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稿玩家》── 夾在真實與虛幻的愛,難以定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遊戲大家玩得多,但當大家玩遊戲時有沒有想過NPC的感受呢?《脫稿玩家》原於2020年7月上映,但因疫情之故,電影延至2021年夏天上映。即使如此,《脫稿玩家》依然受到不少好評,在美國爛番茄影評網站上平均得到7分,算是個不錯的成績,甚至比《一級玩家》還要好,到底這部電影為何能取得好成績呢?

《脫稿玩家》故事講述在遊戲《自由城市》中扮演銀行職員NPC的蓋伊一直以來都在找尋生命中的命中注定。有一天,他在街上偶遇了蜜莉·拉斯克,自此他便知道他找到了他生命中欠缺的東西。在他日常經歷被玩家搶劫時,他看到蜜莉,為了追求她,蓋伊搶去並戴上搶劫犯玩家的墨鏡,由此發現一個非一般的世界並展開他的冒險追愛之旅。

  • 現實vs虛擬
蓋伊:「你並不明白,因為我們根本不一樣,你剛剛不就是這個意思嗎?我們不一樣,你是真的,那我呢?我是甚麼?就算我不是真人,我有那麼一瞬間,我有活著的感覺。」

每次提到以遊戲為題的影視作品時,我們總會想起現實與虛擬的關係。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實與虛擬的界限變得愈來愈模糊。相較三次元,二次元世界彷彿更加安全和可信。在日本,曾出現一些患有二次元禁斷症候群的人。他們對現實人類提不上興趣,只對二次元人物產生好感。有些人更會與二次元人物結婚。當我們為這種情況感到驚訝時,科技的進步並不只如此,近年來三次元與二次元世界進一步結合,產生一個又一個令人驚歎的技術和產品,如VR,又或是Vtuber。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虛擬實況主,近年來直播或主播的風氣盛行,而有些公司利用虛擬直播主打造出不一樣的直播風格,並在 Youtube、bilibili等平台吸納許多觀眾及粉絲,當中以日本經紀公司「Hololive Production」最為人熟悉,公司旗下的虛擬藝人不只在日本,在中國,印尼,甚至歐美國家等地亦有不少支持者。世界上難分真與假,在虛擬世界中更是如此。真實與虛幻是如此難以分辨,而在網絡世界中,真實與虛幻經常產生轉換,對於:「為何我們會在虛擬世界感受到真實?」這個問題,我早於《挑戰者一號》中作出我的答案,所以在此不再敍述,由此,我們不如更深入探討問題:甚麼是真實/虛構的存在?在電影中,蓋伊曾對自己的存在產生疑問:

蓋伊:「巴迪,如果你發現自己不是真人,你會怎麼辦?」
巴迪:「我就是我,我就在這裡嘗試著幫我的朋友解決問題,那我覺得就算我不是真人那又如何呢?」
蓋伊:「但你如果不是真人,那不就代表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的嗎?」
巴迪:「那是甚麼話,兄弟,現在我坐在這裡,陪著我最好的朋友,想方法幫他解決苦惱,對吧?即使我不是真人,但這一刻是真實的,此時此地,此刻是真實的。」

這個答案看似複雜,但其實理解上並不困難。在許久之前,笛卡兒也為自身存在作出「我思故我在」的答案。「我思故我在」誕生在一個懷疑論者的腦海中,人類如何肯定世界萬物是存在的呢?我們單據自己的五感去肯定東西的存在是不可信的,因為人的五感會產生偏差,所以我們難以肯定世界萬物的存在。在笛卡兒不斷否定下,他發現只有正在思考的自己是不能否定的,因為思考的行動確實正在進行中,由此肯定了自己的存在,所以只有思考中的自己才能意識到自己存在的事實。當然,在此所說的「自己」並非指肉體上的自己,而是精神上的自己。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很奇怪,我們看到物體不就足以證明東西存在了嗎?但在笛卡兒眼中並不如此,人的五感容易出現差異,每個人對於物體的外型、大小、顏色、聲音、觸感,甚至存在都有不同的答案,所以當我說我眼前有一張黑色的無椅背單人椅時,在某些人的眼中那是一張灰色的小桌子。另一個例子便是靈體了,有些人能看到,有些人看不到,我們能因有人看到就說靈體存在嗎?在這個時候,我們由於未能取得共識而對物件的存在出現疑問。當這個概念與蓋伊所說的話放在一起時,兩者在意義上非常相似,但不同的是,蓋伊知道自己是虛構的存在,而笛卡兒只肯定自己精神的存在。好了,感覺好像拉遠了,其實我只是想說巴迪的答案非常有趣,他認為存不存在並不重要,即使他們都只是遊戲中的數據,他們那種安慰朋友的真心是確實存在的,而在彼此談心的時刻也是存在的。巴迪由自己的情緒出發,並借著朋友的存在來肯定自己的存在,這一點與笛卡兒並不一樣。除了存在與否的問題,蓋伊進一步認為若自己的存在是假的,那他所做的東西還有意義嗎?這條問題看似合理,但實質並不成立因果關係,因為「假的」與「沒有意義」並非關聯,真的存在也可以是沒有意義的,同理,假的存在亦可以很有意義的,就如動漫角色、遊戲角色、小說人物、影視作品人物等等,他們即使並非誕生在三次元世界,但他們依然充滿力量,有些人從他們身上找到支撐自己的希望和對生命的熱愛,有些人在那些人物身上發現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所以有沒有意義並非由「真假」所判定,而是由個人心態取決,這就如在年幼時,我們會因為事情的失敗而認為為事情所花的時間毫無意義,但長大後,我們會明白那些失敗並非無意義,那些經歷是珍貴的知識和經驗。當我們回到問題:甚麼是真實/虛構的存在?我個人認為不管有沒有實體,只要有著自己意識的存在便是真實的存在,所以虛構人物也可以是真實的存在。

