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寫作|於蒼茫人海尋求共鳴,在字裡行間覓回自我

更新於 2024/10/0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加入方格子四個月,終於找到機會參與官方徵文活動了!

這次的徵文主題「我寫故我在」開放各位寫作者分享對「寫作」的想法、記錄自己的寫作故事,是個沒什麼門檻卻非常有趣的題目!剛好前幾天我又碰上投入寫作滿二周年的日子,如此機緣巧合下,更沒有不參加的道理啦 XD!

其實我不是什麼非常專業的寫作者,當初會踏上寫作之路,也只是單純想記錄自己追完劇讀完書的想法,留下一點生活的足跡而已,完全沒想到這樣一寫便寫了整整兩年。

能持續經營一個興趣這麼長時間,不管怎麼說都是非常難得且珍貴的,因此我也想趁此機會好好回顧這兩年的旅程、分享一些收穫,就當作是為自己的寫作生涯下個 checkpoint 吧!

▌與人的邂逅

若要往前追溯當初愛上寫作的契機,我其實沒辦法給出一個太明確的回答,只依稀記得尚在求學階段時,我就已經是個滿愛寫作文或心得的學生。

比起班上多數人都認為這些作業很無聊很痛苦、掰半天還不見得掰出幾句話,我一直都滿享受寫作帶來的寧靜感,總覺得那些積在心裡說不出來的話,都能經由一枝筆和幾段文字獲得抒發。

不過即使如此,那時的我仍然只將寫作當成閒來無事的消遣而已。我不會太在意自己寫了什麼、寫得對不對,反正這些東西也沒有其他人看見,又何必那麼認真呢?

這樣的心態是直到我大學快畢業時才開始有了轉變。

2020 年初,衝著對陸劇《枕上書》的熱愛,我開始寫起了劇評。一開始只單純想給自己留個紀錄,用 Word 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可當文章越累積越多,我便開始思考是否要將這些作品發布到網路上。

網路發表和交作業最不同的,是我無法再以敷衍僥倖的態度面對筆下的文字。在一舉一動都會被記錄的網際網路上,我必須對自己的論點負起責任,沒有理由能合理化自己的不足,也沒有藉口能推託自己犯下的錯誤。而這個責任正是我當初會在「發不發表」這件事躊躇了一整個月的緣由(笑)。

p.s. 對當年心路歷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移駕這篇喔 👇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我將《枕上書》系列劇評發出去後,獲得的收穫卻遠遠超乎預期。

我收到來自各方讀者的來信和留言,有鼓勵讚賞的、有敲碗更新的,也有洋洋灑灑跟我討論起劇情,甚至跟我分享許多細節考據的朋友。對當時甚少接觸同好的我來說,這些回饋真的讓我又驚又喜,完全沒想過自己出於私心抒發的文字,會帶給那麼多人共鳴。

即使如今兩年過去了,其中幾位朋友也仍與我保持著通信。當然內容早已不再侷限於這部作品,不過三不五時聊聊最近追的新劇和彼此的生活,倒也成了平凡日子中的小確幸。

衷心感謝每一位特地寫信給我的朋友 💖

官方為徵文頁面所設定的標題──每篇文章都是一場美麗邂逅──我想是最得我共鳴的一句話。

我與這些朋友可能國籍不同、年紀不同、經歷不同,若非透過文字,這輩子我們也許都不會相遇。可正因我當時選擇踏上寫作這條路,我們才能牽起一段筆友之緣,得以在繁忙生活之中,找到一片療癒彼此的小綠洲。

如今的我,早已不像當年將寫作只視為抒發的管道,更是以「尋得共鳴、創造邂逅」的態度珍之慎之──珍惜文字為我帶來的每份機緣,並警醒自己更謹慎對待筆下的每段故事。

我很感謝當初的自己有提起勇氣,一腳邁入寫作這個領域。即便一開始只是想隨心地分享觀點,卻著實為我帶來了不隨便的影響。

很慶幸自己能成為一名寫作者,與許多作者、讀者相會;也很高興自己能有機會邂逅「寫作」這件既美麗又充實的興趣。


▌與我的對話

聊完了與人們的邂逅,我也想另外聊聊我透過寫作,與自己對話的過程。

剛剛提過,我從小就是一個很喜歡寫心得的人,這是由於我擁有高敏感的特質,對外界刺激有著豐沛的感受,特別容易被各種事物打動,也常注意到一些別人不曾注意過的細節。所以當我讀完書追完劇後,腦海常會被大量的感動和想法淹沒。

