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與他的海》海洋追夢的背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討海人內心的黑潮,屬於台灣人的海洋故事

對於在海島上的台灣不親水這件事情,有多方領域的專家提出假設與自己的答案,有敘述關於親不親水與海島群眾無關,也有歸咎於過去國民政府與對岸內戰導致群眾對於海洋的閉鎖。不管如何從20世紀末的台灣也開始關注於自己與最大水域太平洋之間的關係,甚至有人將下半場的人生奉獻給海洋。

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是關於兩個男人朝大海奔去的故事。敘述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與鯨豚攝影師金磊兩個中年男子追夢過程與家人之間若即若離的關係,奉獻給海洋但卻對岸上仍有牽掛,男人在家庭與築夢間如何妥協與平衡。

raw-image
raw-image

台灣的海洋教育,一段還須努力的漫漫長路

2015年《夢想海洋》紀錄片敘述懷抱獨木舟環島夢的退休教授蘇達貞帶著十六位跟他有同樣想法的背包客一起規劃、練習划槳與自行製作渡海船隻的實踐過程。

直到2021年不管是在公投藻礁問題、海洋生物保育、甚至進一步拓展對海的認識與教育裡,台灣人可能還得再花上一些時間了解這片藍色大洋面臨的問題與她的美好跟危機。甚至在經濟與環保之間作出判斷與抉擇,這讓已經遠裡海洋好多年的台灣人可能還有一段漫長的路途要走。

raw-image
raw-image

以紀錄片《一首搖滾上月球》拍攝台灣罕見疾病家庭與病友面對生活壓力下,重新取得目標努力奮鬥過每一天,廣受好評的導演黃嘉俊,開啟拍攝兩位男人追逐海洋夢的故事。

《男人與他的海》拍攝兩位以文字和攝影紀錄海洋故事與生態的討海人,他們如何開始親近海洋到投入這大海中開始自己的一片事業,到與親人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殘酷的現實和為理想投入實踐不斷在拔河,放棄了什麼修補了什麼,即便到今還不斷尋找那個陸上與海上的平衡點。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理想與現實,創作者在家庭和工作之間的矛盾拔河

這部2020年的電影與2015年《夢想海洋》最大不同點是,《夢想海洋》是一個招集圓夢的過程,從開始到結束可以看見一個活動的規劃與想辦法去實踐的過程。

但是《男人與他的海》是一段人生和長久以來面對現實狀況各種襲來對自己選擇感到疑惑,但同時又想投身自己喜好滿足自我與回饋社會的過程。可以說是一部是計畫行動,一個則是生涯規劃,有著截然不同的兩個面向。但是兩部電影也都在敘述關於自身對於海洋的熱愛與生於島嶼居民因有的自豪感。

raw-image
raw-image

廖鴻基在35歲那年辭掉穩定薪資工作,成為關心海域問題的討海漁夫,並開始他的寫作生涯,成為台灣海洋文學的代表創作者之一,並獲得多個文學獎項。發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關懷台灣海洋環境與生態還有文化等問題。

另一個則是獲得國際攝影獎項,與海洋相處多年的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因為拍攝鯨豚生態常常有三分之一的時間不在家遊走海外,在家庭和工作之間時常碰撞。兩個海洋創作者都面臨自己理想與家庭問題,但同時也擔憂著那片蔚藍海域。

raw-image
raw-image

你永遠不知道海裡面有什麼,在這沒有答案的汪洋中

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中有著漂亮美麗的大海影像,同時也帶觀眾看見美麗的鯨豚倩影,我認為電影裡有許多畫面是在日常難以見,甚至不同於探索頻道屬於台灣人自己的角度和親海的南島民族對於自身大海的觀點。

這部電影在展現美與兩位創作者的理想上電影有著不錯的角度,但是我自己認為在連結家庭矛盾上是點到為止,並沒有太多關於廖鴻基和金磊家人的觀點,對於廖鴻基和女兒之間化解心結和矛盾的過程也略帶保留,可以說是以討海人本位的方式去詮釋這部電影。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部電影雖然是以大海男子與海洋為出發點,與其說探討海洋文化,更多衍伸其實是當你投入興趣與理想之中時,結果可能沒有你想像的美好或是順利,甚至得忍受社會異樣的眼光和家人家庭成員的不諒解,這些都是在追夢時必經的矛盾。

