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 | · | 努力於未來生存的未來建築-東京中銀膠囊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下的內文我在一年前的Matters就發表過,而最近中銀膠囊塔終於宣佈要關閉了,因此我決定把這舊文章都搬到這邊來,讓使用方格子的朋友和未聽聞過中銀膠囊塔的朋友,都能知道日本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地方。

raw-image

在寫這篇介紹文前其實自己考慮了好幾天,畢竟早幾年前其實也有人介紹過這地方,而且曾到過東京的朋友,亦很大機會已經知道這個地方的存在,但基於自己的喜愛,我還是希望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介紹一次,順道把自己看過的有關報導和資料整合一下,留一個記錄。

raw-image

東京中銀膠囊塔(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落成於1972年,由黑川紀章建築師設計並花費兩年時間建成。膠囊塔的設計靈感來自蘇聯的宇宙飛船,是現代建築史上首座以膠囊式概念興建的建築。塔本身由兩座大樓(分別11及13層)及140間尺寸一樣的膠囊箱子(約10平方公尺)組合而成,獨特的造型令膠囊塔很快就受到了世界的關注,而在剛建成的那一年,《日本建築師》雜誌就用了整本10月刊來介紹這個建築,可見其注目度非一般建築可以媲美。

raw-image
raw-image

新陳代謝

建築師黑川曾經提到膠囊塔就是在「建築物也可以新陳代謝」的意識形態之下而誕生。因此塔內的每個膠囊房間都是獨立、可以拆卸並重新拼裝,而這種想法的萌芽,最主要是源於當時日本戰後社會發展急速、人口急速增長、土地供應不足等問題。當時設計師們希望藉著科技和建築的力量,創造出一套可以因應社會發展而隨意改變的建築,而東京中銀膠囊塔,就正正是當時日本建築界「代謝運動」(Metabolism Architecture)的代表作之一。可惜當膠囊塔建成後不久,發展商卻突然宣佈破產,膠囊房間可隨時更換的概念亦因此無疾而終。加上「代謝運動」在後現代主義興起後開始得不到支持,即使代謝派曾於1960-1970年間多次發表過讓人拍案叫絕的未來主義提案,「代謝運動」終究戛然而止。

raw-image

未來建築的未來

raw-image

膠囊塔的原意,是希望可以跟據社會當時的狀況而去改變其形態,因此每間膠囊房在黑川設計時,就已經被賦予了不同的使用年期,年期為25-35年不等,但由於發展商破產,膠囊塔可以隨意更換的構思再也沒法實現,黑川亦曾於1998年提出過大樓修建的想法,可惜由於費用太高昂,加上進行整修工程時必須取得所有屋主的同意,因此黑川的方案最終未能成功通過。在日久失修的情況下,膠囊塔的內部已經嚴重老化,再加上膠囊塔位處於東京銀座這繁華地段,清拆聲於近幾十年可說是源源不絕,而2007年黑川與世長辭,更令膠囊塔被清拆的機會愈來愈大。後來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日本經濟於2008年出現危機,膠囊塔的計劃得以暫時擱置。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雖然清拆聲不斷,但膠囊塔至今仍然擁有一班擁護者(包括我),居於波士頓的日裔攝影師 Noritaka Minami,就曾經於膠囊塔拍下了一輯名為《1972》的相片,以紀錄膠囊塔內每個空間和角落的生活軌跡。而國際保育組織DOCOMOMO亦於多年來一直為膠囊塔發聲,提醒著發展商不要隨便拆除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建築。而近幾年,保育人士更加倡議斥資購入單位(沒錯,其實這地方仍然有人居住),希望可以以業主的身份,阻止重建計劃的發生,其中住客之一的前田先生,就實施了一個名為「中銀膠囊塔保存・再生」的計劃。此計劃包含了導覽、月租膠囊及場地出租拍攝三個要素,目的是讓其他人都能一睹膠囊塔的面貌和認識到其背後的歷史價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到計劃的官網去了解一下。亦因為前田先生的努力,膠囊塔於近幾年再次引起了大眾的關注及不同媒體的報導。

raw-image

到了今天,膠囊塔被拆的危機仍然未過,最近清拆膠囊塔的消息又再次傳出,其管理委員會亦會最快於明年決定膠囊塔的命運,願這個象徵著一個時代的未來建築,可以於未來得以繼續保存。

