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西班牙主題變奏(代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每一次去西班牙,我都有重寫一遍的衝動。
可是我不想寫另一本遊記了。太多的旅行者遊覽過西班牙!
作家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描述他自己的感受,而他的描述恐怕不大可能激發起其他人對於他試圖刻劃的對象的準確感受。
——(英)毛姆 著/李曉愚 譯《唐,費爾南多;或者西班牙主題變奏》
(攝影:許婉姿)

(攝影:許婉姿)

當我被文字所選擇
無論是昔日在職場奔波,或者現在勞碌於育兒和家務,始終惦記著閱讀、寫作,渴望每天能有片刻專注在書本、文字,好似那是必須。

2020年七月,離開職場,回歸小家庭照顧倆個孩子,日子平靜而活潑,然則腦海思緒纏繞不歇息,特別是獨處時間,於是嘗試將其轉化為文字,一邊書寫,一邊將那些糾葛調撥清晰。在方格子開設第一個專題「陪孩子看看書」,卻以為不足,悠悠感覺有一段重要的生涯功課尚未完成,那正是以文字感悟所掛念的西班牙經驗。為什麼是生涯功課,而非純粹的旅行散文?

源於高中時閱讀三毛文章,大學時短暫修習西班牙文,婚前二度西班牙自助旅行,以及婚後在作家吳鈞堯主編的《幼獅文藝》雜誌書寫為期一年的「甜橙樹家園」。記得2011年專欄結束前,收到主編詢問:「能否繼續寫下去?」時,我的心情又雀躍又擔憂。在教書職業之餘保有一份寫文章的快樂,至於書寫題材可能告罄的無以為繼,則惶惑不安,抉擇兩難的那幾日,恰好與母親有一趟高雄旅行,島嶼南方的艷陽,兼之旅途輕盈都啟發我:再次報名西語補習班、踏上西班牙國土、持續書寫西班牙經驗的決定,甚至將那份珍重的心情紀錄在部落格上。→見此

改寫幸福的劇本
幸福的劇本從未有固定橋段,以電子信件回覆主編後的隔月,我發現自己懷孕了。由於初次當孕婦,並不知道那陣子噁心、暈眩、腫脹感,就是懷孕徵兆,因此重新評估當時工作狀態和體力衰退,確實無法身兼多職,遂不捨底放下那些深感興趣的。

後幾年,工作與育兒填滿了日常。有一種對於職業婦女的形容,謂之「蠟燭兩頭燒」尚不足以描述。我覺得那幾年自己就像一個破布娃娃在時間浪潮中給沖刷著,一件又一件事情推擠上來,完全不暇應對。下班前,辦公桌上堆滿未及準備的課程、手提袋裡裝著待批閱的作業,「再等我一下。」變成經常對旁人說的一句話。

就算試圖以溫柔的語調陳述,也改變不了事實:我無法悉心對待身旁每個人、每件事,更不可能照顧自己。直到2020年八月,我逐漸意識到離職後身分的轉變,而自己或許是被文字所選擇的人,那麼我想要將曾經斷裂的銜接起來。一如縫補,又如共同創作,從十六歲到四十一歲,不同時期的自己,其實走在同一軸線上、做著同一件事情,倘若能夠走完、做好,就是串連過去與未來,略帶後設的觀察與反思。

是以,開設專題「橄欖與苦橙樹:記憶西班牙」完成那些未及書寫的。

一邊鋪陳,一邊拆除
寫作企劃,與實行起來非常不同。擬定專題之初,認為循著特定座標、時間序,就可以勾勒出旅程樣貌,因此設定修正舊文章、發想新文章(共二十篇),約莫耗費八個月來完成它。不過書寫過程中,思維奔放,敘事的毛線球越滾越綿密,文章很快就超出二十篇,我竟然也沒有就此終止的意願。

於是「專題系列文章20」自成一頁面,另外加入「隨筆」「旅程影像紀錄」讓縱橫軸線之外,充滿靈感的座標如星點,豐潤旅人夜空。也是在釋放旅行記憶的過程中,我明確體會到,有些東西可以放下了。跨過生命的這一階,還有另一階,內心懷抱的、雙手提取的或將產生變化,別再執著那些擁有的,赤裸的雙足可以感受更多土地粗礪。

