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救治地方居民而全力以赴——張哲源醫師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作者:張鈞傑
多棟雄偉的醫院大樓,醫院的一樓裡有著許多的醫護人員,周遭擺設著林林總總的醫療儀器,有著專業的氣氛。許多的醫師在急診室裡忙碌的工作著。
身穿著白色防護衣的張先生,在花蓮門諾醫院的急診室裡,辛勤的工作著,不管是病危的病人、生病或是受傷等等的病患,都全力以赴、認真對待。

在這一年中花蓮門諾醫院的影響

2021這一年中,花蓮多家醫院都和過去很不一樣,像是太魯閣出軌事件、第二波疫情這兩件事情,也讓花蓮的醫院屢屢浮現在新聞的版面上,這兩件事情到底怎麼影響花蓮的醫院呢?

太魯閣事件發生開端

4月2日9時28分,載有498名乘客的太魯閣號列車在行經過隧道時,與滑落山坡進入路線的工程車碰撞出軌後衝入清水隧道中且擦撞隧道壁,列車嚴重受損,造成49人死亡和247人輕重傷。當時張醫師正在醫院裡辛勤的工作,醫院內的醫師剛接收到這封訊息時,只知道火車發生事故,可是並不知道事故多嚴重、多少傷患,可是當時醫院已經開啟了備戰狀態。
事後兩個小時後,醫院正式動員起來。因為發生地點在花蓮崇德,所以到醫院有一小段路程,有加上火車出軌在隧道內,所以要花比較久的時間送至醫院。當時先進入醫院的都是一些輕傷的病患,一批病人大概都是七到八位。在病患依序進入醫院時,就開啟了大量傷患的模式,當開啟這個模式後,就會開始召回人力(急診室醫師,或是其他科醫生等),有些醫生回來後,加上值班醫師,總共有六位醫師,大家都在為這個事故而奮鬥著。

太魯閣事件的發生,造成了什麼影響?

一次要處理大量的病患,對醫院來說其實不會有很大的影響,因為之前醫院都有一些這類型的演習,在一次病人超過十五人,就會開啟大量傷患的模式,也會有一些不是醫院相關單位的人來援助,所以基本上醫院不會有其他異常的狀況。對醫生來說,在這場事件中影響其實也不大,因為大多數都是一些輕傷的病患,主要是那些因為這場事故而受驚嚇的人,需要花許多心力安撫他們。
對張醫師來說,其實處理病患不是最大的困難點,因為大多的病患為輕傷,反而是在安撫一些病患時,聽到他們訴說著自己看見的情況(有些人親眼目睹自己親人受傷的場景),以及安撫他們的情緒是比較耗費心力,且心情會受到波及。
這場事件有大量的病患,所以都是由花蓮多家醫院分工救治這些病患,花蓮主要的醫院有四間有慈濟醫院、門諾醫院、花蓮醫院與花蓮國軍醫院,在病患的分配上,慈濟醫院和花蓮醫院僅僅接收到了八成的病患,大部分重症的病患都是送往慈濟醫院,接下來就是門諾醫院,剩下的就是一些小型醫院處理。
在當天沒被救出的乘客,存活率可能就降低了許多,剩下就是後許的處理(像是處裡屍塊、搬移列車等),所以這場事故在當天下午到晚上時醫院就停止了救援。在這場事故的救治中,讓張醫師感受到生命無常,且有讓他感到非常疲累,尤其他聽到許多輕傷的病患闡述自己當時的處境時,也讓他的心情感到非常沉重。
太魯閣出軌時的場警景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太魯閣的事故讓門諾醫院在新聞上被大家注意到,在今年五六月時,又遇到了第二波大疫情,雖然醫院沒有接收到確診新冠病毒的病例,可是在這段時間,門諾醫院也因疫情因時制宜,不管是制度或是在醫院的防護措施都有些改變。

