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在地知識展覽,開啟南島語族的智慧寶庫—方克舟創辦人(Mata Taiwan)

2021/11/3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Mata Taiwan 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致力透過多方聲音及多元管道,向世界分享臺灣原住民族的知識與觀點,成立至今持續嘗試形式殊異的策展,促成在地知識的建構與流動。本專題邀請Mata Taiwan 創辦人方克舟,分享團隊推廣原住民族資訊的具體途徑,以及媒體平臺於知識傳遞中的角色定位。


  • Mata Taiwan 以融合生態保育、議題教育、文化交流、公平貿易等元素 的「另類旅遊(alternative tourism)」為藍圖,規劃寓教於樂的部落小旅行。他們曾以臺東大武鄉的違法砂石場為目的地,帶領遊客認識當地民眾面臨的處境。除了調查部落議題,遊程也搭配溯溪、烤肉、部落傳統美食DIY、族人對話等環節,透過親身踏查與互動,促進民眾對於部落現況的理解。

連結外來者與在地人,凝聚認同也促進跨文化理解

創立於2013 年的「Mata Taiwan 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衍生自方克舟經營的「什麼,你也愛臺灣原住民?!」臉書粉絲專頁,取古南島語言中「maCa」的眼睛之意,期許帶領世界一窺臺灣原住民族文化之美,也從在地視角出發,擁抱世界的南島語族事務。Mata Taiwan 依據不同數位媒體或社群性質,以中英雙語呈現原住民族的各項議題與觀點,其面向國際的經營策略,曾與國際母語推廣計畫Rising Voices 合作,在Twitter 上擔任客座主持人,分享復興傳統族語的經驗,也曾與海外同質媒體雙向轉載。同時,他們也投入各類型的實體活動,包括瀕危的噶瑪蘭語教學、博物館策展、傳統技藝工作坊、工作假期與部落小旅行等。
主打文化交流的實體活動是Mata Taiwan的特色之一,也是成果顯著的溝通方式。2014年時,他們與臺東排灣族南興部落合作舉辦工作假期,希望透過非原民參與者對部落文化的高度熱忱,與族人共同復振消失70 年之久的傳統祭典。一年多來的努力,終於成功引燃長年在外的部落青年產生文化主體意識,漸漸轉身接下傳承的火炬。其後也推出常態性的部落小旅行,深入少為人知的地區,遊程賦予族人詮釋自身部落與生活的話語權,而背景多元的遊客,也因抱持開放的心態,即便行前不太熟悉原住民族議題,亦能透過面對面直接的互動,融化長久以來存在於不同族群間的成見,滿載意想不到的感動與知識而歸。方克舟表示:「小旅行不僅是維持營運的商業模式,也是一種透過浸淫的媒體形式,讓外來參與者經由實際相處,了解原住民族的文化或相關議題。」