陌生而艱澀的網路寫作模式
往日在部落格發文、在臉書秀照片,總也輕盈大方,因為不期待他人閱讀和支持,所以敘述模式較為雜亂、絲毫不修飾(還有錯字,噗哧!),照片呈現也混沌;然而來到方格子專題寫作,無論是專題付費,或者兼採Premium,皆自覺性底嚴謹起來。

在文字使用,以及取材深度上,我希望做到貼近文學的表現、一種藝術性展演,也不失去網路發文的流暢度。至於每一張搭配文字的照片再製,務求構圖清楚、活潑增趣,則最令我困擾——實在非常不擅長任何軟體的影像處理,甚至連手機App修圖也不太懂,只能從「零」開始摸索。

這一年來,操勞著尋常家務時,總在思考:如何讓遊記既深而廣、不流於旅遊指南Guidebook?是以,經常想起學生時期參加過假交通大學教室所舉辦的文學營隊。其中一堂課是林文月老師的飲食書寫課,課堂上,林文月老師使用的講義就是飲膳札記單篇,以及一張食譜。儘管文學美和實用性的差異就擺在眼前,要具體指出並陳述仍然不容易,尤其是落實為自己的文字創作時。

不過,「影像處理」才是我進行網路寫作的大魔王。一無美工背景、罕於接觸影像的我,每當遇上寫作瓶頸,多半是圖片修改出問題、怎麼弄也弄不好(真的是一邊上網學習技巧,一邊把繪圖工具列所有可能性用來塗塗抹抹)!正是在如此摸索過程中,體驗了Youtube上優美好聽的歌曲,瀏覽了更多角度的西班牙影片介紹,我決定更動原先企劃,將歌曲和影片穿插在字裡行間,滋養每一篇文章。自己經歷過1998年創作之初以筆墨寫稿、word檔打字,app裡排版發表,而來到2020年網路書寫,我認為,隨著網路書寫頁面的功能性變化(可能是多元,也可能是故意簡化),網路閱讀和紙本閱讀有了基本上的差異、攫取資訊的姿態迥然,並非介面不同而已。

像大人那樣看待一件事情
旅行前的準備,旅行後的反芻,能讓旅行收穫超越想像。無妨將幾個小片段實錄在此,以示其中的幽微影響。

之一,英文之外的世界觀。大學時期,中文系的我曾經選修英文系的西班牙文課,西文教授是一位客氣溫柔的台灣女子,上課笑咪咪,更邀請全班去她位於政大旁的家屋,邊用餐、邊學西文(簡直太認真,因為她是跨校兼任);課餘與西文教授談天,才知道她的專長是中美洲戰略,「順道」精通西班牙文。學生時期多半會訂閱英文學習雜誌,並透過它來認識世界,但是與西文教授口中的世界卻不是英文所能詮釋。

如果說學習古漢語讓我獲得通往華夏歷史的鑰匙,那麼學習西文則讓我構築英文以外的當代世界觀。不同於現在使用Goodgle搜尋引擎的習慣,那是設置Yahoo首頁的時代,我因此嘗試將筆電IE Yahoo首頁設定成西班牙文版,沒意料,每天上線後都發現一個新鮮世界,政治、購物、演藝明星等等新聞亮點,迥異於台灣新聞的播報實況。

之二,感受台灣的國際現實。2008年夏天,我參加歐美亞語言中心的西班牙語會話密集班,一週五天課,一天三小時。相對於同班同學多為台大政治、政大外交系所的大學生們,我大概是「最老」的學生。不像我明明正職是國文老師,卻單純認為學習西語很有趣,他們踏踏實實為了未來謀求職業而必須熟練西語,所以除了會話課,他們也鼓勵我參加一週五天課,一天三小時的文法課。

每天會話課結束,我必須耗費比上課更多的時間來消化課程,一遍遍練習聽力和背誦單字,何況西語單字有陰性、陽性,多動詞變化,確實無法再仿效優秀的同學們追加文法課。反之,從他們奮力邁進中,我感受到更多台灣國際現實,那是光靠英文行不通,必須更加賣力用第二外語(第三?第四?)去溝通的所在。