為了疫情的趨緩,醫院與醫生都努力地與病毒奮鬥

在疫情剛爆發時,醫師不會因為疫情的關係,逃避現實,逃離醫院,反而所有醫生是面對現實,戰戰兢兢地看待,也都會做好防護措施,雖然防疫這但路程間非常的艱困,大家還是齊心的努力防疫,把防疫做得十全十美。
醫生進入醫院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最好防護,疫情爆發就不像之前一樣,是加倍的防護,所以所有醫師進入醫院時都會有防護程序。每個醫師進去的事後基本上就是要帶n95口罩、隔離衣、頭套與手套等。另外在每天工作期間也是最疲累的時候,在值班時有三小時要穿著防護衣在戶外幫受懷疑或生病的病患檢測,之後才會交班,急診室的醫師一次上班就是12小時,在這12小時裡,有將近六小時的時間,能想像在炎熱的防護衣待上六小時的感受嗎?大概每個穿完時都身心交瘁了吧!
醫生穿上防護衣的樣子 圖片來源:中國時報

疫情讓醫院、醫生釀成許多的困擾,真是害人不淺!

在疫情這段期間,醫生不只只有工作上的麻煩,在其他地方也會有一些困擾,像有些醫生在下班期間時,會被其他民眾歧視,張哲源醫師雖然沒有遇過這樣的狀況,比較常遇到的狀況就是,親戚教比較少來家裡拜訪,可是在他身邊的同事有些在回去自己家鄉的時候,被鄰居指指點點,雖然感覺不成一回事,可是醫生聽到還是感到非常的難受。

疫情嚴峻,可是也有非常慶幸的事

大家在疫情剛開始時,醫院也開始擔心醫療資源不足,醫療資源變成醫院開始擔憂的事情,可是非常慶幸的經過一些外部機構、其他捐贈的團體,慢慢的醫療資源慢慢的填充,讓醫院可以正常的運作。
在五六月時,大家等待已久的AZ疫苗終於抵台,雖然數量不多,醫護人員就是第一批施打疫苗的對象,雖然打疫苗時,少數人對疫苗有副作用,多樹的人都無狀況。在疫情嚴重的時候,有疫苗的支援,讓醫生可以比較安心的工作。

