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after tim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50-60 我們一起在學校的日子。

隱約記得上次回校是58紀念,再都沒有再踏進來。
我的母校-輔仁大學,在台灣創校60週年了。

不熟悉的改變,讓踏入時有些陌生。變化是淺顯明確的。
像是撕去一層結痂舊皮。當年就讀時,白天在野聲樓秘書室工讀結束,要回系上上課。我會避開正十字的大路。穿越食品系後方那條樹林小道,穿過公博,回到文華樓。當時圍起的工地,已落成美術系的系館。
以前傍晚最常覓食的文園餐廳校慶沒開,輔園旁的書店已裝飾成新的文創商店。曾旁聽課的外語學院,整修的大樓已蓋好。在尋找陌生隱約有印象的舒德樓,才發現反覆來回的販賣紀念帽T的攤位後,原先破舊的大樓,已翻新成野聲樓的分部,以前工讀送文的學務處與總務處,已經都移到這裡。

彷彿只有文華樓靜止了。

蓮花池依舊在,走上二樓,
開了助教室大門,阿玉仍在電腦後忙碌的整理資料。習慣會想替常忙到沒時間吃東西的她買食物填肚子。邊吃邊聊,說起許多學長姐的近況,然後三個人腦筋激盪的在猜「刈包」學長本名到底是什麼XD
迷你的系友會,有遇到兩個熟悉面孔。歐歐跟很照顧學弟妹的珮瑜學姐~
轉角遇見道中老師,口罩讓人一時無法認出,在喊出「老師好」才想起馬上改口「主任好」。克老、法哥與識仁老師,是我課表裡的大多數。是熟悉,是歷史,是想念。

只是還沒習慣。

不習慣夜間部在白天安靜。如同現在系上正在面臨的轉型。樓下中文系熱鬧的迎系友,而我們曾有的歷史光輝好像暗了。

風華廣場在外,風華已不絕代。

可能就像白天的輔大,熱鬧卻不夠沉美。當夜晚到來,黑夜會將燈的輝映照出來。
離開校園前,跟妤在校門口十字架下的聖誕下合照。以前就發現這個十字架橫豎彎曲,卻不明就已。現在感覺它就像是個手臂,擁抱著每個願意回來看看的我們。