之三,不只是「福爾摩沙」。在語言中心上課的某一天,黑板上貼著兩幅圖畫,一則城市大廈,一則悠哉島嶼,年輕的西籍男老師問同學,如果假日遊玩,哪一幅是各自心底的選擇?我們尚未做出選擇之前,老師就指著那一幅充滿度假氛圍的美麗島嶼圖片、讚嘆「¡Formosa!」。我忽然震動了一下,原來只要是美麗的島嶼,就可以溢美底形容「福爾摩沙」,它是一個共通性詞彙,而非獨特的存在。

曾經被讚美「漂亮」的孩子,應該變成有自信,而非就此改名為「漂亮」。弄清楚本質、實力,以及附加的褒貶關係之後,我遂能辨識台灣在世界輿圖中的相對位置、關鍵存在;而降低對他方的逢迎攀附。質言之,曾經以浪漫情懷向外探求,然則攪動、沉澱後的碎粒,更顯清晰。

之四,複雜的理解,單純的決定。書寫過程中,不免要大量閱讀與西班牙相關資料,多半是歷史、文學、宗教的,且無法免於觸碰到政治,關於城邦和城邦的輸贏掠奪、百姓如民族螻蟻的戰爭滅亡。今日遊人觸目所見的壯盛,可能來自於屍骨未寒的殘酷換取,或者耗盡一整個亮麗時代方能孕育出的才華展演。

還記得學生時期寫考試/課堂作文,特別是論說文,動輒拋出「歐美社會、西方教育、中今中外」作為與對比論說的參考,委實不妥當,甚至造成思考謬誤。

現在,當我試圖以文字為西班牙某風物加諸評論性的詞彙,總斟酌再三,釐清其複雜,再回到欣賞者的美學立場,淡淡底稱好。——相對於略帶溫柔敦厚的中文書寫角度,閱讀國外名家翻譯旅遊書籍,則會發現那些真正的旅行家/探險家,下筆時大膽底諷刺挖苦,讓西班牙既有聲色滋潤,也不乏荒涼粗鄙。

三毛與西班牙
我在高中二年級開始閱讀三毛,並且著迷其人及其作品。但是很快的,大學進入中文系,更廣泛底學習並研讀文學作品,遂能夠辨識,三毛筆下的西班牙是經過她個人心靈折射後的國度,一如馬克吐溫的美國,雨果的法國,陶淵明的東晉,張岱的明朝。

三毛提供廣大華人讀者一種特定時代裡的異國氛圍,獨立的女性形象,不同於傳統裡委屈自我、成全家庭,而是知性、冒險、奮進的。三毛是一個極好的帶領者,她精湛的說故事能力、鮮明的個人色彩,帶領眾多讀者穿越文字,浸淫文學和書海。倘若出版市場未曾將三毛傳奇化,她會是珍貴的創作者、閱讀推廣人。

〈西班牙主題變奏〉(代跋)是專題的最後一篇文章。構思前,我到古公館參觀《三毛,1976謝春德攝影展》,試圖與曾經帶領我探看另一國度的三毛道別;卻在踏入展場那瞬間,就明白了,毋須道別,因為那些人事物已經距離我非常遙遠。

四十一歲的我,在展覽空間裡仔細閱讀每一幀攝影作品的呈現,與畫面上那位三十三歲名為陳平的成熟女生,倏忽看見過去不曾看見的三毛的每一種造作姿態裡的爛漫天真,可愛的大女孩啊!——她還不知道數年後自己即將離開鍾愛之地撒哈拉沙漠,以及西班牙丈夫荷西,而萬水千山等待她去踩踏。

時光浩浩、空間迢遞,彼此相遇多麼不容易,毋須揮手「說再見」。

專題最後一篇文章,借用英國毛姆的西班牙書寫代表Don Fernando, or Variations on Some Spanish Themes為名,源於該書並非純粹記遊之作,雜入更多毛姆個人對於西班牙語言、文學、繪畫、宗教的綜合意見。專題亦若是,寫景、記事、抒情之外,期待有一天當失去地圖的指標,我也知道自己在哪裡。不只透過眼睛看世界,尚且有土地記憶、民族身世、藝術展演等等幸福和苦難,必須理解和感受。

