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鄰居是園藝師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租住村屋七年了,最近都在特別留意這家四周的變化。偶然發現,地下附近原本凌亂的空地,驀地出現一個小花壇。這個設計起初我以為是政府的美化工程,後來我又想,這兒才不是政府管理的區域,很快否定了這個想法。是不如告訴我,斜對面搬來一戶愛花之人,整個天台都放滿盆栽,拉起華麗的小燈泡,每晚每夜都看見他們在護花和賞花,享受一種世外桃源的風光。

他們是一個小家庭,丈夫和妻子,還有一個十多歲的兒子。也許他們從市區搬進郊區,看得出他們極喜歡鄉野的寧靜。我不是個會種花的人,然而卻欣賞他們對花情有獨鍾,每夜都看到他們到天台淋花,修剪盆栽,當然還會坐在天台的戶外椅子上,看看星空,聊花聊人聊心事。

我提着外賣回家,經過那座小花壇,發覺無論設計及擺位上都充滿心思。外圍是紅磚,圍了一圈又一圈,磚內是有花,紅色和白色,有一隻仙鶴,最中央的那層是紅葉植物,整個設計簡約不造作,讓路過的人駐足欣賞。

這件事讓我想起一些狀況,這座花盡心思去砌的小花壇,其實會欣賞的人真的不多,意思是會經過的人大多數是村民,並不會像康文署公園那樣有數以千計人流。即使人不多,園藝師仍然醉心布置,看得出他做這個並不是為了得到千萬人讚賞,而是滿足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哄自己快樂,至於是否有欣賞,隨緣就好。

我最近遇到一個很難得會細心看我的文章的新讀者,我覺得自己突然變了一個園藝師,雖然在我的世界裡,我覺得自己的盆栽和園景都很美,一直都很用心去經營和栽培,然而即使我再花心思,這些年來會欣賞我的文字的人也許真的不過十個,或者更少。現時文字的觸及率低處未算低,有時候都會反思,是我的風格太另類太悶蛋,才會如此冷清。

不過,這讀者有一種別人從來沒有的閱讀角度,讓我既驚嘆又感動,仿似是我文字培養出來的花卉那樣,能夠從文字裡吸取養份,再而透析我的想法,而且有些角度連我也沒有想過可以如斯解讀。這個讀者的確是萬中無一的賞花者,而我沉寂了良久的文字動力,也因而變得比較有一點想法,是期望從她的想法中得到一點思維,然後再繼續寫下去。