學校一直都在。
下次再穿著帽T回來。

輔仁大學60年校慶,快樂。

「讓我們在未來的某一天
再度在此地重逢吧 
在淡紅色的
季節來臨的那天 
笑容以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ing Lee的沙龍
6會員
38內容數
Ning L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0
「老師,我哭不出來。我的眼淚都留在愛河了。」
Thumbnail
2023/12/20
「老師,我哭不出來。我的眼淚都留在愛河了。」
Thumbnail
2023/12/19
「要風起 要別離 要萬里 要歸期不由你 才可明白 為何回頭」
Thumbnail
2023/12/19
「要風起 要別離 要萬里 要歸期不由你 才可明白 為何回頭」
Thumbnail
2023/12/18
城市裡我們各具一方,保持點距離的愛,學著如何去小心珍惜。
Thumbnail
2023/12/18
城市裡我們各具一方,保持點距離的愛,學著如何去小心珍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繼上一次的「只有兩個人的同學會」之後,我依約在3月13日早上南下彰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去探望高中恩師,老師和師母像候鳥一樣,半年住在台灣,每年四月以後,天氣變熱了,就返回加拿大的溫哥華與女兒同住。 聽大學同班同學芬說:「老師這兩年記憶力和活動力都變差了。」於是決定與不同屆的大學學姐、學妹一起去看老師
Thumbnail
繼上一次的「只有兩個人的同學會」之後,我依約在3月13日早上南下彰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去探望高中恩師,老師和師母像候鳥一樣,半年住在台灣,每年四月以後,天氣變熱了,就返回加拿大的溫哥華與女兒同住。 聽大學同班同學芬說:「老師這兩年記憶力和活動力都變差了。」於是決定與不同屆的大學學姐、學妹一起去看老師
Thumbnail
特地為了尋回小時候記憶中的古早味肉鬆,再走回跨區就讀中山區的國中。 這一程求學路都窩在台北盆地裡轉啊轉的,士林區,中山區,內湖區,打開地圖,指尖跨越不到5cm的距離,也不過幾站的捷運,怎麼就這麼久才回國中母校看看?心裡的距離太遠;記憶裡的同學太清晰;我們追逐著叛逆的叛逆,伸手就搆得到青春,奢侈地揮霍
Thumbnail
特地為了尋回小時候記憶中的古早味肉鬆,再走回跨區就讀中山區的國中。 這一程求學路都窩在台北盆地裡轉啊轉的,士林區,中山區,內湖區,打開地圖,指尖跨越不到5cm的距離,也不過幾站的捷運,怎麼就這麼久才回國中母校看看?心裡的距離太遠;記憶裡的同學太清晰;我們追逐著叛逆的叛逆,伸手就搆得到青春,奢侈地揮霍
Thumbnail
跟小一同學重逢後,她說對我的印象是文靜又很有氣質...哈哈,她是不是弄錯了什麼? 這個是光復的正門,後面的特殊建築,是建築學家修澤蘭女士的作品,
Thumbnail
跟小一同學重逢後,她說對我的印象是文靜又很有氣質...哈哈,她是不是弄錯了什麼? 這個是光復的正門,後面的特殊建築,是建築學家修澤蘭女士的作品,
Thumbnail
兒時摸魚的小河靜靜躺在馬路下 放學後嬉遊的田野長出高樓大廈 五十年幾經改朝換代我們也白頭 校舍堂皇但找不到記憶中的廣大
Thumbnail
兒時摸魚的小河靜靜躺在馬路下 放學後嬉遊的田野長出高樓大廈 五十年幾經改朝換代我們也白頭 校舍堂皇但找不到記憶中的廣大
Thumbnail
50-60 我們一起在學校的日子。 隱約記得上次回校是58紀念,再都沒有再踏進來。 我的母校-輔仁大學,在台灣創校60週年了。 不熟悉的改變,讓踏入時有些陌生。變化是淺顯明確的。 像是撕去一層結痂舊皮。當年就讀時,白天在野聲樓秘書室工讀結束,要回系上上課。我會避開正十字的大路。穿越食品系後方那條樹林
Thumbnail
50-60 我們一起在學校的日子。 隱約記得上次回校是58紀念,再都沒有再踏進來。 我的母校-輔仁大學,在台灣創校60週年了。 不熟悉的改變,讓踏入時有些陌生。變化是淺顯明確的。 像是撕去一層結痂舊皮。當年就讀時,白天在野聲樓秘書室工讀結束,要回系上上課。我會避開正十字的大路。穿越食品系後方那條樹林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上台北出差,因為是下午的會議,所以我故意早點北上,想走到處走走,畢竟好一段時間沒空閒在台北銜晃了。 其實我是台北長大的,大學也在台北四年,雖然北台灣的濕冷冬天真的很討人厭,但到了我這種年紀,這些討厭的地方如果能偶而回味,卻也是滿心歡喜(要我常駐就免了,謝謝)。 不過居然是大熱天……是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上台北出差,因為是下午的會議,所以我故意早點北上,想走到處走走,畢竟好一段時間沒空閒在台北銜晃了。 其實我是台北長大的,大學也在台北四年,雖然北台灣的濕冷冬天真的很討人厭,但到了我這種年紀,這些討厭的地方如果能偶而回味,卻也是滿心歡喜(要我常駐就免了,謝謝)。 不過居然是大熱天……是
Thumbnail
97 年,閒置 6 年的建業中學拆除了,一篇紀念母校的文章,讓失聯的校友們在網路上重新相會。 101 年 9 月 29 日,也就是 9 年前的今天,完成了熱血的校友會,想在這一天,將當時原本寫入「上下游」但最後被編輯取捨掉的這首詩,透過此平臺讓建業校友們懷念那個曾經孕育我們的母校~
Thumbnail
97 年,閒置 6 年的建業中學拆除了,一篇紀念母校的文章,讓失聯的校友們在網路上重新相會。 101 年 9 月 29 日,也就是 9 年前的今天,完成了熱血的校友會,想在這一天,將當時原本寫入「上下游」但最後被編輯取捨掉的這首詩,透過此平臺讓建業校友們懷念那個曾經孕育我們的母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