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不擾人,職場新人如何閱讀空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專業技能之外,禮貌的態度和誠實的回應也很重要,

「多聽多看少說」是安全牌,「誠實」和「禮貌」則是做人的基本。

raw-image


有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應該都有聽過一種說法「讀空氣」(空気を読む)就是理解當下的氛圍,並且做出適當回應的能力。

轉換成社會中、職場上的實際情況,多聽多看少說就成為了前提,發言要看當下的時空背景,對於社內的主管、前輩,以及社外的客戶都會有相應的互動姿態。而我們說到的白目、狀況外,則相當於反義詞「KY」(空気が読めない),取其羅馬拼音第一個字母的略稱,如果是不會讀空氣的職場新人,例如:對於自己尚未孰悉的討論議題隨意評論,或是沒有看場合發言,也可能平時不提問、在忙季的時候才提出一堆不懂的問題要問。

踏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印象深刻,因為老闆讓我「前半年不要問,就先照他說的做」。

老闆是一位日本歐吉桑、中小企業主,在東京創立IT公司,因為日常營運已上軌道,於是來台灣發展新事業。結果而言,從他身上我學到了許多工作上思考的細節,也理解了「不要問、先照做」的原因:因為對他而言新人就像一張白紙,同一件事當我想到接下來兩三步如何處理的時候,他已經思考完所有相關細節了;與其一直花時間說明,倒不如多做幾次可以養成習慣之外,也反而有機會參透其中的邏輯,一旦核心概念想通了,也就自然而然學會了。

但我喜歡追根究底、做事也需要知道原因,反正我就照樣問,然後一直被罵。怎麼說在他,但如何做在我。

雖然說過猶不及,在普遍都已經會讀空氣的日本社會中,如果還再三強調讀空氣的重要性,可能就會變成過於妥協或壓抑了。但如果拿來作為初出社會新鮮人應對進退的參考、待人接物的依據,倒也並無不可,在大概抓到了工作節奏的同時,也不要忽略眉眉角角,也就是大家都在說的——細節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看文件:工作內容自主學習之外,同時也了解公司文化

新人的工作日常通常從熟悉交接資料、之前的文件開始,有時有人教、有些時候不一定有人指引,多閱讀相關領域書籍、雜誌會有幫助,也可以設定學習進度、工作目標,過程中定期和主管、前輩討論進度,一方面確保了準備的方向沒有偏誤,另一方面也確認了公司對於新人的期待。

另外,甫報到的階段如果考量日後人際關係,自主學習時有不懂的、疑惑的地方可以提問,但不需要批評:這個方法好慢,那樣做不是比較快嗎?因為有時候,慢的不是工作流程,而是守舊的公司文化,一句話可能罵到所有人。

讀空氣:學做事也學做人,讀懂職場氛圍不擾人

從辦公室位置、隔間裝潢,到工作作息、同事間互動,都表現了這是一家如何如何的公司。公部門和私部門的職場文化不同,就算是外商,地區之間風格也會不一樣;會議上是討論還是針鋒相對,官來官去或是充滿了政治算計。

從資料文件、前輩的指導中大致掌握了工作項目,透過自己的筆記也好、心智圖也可以,系統化整理、內化工作流程。留意公司理念、企業文化、職場潛規則,從同事間的互動到會議中的討論溝通都可以觀察,因為不同公司有著不同的習慣,這些其實都直接地影響了個人做事的方法步驟和優先順序。

做為一個不擾人的職場新人,除了會做事之外也別忘了學著做人。

觀察人:職場新人看舊人,如何工作怎麼生活

初出社會、踏入職場,對於新人而言,這份工作還有著另一份價值。

有些工作相對清閒、有的分成淡旺季,而有些則是從早忙到晚。不同的工作型態,決定了不同的生活模式:相較於忙裡得以偷閒的工作,行程緊湊、隨時都在備戰狀態的人可能沒辦法好好吃飯;比起朝九晚五,輪班工作的作息身體可能吃不消。要賺錢?希望有自己的時間?賺了錢才發現賠了健康,也顧不上家庭?看一看身邊的同事,一年、五年、十年後,我也會成為這樣的人嗎?這樣的將來是否令人覺得期待呢?