相關連結

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保存・再生プロジェクトhttps://www.nakagincapsuletower.com/

1972 - NORITAKA MINAMI
http://www.noritakaminami.com/project_1972


有關GNOP
深信看漂亮的東西心情會變好,志在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給大家。

如果你們喜歡GNOP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專欄或我的Instagram。 也可以到下面的LIKECOIN BUTTON拍一下手(甚至幾下),多謝支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NOP的沙龍
2會員
5內容數
GNOP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4
今天要介紹的書,同樣是出版了好一陣子的設計書藉,書名名為《鯨魚在噴水》。這本書是臉譜出版推出的SOURCE SERIES第一冊,書中收錄了日本中生代最具分量的設計師佐藤卓的三十年經典作品,這本書我會鼓勵所有平面甚至產品設計師去看一下,不論你是新晉的或是在這行頭工作了好一陣子的老手,這本書都能讓你對
Thumbnail
2021/11/24
今天要介紹的書,同樣是出版了好一陣子的設計書藉,書名名為《鯨魚在噴水》。這本書是臉譜出版推出的SOURCE SERIES第一冊,書中收錄了日本中生代最具分量的設計師佐藤卓的三十年經典作品,這本書我會鼓勵所有平面甚至產品設計師去看一下,不論你是新晉的或是在這行頭工作了好一陣子的老手,這本書都能讓你對
Thumbnail
2020/09/11
今次想介紹的是來自墨西哥的設計師Pablo Stanley。如果大家於網上有看設計教學的習慣,有機會在這篇文章之前就已經認識他了。Pablo Stanley是一個主張共享及回饋的設計師,而這和他年少時的經歷有著密切關係,,,
Thumbnail
2020/09/11
今次想介紹的是來自墨西哥的設計師Pablo Stanley。如果大家於網上有看設計教學的習慣,有機會在這篇文章之前就已經認識他了。Pablo Stanley是一個主張共享及回饋的設計師,而這和他年少時的經歷有著密切關係,,,
Thumbnail
2020/09/10
來自2009年由商週出版出版的設計書藉《美學企業力》,即使過了十個年頭,但書中的設計故事,間中翻看仍然受用,在此推薦給剛出道的設計師及想了解品牌行銷的企業家看。
Thumbnail
2020/09/10
來自2009年由商週出版出版的設計書藉《美學企業力》,即使過了十個年頭,但書中的設計故事,間中翻看仍然受用,在此推薦給剛出道的設計師及想了解品牌行銷的企業家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菊元百貨店是臺灣第一家現代化的百貨公司,由來台經商的日本人-重田榮治 先生所創立,於1932年12月3日於臺北榮町開幕,也就是現在的衡陽路與博愛路轉角處。一直以為現在的建築物是重新蓋過的,但原建物只是被以類似外牆拉皮的方式,在外頭罩上了一層玻璃帷幕;2017年經由臺北市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但沒有.
Thumbnail
菊元百貨店是臺灣第一家現代化的百貨公司,由來台經商的日本人-重田榮治 先生所創立,於1932年12月3日於臺北榮町開幕,也就是現在的衡陽路與博愛路轉角處。一直以為現在的建築物是重新蓋過的,但原建物只是被以類似外牆拉皮的方式,在外頭罩上了一層玻璃帷幕;2017年經由臺北市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但沒有.
Thumbnail
百年歷史工藝的京都茶筒品牌「開化堂」。於2016年時,在京都的七条河原町開設了Kaikado Café。於明治八年(西元1875年)創業至今的開化堂,最熟為人知名的產品-茶筒,也就是茶葉罐的製作。這項技術到了新一代社長手中,不僅積極地拓展市場價值,開發出能保存各種食材的容器,也嘗試與海外品牌合作
Thumbnail
百年歷史工藝的京都茶筒品牌「開化堂」。於2016年時,在京都的七条河原町開設了Kaikado Café。於明治八年(西元1875年)創業至今的開化堂,最熟為人知名的產品-茶筒,也就是茶葉罐的製作。這項技術到了新一代社長手中,不僅積極地拓展市場價值,開發出能保存各種食材的容器,也嘗試與海外品牌合作