在未知的海洋裡,你永遠不知道在追夢跳下的海水裡見到的是一片漆黑的深淵或彭湃的海洋世界,也許當你跳的姿勢正確便會發現這片海的奧妙之處,才會找到在人生海洋的生存之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1/12/24
感謝分享!
avatar-img
陸坡的圖像文字回收桶
700會員
846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Thumbnail
曾六度榮獲葛萊美獎的製作人Daniel Ho,與台灣大自然音樂製作人吳金黛聯手,再次以島嶼及海洋為主題,為公視兒少紀錄影集《海洋日記》,打造一張完美貼合且敘事完整的劇集原聲帶。 海洋日記,是一篇篇在海邊寫下的精彩故事,也是一段段由大海創造的美麗奇遇。
Thumbnail
曾六度榮獲葛萊美獎的製作人Daniel Ho,與台灣大自然音樂製作人吳金黛聯手,再次以島嶼及海洋為主題,為公視兒少紀錄影集《海洋日記》,打造一張完美貼合且敘事完整的劇集原聲帶。 海洋日記,是一篇篇在海邊寫下的精彩故事,也是一段段由大海創造的美麗奇遇。
Thumbnail
因為五月初要跟朋友到花蓮,跟著廖鴻基老師搭船去賞鯨,老婆大人建議,要我在行前開個線上讀書會,導讀廖鴻基的書,先做點功課,讓大家在賞鯨及及與了老師一整天的導覽中更有收穫。 於是在家裡的「書櫃們」尋找一番,找出七本廖鴻基老師寫的書,老婆大人也到市立圖書館借了其餘十來本家裡沒有的,基本上,廖老師的著作十之
Thumbnail
因為五月初要跟朋友到花蓮,跟著廖鴻基老師搭船去賞鯨,老婆大人建議,要我在行前開個線上讀書會,導讀廖鴻基的書,先做點功課,讓大家在賞鯨及及與了老師一整天的導覽中更有收穫。 於是在家裡的「書櫃們」尋找一番,找出七本廖鴻基老師寫的書,老婆大人也到市立圖書館借了其餘十來本家裡沒有的,基本上,廖老師的著作十之
Thumbnail
台灣入圍金馬的紀錄電影《捕鰻的人》敘述宜蘭蘭陽溪出海口,在每年冬季都會有許多阿美族原住民在海邊搭起捕鰻苗的臨時工寮地,在夜間冒著低溫與深不如見五指的黑,在大浪中下海捕撈賺取高價收購金。有些人一去再去,而有些人去了以後,就沒有以後。
Thumbnail
台灣入圍金馬的紀錄電影《捕鰻的人》敘述宜蘭蘭陽溪出海口,在每年冬季都會有許多阿美族原住民在海邊搭起捕鰻苗的臨時工寮地,在夜間冒著低溫與深不如見五指的黑,在大浪中下海捕撈賺取高價收購金。有些人一去再去,而有些人去了以後,就沒有以後。
Thumbnail
《男人與他的海》拍攝兩位以文字和攝影紀錄海洋故事與生態的討海人,他們如何開始親近海洋到投入這大海中開始自己的一片事業,到與親人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殘酷的現實和為理想投入實踐不斷在拔河,放棄了什麼修補了什麼,即便到今還不斷尋找那個陸上與海上的平衡點。
Thumbnail
《男人與他的海》拍攝兩位以文字和攝影紀錄海洋故事與生態的討海人,他們如何開始親近海洋到投入這大海中開始自己的一片事業,到與親人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殘酷的現實和為理想投入實踐不斷在拔河,放棄了什麼修補了什麼,即便到今還不斷尋找那個陸上與海上的平衡點。
Thumbnail
一想到夏天,會想到什麼呢?烈日?海邊?沙灘?衝浪?
Thumbnail
一想到夏天,會想到什麼呢?烈日?海邊?沙灘?衝浪?
Thumbnail
《男人與他的海》由黃嘉俊導演籌製長達3年,記錄橫越8500公里的距離,記錄投奔海中的兩個父親──廖鴻基與金磊,如何正視海洋在生命裡的召喚。 黃嘉俊說,「不論你眼中的海洋為何,身為紀錄片導演,我希望這部電影可以帶領台灣人認識汪洋中的美麗與其豐富的生命活力,並從兩位主角的故事中啟發自己對生命的渴望,找
Thumbnail
《男人與他的海》由黃嘉俊導演籌製長達3年,記錄橫越8500公里的距離,記錄投奔海中的兩個父親──廖鴻基與金磊,如何正視海洋在生命裡的召喚。 黃嘉俊說,「不論你眼中的海洋為何,身為紀錄片導演,我希望這部電影可以帶領台灣人認識汪洋中的美麗與其豐富的生命活力,並從兩位主角的故事中啟發自己對生命的渴望,找
Thumbnail
巴奈與月 作者: 獅子心, 伍薰   繪者: 獅子心 出版社:海穹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04/0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9969628 叢書系列:島嶼記憶 規格:特殊裝訂 / 184頁 / 15.4 x 21.6 x 1.35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
Thumbnail
巴奈與月 作者: 獅子心, 伍薰   繪者: 獅子心 出版社:海穹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04/0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9969628 叢書系列:島嶼記憶 規格:特殊裝訂 / 184頁 / 15.4 x 21.6 x 1.35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
Thumbnail
他知道,沒有人在海上是孤獨的。 ——海明威《老人與海》 賞鯨 花蓮港多羅滿賞鯨 03-8333821  跟我們一起,暫時離開陸地吧!到海上來。以「多羅滿」賞鯨船為伴,追尋海上活躍的鯨豚,聽解說員分享自然與人文的故事,沈浸在太平洋海風中,從藍色世界這一邊重新看見台灣,發現這座美麗島。這是一趟「賞鯨生態
Thumbnail
他知道,沒有人在海上是孤獨的。 ——海明威《老人與海》 賞鯨 花蓮港多羅滿賞鯨 03-8333821  跟我們一起,暫時離開陸地吧!到海上來。以「多羅滿」賞鯨船為伴,追尋海上活躍的鯨豚,聽解說員分享自然與人文的故事,沈浸在太平洋海風中,從藍色世界這一邊重新看見台灣,發現這座美麗島。這是一趟「賞鯨生態
Thumbnail
幫忙報名的朋友 回饋了海上拍的照片 並且說孩子們看到鯨豚都很開心 海洋本來就不該只是一個想像 台灣已不再是國民黨戒嚴時代的台灣 過去長期的禁令 讓人民遠離海洋對海感到陌生 因著不理解當然也沒有好好的珍惜 各種嫌惡設施都往海邊放 美麗的海岸線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水泥 還好1996年台灣尋鯨小組的創舉 終
Thumbnail
幫忙報名的朋友 回饋了海上拍的照片 並且說孩子們看到鯨豚都很開心 海洋本來就不該只是一個想像 台灣已不再是國民黨戒嚴時代的台灣 過去長期的禁令 讓人民遠離海洋對海感到陌生 因著不理解當然也沒有好好的珍惜 各種嫌惡設施都往海邊放 美麗的海岸線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水泥 還好1996年台灣尋鯨小組的創舉 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