之前,多看看、再聽聽、然後想想,這時的念頭可能會跟第一時間浮現的,不太一樣。
Thumbnail
許多時候,事情真的不是人想的那個樣子, 下次要誤會、判斷、批評、甚至覺得受傷之前,多看看、再聽聽、然後想想,這時的念頭可能會跟第一時間浮現的,不太一樣。
Thumbnail
這樣的焦慮、自責,又能期待誰來安撫? 心中冒出小小的做自己的心願,又有誰來照顧?在大人給予小孩滿滿的愛之前,如果大人自己其實也需要愛,該怎麼給?能不能夠表達? 餓了、累了的時候,可不可以和寶寶一起哭鬧?討抱? 或許,在給予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童年時,別忘了在教養的過程中,也療癒自己的傷痕。
Thumbnail
這樣的焦慮、自責,又能期待誰來安撫? 心中冒出小小的做自己的心願,又有誰來照顧?在大人給予小孩滿滿的愛之前,如果大人自己其實也需要愛,該怎麼給?能不能夠表達? 餓了、累了的時候,可不可以和寶寶一起哭鬧?討抱? 或許,在給予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童年時,別忘了在教養的過程中,也療癒自己的傷痕。
Thumbnail
又或許,其實沒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每個人都用著屬於自己的步調,走著這些獨一無二的過程。 畢竟無論如何,最後還是只能對自己負責,每個相遇的緣分都是盡心盡力,然後就放下。
Thumbnail
又或許,其實沒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每個人都用著屬於自己的步調,走著這些獨一無二的過程。 畢竟無論如何,最後還是只能對自己負責,每個相遇的緣分都是盡心盡力,然後就放下。
Thumbnail
教養的出發點,父親在意的點比較偏向有沒有人做了他介意的事情,或是事情的發生有沒有如他所預期;相較之下,母親則是叮囑著,妳這樣做別人會怎麼看、怎麼想。 從孩子的眼光來看,就搞不清楚他們到底要我怎麼樣? 但是,有些事情倒是非常一致,就是——他們直到現在還是非常不一致。
Thumbnail
教養的出發點,父親在意的點比較偏向有沒有人做了他介意的事情,或是事情的發生有沒有如他所預期;相較之下,母親則是叮囑著,妳這樣做別人會怎麼看、怎麼想。 從孩子的眼光來看,就搞不清楚他們到底要我怎麼樣? 但是,有些事情倒是非常一致,就是——他們直到現在還是非常不一致。
Thumbnail
沒想過她的心情,是我白目。 人都會想要幫助別人,表示自己的心地善良,展現自己的資源豐富;但如果到頭來,發現被幫助的人反而過得比自己好,那自己的感覺就會變得微妙了。
Thumbnail
沒想過她的心情,是我白目。 人都會想要幫助別人,表示自己的心地善良,展現自己的資源豐富;但如果到頭來,發現被幫助的人反而過得比自己好,那自己的感覺就會變得微妙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