文化內容的策展人,建構知識並打造溝通平臺

方克舟心中的媒體定義十分寬廣,是一種進行資訊交流的場域、空間或平臺,但媒體的資訊編排毫不馬虎,都經過縝密設計。「我們是有意識的透過內容的產製與露出,傳達我們關注的主題、遞送某些問題意識」方克舟將Mata Taiwan 所從事的文化推廣工作,定位為一種「策展」。以他們長期關注的高雄小林村大武壠族議題為例,團隊除了穩定刊登相關文章,也協助建構族群的系統性知識,參與編修大武壠族的維基百科並推上一日亮點條目,為正名之路鋪墊;同時策畫竹藤編、傳統刺繡等工作坊,兼顧在地知識的推廣與傳承。他們透過多元的數位內容及實體互動,呈現出大武壠族的立體樣貌,亦使議題進入眾人的生活與視野。
Mata Taiwan同時積極嘗試不同形式的策展。面對日月潭邵族的祖靈祭期間年年與萬人泳渡活動重疊,時常造成泳客與族人間的衝突或誤解,Mata Taiwan在2019年時與邵族文化發展協會合作,將Chatbot聊天機器人應用於部落祭典場景中。他們在因儀式而封路的現場設置QR code,讓遊客連結到精心撰寫而成的故事包,透過遊戲式的即時互動介紹邵族的知識,同時揭開祭儀的神秘面紗,試圖經由一場結合敘事與科技的策展,搭起本地原住民與外地遊客間的溝通橋樑。
Mata Taiwan邀請大武瓏族的耆老,傳授傳統竹藤編技法,透過手把手
的現場教學,讓民眾親身體驗原住民族的傳統技能與日常。
  • 當今許多原住民族青年在外工作、求學,對傳統祭典等部落文化相對陌生。然而祭典的事前準備工作繁多,需要大量人力投入,Mata Taiwan發想運用「工作假期」的模式,讓外地訪客與部落青年共同在耆老的帶領下,砍竹、架鞦韆、製作傳統料理等,透過文化學習與體驗過程,重新認識部落,進而引起青年萌生文化認同。
Mata Taiwan 以策展為概念,持續推動議題溝通。在討論度高的原住民
族狩獵權益問題上,平臺不僅透過文字論述,也讓部落耆老與群眾面對
面,分享原住民族在生態平衡的思惟下,所實踐而成的狩獵文化。

汲取原住民族的養分,擴大耕耘地域性文化

Mata Taiwan 於2020 年與社團法人臺灣竹會合作出版《竹仔:非草非木的島內生活指南》,梳理竹業發展史、盤點竹種生態,同時記錄島內各民族的竹文化、傳統竹編技法等,期許能從臺灣的竹文化史中,尋出竹子的當代意義。
Mata Taiwan 於2020 年與社團法人臺灣竹會合作出版《竹仔:非草非木的島內生活指南》,梳理竹業發展史、盤點竹種生態,同時記錄島內各民族的竹文化、傳統竹編技法等,期許能從臺灣的竹文化史中,尋出竹子的當代意義。
作為非原住民經營的原住民族資訊平臺,Mata Taiwan的初衷始終是達成跨族群、跨文化的交流。至於交流的深度與影響層面,方克舟認為可分成四大層次:首先透過不斷著墨標題與文圖素材,吸引受眾的關注,讓文章先被「看見」。進而經由文章內容,引發讀者思考,無論認同或反對,至少使受眾「產生興趣」。接著有機會促進「觀念的交流與轉換」,尤其以現場互動的實體活動為佳。若能進入最高層次,便會發現受眾開始「採取行動」,從嫁進部落、成為合作夥伴到積極參與相關倡議,顯示團隊線上與線下並進的策展行為,不僅促進對話,更有機會引發另一項行動的展開。
事實上,Mata Taiwan近年從事的跨文化策展工作已從原住民族議題,擴大延伸至地域建築、竹藝產業、流域記憶等範疇。方克舟推測拓及這些合作機會的原因,是因為眾多地域性文化涉及原住民族,而客戶肯定他們過去在原住民族議題上的成果,因此讓Mata Taiwan獲得領域拓邊的契機。未來舉凡與地域性文化相關的事物,都將納入Mata Taiwan的守備範圍,他們期望透過大議題包小議題的策略,適時將過去所累積關於原住民族的知識與觀念納入溝通內容,透過不同的議題策展,擘劃出編輯地方文化的另類切角,同時不分族群界線,持續挖掘關於這塊土地的記憶與知識。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巢兼代》刊物 Vol.4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城市透鏡文化有限公司
圖片提供|方克舟、Mata Taiwan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見域Citilens
    見域Citilens
    我們是見域工作室,發行《貢丸湯》不只因為貢丸湯是新竹名產,而是我們相信文化就如同路邊的貢丸湯,在巷口、街邊,在城市裡的無數角落,跟生活緊緊鑲嵌在一起。唯有當人們重新談論城市,願意走進城市的不同角落,才有改變的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