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好書36_21.09推理馬拉松閱讀書單(5&6)_《一開始就是假的》《死了一個娛樂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開始就是假的

集權時代政治掌控在當權者手上,一般人理不理會,結果都差不多;但民主時代不主動理會政治、只被動接受結果,感覺就有點冤大頭。
raw-image

封面是作者臥斧自己繪製的,這麼能寫又能畫,還有天理嘛!

故事一開始,八卦雜誌《吼週刊》的主編為躲避殺身之禍而藏身於旅館之中。

時間軸拉回去,一名早已下葬入土為安的政客屍體竟出現在海邊,引起一片熱議,雜誌發行人為了衝銷量,命令負責娛樂報導的主編以手上的資料拼拼湊湊,再發揮超高的瞎掰技能,把這樁怪事加油添醋寫成一篇滿滿陰謀論的政治新聞,意外引發熱烈迴響,銷量暴衝。

然而在刊出不久後,不但國安局的人找上門,接到談話性政論節目邀約的發行人更不知何故暴斃於飯店,報導裡提到的關鍵人物也接連死亡(主角根本是柯南體質,走到哪都會出事)。主編不禁開始懷疑,難道自己這一篇胡編亂造的報導還真的歪打正著,揭露了黨國的陰謀?難不成自己會因為這樣一篇文章惹禍上身,成為下一個滅口的目標?

這本小說影射了不少台灣政治人物與事件,這種敏感題材在作者幽默的筆下變得不那麼嚴肅也不那麼尖銳(但可能還是會引起有些政治立場的人反感?)。

我個人是蠻喜歡這種黑色幽默的,說是暗示但其實跟明示沒有兩樣的諷刺令人不禁失笑。比對文中的人事物跟現實的人事物,猜測何為真何為假,究竟指射何人何事,都是一種樂趣。正如作者所說,《一開始就是假的》的確是假的。它是個虛構故事。而我們閱讀虛構的作用之一,在於虛構有助於我們理解真實。

文中穿插一些內容農場殺人、遭到收購的媒體操縱輿論等各種偽資訊所引發的社會亂象,借此探討在這資訊爆炸、傳播速度飛快的時代,如何在資訊洪流中明辨真假是非。但說的總是容易,不被各種偽資訊迷惑、不被牽著鼻子走的人不多,而只需要一小部分的人被煽動了情緒,就足以把人推向懸崖邊。書中提到的程啟書案例,很明顯是影射蘇啟誠的事件吧,那段「結束程啟書生命的,不是抹黑的虛構醜聞,而是被醜聞挑起、但他不知如何對抗的真實惡意。」讀得很難過。

喜歡主編的這段自省:

《吼週刊》的資訊大多真假相摻,我一直認為讀者只把它們當成消遣;但倘若有人全盤接受,那怎麼辦?我寫的是娛樂報導,但報導內容畢竟都與人有關,我的報導或許沒有把人逼上絕路,但是否曾經傷害過誰?

更喜歡這段對「真實」與「真相」的討論: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真相』,每個人在不同時刻認定的『真相』還可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對『事實』的解讀會一直變化。你摸人家屁股、被打了一巴掌,這是『事實』;但對你們兩個來說,『真相』並不相同。」
真相是從事實衍生出來的,謊言是從真相衍生出來的,只要功課做得夠扎實,無論對方說的是謊話還是他認定的真相,你都有機會從中找出事實。

作者拋出的每一條線都有收乾淨,不過,我個人,不太喜歡屍體出現在海邊的解釋呵。

私心給分:4顆星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

raw-image

八卦周刊娛樂女記者劉知君在過勞昏睡期間錯過了同事林姵亭命喪性愛毒趴前傳來的求救訊號,出於自責也出於野心而展開調查,卻發現身邊似乎人人可疑,究竟還有誰是可信的?各種未審先判、仇女文化、娛樂圈的潛規則、援交包養迷姦與新聞白手套疑雲,愈是深入愈發現這潭水黑得深不見底,危險也潛藏其中。

這是一本娛樂效果極高、行文流暢的小說,可以窺探八卦新聞與娛樂圈的部分內幕,記者追新聞、狗仔蹲點、爆料、檢討抹黑被害者、性醜聞等內容都很精彩,作者柯映安透過鏡文學所提供的資源(《鏡週刊》)而得以取得第一手業內的資料,所以雖然是虛構小說,卻有一定程度的真實性。

不過,女主角深入虎穴的那些橋段,讀得太心驚了,真的有必要為了工作或一個真相冒險把自己賠進去嗎?又,讀到後來也開始懷疑,所謂的「真相」會不會也是一把雙面刃?最終水落石出的真相究竟能改變什麼?又對誰有意義?是正義,還是另一種二次傷害?

