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希望它不準」的預判

2021/11/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臉書粉絲專頁原文發表於 2021 / 11 / 13 )
罷免案落幕後,政治戰火一刻不停歇地燒向公投,那麼公投落幕後呢 ? 繼續一刻不停歇地燒向 2022 年的選舉 ? 這當然會發生,但我總擔心,情況恐怕還不只這樣。
按常理,公投結果不外乎「通過」「不通過」兩種,但我刻意選擇三個路標的附圖,意在提醒讀者,要為其他的可能性預作心理準備。
公投顧名思義,是要為長期懸而難決的重大問題尋求最終的拍板定案,而後據此執行。而我擔心的是,其中關於能源的兩案,公投之後固然能獲得「拍板定案」的民意,但在「執行」這個環節很可能會面臨難題。而若難題大到形同「撞牆」、最終 無法執行,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又形同「未能拍版定案」。
舉個簡單的例子。若依先前民調,關於能源的兩案公投結果應該會是 : 核四重啟、 三接不蓋【註 1】。假設據此執行了一段時間後,發現重啟核四需要的時間較預期 更長(潛在原因很多,此處暫且先不細究),那我認為,台灣真的會面臨缺電危機,且不是小缺電,而是五月斷電兩次那種情況成為「新常態」般的缺電。
若上述假設情境成真,您覺得,百姓會因為這是自己公投選擇的結果而乖乖接受 ? 或者,會是民怨沸騰、朝野激鬥的局面?屆時若要追究政治責任,民進黨也許會說 : 只要照我們的主張蓋了三接就不會這樣!國民黨可能會說 : 如果不是民進黨橫加阻撓,核四的電早就發出來了!在無止盡的爭吵中,執政的民進黨固然可能要承受較 多的民怨而在 2022 年選舉受重創,但依憲政體制,可能的結果不外乎總統任命新 閣揆、籌組新內閣。試問,新的內閣要如何擺脫困境?若屆時民意反覆,是否又要 重新公投?
在看不到盡頭的爭議中,多重風暴不斷疊加,政局很可能陷入癱瘓。若此時再有 「外來考驗」,局勢之危殆不難想見。
也許有人會問,那如果公投結果不同呢?是否就能避免上述危局?我的看法是,即便公投結果不同,據此執行後,仍然會面臨「撞牆」等級的難題,並在一連串爭議後,最終演變為上述局面,差別只是面臨的難題不同,因而部分爭議場景有別。但由於潛在變數太多,將各種假定全都納入的全面性沙盤推演,已非本文所能涵蓋。
總之,多年前我曾預判(當時的)府院無法透過公投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因而奮筆投書媒體提醒【註 2】。多年後的今天,我認為公投避無可避、勢在必行,卻仍預判公投未必能「一錘定音」地形成共識,反而可能使爭議更為複雜、社會更形分裂。屆時,全台灣都無法得到預期中想要的結果。因而本文意在提醒讀者,比較有利的心態是 : 公投過後,是要「開始解決問題」(舊的、再加上新的),而非一廂情願地認為,公投會是「問題解決的開始」。
【註 1】 ETtoday民調》4大公投「4個都同意」 僅這案同意未過半https://www.storm.mg/article/4035979
最新民調:四大公投都將篤定過關 反萊豬同意票高達68%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10-26/656525
【註 2】 揭露資訊,恭候公意 https://vocus.cc/liouwenyen2/61647bccfd89780001d0042b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劉文晏
劉文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