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影展的電影,不會上映。有雷
諾耶米梅蘭特(燃燒女子的畫像女主角)首度執導電影加主演,如片名,就是談戀愛。一個生活還不錯的法國女演員,愛上一個生活貧困的吉普賽男孩,真愛建立在註定無法相守的跨國戀,看似有些太過單純的肉麻路線,但實際上並沒有這種肉麻以及狗血,而是意外的寫實又滄桑。其中加入些生死的哲學詩意、還有諷刺真愛並不阻礙在貧富間,儘管只是單純想談真愛,也不絲毫讓人覺得天真。跨國之間的貧富差距,更是血肉淋淋的眼界。
羅馬尼亞的吉普賽人靠著撿法國人所丟棄的衣服,拿去其他國家賣,靠這種方式維生,沒衣服賣,甚至還能在巴黎的垃圾桶裡挖到黃金。法國人的垃圾,就是吉普賽人的黃金,天堂與地獄之差,如《出走巴黎》一樣,以色列人羨慕著巴黎的美好生活,不過真的到巴黎後,才受盡法國人的冷漠。而這這部電影,只是命好的出走巴黎,遇上熱心的法國女孩,而且還很幸運地被愛上。但可憐的是,最終還是逃不出貧窮負債的命運。
前段是,27歲的珍妮(諾米 飾),在結婚前一年,與跟著3個閨蜜,一起到羅馬尼亞開單身告別派對,不料車子被偷,所幸遇到一個17歲的吉普賽人男孩尼諾,能入住他家,不過他家卻也非常寒酸,4個人在公廁等級的廁所洗澡,熱水不夠,早餐只能吃幾根香蕉與一顆芒果、晚餐只能吃一條魚,還要自己釣自己剁,餐餐都要自己做。儘管生活品質沒有到極差,但這種日子對這4個沒有半個會打掃做菜的女孩來說,算是蠻大考驗,別人在旁邊釣魚,自己只會在溪邊戲水。
4個20幾歲的大女人,依靠著一個17歲的小男孩,但最浪漫的地方也是這裡,這男孩完全沒讓她們餓到,積極打理她們生活不曾讓她們的手弄髒,還打從心裡的感激,沒想到可以有機會照料到漂亮的法國女孩。珍妮看著尼諾這般認真,還會愧疚的掏出錢來幫忙,廚藝不精還是會跟著一起做飯,自覺自己吃苦能力很差,也甘願一起扮演窮困潦倒的吉普賽人。
到了後來,他們終於能回到法國,也正是真正戀愛的開始。帶她們過日子的尼諾,受不了貧困,偷上車跑去跟4個女孩們去法國,能穿著泳裝一起到海邊玩水、擦防曬、在游泳圈上吃著冰淇淋、三餐不用在自己煮、通通都能用花錢解決,玩遊樂設施、購物。在海邊4個女孩子圍著他談情說愛,展現法國人的開放態度,可這種事卻讓尼諾極為自卑。對這4個女的來說,上床與交友這種事已稀鬆平常,而他卻沒有,所以騙他們其實也上過床,還假裝自己是25歲的人,去試圖想編出一個能與她們相似的人生經驗來抬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但他的人生根本沒機會體驗到交女友這種事,覺得自己很不浪漫,也沒有品味。但也因為如此,珍妮愛上了尼諾,相差10歲、異國兩地、又是貧富差距這麼大的兩人。很奇妙的一個化學反應。
珍妮跑去過苦日子,一點抱怨也沒有,愧疚原來自己是如此幸福,還肯掏錢出來幫忙。而尼諾跑到法國,終於在窮困潦倒的撿垃圾生活中,有了那幾天的短暫享受,但他卻沒有很放開的玩起來,而是自卑為何一點浪漫也沒有。兩個人都是一種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就喜歡上,反而真愛。
好像是,喜歡上一個人是不分貧富。只要是真愛,富人愛上窮人,富人也會自覺自己是否不夠好? 富人愛上窮人,窮人也是會自覺是否不夠完美? 外在條件自動達到平衡。真愛不分窮富地位。
