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 PM Podcaster,Podcast 沒有想像中簡單,那些我們可以少踩的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製作 Podcast 已經滿一年,依據每 2-3 週為一集的頻率更新達到約 30 集,這年中陸陸續續有朋友跟我請教 Podcast 製作的心得與撇步,這邊來跟大家聊聊可能多數人沒看過也沒想過的觀點 - 原來 Podcast 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本篇文章不會手把手教學如何製作 Podcast,包含選題、錄音、剪輯等等,多半談談心態建立以及避免的雷點有哪些,我們來看看將分為幾個重點分享給大家
一、關於我的 Podcast 《不爽你來當PM》
二、原來幻想都是美好的 - 優缺點分析
三、製作時該有的心態建立



raw-image

▍一、關於我的 Podcast 《不爽你來當PM》

作為愛好 PM 知識傳播者,為何我選擇做 Podcast

身為產品經理一路上都滿喜歡與各行各業交流並且匯聚各種有趣的人們做知識交流,曾經辦過七年的讀書會(連結)、 PM 社群(連結)、撰寫部落格(連結),在 2020 年中也就是疫情開始爆發,同時也是台灣製作 Podast 大爆發,開始有念頭。最關鍵的兩個原因,也是一直支持我現在持續製作的原因有兩個

  • 話題性:好玩,做就對了!

當時意外發現身邊很多朋友也在製作,可以靠著製作 Podcast 的新鮮感,結交無論是設計師(設計大排檔)、工程師(電扶梯走左邊)、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各種受訪者)的朋友,很多人會覺得「好酷!我也可以上節目嗎」、「很好玩耶,我可以參與錄音嗎」等心態交流彼此的心得(血淚談),也因此,身為訪談型節目的我,增添了不少話題性。

有別於舉辦社群與聚會,受限於地域性、報名行政等繁瑣程序,這的確是個可以讓大家快速相互分享的渠道。

  • 安全性:掌握可以對外開放的程度

多數人不願意演講的因素不外乎「不想要露臉、露本名、露公司名稱」,或者擔心自己講不好,因此 Podcast 很美好的造就一個獨立又安全的環境,彼此可以選擇要揭露的程度,後續更可以協助剪接。

不爽你來當PM,截至目前的成績

說來可能會見笑,也有可能不夠準確,僅供各位夥伴們參考。平均每一集的點播量約 700 次數,最高的約有 2000 播放次數,這次數是各個平台的加總(包含 Apple Podcast, Spotify, Firstory, KKBOX, etc.)

這數字算好嗎?我也不知道,很多同期有在製作的人說還不錯,我就當參考參考,畢竟我並沒有特別在意「量」,而是後續有收到聽眾們的私訊回饋,就會異常開心。

raw-image

▍二、原來幻想都是美好的 - 優缺點分析

大致上跟五組團隊的 Podcaster 們聊過,原本以為只有自己有這些幻覺,後來互相取暖後發現大家都深深地踩過一樣的坑,或者是說根本是避免不了的坑,這些就分享給好奇的朋友們。

缺點分析:錄音、盈利、宣傳與互動
  • Podcast 不就聊聊天而已,把我們平常講過的話錄音下來很簡單呀!

「等等...我的聲音不該是這樣啊!」很多人進到錄音室的場域,開始莫名緊張,連話都不會說,各種口吃、尷尬語調上揚下挫、搶話都來,還記得第一次錄音被人說很像是小學生在演講呢。儘管當你熟悉後,在你邀請受訪者,每個受訪者都是第一次錄音,你不緊張他緊張啊!如何幫你的受訪者做好心理建設就格外重要。甚至我們還有過因為彼此當下的「狀態」不正確,還錄音兩次的情形呢。

「天阿!剪輯怎麼那麼辛苦」我們以為錄音不好就可以靠剪輯,實際上最好的剪輯就是當下的完美錄音,有時候因為錄音時沒有對準麥克風造成忽大忽小聲(很難救)、有些人有奇怪的各種難聽口頭禪(很難移花接木)、有的環境旁邊有各種雜音(很難救),都造成剪輯時的加倍難度。初次剪輯不熟悉軟體大家都花了錄音的 4 倍時間剪輯,後面越來越熟悉也是要花 2 倍時間,除非...除非...有很完美的 one take。

