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經理

含有「專案經理」共 15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職場中大多數讚美都太空洞無效,如「你好棒」等。真正有效的讚美應該具體描述行為、說明價值影響,並關注過程而非結果。建議使用SBI模型:描述情境、具體行為和產生影響。好的讚美要即時給予、真誠關懷,並建立雙向回饋文化。讚美是投資而非成本,能提升士氣、強化正確行為、建立信任關係。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生涯規劃#職場#溝通
說得很有理!過於攏統與呼攏的形式化用語,有時會很無感😁.
UU is ME-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天敏的天空 對~講太漂亮、太官腔的話,現場通常都已讀不回🤣
大多數人解決問題時都搞錯方向,因為沒有正確定義問題本質。真正的問題是「現況與目標的落差」,而非困難描述。關鍵在於:把大問題拆解成具體提問、提出可驗證的假設、用客觀數據驗證而非憑感覺判斷。學會這套思考框架,就能告別無效努力,用聰明方法解決問題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生涯規劃#成長#職場
宇宙人-avatar-img
2025/08/21
讓我想到很久以前的一本書叫QBQ。
UU is M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2
宇宙人 對!QBQ 講的『問更好的問題』跟我文裡的拆解術其實是一脈相承~只是我試著用職場案例重新包裝🤣經典老書永遠不會過時!!!
成為傑出專案經理的關鍵能力:溝通協調、同理心換位思考、邏輯解決問題。本文深入剖析三項核心能力,並輔以職場案例說明,助你提升職涯競爭力。
Thumbnail
想成為專案經理卻缺乏經驗?本文分享職場觀察,歸納出優秀專案經理的三大特質:持續學習新事物、敏銳觀察力及協調衝突能力、主動探索潛在問題及風險並規劃解決方案。透過展現這些特質,即使沒有相關經驗,也能提升錄取機會。
Thumbnail
深度解析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差異,產品經理負責產品策略、市場研究、用戶洞察,需具備商業分析和數據分析能力;專案經理專注時程管控、風險管理、資源配置,擅長執行和協調。兩者薪資、發展路徑不同,適合不同人格特質,提供具體工具學習建議。
Thumbnail
冒冒-avatar-img
2025/08/06
很清楚 感恩
會議室是職場權力縮影:誰主辦會議就控制議程,座位安排透露權力結構。從被動參與到主動掌控,PM需運用RACI釐清角色、帶結構化方案進場、控制會議節奏。真正的影響力來自專業能力,用數據驅動發言、風險意識思考,讓會議產生價值而非浪費時間。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團隊#職場#溝通
宇牛-avatar-img
2025/07/24
很多是為了開而開
新鮮人想進入科技業擔任PM(專案經理)嗎?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即使沒有相關經驗,透過瞭解各公司對於PM的期望、調整應試方向,並在面試中展現潛力,仍有機會成功錄取。文章也點出公司文化、主管期望、產品複雜度、客戶屬性等因素,如何影響求職結果,並強調提升履歷及面試技巧的重要性。
Thumbnail
專案被罵爆?問題可能出在利害關係人管理!把所有人都當VIP服務是大錯特錯。四種人需要四種打法:大老闆要密集報告、沉睡大神要預防性溝通、熱血隊友要深度參與、路人甲簡單知會即可。重新分配你的時間精力,專案成功率大幅提升!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團隊#溝通#專案經理
宇牛-avatar-img
2025/07/19
有關係就沒關係
UU is M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21
宇牛 哈哈一針見血!👍
當主管想贏得人心,不能只靠衝刺目標,而是要看見每個人心中的「需求金字塔」。這篇文章從關係經營談起,深入解析如何理解個人目標、組織結構、資源連結與環境適應,幫助你成為真正有系統、有判斷力的領導者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職場#團隊#專案
心晴-avatar-img
2025/08/01
要當個厲害的主管,真的不容易欸!
UU is M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4
心晴 哈哈誰說不是!🤣 不過我覺得厲害的定義可能要調整一下~~不是要變成超人,而是要變成一個會記事的人
離職預告期本該是文明制度,卻常成了責任綁架與情緒勒索。提早說反而更難走,何時開口、怎麼交接、如何自保,都是一場策略與職場智慧的考驗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團隊#成長#職場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7/10
第六點是這議題的答案。主僱雙方是平等的,最好是醜話先條文化、法制化,分手時候一到,不管是何理由,或有否可能轉圜,有個雙方都已了解的「遊戲規則」在手,才是健康的。就像活得好好的人,別怕買保險的好處,是同樣道理的。
UU is M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1
安立格 深有同感~就像你說的保險概念一樣,真正的職場文明不是靠「情分」或個人品德在撐,而是要有清楚的制度框架。其實很多時候,當雙方都知道「遊戲規則」是什麼,反而能減少很多情緒勒索和道德綁架。就像我文章裡提到的,最怕的是口頭承諾都是空的,到時候又變成:你怎麼現在走?的情緒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