謝謝每一位專題付費與Premium訂閱者的支持,謝謝願意點入文章、瀏覽閱讀的你,希望「橄欖與苦橙樹:記憶西班牙」專題寫作沒有辜負你的期待。
(本文尚未結束,請將卷軸往下拉,要多一點點時間才會透現出來的照片在文末)

✎喜歡這篇文章,請給我一顆愛心❤,記得追蹤訂閱「橄欖與苦橙樹:記憶西班牙」。倘若要閱讀全文、支持創作者,歡迎付費後盡情徜徉於專題之匠心營構。
♫ 專題系列文章20 均為讀者精選適切的YOUTUBE影片和音樂,讓您然身歷其境,閱讀體驗更超值。

……(部分內容屬於付費閱讀,歡迎您購買專題觀看全文)

*專題完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88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橄欖與苦橙樹:記憶西班牙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婉姿的沙龍
121會員
101內容數
這是一段圓夢的旅程。許多年前,我在省女宿舍裡閱讀了作家三毛《傾城》,似乎就在升學苦悶中看見一扇通往遠方的窗,明亮,絢彩,緩慢的愛,因而逐漸迷戀上南歐國家西班牙。往後十年,我壓縮時間(在正規學業和工作之餘)學習西班牙語,閱讀大量西班牙導遊書,直到銀行存款和勇氣儲值足夠了,我就飛向夢中的西班牙。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61少了一個重要步驟 文本,不是劇本, 劇本需要說明, 才能傳遞出 我理想的表達, 把文本變成劇本, 才是我的工作。 不能只有我看得懂。 62永遠不會過期 我最喜歡的選書方式之一 就是不期而遇, 偶然看到文筆流暢,感覺到原著靈魂的譯者, 就會想看看她們其他的譯作, 比如說鍾玉玨 〈如詩的地毯,喀布爾
Thumbnail
61少了一個重要步驟 文本,不是劇本, 劇本需要說明, 才能傳遞出 我理想的表達, 把文本變成劇本, 才是我的工作。 不能只有我看得懂。 62永遠不會過期 我最喜歡的選書方式之一 就是不期而遇, 偶然看到文筆流暢,感覺到原著靈魂的譯者, 就會想看看她們其他的譯作, 比如說鍾玉玨 〈如詩的地毯,喀布爾
Thumbnail
今天是我來方格子寫作一周年的日子。我要把這個紀錄也放在方格子上。 雖然從小喜愛閱讀,戲劇和音樂,但寫作從來就不在我的夢想裡,更不用說寫小說了。 Covid-19 來襲,生活作息有了巨大的改變,在家工作成為常態。意味著,不用清晨起來化妝,打扮,開車,找停車位;不用開冗長沒有結論的會議;不用吃應酬飯;不
Thumbnail
今天是我來方格子寫作一周年的日子。我要把這個紀錄也放在方格子上。 雖然從小喜愛閱讀,戲劇和音樂,但寫作從來就不在我的夢想裡,更不用說寫小說了。 Covid-19 來襲,生活作息有了巨大的改變,在家工作成為常態。意味著,不用清晨起來化妝,打扮,開車,找停車位;不用開冗長沒有結論的會議;不用吃應酬飯;不
Thumbnail
官方為徵文頁面所設定的標題──每篇文章都是一場美麗邂逅──我想是最得我共鳴的一句話。 我與這些朋友可能國籍不同、年紀不同、經歷不同,若非透過文字,這輩子我們也許都不會相遇。可正因我當時選擇踏上寫作這條路,我們才能牽起一段筆友之緣,得以在繁忙生活之中,找到一片療癒彼此的小綠洲。 如今的我,早已不像當年
Thumbnail
官方為徵文頁面所設定的標題──每篇文章都是一場美麗邂逅──我想是最得我共鳴的一句話。 我與這些朋友可能國籍不同、年紀不同、經歷不同,若非透過文字,這輩子我們也許都不會相遇。可正因我當時選擇踏上寫作這條路,我們才能牽起一段筆友之緣,得以在繁忙生活之中,找到一片療癒彼此的小綠洲。 如今的我,早已不像當年
Thumbnail