因此,口條建立與氣氛營造是身為主持人與受訪者的你我不可或缺的日常能力。

  • 聽說做 Podcast 很好賺錢欸!現在我趕快進去衝一波接各種業配囉

業配重點是你有流量聲量、轉換率,很可惜的這些在 Podcast 微乎其微。不是說做不到,當你要做到像前幾大 Podcaster 的重量,是要花費多少時間累積呢?再者 Podcast 不像是 YouTube 有公開的「流量透明度」,是要怎麼證明你的聽眾就是比別人多呢?儘管接到業配,作為「聽」的使用場景,在後續搜尋點擊到商品頁面的轉換率會有多少呢?這些無數的未知數以及目前還不明朗的成績,你確定用 Podcast 變成營收管道真的是件好事嗎?雖然現在有訂閱制度,值得思考這能否變成關鍵營收來源。

因此多數人是把 Podcast 當作一種流量平台,再將這些聽眾轉換到其他付費管道,例如大人學、電扶梯走左邊等等。

raw-image
  • 哼什麼利益我都不要,當 Podcast 知識傳播者(KOL)不就好了嗎,很簡單吧

目前各大平台對於 Podcast 搜尋著實不易,不太有 AI 推薦或是從 Google 找到你的頻道,仰賴你原本的宣傳平台仍然非常重要,不然埋沒在各種音海中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另外聽 Podcast 的場景不外乎是「打發時間」,在一堆優質的 Podcast 中,聽眾們打發時間的頻道們有多少個,甚至還有 Netflix, Disney+, Switch 各種搶你的眼球、耳道呢。

最後,Podcast 偏屬單向溝通管道,無法直接跟聽眾留言互動(不像是以前的廣播)或是文字上的留言對話也不容易,使用其他 IG, Fans Page 其他平台的重要性相對提升,當然就增加了經營不同平台的時間複雜性,同時分散你製作 Podcast 的專注力。

優點分析:安全性高、入門門檻低、作品集管道
  • 安全性高:這點就是剛剛提到的部分,是否露臉、露身份都是可自由掌握。不過大部分的人礙於「宣傳利多」,多半還是有一定程度的表露身份。
  • 入門門檻低:幾乎你有個 iPhone 就可以錄音呢!的確可以,但是旁邊的雜音也會跟著錄音進去,你以為沒有但是戴上耳機後卻是一清二楚呢。這時候除非選擇躲在棉被錄音(真的有朋友做過)、不然就是乖乖花錢去錄音室。錄音室真的是 CP 值極高的選擇,單次僅花 300-500 元不等(樂樂寓室、Lazi Corner),錄音品質高、讓大家拍拍網美照、舒適環境讓彼此放下戒心、遠端錄音可以接進入錄音室誰被(靠藍芽接入)。當然如果你要遠端,那就是要克服周遭的環境音。
  • 作品集管道:這點有好有壞,很多朋友是一年內就放棄,多半是剛剛提到的缺點,畢竟沒有想像中簡單。同時我也強烈建議朋友們,如果有正職更重要的事情,請先把錄音放在一邊,與其遵循更新頻率,不如有彈性的播放回歸本業更是重要。

▍三、製作時該有的心態建立,其他可以注意的事情

另外談談幾個這年來發現的有趣觀察

  • 先做再說:如同職業病的 PM 一般,真的不要一開始要求完美,或是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很多朋友光是「幻想製作」就幻想一年遲遲不肯踏入,有開始才知道怎麼錄音的節奏才是最適合自己的,然後再自己拿捏何時要暫停,小步嘗試、大膽實驗。
  • 時間成本:我們以為寫作好文大概 4 小時完工,而 Podcast 時間可以更多,其實製作 Podcast 的時間被切得更零碎,畢竟還有邀訪、擬訪綱、找錄音室、錄音還有可恨的剪輯,前後的時間可是花至少 4 小時以上呢。(雖然我最後都 SOP 化,甚至還有團隊幫忙,因此減輕不少負擔)
  • 團隊:這點就見仁見智,對產品經理來說希望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在自己摸熟每個環節後,可以花錢或是價值交換請各個夥伴們幫忙其他部分,例如:剪輯、行銷宣傳、找受訪者等等事項。當然跟團隊們的溝通複雜度、潛在的觀點不符合的機會成本是要考慮進去的風險。
raw-image

