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是句嘲諷新聞從業人員的話,光怪陸離的新聞每每出現在各報章媒體版面,鄉民就開始看笑話。女記者,那就更不堪了,畢竟,鄉民還會把母豬教、女權自助餐搬出來,把記者的記硬是換成妓女的妓。各種仇女。
小模案從2017年之後,也是將近5年前的事,性愛派對各種藥頭、老鴇齊聚一堂,開始練蠱大亂鬥,原先可能只是尋歡,後來成了成年有權勢錢財男子的玩物,大哉問是:怎麼有錢人想的跟多數人都不一樣?是因為多數人真的都不夠有錢?而這些有錢有權的人最後好像都不會有太爛的下場,賠上身家性命的似乎都是中下層的人。這些不公平,全在死了一個女記者之後。
揚著追逐真相的大旗,擺出第四權的姿態,但做得不都是第四權的事。拿起麥克風,說著比誰都順的風涼話。如果閱聽大眾多數人喜歡的真的是裸體屍體,又怎麼期待媒體端出相反的報導?而笑貧不笑娼的社會氛圍,加上多年努力,好像看見成功倒影的人,又怎麼不被可能成功的黃金階梯吸引,最後又因為這場海市蜃樓摔個粉身碎骨呢?
小模死了之後,最慘的就是死人不說話。劇情需要編出了許多的蛛絲馬跡,儘管有些錯字影響閱讀,但還是有了個八成通順的故事線。身旁的閨密奮不顧身的想要彌補錯過求救訊息的罪惡感,一步一步的踏上屠龍英雄路。不是每個人都有龘䶛䨻䆉的運氣,只是這個故事恰好還是收在了一個算是幸福美滿生活的地方。
職場上真的難交朋友,身邊的人都不知道是天使還是惡魔,又或者披著天使皮的惡魔。想當然惡魔沒道理一上場就是壞人臉,不然哪個笨蛋會信他呢?只是這種惡魔如果太天使樣,還真的是會讓天真碎了一地,想轉身就離開這個險惡的社會。只是已經多了壓力、少了浪漫和不切實際,多數人還是留了下來,地上的玻璃心撿一撿,繼續生活,但就不再相信什麼理想、努力和堅持。
傻子才做的事,多數是年輕的衝勁加上一點勇氣。那些老了之後不再能承擔的風險和成本,都是年輕才有的。上司說的那些酸言酸語,平時上班也常說。只是經驗多了,虧吃過一些,更明白潛規則總是比白紙黑字的難遵守,最後可怕的就是不斷自我審查、設限。
多想兩分鐘,你可以少發一篇廢文。很多時候確實都得讓子彈飛一會兒,才能夠真的獲得比較充足的訊息得到自己的判斷。鋪天蓋地的網路消息和資訊傳播媒體充斥,真的是使得社會流露出一種特別不友善的氣氛。但要記得的是,每個故事背後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選擇不蠢,很多時候只是你沒那樣生活過。
推薦給對媒體、政治、娛樂剪不斷理還亂關係有興趣的朋友,或許你會從中看到一些醜惡,和更知道這些裸體跟屍體如何產出。也推薦給想從事媒體工作、想了解這工作的朋友,也許,下次你就不會再說出這文章開頭的那種輕薄嘲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6會員
505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拿過兩個碩士,還沒有起心動念去念博士之前,因為各種因緣際會,跑去倒了來找我諮詢報考在職碩士的一身冷水之後,想說也記錄一下,當作給每一個想念碩士的人一個另類冰桶挑戰。 幹話毒雞湯,我們下回見。
年假的最後,收在一本翻譯使得推薦序比本文好看的小書。悲催。讀書會的選書,本來接在《放屁》之後,挺期待的,翻了一下譯者的經歷,不知道為什麼這麼把這書處理得這麼不順,大概是跟哲學不熟吧!