讀完不禁慶幸自己的生活很單純,也不在那混亂的圈子裡,但是比照一下現今社會的問題,又是下藥迷姦、又是換臉A片等等,犯罪早已潛伏於你我身邊,想著想著又不安了起來,女孩要毫髮無傷平平安安活在這世上真是太艱辛了!

私心給分:4.2顆星

總結

想起了之前分享過的《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分享文),再次提醒自己,在這個眼見不為憑、有圖不見得是真相的年代,更謹言更慎行,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先懷疑一下真實性,任何資訊都要先經過查實過濾,有興趣就進一步了解、討論。如果懶得查證了解得不多,身為愚人無法正確判斷,就乖乖閉上嘴,阻絕「可能有錯」的訊息繼續傳播,也不輕易用片面資訊論斷他人或亂貼標籤。然後,無論對錯,發言都要手下留情,別不給人活路,是這個世代人人都應該學習的公民素養,否則這個社會只會越來越躁動,越來越多怒氣,人們也越來越不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皓清-avatar-img
2021/12/06
記者真的是很容易接觸到世界黑暗面的職業,感覺危機四伏,但怎麼都現實中我對記者的印象差這麼多? 虛構的確有助於理解真實,很多時候小說能開闊我們的眼解,幫我們了解我們未曾留意或發現的事情。
圈圈轉圈圈-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09
現在很多記者都不怎麼賣力跑新聞了,而且有些素質實在......但也是有很認真的啦,只是是少數呵。 雖然很討厭狗仔文化,不過,為了錢,狗仔其實比很多新聞工作者努力(苦笑)
末冰-avatar-img
2021/12/06
妳看書的速度真是令人自嘆弗如啊…… 我還沒接觸過寫影劇和政治圈的小說欸,有興趣! 圈圈也是會寫又會畫的人啊😊
圈圈轉圈圈-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09
推理類的書籍通常可以看很快壓~~ 可能這類題材比較敏感吧,所以比較少這類作品。這兩本都是台灣作家寫的,希望台灣的好作品越來越多~~ 我會寫會畫但也僅止於自娛娛人啦~~謝謝妳的賞識呀~
圈圈好認真跑馬!佩服!喜歡這句~"閱讀虛構的作用之一,在於虛構有助於我們理解真實。"很多時候,我都是從小說中尋找真理阿!還有,"乖乖閉上嘴"在這個時代,總覺得是重要的能力啊 !試問我們周遭有幾人做得到?
圈圈轉圈圈-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06
壓力特別大的時候,閱讀逃避蠻紓壓的(笑) 就是因為太多人做不到,才會有這麼多亂象,活在網路世代的人們反而壓力愈大愈憂鬱...... 至少希望自己不要無憑無據亂評論或惡意中傷而傷害到人。想想,如果因為自己的幾句話而逼死一個人,多可怕呀!這種罪惡我可承擔不起......
avatar-img
圈圈轉圈圈的沙龍
98會員
181內容數
1.以插圖搭配文字,分享個人的閱讀心得。 2.每月閱畢清單(盡量)無雷的短文分享。
2023/07/08
幸與不幸,很多時候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罷了。
Thumbnail
2023/07/08
幸與不幸,很多時候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罷了。
Thumbnail
2023/03/29
上海的人就是海裡針,手一鬆就沒有了。
Thumbnail
2023/03/29
上海的人就是海裡針,手一鬆就沒有了。
Thumbnail
2023/02/25
2023/02/25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新聞是為真相而服務還是為了真相而交換利益?到底新聞存在的意義什麼?而當謊言的開始也許就是另一個謊言的延續
Thumbnail
新聞是為真相而服務還是為了真相而交換利益?到底新聞存在的意義什麼?而當謊言的開始也許就是另一個謊言的延續
Thumbnail
