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金馬58の彈珠|《青春弒戀》台灣電影通病大集合 尷尬對白、太多Bug、直男思維的負面教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1金馬影展開幕片《青春弒戀》是導演何蔚庭的作品,也入圍了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以網路VR為題材相當有特色,是對未來「元宇宙」的一點想像,多視角敘事的手法也別出心裁,電影試圖去打造一個變態的愛,只可惜不太成功,細究背後原因這部片匯集了諸多台灣影視作品常有的問題,在角色塑造、配樂、對白上都不甚完整,且情節Bug顯得粗糙,成為一部令人失望的負面教材。

raw-image

電影分章敘事,分別以不同的角度講述六個人的相遇與分別,男大生明亮(林柏宏飾)、咖啡店員工玉芳(李沐飾)、女演員Monica(陳庭妮飾)、船員小張(林哲熹飾)、高中生綺綺(姚愛寗飾),還有一個按摩的丁姐(丁寧飾),他們都是自己故事裡的主角,也是他人故事中的配角,這六個人其實並不怎麼青春,也不知道哪裡有弒戀,電影用多視角的方法把同一段情節講了又講,理應要讓讓人物設竟跟情節發展更完整,但最終每一段故事仍欲言又止、功敗垂成。

缺點1. 角色無法好好說話 生硬的尷尬對白讓觀眾出戲

「對白生硬」已是許多華語電影的特性,經常讓角色講出過於文言,或不可思議的對話,這其實有好有壞,例如香港導演王家衛就是「文藝腔對白」的大師,他的對白甚至硬到需要用字卡來呈現,也成為他電影的獨特風格,有先觀眾就熱愛這樣的韻味,彷彿你看電影的時候,也同時是在讀一篇文章。但有些生硬的對白未必能成功帶出電影的文學性,反而對整部電影的品質損傷,尷尬程度可輕可重。

在《青春弒戀》也出現了許多非常尷尬的對白,其中最讓我出戲的是當小張到玉芳家煮飯的那場戲。小張說,之後可以一起租個小房子,天天煮好不好(之類的),結果玉芳回說,「我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他們都說愛我,但最後都會丟下我。」我整個??現在是講這個時候嗎???而且這句台詞超不像一般人平常會說的話,還是演舞台劇的人都這樣說話?我不知道,如果我是小張的話肯定傻眼。

raw-image

缺點2. 膚淺單薄的女性角色 只為滿足錯誤的男性思維

另外,許多台灣影視作品,特別是劇情片常有的問題,則是對女性角色的塑造能力非常的薄弱,女性人物缺乏主體性,特別在感情方面隨意調動,經常淪為功能性角色,導致陽剛的直男思維,也成為近年台灣電影被觀眾們詬病的大問題,在今年票房最好的《當男人戀愛時》就為人詬病合理化男性惡意的騷擾行為,最後女主教甚至成為長照女傭,持續附庸為男性服務。我認為這已經無關性別歧視與否,而是電影若無法建立一個具有生命力、真實且現代的女性角色,故事就難說服觀眾。

《青春弒戀》的三位女角主角陳玉芳、Monica、綺綺的主體性,都有各自被剝奪的情況,Monica無法妥善處理前男友的關係,明知他散播性愛影片、入侵民宅行竊,也無意訴諸法律,只是打給劇場同事哭訴;喜歡cosplay的綺綺莫名喜歡上奇怪的大哥哥,毫無能力的把自己帶到危險邊緣,好像女高中生都不知道人心險惡;玉芳也像是一個無能為力的少女,毫無來由硬是跟Monica湊成一對,然後又很快接受小張的追求,最後都靠明亮去動私刑、或小張擋刀,來完成英雄救美的情節。