大過年的收到條子的紅色祝福,總是覺得辛勤工作的人應該得到一些獎勵,於是寫點幹話,聊表心情。
這是本也很適合搭配音樂閱讀的書,繼馬芳的《地下鄉愁藍調》和張鐵志《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之後又一本音樂人談搖滾,這回可是美濃搖滾,圍繞著南臺灣的這個城鎮和全球化、土地改革以及以農養工的政策壓迫。
斷手指買書群組推的書,想說難得母校跟出版社合作出版翻譯書,捧個場買個一本,閱讀體驗其實比想像中的好,很流暢的看完二戰期間灣生的戰爭經驗,也看見一部分日本人對這場戰役的想法,一個高等教育學生的觀點。
身為半個(?)臺中人,中學時代都在臺中,想說應該對這些街頭飲食有些印象,加上在職碩又回臺中進修,感覺應該很熟,但其實沒有,書中提到的食物、店家大概只有一半是知道的。看書的時間又正好是每天下班後,不免覺得五臟廟敲鑼打鼓,書中有些插圖大約能夠望梅止渴(才怪。
拿過兩個碩士,還沒有起心動念去念博士之前,因為各種因緣際會,跑去倒了來找我諮詢報考在職碩士的一身冷水之後,想說也記錄一下,當作給每一個想念碩士的人一個另類冰桶挑戰。 幹話毒雞湯,我們下回見。
年假的最後,收在一本翻譯使得推薦序比本文好看的小書。悲催。讀書會的選書,本來接在《放屁》之後,挺期待的,翻了一下譯者的經歷,不知道為什麼這麼把這書處理得這麼不順,大概是跟哲學不熟吧!
大過年的收到條子的紅色祝福,總是覺得辛勤工作的人應該得到一些獎勵,於是寫點幹話,聊表心情。
這是本也很適合搭配音樂閱讀的書,繼馬芳的《地下鄉愁藍調》和張鐵志《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之後又一本音樂人談搖滾,這回可是美濃搖滾,圍繞著南臺灣的這個城鎮和全球化、土地改革以及以農養工的政策壓迫。
斷手指買書群組推的書,想說難得母校跟出版社合作出版翻譯書,捧個場買個一本,閱讀體驗其實比想像中的好,很流暢的看完二戰期間灣生的戰爭經驗,也看見一部分日本人對這場戰役的想法,一個高等教育學生的觀點。
身為半個(?)臺中人,中學時代都在臺中,想說應該對這些街頭飲食有些印象,加上在職碩又回臺中進修,感覺應該很熟,但其實沒有,書中提到的食物、店家大概只有一半是知道的。看書的時間又正好是每天下班後,不免覺得五臟廟敲鑼打鼓,書中有些插圖大約能夠望梅止渴(才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出書的緣由……突破逆境的人生思考! 勵志出書:林閔政的故事   「老師,謝謝你!因為看了你的故事,讓最近無薪假的我,心情好一點…」、「原來有人的故事和我很像!」千百種職場就有千百種故事,雖然主角不同,但一樣的是我們都曾陷在痛苦中…   這二年因疫情,很多人碰上職場的黑暗期,無薪假、資遣、減薪、
Thumbnail
我看了邂逅她的少女時代,裡面的有一位女性狗仔為了不擇手段想要摧毀一個名人,所以我知道記者狗仔都是一個樣,每一位記者狗仔,往往報導的新聞全都是虛假,他們靠著不擇手段賣虛假報導。 不管一切抹黑網紅名人受害者還在他們身上潑屎潑糞。
Thumbnail
還記得筆者之前提到將喜劇電影營銷成苦情片、珠寶代言一年到期不續的女藝人嗎?最近她家粉絲和某位女演員粉絲打架又鬧笑話了!想把前一天自家營銷號給女演員鋪的黑通稿黑熱搜全都甩鍋給新浪,結果女藝人粉絲和營銷號的解釋加固了女藝人粉絲都是文盲低齡粉的印象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那個新聞我也覺得很可怕,之前香港也試過兩名少女在商場被砍死,好慘,但斬人的人是當下瘋了失去理智,兩邊都是慘的。一想到一些無辜的市民無端端遭遇這些不幸,我就會覺得是前世因果,嘗試去理解事件為何會發生。宗教其實也是思緒的出口。 你有沒有想過突然遇上交通意外,或被人斬死,你剩下的是什麼。 我現在如果死