在尚未開始寫作前,面對這種滿滿情緒積在心裡的狀況,我幾乎都是透過日記或社群軟體瑣碎直白地把感受寫出來。

又臭又長的限時動態 XD

但在開始寫作後,我有了充足的空間去揮灑澎湃的想法,不必拘泥於載體的限制或顧忌朋友的觀感,可以更自由地書寫我想傳達的內容。

而將作品視為正式文章發表的壓力,也迫使我必須更深入理解作品的全貌,不能再以隨便的心態帶過,否則觀點便容易偏頗。

偶爾在一邊梳理脈絡、一邊回味作品的過程中,一些擬稿時不曾想過的細節也會跟著被挖掘出來,可能是一個細膩的巧思、一幕稍瞬即逝的鏡頭;也可能是一段細思極恐的隱喻、一則移花接木的誤解。無論正向負向,這種意想不到的收穫就像彩蛋一般,總會讓人忍不住因為「我又更了解這部作品」泛起成就感,這也是寫作的一大樂趣。

而且正因為文章裡每句話都經過一番挑敲,它也等於記錄了我人生中的一段軌跡,當下澎湃的情緒、天馬行空的想法都會隨著書寫凝結在文字之中,像一本相簿將感動封存於此。可能記憶與悸動會隨時間淡去,不過當我重新翻閱這些文章時,裡面的文字仍會將我的情感召喚回來。

就像現在的我偶然再翻回兩年前的文章時,即便多少會覺得文筆青澀,卻仍會忍不住被當時的情感吸引進而興起重溫作品的念頭。畢竟這些文章就像自己的孩子,都是嘔心瀝血的結晶,即使只是少少幾句話,也都存有自己的情緒。

當然我也碰過時隔多年再次重溫,卻發現現在的想法大不如前的狀況。不過那又如何呢?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成長,我有這個機會透過文字見證自己兩年來的變化,又何嘗不是一件超幸運的事?


▌總結

從之前到現在,我都不認為自己是位多專業的寫作者,也從未想過要用文字改變社會。我想做的,一直只是單純地分享觀點,冀望能與同道中人談論所愛的事物,僅此而已。

只是我很幸運,天生擁有高敏的特質、有幸受過作文的教育,再加上恰巧的時運和一點勇氣,讓我得以在寫作這個領域找到自己的價值。

我不曉得自己會寫作到何時,也不清楚如今的熱忱能維持多久,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五年十年過去了,我也不會遺忘「寫作」曾帶給我的滿足

也許未來哪天我早已不再提筆,但我相信只要我回來翻閱這篇文章,仍能回憶起此刻豐沛滿盈的情緒。

最後,真的十分感謝方格子提供了寫手如此優質清淨的書寫環境,還會不時舉辦各種有趣的活動供大家參與。也很高興這次終於能準時參加「我寫故我在」的徵文活動 XD,期許未來方格子和各位創作者都能大放異彩,用文字創造出更多場美麗的邂逅。