這樣的免洗感情設定,彷彿都是要服務男性迎合他們對女性楚楚可憐、無助的既定錯誤想像,女性角色只能等待被男性保護、被男人拯救,甚至連兩個女性戀愛都處理得非常膚淺,好像那些愛情不值一提,一碰就碎,電影中的女性人物還會在北車大廳不知何故的旋轉,被拯救完就尖叫慌亂地跑出場景,這些胡亂設定的角色,像是對當代女性的惡作劇,這樣的情節反覆出現在2021年,也令我難以理解。

raw-image

缺點3. 台詞、場景諸多Bug 為多視角敘事易犯錯誤

在全世界的電影中,你都會看見Bug的問題,舉凡工作人員或道具穿幫、服裝或佈景不連戲、服裝或道具不符合時空設定等等,這可能是因為影視作品拍攝時間倉促,工作人員粗心疏漏,或發現了卻來不及補救等(我就怕被罵啊),就賭觀眾不會發現。有些比較輕微的Bug觀眾可能不會發現,但嚴重一點的Bug真的會讓人覺得這部電影粗製濫造,特別是多視角拍攝的電影時常會有這樣的問題,2020年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消失的情人節》就被網友抓出許多Bug,故事情節、音效、特效等,其實我看電影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聽別人討論才知道。

不過,《青春弒戀》的多視角拍攝更為複雜,不連戲的Bug是連我都看得一清二楚。首先是小張去看玉芳表演,結束後在場外送花的那場戲出現兩次,第一次是小張的角度,當時他就把花送給玉芳,沒有解釋那是什麼花,但第二次以玉芳的角度,小張的台詞多了一句解釋性的「玫瑰花」,簡直是多元宇宙。

raw-image

明亮也有幾個Bug,他第一次被蕭姐按摩的那場戲,前一顆鏡頭他的臉明明是埋在按摩床上的那個洞裡面,但後面一顆鏡頭他的頭卻是側對鏡頭,床上的洞也被枕頭給蓋住,令我一頭霧水。還有一個小小的Bug是明亮的房間,前面幾場戲看起來非常狹窄,就只有床、衣櫃跟書桌的空間,裡面沒有看到腳踏車,但後面明亮怎麼突然從房間裡面牽出一輛腳踏車,難道是魔術大空間?