▍四、製作時該有的心態建立,其他可以注意的事情

最後我想說的幾件事情是:

  • 協助成員:一開始真的是衝動製作 Podcast,到現在仍然不會後悔,會持續到什麼時候不確定,很歡迎大家來找我合作,也更感謝一路上有協助我 Logo、開場音樂、剪輯、宣傳、數據分析、共同主持人的部分。
  • 推薦內容:近期最讓我驚豔的是「電扶梯走左邊」,Jacky 從一開始不太會製作,到現在經營的過分優秀,不得不宣傳他的頻道,無論是內容以及成長史都很推薦大家去了解。當然如果你要製作 Podcast,建議多聽聽其他 Podcast,想想你的 Role Model 是哪位倒是非常重要。
  • 詳細錄音懶人包可以看以下內容https://sites.google.com/view/taiwanpodcast/%E9%A6%96%E9%A0%81?authuser=0


有任何互動或想法,歡迎透過以下方式聯絡我
> Mail: ctianchen886@gmail.com
> Medium: Mr.T 塵思產品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M Mr.T的沙龍
5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為什麼大家都在聽Podcast? 你有聽podcast的習慣嗎?我有,你喜歡聽podcast嗎?我喜歡,所以我決定要加入podcast的團隊,學習如何好好經營一個podcast。 podcast有以下幾種作用,也是大家喜歡的原因,學習新事物、善用瑣碎時間、兼具休閒娛樂的性質,逐漸取代傳統的廣播節目,
Thumbnail
為什麼大家都在聽Podcast? 你有聽podcast的習慣嗎?我有,你喜歡聽podcast嗎?我喜歡,所以我決定要加入podcast的團隊,學習如何好好經營一個podcast。 podcast有以下幾種作用,也是大家喜歡的原因,學習新事物、善用瑣碎時間、兼具休閒娛樂的性質,逐漸取代傳統的廣播節目,
Thumbnail
今天的單元是:【 Podcaster 同學會 】,這個單元主要在訪談同樣在經營Podcast的同學,為什麼會想經營 Podcast 這個自媒體,以及經營的心路歷程,也包含頻道的介紹等等,讓我們一起探訪各種類型的Podcast創作者的心路歷程吧!
Thumbnail
今天的單元是:【 Podcaster 同學會 】,這個單元主要在訪談同樣在經營Podcast的同學,為什麼會想經營 Podcast 這個自媒體,以及經營的心路歷程,也包含頻道的介紹等等,讓我們一起探訪各種類型的Podcast創作者的心路歷程吧!
Thumbnail
好啦,高手不是我 高手在下面連結那裡,不點是你的損失,而且你肯定google不到這些內容,所以我來順手幫大家摘錄重點了。 用聰明的方式努力,學習如何簡單做又符合大眾需求 (影片的長度抓13分鐘、Podcast 長度請抓30分鐘) 好康就要分享給大家,一個人走得快,一起走走得遠 只有出門才會到目的地
Thumbnail
好啦,高手不是我 高手在下面連結那裡,不點是你的損失,而且你肯定google不到這些內容,所以我來順手幫大家摘錄重點了。 用聰明的方式努力,學習如何簡單做又符合大眾需求 (影片的長度抓13分鐘、Podcast 長度請抓30分鐘) 好康就要分享給大家,一個人走得快,一起走走得遠 只有出門才會到目的地
Thumbnail
文:畢希琳 我的Podcast節目一周年了,想來寫寫一些感想跟心得,提供給同樣也想做Podcast的人參考。 我曾是中廣新聞主播,後來轉赴電視台發展,因為我當時的想法是,廣播已經走入夕陽沒救了,誰也沒想到二十年後,廣播竟然換穿Podcast的外衣,回來了!!! 而在這之前,我已經空想了大半年。
Thumbnail
文:畢希琳 我的Podcast節目一周年了,想來寫寫一些感想跟心得,提供給同樣也想做Podcast的人參考。 我曾是中廣新聞主播,後來轉赴電視台發展,因為我當時的想法是,廣播已經走入夕陽沒救了,誰也沒想到二十年後,廣播竟然換穿Podcast的外衣,回來了!!! 而在這之前,我已經空想了大半年。
Thumbnail