聊聊我的生活點滴,也歡迎分享你的天馬行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你習慣用這種方式寫作,那自然很難去想像它能夠走向訂閱制的模樣,因為你自己也心知肚明:到目前為止,你的每一篇品牌下的文章是斷裂的、鬆散的,沒有一致明確到可以讓讀者一眼看出「就是你」的主軸展演。那這種情況下還想去搞訂閱制根本是不可能的。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Hi 我是 VK~ 去年底,看到專門在討論思考方式、決策,或是如何學得更好等主題的熱門網站 Farnam Street 創辦人 Shane Parrish 出了新書《Clear Thinking》。 身為他文章長期讀者的我,二話不說去找了這本新書來看,斷斷續續地看,直到最近才把這本《Clear
今年本來訂下了年末作業是要把小說寫完,但現在我改變計畫了:我想健康地寫作,完成我的目標,也要過好自己的生活。遠大的理想仍在,我仍然想要實現它,但我不會再像過去盲目而不顧一切地想拼命,而是以循序漸進的緩慢步調,慢慢前進。 我知道不需要焦躁,因為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當你習慣用這種方式寫作,那自然很難去想像它能夠走向訂閱制的模樣,因為你自己也心知肚明:到目前為止,你的每一篇品牌下的文章是斷裂的、鬆散的,沒有一致明確到可以讓讀者一眼看出「就是你」的主軸展演。那這種情況下還想去搞訂閱制根本是不可能的。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Hi 我是 VK~ 去年底,看到專門在討論思考方式、決策,或是如何學得更好等主題的熱門網站 Farnam Street 創辦人 Shane Parrish 出了新書《Clear Thinking》。 身為他文章長期讀者的我,二話不說去找了這本新書來看,斷斷續續地看,直到最近才把這本《Clear
今年本來訂下了年末作業是要把小說寫完,但現在我改變計畫了:我想健康地寫作,完成我的目標,也要過好自己的生活。遠大的理想仍在,我仍然想要實現它,但我不會再像過去盲目而不顧一切地想拼命,而是以循序漸進的緩慢步調,慢慢前進。 我知道不需要焦躁,因為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還記得以前會看網路小說,我其實很不喜歡看未完結的作品,因為要追作者的更新進度,有時候遇上作者有事情,難免會暫停更新,就會有一種預期被打斷的不舒爽感。
Thumbnail
昨天收到于為暢老師的電子報,裡面提到一個觀點我認為很受用,就寫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話說...
Thumbnail
  有部日本漫畫書名是《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在方格子,如果超過30天沒寫作,就會真的成為魔法師!
寫作停下來沒關係,有可能是還沒有找到自己的配速跟呼吸的節奏,持續寫下去的過程,一定會寫出屬於自己的節奏。這期間或許有人會跟你一起跑著,也可能這段路上只有你一個人
Thumbnail
我在寫作的路上又遇上了生活上的坑洞,「理所當然地」跌倒停了下來,有句話說:「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吧」
一、 紀律是為了什麼而存在?   後者的選擇自然是大多數父母的期望,畢竟現代人生活忙碌,父母不僅要操心工作,更要照顧長輩,若是孩子能自主的努力學習,當然是再好不過,因此在孩子進入所謂的行事曆地獄之前,父母就必須讓還是養成所謂的紀律。 二、 結論
Thumbnail
書裡把科技、科幻、生活,融合得恰到好處,完全沒有為了科幻而科幻的感覺,我心目中優秀的類型文學,就是像這樣去類型化,而且好讀、易懂、讓人著迷,不因時代更迭而失色。(而且還有貓貓>///<)
Thumbnail
▋文案人的後台 文案師像演員,用文字盡全力去扮演,對於讀者沉醉感到欣喜,但是下戲之後,還是希望你回到自己的人生。 台大頻傳輕生原因,有教授說是所學與興趣不同所致,到底是什麼讓他們不敢選有興趣的,甚至找不到自己的興趣? 這讓我回想到回覆解憂信時,我看到很多孩子真正的困擾並不是課業,而是家庭的互動模式,
上帝要差遣約拿去尼尼微城傳道,免得他們全都滅亡。可約拿雖是先知,卻因為以色列人與尼尼微人是世仇而對這任務心不甘情不願,他違背上帝的命令,作了逃兵,以致最後被大魚吞掉,在魚腹裡待了三天三夜(有學者說這預表基督死後三天復活)。 話說最後約拿還是乖乖聽從上帝的吩咐,去尼尼微城傳講悔改的信息。想不到尼尼微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還記得以前會看網路小說,我其實很不喜歡看未完結的作品,因為要追作者的更新進度,有時候遇上作者有事情,難免會暫停更新,就會有一種預期被打斷的不舒爽感。
Thumbnail
昨天收到于為暢老師的電子報,裡面提到一個觀點我認為很受用,就寫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話說...
Thumbnail
  有部日本漫畫書名是《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在方格子,如果超過30天沒寫作,就會真的成為魔法師!
寫作停下來沒關係,有可能是還沒有找到自己的配速跟呼吸的節奏,持續寫下去的過程,一定會寫出屬於自己的節奏。這期間或許有人會跟你一起跑著,也可能這段路上只有你一個人
Thumbnail
我在寫作的路上又遇上了生活上的坑洞,「理所當然地」跌倒停了下來,有句話說:「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吧」
一、 紀律是為了什麼而存在?   後者的選擇自然是大多數父母的期望,畢竟現代人生活忙碌,父母不僅要操心工作,更要照顧長輩,若是孩子能自主的努力學習,當然是再好不過,因此在孩子進入所謂的行事曆地獄之前,父母就必須讓還是養成所謂的紀律。 二、 結論
Thumbnail
書裡把科技、科幻、生活,融合得恰到好處,完全沒有為了科幻而科幻的感覺,我心目中優秀的類型文學,就是像這樣去類型化,而且好讀、易懂、讓人著迷,不因時代更迭而失色。(而且還有貓貓>///<)
Thumbnail
▋文案人的後台 文案師像演員,用文字盡全力去扮演,對於讀者沉醉感到欣喜,但是下戲之後,還是希望你回到自己的人生。 台大頻傳輕生原因,有教授說是所學與興趣不同所致,到底是什麼讓他們不敢選有興趣的,甚至找不到自己的興趣? 這讓我回想到回覆解憂信時,我看到很多孩子真正的困擾並不是課業,而是家庭的互動模式,
上帝要差遣約拿去尼尼微城傳道,免得他們全都滅亡。可約拿雖是先知,卻因為以色列人與尼尼微人是世仇而對這任務心不甘情不願,他違背上帝的命令,作了逃兵,以致最後被大魚吞掉,在魚腹裡待了三天三夜(有學者說這預表基督死後三天復活)。 話說最後約拿還是乖乖聽從上帝的吩咐,去尼尼微城傳講悔改的信息。想不到尼尼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