其實《青春弒戀》製作上的缺憾並不只這些,我不明白是否因預算不足,整部電影的配樂只是讓蕭邦的《夜曲》單調的重複出現數十次,而且都是同一段;還有林柏宏磨刀爬牆的橋段,彷彿是在看鬼滅之刃;我自己最喜歡的是丁姐與小張這兩個角色,只可惜他們很像並沒有被這部電影重視。台灣電影時常太貪心,其實專注用心地講一個簡單的故事或許會好很多。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鹿刻Luke
210會員
115內容數
只不過是一頭愛看電影的鹿🦌 不是影評人,是電影導覽員。
鹿刻Luke的其他內容
2024/03/16
人生一瞬,藝術千秋;大師行遠,餘音猶存。 電影配樂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大家應該有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趣味影片,把電影片段配上不同的音樂或歌曲,就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情感氛圍與戲劇張力,音樂比影像更能營造氛圍、帶動情感,不必透過色彩、語言、運鏡,音樂就能直直的通往人心。
Thumbnail
2024/03/16
人生一瞬,藝術千秋;大師行遠,餘音猶存。 電影配樂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大家應該有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趣味影片,把電影片段配上不同的音樂或歌曲,就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情感氛圍與戲劇張力,音樂比影像更能營造氛圍、帶動情感,不必透過色彩、語言、運鏡,音樂就能直直的通往人心。
Thumbnail
2024/02/07
《怪胎女孩》講述了一個12歲女孩喬琪在失去母親後,與父親意外重逢的故事。透過電影讓我們學習原諒、擁抱、與自我和解,是一部悲傷又溫暖,疼痛卻明亮的電影,非常適合與家人一觀賞。
Thumbnail
2024/02/07
《怪胎女孩》講述了一個12歲女孩喬琪在失去母親後,與父親意外重逢的故事。透過電影讓我們學習原諒、擁抱、與自我和解,是一部悲傷又溫暖,疼痛卻明亮的電影,非常適合與家人一觀賞。
Thumbnail
2023/10/17
迪士尼影集《西遊ABC》,翻玩經典文學《西遊記》,把孫悟空和牛魔王移植到當代的美國舊金山,透過兩個華裔青少年的家庭與校園生活,討論文化衝突、自我認同與種族歧視等議題。 透過影集我們看見了現代「潤美潮」下,「西方取經」可能會遇到的種種難關與阻礙,也反思種族平權的「政治正確」背後複雜微妙的人際互動。
Thumbnail
2023/10/17
迪士尼影集《西遊ABC》,翻玩經典文學《西遊記》,把孫悟空和牛魔王移植到當代的美國舊金山,透過兩個華裔青少年的家庭與校園生活,討論文化衝突、自我認同與種族歧視等議題。 透過影集我們看見了現代「潤美潮」下,「西方取經」可能會遇到的種種難關與阻礙,也反思種族平權的「政治正確」背後複雜微妙的人際互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青春愛情電影我覺得一直是台灣電影的強項之一,《小幸運》、《那些年》就不說了,而杜政哲擔任編劇的《迷失安狄》也是開拓思路的作品,這樣資深的編劇能怎麼表現青春男女的小情小愛?確實令人有些好奇。
Thumbnail
青春愛情電影我覺得一直是台灣電影的強項之一,《小幸運》、《那些年》就不說了,而杜政哲擔任編劇的《迷失安狄》也是開拓思路的作品,這樣資深的編劇能怎麼表現青春男女的小情小愛?確實令人有些好奇。
Thumbnail
電影資訊 導演:辛奇 類型:劇情 語言:台語 片長:1小時35分鐘(95) 首映:1969年 觀影心得|2022.10.14
Thumbnail
電影資訊 導演:辛奇 類型:劇情 語言:台語 片長:1小時35分鐘(95) 首映:1969年 觀影心得|2022.10.14
Thumbnail
2021金馬影展閉幕片《青春弒戀》是導演何蔚庭的作品,以網路VR為題材,是對未來「元宇宙」的一點想像,多視角敘事別出心裁,電影試圖去打造一個變態的愛,只可惜不太成功,細究背後原因這部片匯集了諸多台灣影視作品常有的問題,在角色塑造、配樂、對白上都不甚完整,情節Bug顯得粗糙,成為一部令人失望的負面教材
Thumbnail
2021金馬影展閉幕片《青春弒戀》是導演何蔚庭的作品,以網路VR為題材,是對未來「元宇宙」的一點想像,多視角敘事別出心裁,電影試圖去打造一個變態的愛,只可惜不太成功,細究背後原因這部片匯集了諸多台灣影視作品常有的問題,在角色塑造、配樂、對白上都不甚完整,情節Bug顯得粗糙,成為一部令人失望的負面教材