  • 是真愛還是虛幻的愛?
華特:「結果有一天,他在自由城遇見了你,你的出現讓他產生改變,他本來心如死灰,但突然間他有活著的感覺,到了最後,他真的活了。蜜莉,你改變了他。」

在《脫稿玩家》中,製作團隊嘗試探討NPC的存在,並在電影中利用AI的設定來為男主角蓋伊添上情感元素。當我看到女主角蜜莉與蓋伊有感情線時,我以為這部作品會是《觸不到的她》的同類型作品,講述人與人工智能虛構人物的戀愛,但結局的走向令我意想不到。在電影中,蜜莉和蓋伊有過以下的對話:

蜜莉·拉斯克:「這裡所有人都是玩家,他們都生活在現實世界,但你只能活在這裡,所以你才永遠沒法離開自由城。你是一個非玩家角色,一個遊戲的背景人物,你們的存在是為了讓遊戲更有趣。」
蓋伊:「你是說,我是假的?這整個世界都是假的,我甚至連主角都不是,只是背景裡的無腦工具人?為甚麼你是說這些?我愛你。」
蜜莉·拉斯克:「你愛我只是因為你的程序是這樣寫的。」

在電影中,蜜莉與華特研發的人工智慧系統能自行成長,並成立自己的思維模式,而蓋伊的存在更為特別,他與一般人無異,他有著自己的道德底線,思考模式,以及情感,而最重要的是他明白「愛」是甚麼,這一點就足以把他與其他人工智慧系統分隔開來。然而在電影中段,蜜莉指出蓋伊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工智慧系統,他認為的「愛」只是他的程序而致。有趣的是,蜜莉很快就知道她是錯的。當蓋伊被重設預設值後,蜜莉在華特的勸導下明白蓋伊遇見她後,蓋伊不再受程式所限,這表示蓋伊的愛並非只由系統程序所控,他跳過編碼,自行建立自己與蜜莉的情感連結。在這時候,蓋伊不只是一個人工智慧系統,亦是一個愛著蜜莉的男人。對我來說,我其實更希望蓋伊與蜜莉走到一起,但到電影的後半段,隨著蓋伊身份的揭曉,蜜莉對蓋伊的態度有了不少轉變,而蓋伊亦由一開始的「有自我意識的非一般NPC」慢慢轉換成真正的NPC,成為為蜜莉提供服務的工具人,整個故事的立意慢慢被扭轉。在電影的尾聲,蓋伊幫蜜莉拒絕了自己,他說:「但我不能永遠跟你在一起,我創造了這個世界,但我不能在這裡生活。」不同的世界成為兩人不能一起的原因,而並非兩人心意不相通。兩人最終沒有走到一起,而蓋伊指出他的存在如同一封情書,喜愛她的人其實在現實世界,透過這個講法,蓋伊把他對蜜莉的愛意轉換到現實世界的華特,因為他是華特所創造的角色,所以華特把他對蜜莉的感情植入在蓋伊的腦內,這個手法非常聰明,這段話讓觀眾產生蓋伊一直以來就是華特的感覺,完美地把蓋伊的情感轉移到現實世界的華特上。但當我們仔細思考後,便會有個問題出現:這個做法是否承認蓋伊對蜜莉的感情是程式所控呢?若是的話,那就間接承認蓋伊就是一個沒自我情感,按照華特設定的普通NPC,同時亦不符合前段劇情的人物設定。對我來說,我認為蓋伊雖在一開始的系統指示下愛上蜜莉,但在後來的接觸後產生只屬於自己的情感,相較人工智能NPC,我會更認同他是一個活在虛擬世界的真人,他是一個有著獨立思想與情感的人,所以他的愛與華特對蜜莉的愛並不完全相同。