Thumbnail
台女,您有一則語音留言……現在播放。 如果有人要殺你,你要殺了他還是自殺呢? 畢竟他們說,如果你並非死於天災,那你不是自殺就是他殺。 什麼?一切都是陰謀? 那你下次找個天災級的人物交往吧? 這樣你會死得很平凡。 我想,雖然你可能有點不自由,但不會死去。 請好好享受活著唯一有的樂趣,感受震顫。
Thumbnail
一打開就捨不得闔上的小說,直擊娛樂記者與媒體圈的核心,還有那個龐大複雜的利益共犯結構。
Thumbnail
典妻與典妻婚、還有妻妓,多是被丈夫脅迫的女子,這些女子發生這些事,不僅拿不到半毛錢,還賠了一生。 若是能從中介入,讓夫妻兩人可以合離放妻、或是休妻,興許都是較好的結果。 更不用說孕女,那些孕女,許多都還不到及笄年齡就被四處轉賣生育了,比起妓子還更加辛苦可憐。或許也就是知道不停生育的辛苦,後頭這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出書的緣由……突破逆境的人生思考! 勵志出書:林閔政的故事   「老師,謝謝你!因為看了你的故事,讓最近無薪假的我,心情好一點…」、「原來有人的故事和我很像!」千百種職場就有千百種故事,雖然主角不同,但一樣的是我們都曾陷在痛苦中…   這二年因疫情,很多人碰上職場的黑暗期,無薪假、資遣、減薪、
Thumbnail
我看了邂逅她的少女時代,裡面的有一位女性狗仔為了不擇手段想要摧毀一個名人,所以我知道記者狗仔都是一個樣,每一位記者狗仔,往往報導的新聞全都是虛假,他們靠著不擇手段賣虛假報導。 不管一切抹黑網紅名人受害者還在他們身上潑屎潑糞。
Thumbnail
還記得筆者之前提到將喜劇電影營銷成苦情片、珠寶代言一年到期不續的女藝人嗎?最近她家粉絲和某位女演員粉絲打架又鬧笑話了!想把前一天自家營銷號給女演員鋪的黑通稿黑熱搜全都甩鍋給新浪,結果女藝人粉絲和營銷號的解釋加固了女藝人粉絲都是文盲低齡粉的印象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那個新聞我也覺得很可怕,之前香港也試過兩名少女在商場被砍死,好慘,但斬人的人是當下瘋了失去理智,兩邊都是慘的。一想到一些無辜的市民無端端遭遇這些不幸,我就會覺得是前世因果,嘗試去理解事件為何會發生。宗教其實也是思緒的出口。 你有沒有想過突然遇上交通意外,或被人斬死,你剩下的是什麼。 我現在如果死
Thumbnail
台女,您有一則語音留言……現在播放。 如果有人要殺你,你要殺了他還是自殺呢? 畢竟他們說,如果你並非死於天災,那你不是自殺就是他殺。 什麼?一切都是陰謀? 那你下次找個天災級的人物交往吧? 這樣你會死得很平凡。 我想,雖然你可能有點不自由,但不會死去。 請好好享受活著唯一有的樂趣,感受震顫。
Thumbnail
一打開就捨不得闔上的小說,直擊娛樂記者與媒體圈的核心,還有那個龐大複雜的利益共犯結構。
Thumbnail
典妻與典妻婚、還有妻妓,多是被丈夫脅迫的女子,這些女子發生這些事,不僅拿不到半毛錢,還賠了一生。 若是能從中介入,讓夫妻兩人可以合離放妻、或是休妻,興許都是較好的結果。 更不用說孕女,那些孕女,許多都還不到及笄年齡就被四處轉賣生育了,比起妓子還更加辛苦可憐。或許也就是知道不停生育的辛苦,後頭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