Thumbnail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十一月中下旬, 這次針對東亞城市森集團與東京都合作,介紹《書名》這本書,了解森集團從二戰後的十年(1955年)創業歷程。 二戰期間因火燒掉原本的米店木製建築, 所以他們將建築材料重新規劃, 創造出他們的第一建築作品4樓水泥建築。 基本上森集團的開發分為四個階段: 一、數字建築時代(1
Thumbnail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十一月中下旬, 這次針對東亞城市森集團與東京都合作,介紹《書名》這本書,了解森集團從二戰後的十年(1955年)創業歷程。 二戰期間因火燒掉原本的米店木製建築, 所以他們將建築材料重新規劃, 創造出他們的第一建築作品4樓水泥建築。 基本上森集團的開發分為四個階段: 一、數字建築時代(1
Thumbnail
文 / 白屋藝術村 「白屋。藝術村」位於高雄市橋頭糖廠內,原區位為1901年建造的招待所,橋頭糖廠自80年代結束生產後,留下一片百年森林林相,園區內百年大樹和日式宿舍相輝映,構成一幅宮崎駿筆下的迷人場景。 2008年,是橋頭糖廠命運多變的一年。高雄捷運相繼開通,帶來交通便利的同時,百年廠區卻面臨拆除
Thumbnail
文 / 白屋藝術村 「白屋。藝術村」位於高雄市橋頭糖廠內,原區位為1901年建造的招待所,橋頭糖廠自80年代結束生產後,留下一片百年森林林相,園區內百年大樹和日式宿舍相輝映,構成一幅宮崎駿筆下的迷人場景。 2008年,是橋頭糖廠命運多變的一年。高雄捷運相繼開通,帶來交通便利的同時,百年廠區卻面臨拆除
Thumbnail
台南麻豆的總爺藝文中心,原為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的總爺工廠及本社,於1912年1月開始營運,二次大戰結束,糖廠由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歷經多次改組、合併經營,最後於1993年關閉。1998年麻豆鎮文史工作者與當地居民,積極向政府提出保留的訴求。 園區資訊: 地址:721臺南市麻豆區南勢里總爺5號
Thumbnail
台南麻豆的總爺藝文中心,原為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的總爺工廠及本社,於1912年1月開始營運,二次大戰結束,糖廠由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歷經多次改組、合併經營,最後於1993年關閉。1998年麻豆鎮文史工作者與當地居民,積極向政府提出保留的訴求。 園區資訊: 地址:721臺南市麻豆區南勢里總爺5號
Thumbnail
五月多雨的台北,百年建築矗立在沐浴過後的館前路。 曾經這裡是最紛擾的十字, 因為疫情,不得停下, 等待八月的太陽和頻繁遊盪過身的無常。
Thumbnail
五月多雨的台北,百年建築矗立在沐浴過後的館前路。 曾經這裡是最紛擾的十字, 因為疫情,不得停下, 等待八月的太陽和頻繁遊盪過身的無常。
Thumbnail
以下的內文我在一年前的Matters就發表過,而最近中銀膠囊塔終於宣佈要關閉了,因此我決定把這舊文章都搬到這邊來,讓使用方格子的朋友和未聽聞過中銀膠囊塔的朋友,都能知道日本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地方。 在寫這篇介紹文前其實自己考慮了好幾天,畢竟早幾年前其實也有人介紹過這地方,而且曾到過東京的朋友,亦很
Thumbnail
以下的內文我在一年前的Matters就發表過,而最近中銀膠囊塔終於宣佈要關閉了,因此我決定把這舊文章都搬到這邊來,讓使用方格子的朋友和未聽聞過中銀膠囊塔的朋友,都能知道日本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地方。 在寫這篇介紹文前其實自己考慮了好幾天,畢竟早幾年前其實也有人介紹過這地方,而且曾到過東京的朋友,亦很
Thumbnail
台北市政府又湮滅了一個歷史證據...... 珍稀日治糧倉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了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 北市文化局:不具文資價值
Thumbnail
台北市政府又湮滅了一個歷史證據...... 珍稀日治糧倉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了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 北市文化局:不具文資價值
Thumbnail
「歷史空間的活化再利用形式是否只能流於遍地開花的文創商店及展演空間?」
Thumbnail
「歷史空間的活化再利用形式是否只能流於遍地開花的文創商店及展演空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