專題最後一篇文章,借用英國毛姆的西班牙書寫為名,源於該書並非純粹記遊之作,雜入更多毛姆個人對於西班牙語言、文學、繪畫、宗教的綜合意見。專題亦若是,寫景、記事、抒情之外,期待有一天當失去地圖,我也知道自己在哪裡。不只透過眼睛看世界,尚且有土地記憶、民族身世、藝術展演等等幸福和苦難,必須理解和感受。
Thumbnail
專題最後一篇文章,借用英國毛姆的西班牙書寫為名,源於該書並非純粹記遊之作,雜入更多毛姆個人對於西班牙語言、文學、繪畫、宗教的綜合意見。專題亦若是,寫景、記事、抒情之外,期待有一天當失去地圖,我也知道自己在哪裡。不只透過眼睛看世界,尚且有土地記憶、民族身世、藝術展演等等幸福和苦難,必須理解和感受。
Thumbnail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Thumbnail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Thumbnail
2020/04我寫下第一篇文章:流浪旅生/,時間飛逝,也悄悄地來到2021/04,一年的時間有幾乎半年沒有持續輸出,而最後一篇文章停留在2020/10:【脆鹽|觀後感】末日電影-慧星撞地球。草稿夾裡還有許多篇我想分享的內容,那到底為什麼停止更新了呢?沒再持續敲打鍵盤寫文章的這段期間裡,我又做了哪些事
Thumbnail
2020/04我寫下第一篇文章:流浪旅生/,時間飛逝,也悄悄地來到2021/04,一年的時間有幾乎半年沒有持續輸出,而最後一篇文章停留在2020/10:【脆鹽|觀後感】末日電影-慧星撞地球。草稿夾裡還有許多篇我想分享的內容,那到底為什麼停止更新了呢?沒再持續敲打鍵盤寫文章的這段期間裡,我又做了哪些事
Thumbnail
九月發生了很多事情,在這最後一天,決定公開來說說.  九月的第一天,接到了當地政府的通告: 今年的所有課外活動,“第一學期”暫停舉行.
Thumbnail
九月發生了很多事情,在這最後一天,決定公開來說說.  九月的第一天,接到了當地政府的通告: 今年的所有課外活動,“第一學期”暫停舉行.
Thumbnail
我的人生已經有很多文字可以參考,請司儀可以從裡面找出很多註腳,不需要總是用念經一般的謊言在現場誤導。 這個時代裡,影像人人都有,隨手都能從記憶卡裡倒出數萬張照片,但文字就沒有了,有多少人可以留下文字呢?要是除了父親的家書以外,也能夠品嘗他人生的酸甜苦辣和觀點,不知道會是甚麼樣的感覺。
Thumbnail
我的人生已經有很多文字可以參考,請司儀可以從裡面找出很多註腳,不需要總是用念經一般的謊言在現場誤導。 這個時代裡,影像人人都有,隨手都能從記憶卡裡倒出數萬張照片,但文字就沒有了,有多少人可以留下文字呢?要是除了父親的家書以外,也能夠品嘗他人生的酸甜苦辣和觀點,不知道會是甚麼樣的感覺。
Thumbnail
終於,這場文字冒險,即將進入尾聲了~~
Thumbnail
終於,這場文字冒險,即將進入尾聲了~~
Thumbnail
當你有一些主意浮現於腦海時,立即把它們抓著並寫下來,然後找些零碎時間去搜集資料。我的零碎時間包括等車等人,乘車及步行來回公司上班的時間,漫無目的碌手機的時間等等。搜集資料可以是閱讀書籍,或參考相關網絡文章,藉此了解各種觀點,也可以擴闊知識,及豐富寫作內容。若引用了他人的文句,記得在文章內寫清楚出處。
Thumbnail
當你有一些主意浮現於腦海時,立即把它們抓著並寫下來,然後找些零碎時間去搜集資料。我的零碎時間包括等車等人,乘車及步行來回公司上班的時間,漫無目的碌手機的時間等等。搜集資料可以是閱讀書籍,或參考相關網絡文章,藉此了解各種觀點,也可以擴闊知識,及豐富寫作內容。若引用了他人的文句,記得在文章內寫清楚出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