結語

醫生是近年最受歡迎的職業,雖然被大家視為一個非常高薪的工作,可是在工作方面,可是如果以工作的視角來看,工作量可是非常的驚人的。從這次的採訪,讓我看見醫師在救治民眾、遇到困難時,都可以努力的撐過去,真是非常的了不起。
這次是我第一次採訪,這次採訪讓我知道如何寫出合理的訪綱,在訪問前,屢次的練習採訪,經常會在練習訪問時常常卡幀,可是經過這次實際的訪問後,讓我學到如何在訪問時臨機應變,延伸問題,讓訪問的內容變得更豐富。最後還是非常的感謝張哲源醫師接收我的訪問,讓我有第一次採訪的經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天中有多少人經過台北車站?卻有多少人曾停下腳步,看見生活在那裡的無家者?又有多少人認識那裡每一個人,並和這些無家者對話,關心他們的生活? 人生百味就是這樣一步步慢慢來,朝著光的方向前進,並相信小小的累積有機會讓這個社會變成一個更溫柔的地方。
    疫情開始之後,國內旅遊在台灣盛行,但三級警戒的時候還能做什麼?許多人踏入登山的活動,當台灣進入三級警戒時,政府在登山地區下了嚴格的規定,在山屋與營地施行了人數限制,並規定使用個人帳篷、餐具。 為了了解登山受到的疫情影響,我訪問了在我們學校教冒險教育(以設計思考為內容的一節課)的古育加老師。
    疫情讓大家的生活都亂了套,國際社會也呈現一片混亂,但在這團混沌不明的狀態中,大家似乎能漸漸從徬徨的迷霧中找回自己的初心,讓生活重新開始,往更接近自己、更接近家人,也邁向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前進,我想,這就是疫情能帶給我們真正的禮物。
    疫情重創全台灣,即將要面臨會考的壓力,和疫情的阻礙加在一起,有許多人被壓垮、面臨生「存」的困難,或者屈服於這兩大敵人,成了同儕間的落後者。但就是有那一群人,總是可以面臨各種挑戰,可以好好的生「活」,還能兼顧休閒。
    疫情爆發,各個白色的空間充斥著意想不到的忙碌。醫院休息時間不足、汗如雨下的醫護人員更是耗盡體力的奔波著,那白色的身影也不例外。他盯著繁多的資料,手在鍵盤上不斷移動,每個病人的病歷資料在螢幕中慢慢浮現,而這個場景正記錄著更加艱難的生活。 他是黯淡疫情中的微光——護理師陳麗萍,也是我最親愛的姊姊。
    一天中有多少人經過台北車站?卻有多少人曾停下腳步,看見生活在那裡的無家者?又有多少人認識那裡每一個人,並和這些無家者對話,關心他們的生活? 人生百味就是這樣一步步慢慢來,朝著光的方向前進,並相信小小的累積有機會讓這個社會變成一個更溫柔的地方。
    疫情開始之後,國內旅遊在台灣盛行,但三級警戒的時候還能做什麼?許多人踏入登山的活動,當台灣進入三級警戒時,政府在登山地區下了嚴格的規定,在山屋與營地施行了人數限制,並規定使用個人帳篷、餐具。 為了了解登山受到的疫情影響,我訪問了在我們學校教冒險教育(以設計思考為內容的一節課)的古育加老師。
    疫情讓大家的生活都亂了套,國際社會也呈現一片混亂,但在這團混沌不明的狀態中,大家似乎能漸漸從徬徨的迷霧中找回自己的初心,讓生活重新開始,往更接近自己、更接近家人,也邁向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前進,我想,這就是疫情能帶給我們真正的禮物。
    疫情重創全台灣,即將要面臨會考的壓力,和疫情的阻礙加在一起,有許多人被壓垮、面臨生「存」的困難,或者屈服於這兩大敵人,成了同儕間的落後者。但就是有那一群人,總是可以面臨各種挑戰,可以好好的生「活」,還能兼顧休閒。
    疫情爆發,各個白色的空間充斥著意想不到的忙碌。醫院休息時間不足、汗如雨下的醫護人員更是耗盡體力的奔波著,那白色的身影也不例外。他盯著繁多的資料,手在鍵盤上不斷移動,每個病人的病歷資料在螢幕中慢慢浮現,而這個場景正記錄著更加艱難的生活。 他是黯淡疫情中的微光——護理師陳麗萍,也是我最親愛的姊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提著裝了一台筆電、兩本書、幾件換洗衣物等的行李袋,穿著“啪哩啪哩”的涼鞋,從台大兒童醫院大樓走到舊大樓的二樓護理站,不過就300多公尺的距離,正要開口對護理師說話的我,突然止不住的咳嗽,喘不過來的呼吸頻率,似乎是嚇到了周圍的人,突然身邊多出了三位年輕護理師,有讓我先把行李放下的,有問我要不要先喝水的
    Thumbnail