不過對於這種處理手法,其實見怪不怪,在現今社會,人們都不鼓勵過度投入遊戲世界,就如中國為未成年人遊玩網絡遊戲定下時段,在非時段期間不能遊玩。所以,與遊戲角色相戀不但給予人奇怪的感覺,同時亦讓人產生沉迷遊戲的印象。當我們追查下去,找尋到底是甚麼原因讓人覺得人與網絡人物相愛是不正常時,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終極答案,因為「人與網絡人物相愛是不正常」的想法是多麼的理所當然。我個人認為或許原因就是《脫稿玩家》探討的「真/假」,我們知道遊戲角色是假的,所以我們理應不會投入過多的感情,我們認為那些東西總會有一天會消失。而有些人相信那些角色是真實的,所以他們把時間、金錢、情感投放在角色上。有人會覺得這種戀愛關係很正常,是因為他們不認為虛擬人物是虛構的存在,在他們的眼中,虛擬人物也有真情實感、自己的想法和生活。

雖然現在的科技並不足夠製造出像蓋伊的人工智能,但當真的有那麼一天時,大家會覺得怎樣呢?對大家來說,和一個與人類無異,但只存在於網絡的「人」戀愛是否正常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沒有名字的桃子的沙龍
12會員
82內容數
這個專題主要分享我對於不同類型的作品的所思所想,以及個人的情緒抒發。
2025/03/08
《去有風的地方》是一部療癒系電視劇,劇情描述女主角許紅豆因好友過世而到雲南雲苗村散心,並在當地與謝之遙相遇,共同為振興雲苗村而努力。本劇不僅展現雲南美麗風光,也探討都市人面對的壓力、現代社會的價值觀與人生追求等議題,帶給觀眾反思與療癒。
Thumbnail
2025/03/08
《去有風的地方》是一部療癒系電視劇,劇情描述女主角許紅豆因好友過世而到雲南雲苗村散心,並在當地與謝之遙相遇,共同為振興雲苗村而努力。本劇不僅展現雲南美麗風光,也探討都市人面對的壓力、現代社會的價值觀與人生追求等議題,帶給觀眾反思與療癒。
Thumbnail
2025/02/15
今年的動漫可說是文藝復興的一年。不知道大家看了哪一部重新連載的動漫呢?今次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我童年看過,不少人稱為神作的《Angel Beat!》。
Thumbnail
2025/02/15
今年的動漫可說是文藝復興的一年。不知道大家看了哪一部重新連載的動漫呢?今次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我童年看過,不少人稱為神作的《Angel Beat!》。
Thumbnail
2024/10/01
第一次寫的短評,標題不知道要怎麼改,所以就借助了ChatGPT的力量,我已經盡力找了個比較好的標題了,其他落選的標題有:金融驚濤駭浪:散戶、笨錢與殺人犯的交錯命運、華爾街風暴:散戶力量、笨錢效應與殺人犯的挑戰....不過我決定這個系列都用ChatGPT都幫忙改名,也算是這個系列的特色了
Thumbnail
2024/10/01
第一次寫的短評,標題不知道要怎麼改,所以就借助了ChatGPT的力量,我已經盡力找了個比較好的標題了,其他落選的標題有:金融驚濤駭浪:散戶、笨錢與殺人犯的交錯命運、華爾街風暴:散戶力量、笨錢效應與殺人犯的挑戰....不過我決定這個系列都用ChatGPT都幫忙改名,也算是這個系列的特色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近日玩了底特律變人,劇情讓我意外地覺得好玩,算是我目前玩過最好玩的,也可以說看過最好最完整的互動式電影,儘管它是電玩,但當電影來看也無違合。 因為是互動式電影,所以結局都有可能不一樣,故事中的三位仿生人,玩家可以自由選擇他們每一個關鍵時刻的決定,而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到他們的劇情走向。有十幾種不同結局
Thumbnail
近日玩了底特律變人,劇情讓我意外地覺得好玩,算是我目前玩過最好玩的,也可以說看過最好最完整的互動式電影,儘管它是電玩,但當電影來看也無違合。 因為是互動式電影,所以結局都有可能不一樣,故事中的三位仿生人,玩家可以自由選擇他們每一個關鍵時刻的決定,而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到他們的劇情走向。有十幾種不同結局
Thumbnail
這是一部關於叫做蓋伊的男子,生活在一個美好的城市,日復一日的過著上班又下班,上班再下班的日子,為此感到滿足的他,卻在某天遇上了真命天女後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 電影在2021年上映的電影喜劇,由萊恩·雷諾斯、茱蒂·康默、喬·奇瑞、李利·萊爾·豪艾里、烏特卡什·安邦德卡爾和塔伊加·維迪提主演。