這樣的自問自答,從職場新人到可以獨當一面的過程中,或許值得反覆思考。

然而,雖然自主學習方式會因公司、主管、同事而有些差異,在專業技能之外,禮貌的態度和誠實的回應也很重要,「多聽多看少說」是安全牌,「誠實」和「禮貌」則是做人的基本。別忘了江湖在走,有一天,就算已經不是這家公司的職場新人了,但別人還是會記得你這個人。

當然也不是沒聽過主管情緒化、前輩不肯教的例子,如果自主學習能力強、會讀空氣不擾人,但還是覺得哪裡不對勁,那麼⋯⋯誰說擾人的,一定就是職場新人?

作者

鄧維萱(Molly)
CDA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
contact.morihuahua@gmail.com
聊一聊,遇見你,也遇見自己
https://vocus.cc/user/@morihuahu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ri.huahua的沙龍
14會員
147內容數
蔬食行旅,可以是「蔬」同時也是「書」,記錄圖書館&附近蔬食選擇,親友聚餐多是葷食,自己一人出門在外的時候會吃方便素,簡單執行為主,大原則是沒有肉。不定期更新資訊。
mori.huahu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8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2024/07/18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2022/10/02
當能者多勞成為了能者過勞,當年紀輕、動作快、仔細謹慎的特質不能加分 反而成為了包袱,答應了沒完沒了、拒絕了不歡而散, 相信其中也有大家的共同經驗。
Thumbnail
2022/10/02
當能者多勞成為了能者過勞,當年紀輕、動作快、仔細謹慎的特質不能加分 反而成為了包袱,答應了沒完沒了、拒絕了不歡而散, 相信其中也有大家的共同經驗。
Thumbnail
2022/08/15
海面看似風平浪靜、實則變幻莫測, 船上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心思。在生命的汪洋航行, 覺得孤單的時候,先好好地和自己在一起。
Thumbnail
2022/08/15
海面看似風平浪靜、實則變幻莫測, 船上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心思。在生命的汪洋航行, 覺得孤單的時候,先好好地和自己在一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一個人之所以會說話,往往是源於對自己的肯定與確信。」說話,是表達自己想法的方式,既然我們都希望別人了解自己的想法,那我們就必須要求自己「好好說話」。在這個社會上,如果你是個不善於說話的人,很容易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而我們也很容易受到別人影響,而覺得自己很糟糕。
Thumbnail
「一個人之所以會說話,往往是源於對自己的肯定與確信。」說話,是表達自己想法的方式,既然我們都希望別人了解自己的想法,那我們就必須要求自己「好好說話」。在這個社會上,如果你是個不善於說話的人,很容易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而我們也很容易受到別人影響,而覺得自己很糟糕。
Thumbnail
初入甲方之時,某任老闆形容我,是個「非典型」的公關。意思是我既不擅長群體交際,也不勤於自我包裝,只懂埋頭苦幹,實在可惜。當年自視甚高,沒聽懂對方的深意,誤將其當成貶抑。從乙方歷經百戰,我靠的就是埋頭苦幹的實力,得到這種評價,不禁有種所託非人的苦澀感受。
Thumbnail
初入甲方之時,某任老闆形容我,是個「非典型」的公關。意思是我既不擅長群體交際,也不勤於自我包裝,只懂埋頭苦幹,實在可惜。當年自視甚高,沒聽懂對方的深意,誤將其當成貶抑。從乙方歷經百戰,我靠的就是埋頭苦幹的實力,得到這種評價,不禁有種所託非人的苦澀感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台灣微告的艾比,上次發布的「從大學生到職場新人都受用的求職面試守則」沒想到很多人有共鳴,毫無經驗的新人走進職場必定會碰到很多問題,需要克服及拆解,這次想跟大家分享「職場禮儀」,前幾天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討論「初入職場該先學做人還是做事?」,我認為做人與做事並不互相抵觸,但若要排先後順序,可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台灣微告的艾比,上次發布的「從大學生到職場新人都受用的求職面試守則」沒想到很多人有共鳴,毫無經驗的新人走進職場必定會碰到很多問題,需要克服及拆解,這次想跟大家分享「職場禮儀」,前幾天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討論「初入職場該先學做人還是做事?」,我認為做人與做事並不互相抵觸,但若要排先後順序,可以