    高雄民生醫院近日發生了一起嚴重的醫療疏失事件,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以下是對這起事件的詳細解說: 事件概述: 2024年4月,高雄市立民生醫院在一次手術過程中發生了開錯刀的事件。這起事件被認為是由於多個環節的失誤導致的,包括病人身份確認的失誤以及手術流程的管理不當。 事件發生經過:
    Thumbnail
    【花蓮新城】 403地震,太魯閣國家公園各地發生嚴重山崩,大大小小的落石滾落谷底,好多好多的美景都被掩埋於落石塵土之下,幾條遊客的生命也因此被帶走了... 看著一張張年初才在太魯閣拍下的照片,如今記憶中的景象不復存在,不禁泛起一股淡淡的哀傷。 Violet想透過文章讓大家看見曾經美麗的太魯閣!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來談談醫院停車。這根本是無解的問題。一般大醫院多已有20年以上,當時停車場就沒有設計夠,現在門診動輒50人以上,想想看那是多龐大的族群,人口老化,坐輪椅的人也多了很多,電梯都不夠了,如果醫院附近沒有大眾運輸(就是有這樣的大醫院),光靠路邊停車的車位,當然是要停到天涯海角去了。
    Thumbnail
                   急診間裡少見的亂成一團,五起車禍現場的傷者同時湧進!       在這種情況下,當陳露從救護車上被抬下來,她的急性內出血,已經進入高危險指數。所有值班醫師,都忙著救助那些早一分鐘進來的車禍傷患。聽說,那五群人,通通大有來頭!       沒有床位、沒有儀器、排
    很快的一個多禮拜過去,國峰的動刀經驗不過兩三次,整天涼的很,平常有時候頂多看看家醫科,以至於大家都忘了這個史上最老新進醫師其實也是個外科醫師,今天的下午五點半,該要下班了,國峰換下醫師袍就要回家去,突然院內響起警報,說是有一個黑道緊急送醫,問題是所有外科醫師均在執刀,醫院沒有其他外科醫師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提著裝了一台筆電、兩本書、幾件換洗衣物等的行李袋,穿著“啪哩啪哩”的涼鞋,從台大兒童醫院大樓走到舊大樓的二樓護理站,不過就300多公尺的距離,正要開口對護理師說話的我,突然止不住的咳嗽,喘不過來的呼吸頻率,似乎是嚇到了周圍的人,突然身邊多出了三位年輕護理師,有讓我先把行李放下的,有問我要不要先喝水的
    Thumbnail
    高雄民生醫院近日發生了一起嚴重的醫療疏失事件,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以下是對這起事件的詳細解說: 事件概述: 2024年4月,高雄市立民生醫院在一次手術過程中發生了開錯刀的事件。這起事件被認為是由於多個環節的失誤導致的,包括病人身份確認的失誤以及手術流程的管理不當。 事件發生經過:
    Thumbnail
    【花蓮新城】 403地震,太魯閣國家公園各地發生嚴重山崩,大大小小的落石滾落谷底,好多好多的美景都被掩埋於落石塵土之下,幾條遊客的生命也因此被帶走了... 看著一張張年初才在太魯閣拍下的照片,如今記憶中的景象不復存在,不禁泛起一股淡淡的哀傷。 Violet想透過文章讓大家看見曾經美麗的太魯閣!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來談談醫院停車。這根本是無解的問題。一般大醫院多已有20年以上,當時停車場就沒有設計夠,現在門診動輒50人以上,想想看那是多龐大的族群,人口老化,坐輪椅的人也多了很多,電梯都不夠了,如果醫院附近沒有大眾運輸(就是有這樣的大醫院),光靠路邊停車的車位,當然是要停到天涯海角去了。
    Thumbnail
                   急診間裡少見的亂成一團,五起車禍現場的傷者同時湧進!       在這種情況下,當陳露從救護車上被抬下來,她的急性內出血,已經進入高危險指數。所有值班醫師,都忙著救助那些早一分鐘進來的車禍傷患。聽說,那五群人,通通大有來頭!       沒有床位、沒有儀器、排
    很快的一個多禮拜過去,國峰的動刀經驗不過兩三次,整天涼的很,平常有時候頂多看看家醫科,以至於大家都忘了這個史上最老新進醫師其實也是個外科醫師,今天的下午五點半,該要下班了,國峰換下醫師袍就要回家去,突然院內響起警報,說是有一個黑道緊急送醫,問題是所有外科醫師均在執刀,醫院沒有其他外科醫師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