每個人都是園藝師,然而要找到一個懂得欣賞花卉的人,其實也需要運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藍兼併的沙龍
14會員
46內容數
天秤座要找尋平衡,他不能讓心中的天秤完全傾斜,但可以為了愛一個人,而稍微傾則,但不能超過那個弧度,否則他會失控。處女座追求完美及絕對的安全感,希望對方既定習慣後,就不要輕易改變,稍微改變,都會觸動她的神經。
藍兼併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19
什麼是有才華,就是當你被看見了,才算是有才華。台灣電影《鬼才之道》以一種破格方式呈現黑色幽默,除了讓人笑得開懷外,更多的是,笑位以外的寂靜,好像會維持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在大埔的戲院看這套台灣新上的鬼片,正正是農曆7月14日那晚,我原本提議夜遊新娘潭,後來也聽不如的說話,陪她看看鬼片應節。 其
Thumbnail
2024/08/19
什麼是有才華,就是當你被看見了,才算是有才華。台灣電影《鬼才之道》以一種破格方式呈現黑色幽默,除了讓人笑得開懷外,更多的是,笑位以外的寂靜,好像會維持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在大埔的戲院看這套台灣新上的鬼片,正正是農曆7月14日那晚,我原本提議夜遊新娘潭,後來也聽不如的說話,陪她看看鬼片應節。 其
Thumbnail
2024/07/30
南韓,是我們一家首度踏足的國度。而我們到訪的城市,名為首爾。飛機降落仁川國際機場的那刻,約為當地時間晚上9時40時,首爾比香港快一小時。我們拖着行李,在入境時忘了填入境表而擔擱了少許時間,體會過首爾的慢後,才深深感受到香港的效率,真的是世界尖端。
Thumbnail
2024/07/30
南韓,是我們一家首度踏足的國度。而我們到訪的城市,名為首爾。飛機降落仁川國際機場的那刻,約為當地時間晚上9時40時,首爾比香港快一小時。我們拖着行李,在入境時忘了填入境表而擔擱了少許時間,體會過首爾的慢後,才深深感受到香港的效率,真的是世界尖端。
Thumbnail
2024/05/10
東張何伯成為社會熱話,坊間一面倒指責較他年輕30年的內地女子為財而嫁給老伯,而她在接受訪問時穿金戴銀,10萬元以上的名錶,數以萬計的鑽戒及耳環,都予人一種貪財之感。我無意評論誰是誰非,也相信社會自有公論,反而這個情節令我想起台灣早前一套名為《惡女》的電影,人物設定上與何氏夫婦相類近,電影中老翁的女兒
Thumbnail
2024/05/10
東張何伯成為社會熱話,坊間一面倒指責較他年輕30年的內地女子為財而嫁給老伯,而她在接受訪問時穿金戴銀,10萬元以上的名錶,數以萬計的鑽戒及耳環,都予人一種貪財之感。我無意評論誰是誰非,也相信社會自有公論,反而這個情節令我想起台灣早前一套名為《惡女》的電影,人物設定上與何氏夫婦相類近,電影中老翁的女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直覺得街角門前的小花盆們,是現代都市密集生活中與自然聯繫的一種集體潛意識,不然怎麼獨棟的家戶都有咧!即使有花園的也都是。 像一支天線伸向衛星,這些盆栽們橫向伸向一個遠處召喚的原始蓋亞森林…… 差一點就想用這概念做一個作品,還好那個聯盟取消了,不然也挺費事的 「花園在路上」是十年來一直從事的園藝活動
Thumbnail
一直覺得街角門前的小花盆們,是現代都市密集生活中與自然聯繫的一種集體潛意識,不然怎麼獨棟的家戶都有咧!即使有花園的也都是。 像一支天線伸向衛星,這些盆栽們橫向伸向一個遠處召喚的原始蓋亞森林…… 差一點就想用這概念做一個作品,還好那個聯盟取消了,不然也挺費事的 「花園在路上」是十年來一直從事的園藝活動
Thumbnail
剛才看完了朋友的部落格,他自己寫了一個以居家時尚與美食為主的部落格。說實在的、其實我很羨慕那些人,我的意思是說那些能寫出生活瑣事的那些人,那些人讓其他的那些小小升斗,在觀閱別人文字的同時瞭解這世界,同時飽餵自己對這花花世界的渴望。
Thumbnail
剛才看完了朋友的部落格,他自己寫了一個以居家時尚與美食為主的部落格。說實在的、其實我很羨慕那些人,我的意思是說那些能寫出生活瑣事的那些人,那些人讓其他的那些小小升斗,在觀閱別人文字的同時瞭解這世界,同時飽餵自己對這花花世界的渴望。
Thumbnail
剛看到網路上有居住在外國的台灣人,寫著他們家外面有滿滿的花園可以供附近的鄰居們欣賞
Thumbnail
剛看到網路上有居住在外國的台灣人,寫著他們家外面有滿滿的花園可以供附近的鄰居們欣賞
Thumbnail
我們家頂樓有一座小花園,從我有記憶以來自己主動上去的次數應該一隻手能數出來,自認為是都市小孩,怕蟲、怕螞蟻、怕吹風...但人生停下來後,時間變多了,不想整天耍廢的時候就會上樓看看,加上爸媽近期不在台灣,樓上的植物也要有人照顧,我就順理成章,自動自發地接下這個任務了。
Thumbnail
我們家頂樓有一座小花園,從我有記憶以來自己主動上去的次數應該一隻手能數出來,自認為是都市小孩,怕蟲、怕螞蟻、怕吹風...但人生停下來後,時間變多了,不想整天耍廢的時候就會上樓看看,加上爸媽近期不在台灣,樓上的植物也要有人照顧,我就順理成章,自動自發地接下這個任務了。
Thumbnail
租住村屋七年了,最近都在特別留意這家四周的變化。偶然發現,地下附近原本凌亂的空地,驀地出現一個小花壇。這個設計起初我以為是政府的美化工程,後來我又想,這兒才不是政府管理的區域,很快否定了這個想法.....
Thumbnail
租住村屋七年了,最近都在特別留意這家四周的變化。偶然發現,地下附近原本凌亂的空地,驀地出現一個小花壇。這個設計起初我以為是政府的美化工程,後來我又想,這兒才不是政府管理的區域,很快否定了這個想法.....
Thumbnail
文人品茗賦詩歌,花藝交流逸趣多;種子苗栽分享樂,怡情養性鬱盡磨。   古人品酒吟詩煮茶會友,我的朋友們以花會友,對於花藝我並不在行,但身邊不乏園藝高手,看到甚麼花不認識的,只要把圖傳給這幾些朋友,十之八九都能很快有答案;說起以花會友,要從我的麻吉好友阿卿談起: 阿卿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對於繪畫、攝
Thumbnail
文人品茗賦詩歌,花藝交流逸趣多;種子苗栽分享樂,怡情養性鬱盡磨。   古人品酒吟詩煮茶會友,我的朋友們以花會友,對於花藝我並不在行,但身邊不乏園藝高手,看到甚麼花不認識的,只要把圖傳給這幾些朋友,十之八九都能很快有答案;說起以花會友,要從我的麻吉好友阿卿談起: 阿卿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對於繪畫、攝
Thumbnail
我認識的那些人,除了本業很優秀之外,個個都有可以拿出來說嘴的才華。像是艾先生和好友們,有著工程師的身份,但每個人實際上是個蓋房高手。有人開了會計師事務所,卻種出了一大片和私人植物園有得拼的美麗花園。有人是打理家務的主婦,同時也是在拼布界時常名列前茅的能力者。有人是獸醫,私底下不僅會拼布,也很會種植農
Thumbnail
我認識的那些人,除了本業很優秀之外,個個都有可以拿出來說嘴的才華。像是艾先生和好友們,有著工程師的身份,但每個人實際上是個蓋房高手。有人開了會計師事務所,卻種出了一大片和私人植物園有得拼的美麗花園。有人是打理家務的主婦,同時也是在拼布界時常名列前茅的能力者。有人是獸醫,私底下不僅會拼布,也很會種植農
Thumbnail
花海一隅         我真是新社花海重度愛好者。          自從八年前開始,幾乎年年來報到。只是每年身邊的人略有不同,從最早的爸爸、媽媽、姐姐,到近幾年的公公和孩子們,其中幾乎不變的是老公,他的身分從一路從男朋友、老公晉升到孩子的爸。         一個地方能值得多次舊地重遊,必有不凡
Thumbnail
花海一隅         我真是新社花海重度愛好者。          自從八年前開始,幾乎年年來報到。只是每年身邊的人略有不同,從最早的爸爸、媽媽、姐姐,到近幾年的公公和孩子們,其中幾乎不變的是老公,他的身分從一路從男朋友、老公晉升到孩子的爸。         一個地方能值得多次舊地重遊,必有不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