Thumbnail
「青春」、「夢想」這類詞講出來就高大尚,反面想法就是「虛」,就像畢業成年後不會拿在學成績說嘴(特別聲明沒有影射時事),「青春」是個隨時有人來有,人離開的一段時期,再加上「青少年時期」,往往伴隨著衝動與不謹慎,憑著本心行事。 關心身邊所有人,否則下一個隨機殺人案,社會上的大家都有責任。
Thumbnail
「青春」、「夢想」這類詞講出來就高大尚,反面想法就是「虛」,就像畢業成年後不會拿在學成績說嘴(特別聲明沒有影射時事),「青春」是個隨時有人來有,人離開的一段時期,再加上「青少年時期」,往往伴隨著衝動與不謹慎,憑著本心行事。 關心身邊所有人,否則下一個隨機殺人案,社會上的大家都有責任。
Thumbnail
我愛你,因為你在我需要的時候,彌補了她留下的空缺。 我愛妳,因為妳在我失落的時候,適時地給予了我溫暖。 我愛妳,因為妳在我空虛的時候,從虛擬世界跳進現實。 我愛妳,因為我不知道妳的過去,於是愛的好傻好天真。
Thumbnail
我愛你,因為你在我需要的時候,彌補了她留下的空缺。 我愛妳,因為妳在我失落的時候,適時地給予了我溫暖。 我愛妳,因為妳在我空虛的時候,從虛擬世界跳進現實。 我愛妳,因為我不知道妳的過去,於是愛的好傻好天真。
Thumbnail
《青春弒戀》找來強大卡司,導演先前的《幸福城市》也是相當具特色的作品,因此本片在很早就激起我的期待,只是很可惜的,我對於這次《青春弒戀》的表現,真的只能以失望來形容,整部作品利用多調感情線,交織出這樣一個看似沒有關聯卻又相關的故事,首先預告的風格可以說是和正片有很大的不同
Thumbnail
《青春弒戀》找來強大卡司,導演先前的《幸福城市》也是相當具特色的作品,因此本片在很早就激起我的期待,只是很可惜的,我對於這次《青春弒戀》的表現,真的只能以失望來形容,整部作品利用多調感情線,交織出這樣一個看似沒有關聯卻又相關的故事,首先預告的風格可以說是和正片有很大的不同
Thumbnail
本片試圖描繪春春晚期的男男女女,如何在愛裏打滾、沈醉,然後再不斷落空、沈淪,一會舔舐傷口,一會搞到皮開肉綻,儘管憨傻、愚頑,卻也緩緩勾起共鳴,促使觀眾,因著這一份熟悉漸感驚恐;無論是害怕被拋棄、在關係中尋求替代、餵養心底的空虛,還是要盼許一份成年禮,個個都是吸引人們,墜落於愛戀這座深井的甜蜜餌料。
Thumbnail
本片試圖描繪春春晚期的男男女女,如何在愛裏打滾、沈醉,然後再不斷落空、沈淪,一會舔舐傷口,一會搞到皮開肉綻,儘管憨傻、愚頑,卻也緩緩勾起共鳴,促使觀眾,因著這一份熟悉漸感驚恐;無論是害怕被拋棄、在關係中尋求替代、餵養心底的空虛,還是要盼許一份成年禮,個個都是吸引人們,墜落於愛戀這座深井的甜蜜餌料。
Thumbnail
縱然這三部片鏡頭下的年輕個體都乍看自我且稚氣未脫,但在種種看似消極的「無理取鬧」背後,其實都承托著頑固的個人信仰。比如《未命名》中的改名執念,《她他》中一點都不可信的七夕傳說,《家庭式》裡參加畢業旅行的小執著。分明都是小到不值一提的瑣事,卻在片中被主角捧在掌心珍視,且卯足了勁追逐。
Thumbnail
縱然這三部片鏡頭下的年輕個體都乍看自我且稚氣未脫,但在種種看似消極的「無理取鬧」背後,其實都承托著頑固的個人信仰。比如《未命名》中的改名執念,《她他》中一點都不可信的七夕傳說,《家庭式》裡參加畢業旅行的小執著。分明都是小到不值一提的瑣事,卻在片中被主角捧在掌心珍視,且卯足了勁追逐。
Thumbnail
當天觀看《小美》而留下的票根 高雄電影節在去 ( 2018 ) 年特別放映的台灣電影中,只挑 12/2 正式上映的《小美》,買票進場看,完全源自好奇黃榮昇在首部執導劇情長片,帶來的觀點和技術呈現,是否感受到他依據拍 200 支以上廣告片的經驗,精準抓到消費族群胃口。單就筆者觀影體驗,明確告訴大家,至
Thumbnail
當天觀看《小美》而留下的票根 高雄電影節在去 ( 2018 ) 年特別放映的台灣電影中,只挑 12/2 正式上映的《小美》,買票進場看,完全源自好奇黃榮昇在首部執導劇情長片,帶來的觀點和技術呈現,是否感受到他依據拍 200 支以上廣告片的經驗,精準抓到消費族群胃口。單就筆者觀影體驗,明確告訴大家,至
Thumbnail
起初我只是好奇,最後收到的稿件卻令我欲淚,這些作者都交出了他們內心的恐懼與震懾,衰微或敏弱。透過閱讀這些文字,我彷彿進入了另一個維度,同了此心,同了其理,於是當初作者們被影像所鑿穿的部分,也透過文字的轉譯,在我內心穿了一個孔。
Thumbnail
起初我只是好奇,最後收到的稿件卻令我欲淚,這些作者都交出了他們內心的恐懼與震懾,衰微或敏弱。透過閱讀這些文字,我彷彿進入了另一個維度,同了此心,同了其理,於是當初作者們被影像所鑿穿的部分,也透過文字的轉譯,在我內心穿了一個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