如今,媒體和出版業遭遇的強大競爭對手已不再是同業。與其矇著眼埋頭跳進爭奪閱聽大眾眼球的爭霸戰,不如認真思考自身存在的本質:是要爭一時的點閱數、每天盯著後台顧好個人KPI;報導選一個誘人吸睛、卻無聊短淺的議題來發揮;或是審慎地透過報導與出版品,為社會、為世界帶來一些重要、深刻的反省與價值。
Thumbnail
如今,媒體和出版業遭遇的強大競爭對手已不再是同業。與其矇著眼埋頭跳進爭奪閱聽大眾眼球的爭霸戰,不如認真思考自身存在的本質:是要爭一時的點閱數、每天盯著後台顧好個人KPI;報導選一個誘人吸睛、卻無聊短淺的議題來發揮;或是審慎地透過報導與出版品,為社會、為世界帶來一些重要、深刻的反省與價值。
Thumbnail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是句嘲諷新聞從業人員的話,光怪陸離的新聞每每出現在各報章媒體版面,鄉民就開始看笑話。女記者,那就更不堪了,畢竟,鄉民還會把母豬教、女權自助餐搬出來,把記者的記硬是換成妓女的妓。各種仇女。
Thumbnail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是句嘲諷新聞從業人員的話,光怪陸離的新聞每每出現在各報章媒體版面,鄉民就開始看笑話。女記者,那就更不堪了,畢竟,鄉民還會把母豬教、女權自助餐搬出來,把記者的記硬是換成妓女的妓。各種仇女。
Thumbnail
過去有不少電影都由小說改編而成,但甚少是由網上的小說變成電影。著名的本土網絡作家向西村上春樹的作品成就了香港難得的由網上變實體的電影,還要有三部之多,分別是2012年的《一路向西》、2017年的《西謊極落:太爆・太子・太空艙》,以及2019年的《作家的謊言:筆忠誘罪》。 人們喜愛謊言,不僅因為害怕
Thumbnail
過去有不少電影都由小說改編而成,但甚少是由網上的小說變成電影。著名的本土網絡作家向西村上春樹的作品成就了香港難得的由網上變實體的電影,還要有三部之多,分別是2012年的《一路向西》、2017年的《西謊極落:太爆・太子・太空艙》,以及2019年的《作家的謊言:筆忠誘罪》。 人們喜愛謊言,不僅因為害怕
Thumbnail
看了理財書就真的會理財嗎?看了保健書你就會變醫生嗎?看了食譜就會變大廚嗎?陌生的作者、冰冷的文字,根本無法說服閱聽者甚麼事。關鍵是,你是否自願想要相信這件事?或者你的觀念本來就如此?只是剛好有其他人的文字符合你的心意而已?
Thumbnail
看了理財書就真的會理財嗎?看了保健書你就會變醫生嗎?看了食譜就會變大廚嗎?陌生的作者、冰冷的文字,根本無法說服閱聽者甚麼事。關鍵是,你是否自願想要相信這件事?或者你的觀念本來就如此?只是剛好有其他人的文字符合你的心意而已?
Thumbnail
《當《虛假的共犯》現象是現實中的照妖鏡……》 在今時今日的社會,捍衛第四權的道路已經愈來愈艱澀。因為,第四權隨時因為其他因素而變質,甚至淪喪……
Thumbnail
《當《虛假的共犯》現象是現實中的照妖鏡……》 在今時今日的社會,捍衛第四權的道路已經愈來愈艱澀。因為,第四權隨時因為其他因素而變質,甚至淪喪……
Thumbnail
「真人真事」的題材一向特別吸引我的目光,要把本書當作小說看也未嘗不可。
Thumbnail
「真人真事」的題材一向特別吸引我的目光,要把本書當作小說看也未嘗不可。
Thumbnail
「少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我們常會聽到這句話,特別是在抨擊他人的時候,然而記者這份工作真的有這麼的不好嗎? 這部劇讓身為讀者的我們在討論記者是如何不惜一切方式得到新聞來源、亂下聳動標題、抄寫論壇文章當新聞內文,只為了頭條版面、高點閱率時,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觀看新聞所抱持的態度為何。
Thumbnail
「少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我們常會聽到這句話,特別是在抨擊他人的時候,然而記者這份工作真的有這麼的不好嗎? 這部劇讓身為讀者的我們在討論記者是如何不惜一切方式得到新聞來源、亂下聳動標題、抄寫論壇文章當新聞內文,只為了頭條版面、高點閱率時,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觀看新聞所抱持的態度為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