Thumbnail
在專業技能之外,禮貌的態度和誠實的回應也很重要, 「多聽多看少說」是安全牌,「誠實」和「禮貌」則是做人的基本。 有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應該都有聽過一種說法「讀空氣」(空気を読む):就是理解當下的氛圍,並且做出適當回應的能力。
Thumbnail
在專業技能之外,禮貌的態度和誠實的回應也很重要, 「多聽多看少說」是安全牌,「誠實」和「禮貌」則是做人的基本。 有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應該都有聽過一種說法「讀空氣」(空気を読む):就是理解當下的氛圍,並且做出適當回應的能力。
Thumbnail
在職場上懂得閱讀空氣,只是掌握現況而已;讀懂空氣之後,所採取的回應與行動才是關鍵。不管是傳接球或是提問,都是「創造空氣」的一種有效方式,讓彼此的對話更為順暢;但如果希望讓事情的發展如我們所預期的展開,還必須做出讓「彼此都舒服」的應對。
Thumbnail
在職場上懂得閱讀空氣,只是掌握現況而已;讀懂空氣之後,所採取的回應與行動才是關鍵。不管是傳接球或是提問,都是「創造空氣」的一種有效方式,讓彼此的對話更為順暢;但如果希望讓事情的發展如我們所預期的展開,還必須做出讓「彼此都舒服」的應對。
Thumbnail
A在對員工教育訓練過程中,專業知識只是基本盤,真正重要的是跟新進同仁溝通,找出該同仁的工作態度與觀念,讓具有不同學經歷的新人,與企業文化產生連結與認同,快速融入團隊中,才能夠符合公司期待。每段經歷都有價值,實力不用吹噓,優雅展現就能驚艷全場。
Thumbnail
A在對員工教育訓練過程中,專業知識只是基本盤,真正重要的是跟新進同仁溝通,找出該同仁的工作態度與觀念,讓具有不同學經歷的新人,與企業文化產生連結與認同,快速融入團隊中,才能夠符合公司期待。每段經歷都有價值,實力不用吹噓,優雅展現就能驚艷全場。
Thumbnail
在職場上,你是懂得閱讀空氣的人嗎?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曾經提到,幕僚角色所要面對的三大課題:素養提升、職能成長與職涯突破。其中的「素養提升」指的是培養對人對事的成熟度。對於幕僚角色來說,懂得閱讀空氣,就是展現成熟度的開始。
Thumbnail
在職場上,你是懂得閱讀空氣的人嗎?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曾經提到,幕僚角色所要面對的三大課題:素養提升、職能成長與職涯突破。其中的「素養提升」指的是培養對人對事的成熟度。對於幕僚角色來說,懂得閱讀空氣,就是展現成熟度的開始。
Thumbnail
能早下班就要有志氣目標準時打卡,莫待無花空折枝。在四季鮮明的地方我順其自然地在夏至那天憂鬱不已,感覺每天日落一天早過一天;以至於到這個禮拜我已經無論多準時下班兩點一線手刀回家也沒辦法趕上任何一絲餘暉。在黑夜裡回家的感覺如同活在某個沒有景色的都市裡,而這個某個可以是哪裡,也哪裡都不是。
Thumbnail
能早下班就要有志氣目標準時打卡,莫待無花空折枝。在四季鮮明的地方我順其自然地在夏至那天憂鬱不已,感覺每天日落一天早過一天;以至於到這個禮拜我已經無論多準時下班兩點一線手刀回家也沒辦法趕上任何一絲餘暉。在黑夜裡回家的感覺如同活在某個沒有景色的都市裡,而這個某個可以是哪裡,也哪裡都不是。
Thumbnail
今天是 Bernice 進公司的第二十五天,沒有什麼新人蜜月期的他,早已肩負各種專案 loading,壓力大的是,部門每一位主管們要求都非常高,有時候有些不懂地方,他都會心想,直接去問主管感覺不太對,我該怎麼辦? 事實上,這時候請益其他較資深的同事,通常是最佳解,但該如何讓同事也願意付出心力教妳呢?
Thumbnail
今天是 Bernice 進公司的第二十五天,沒有什麼新人蜜月期的他,早已肩負各種專案 loading,壓力大的是,部門每一位主管們要求都非常高,有時候有些不懂地方,他都會心想,直接去問主管感覺不太對,我該怎麼辦? 事實上,這時候請益其他較資深的同事,通常是最佳解,但該如何讓同事也願意付出心力教妳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