製作 Podcast 已經滿一年,依據每 2-3 週為一集的頻率更新達到約 30 集,這年中陸陸續續有朋友跟我請教 Podcast 製作的心得與撇步,這邊來跟大家聊聊可能多數人沒看過也沒想過的觀點 - 原來 Podcast 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本篇文章不會手把手教學如何製作 Podcast,包含選題
Thumbnail
製作 Podcast 已經滿一年,依據每 2-3 週為一集的頻率更新達到約 30 集,這年中陸陸續續有朋友跟我請教 Podcast 製作的心得與撇步,這邊來跟大家聊聊可能多數人沒看過也沒想過的觀點 - 原來 Podcast 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本篇文章不會手把手教學如何製作 Podcast,包含選題
Thumbnail
podcast 週年紀念 回首這一年,錄podcast的甘苦談以及成長,由於幫朋友發展小小的事業。加上長輩有了一些狀況。決定停更部落格和方格子,但是繼續錄podcast。
Thumbnail
podcast 週年紀念 回首這一年,錄podcast的甘苦談以及成長,由於幫朋友發展小小的事業。加上長輩有了一些狀況。決定停更部落格和方格子,但是繼續錄podcast。
Thumbnail
直接進結論。 持續不懈的行為,本身就具有吸引力。 近來 Podcast 的頻道數量似乎沒有六、七月時那麼蓬勃的發展了,這是因為 Podcast 泡沫化了嗎?還是因為有了不同的發展呢?我在這邊發表一下自己聽了 Podcast,以及錄了大概四個月 Podcast 的心得。
Thumbnail
直接進結論。 持續不懈的行為,本身就具有吸引力。 近來 Podcast 的頻道數量似乎沒有六、七月時那麼蓬勃的發展了,這是因為 Podcast 泡沫化了嗎?還是因為有了不同的發展呢?我在這邊發表一下自己聽了 Podcast,以及錄了大概四個月 Podcast 的心得。
Thumbnail
你知道我2018 年開始做podcast 這時候都會叫人家留review 然後每天看有多少人聽 現在是一個月才會看一次因為如果有人在Apple review 我要打開chartable才看得到說真的平常我根本不知道有沒有人在聽. 但是每天都會有很多人寫Instagram messages and
Thumbnail
你知道我2018 年開始做podcast 這時候都會叫人家留review 然後每天看有多少人聽 現在是一個月才會看一次因為如果有人在Apple review 我要打開chartable才看得到說真的平常我根本不知道有沒有人在聽. 但是每天都會有很多人寫Instagram messages and
Thumbnail
嗨大家,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我的Podcast節目【馬它in the HOUSE】 順便也跟大家分享一些製作Podcast的感想以及教學(我有拍YouTube影片,文章簡單說明,想要更了解點影片看就行啦)  
Thumbnail
嗨大家,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我的Podcast節目【馬它in the HOUSE】 順便也跟大家分享一些製作Podcast的感想以及教學(我有拍YouTube影片,文章簡單說明,想要更了解點影片看就行啦)  
Thumbnail
到底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作為聽眾的我成為一名Podcaster?一、趨勢:近期台灣 Podcast 市場蓬勃發展,二、經歷分享+個性:喜歡分享自身經驗的我,但不是一位善於在鏡頭表達自我,過去也想經營Youtube考量需要較高的投入時間成本跟金錢。於是乎…就這樣展開我的Podcast經營之路
Thumbnail
到底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作為聽眾的我成為一名Podcaster?一、趨勢:近期台灣 Podcast 市場蓬勃發展,二、經歷分享+個性:喜歡分享自身經驗的我,但不是一位善於在鏡頭表達自我,過去也想經營Youtube考量需要較高的投入時間成本跟金錢。於是乎…就這樣展開我的Podcast經營之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