藉此可以看到,法國人與吉普賽難民,貧富間的愛情觀,差異是非常大。法國人過的好,所以一次喜歡上好幾個人,上了床再談戀愛已是稀鬆平常,最後在挑一個就好。但對一個很窮的吉普賽人來說,每天生存就成問題? 談戀愛根本就是下輩子才被允許的事,能看到一個喜歡的,就很感激上帝。而這種差異,反到變成,法國人老是找不到真愛,因為交友太容易、而吉普賽人反而容易找到,因為得來不易,一得到就想珍惜一輩子。電影很聰明用一種弔詭的手法,前面受窮苦,後面享福享樂,去釣觀眾會有那種「在法國要談戀愛是不是都很容易」這種心情,但實際上,對!沒錯,太過容易,而且生活又好,所以每個人都遇不到真愛,內心空虛的人很多。
精神面與物質面,總是達不到平衡。其實這部電影,是有點諷刺法國人的戀愛觀念太過幼稚,不如貧窮國家。而或許這不完全針對法國,只因為導演是法國人而已,而是富有人對戀愛長存的決心,都遠不如窮人。
看著尼諾還對著這一個法國女孩說: 「我雖然17歲,但我經歷過很多事,我只會喜歡一個人而已,」而這法國女孩,還會覺得他不懂事,因為對她們而言,人不可能一輩子只喜歡一個人。
想不過諾耶米梅蘭特,演過無數次的愛情電影,終於自己當導演了,就拍這種諷刺法國戀愛觀的電影,很惆悵。而很諷刺的是,珍妮還是一個即將要結婚的人,27歲,電影演員,接戲演到不想演,還有一個肯為她開4000公里車程的專情未婚夫,看起來好像很浪漫,而實際上內心是空虛到想自盡。反而把真愛投射在,一個一無所有的吉普賽人,什麼都不懂,也沒談過戀愛,還負債,可是這種人反而比外在條件很好的法國人,還要成熟多,更明白真愛。
如果你是那種,對找對象的條件老是奢求很多,要很有錢,生活品質能hold到一定程度,老是麵包來麵包去,愛情永遠建立在麵包上,而且最好有辦法有經濟能力去歐洲,去法國!。那看這部片,你會感覺到重重的被打臉,那演過無數次法國愛情片的諾米,就是想打臉有這種想法的人。因為對她而言,或許,過的了苦日子的人,才是真正明白真愛的人,每天只會浪漫的,實際上只是花瓶。
可是電影並沒有一昧著站在精神立場,因為這真愛最終還是被現實給被打敗。雖然幸運地遇上真愛,但最終真愛還是不可信,因為現實會摧殘一切。真愛老是在苦日子中,但苦日子老是不給你機會戀愛。人生老是求不得苦,真愛在富求不得、在窮也得不到。可雖然精神與現實在故事上是平衡的,但以主角觀點來說,還是明顯站在精神面,所以提到鬼魂觀念。
一種反沙特哲學(沙特無神論),死後不能一切都是虛無,寧願變鬼也不要虛無,因為虛無就什麼都沒有,變鬼至少還會有個什麼而剩下。而沙特哲學提倡的自由,說一切虛無,也就是一切都不可能得到,所以在世時候要自由,要儘可能去過自己想要的、拿自己所要的,去享受那短短一瞬間。而這電影要的就是真愛,但事實證明,連真愛這種抽象精神面的東西,也是求不得居多,人老是在求,但到處求不得。所以最好,死後不要是虛無,最好能變成鬼,因為鬼還是個擁有。
經過上次看《天后主播法蘭西》、還有在這部之後看的《愛慾巴黎十三區》也是法國片。他們明明日子也過得不錯,但為什麼老是覺得自己心靈很缺乏? 這部的電影也是,還是缺乏到去期望我死後會變成鬼這件事,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只有好生活,好生活就像一無所有,所以死後也不希望什麼都沒有,所以期望變成鬼。
果如沙特哲學,心理想滿足,那就是缺乏了,如果用這部電影來講,就是真愛。其什麼都有的人,比什麼都沒有的人還不明真愛,就像富人與窮人,法國人與吉普賽人,法國人一天到晚都在戀愛,擁有很多戀情,但意味缺乏更多;而窮苦的吉普賽人,窮到沒機會談戀愛,如果有,就頂多一個,但那一個往往都是真愛,意味滿足。這樣看起來,什麼都沒有的人,就是什麼都有的人;什麼都有的人,就是什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