Thumbnail
這是一部關於叫做蓋伊的男子,生活在一個美好的城市,日復一日的過著上班又下班,上班再下班的日子,為此感到滿足的他,卻在某天遇上了真命天女後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 電影在2021年上映的電影喜劇,由萊恩·雷諾斯、茱蒂·康默、喬·奇瑞、李利·萊爾·豪艾里、烏特卡什·安邦德卡爾和塔伊加·維迪提主演。
Thumbnail
最近在 MOD 看了《脫稿玩家》 (Free Guy),讓我有了非常驚喜的體驗,一部動作喜劇,不算大成本,卻認真塞入了社會觀察、致敬與哲學,而且不失娛樂性,甚至有所提升。這已經不僅是一部精湛的動作片,而是一種嘗試性的突破。
Thumbnail
最近在 MOD 看了《脫稿玩家》 (Free Guy),讓我有了非常驚喜的體驗,一部動作喜劇,不算大成本,卻認真塞入了社會觀察、致敬與哲學,而且不失娛樂性,甚至有所提升。這已經不僅是一部精湛的動作片,而是一種嘗試性的突破。
Thumbnail
沒有人是一出生,做每一件事情都會成功。一起跟NPC一樣,踏出勇敢的第一步,一起從Nobody變成Somebody吧!
Thumbnail
沒有人是一出生,做每一件事情都會成功。一起跟NPC一樣,踏出勇敢的第一步,一起從Nobody變成Somebody吧!
Thumbnail
每次提到以遊戲為題的影視作品時,我們總會想起現實與虛擬的關係。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實與虛擬的界限變得愈來愈模糊。到底甚麼是真實/虛構的存在?
Thumbnail
每次提到以遊戲為題的影視作品時,我們總會想起現實與虛擬的關係。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實與虛擬的界限變得愈來愈模糊。到底甚麼是真實/虛構的存在?
Thumbnail
這部電影的內容就是以一個遊戲裡的NPC,也就是本來作為背景,設計出來服務進埸遊戲的人類的角色,由於具有訓練並提升自我的功能,在一次特定的,特殊的刺激下,漸漸演變成有自己意識的角色,不再日復一日重複既定的生活,也不遵從原本的遊戲規則。他隨心所欲,自由發展的結果,反而成為無論遊戲內或遊戲外深受歡迎的英雄
Thumbnail
這部電影的內容就是以一個遊戲裡的NPC,也就是本來作為背景,設計出來服務進埸遊戲的人類的角色,由於具有訓練並提升自我的功能,在一次特定的,特殊的刺激下,漸漸演變成有自己意識的角色,不再日復一日重複既定的生活,也不遵從原本的遊戲規則。他隨心所欲,自由發展的結果,反而成為無論遊戲內或遊戲外深受歡迎的英雄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有在戲院裡開懷大笑了呢?《脫稿玩家》絕對是 2021 的絕佳喜劇!Ryan Reynold 對主角蓋伊的幽默詮釋在這部電影裡又更上一層樓,我個人覺得比《死侍》更加有趣,影中也有不少致敬電玩、名人客串、迪士尼梗的各種彩蛋!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有在戲院裡開懷大笑了呢?《脫稿玩家》絕對是 2021 的絕佳喜劇!Ryan Reynold 對主角蓋伊的幽默詮釋在這部電影裡又更上一層樓,我個人覺得比《死侍》更加有趣,影中也有不少致敬電玩、名人客串、迪士尼梗的各種彩蛋!
Thumbnail
Free guy 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科幻電影。   講AI未來議題,他成功!  講反資本主義議題,他成功!  講電玩議題,他成功!  講愛情,他成功!  講一個喜劇,他成功! 講一個賽博龐克,他成功! 講人的存在價值,更是最成功!   這部電影似乎蠻貪心的,什麼議題都想帶到、都想觸碰,而或許,他也
Thumbnail
Free guy 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科幻電影。   講AI未來議題,他成功!  講反資本主義議題,他成功!  講電玩議題,他成功!  講愛情,他成功!  講一個喜劇,他成功! 講一個賽博龐克,他成功! 講人的存在價值,更是最成功!   這部電影似乎蠻貪心的,什麼議題都想帶到、都想觸碰,而或許,他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