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急診室驚魂!出現疑似武漢肺炎症狀,如何正確就診?

2020/04/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臺灣武漢肺炎疫情似乎稍微趨緩,但醫院的急診室身為防疫單位的最前線,依然不敢輕忽。而我近一個月剛好於急診服務,因此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急診故事,以及醫院為了防疫所做的一些重大改變。

急診的「急」,不是「我覺得急」

多數人對臺灣急診室的印象,應該源於報章雜誌或是電視媒體,就是亂糟糟加上患者擠爆急診的畫面。而實際上在疫情爆發前,急診室就真的常常是擠得水洩不通的狀況。部分原因是台灣人似乎誤會了急診室「急」的意思,以為是「我很急」,所以很多民眾只要心裡一急,就覺得應該去掛急診。但急診的「急」,其實是emergency(緊急)的意思,用意是服務那些身患急重症,有生命危險的患者。
所以台灣的急診往往被輕症患者塞爆。若這些人前往門診,反而可以安排進階的檢查,甚至可以得到更細心的問診及治療。但偏偏他就是硬要往急診衝,反而排擠掉那些真正需要緊急照護的病人。
而這次的疫情,正是平日輕症患者濫用急診的照妖鏡,為什麼呢?因為當疫情爆發後,大家都不敢往醫院去,因此急診的輕症病患明顯減少。也多虧如此,才讓台灣這陣子的急診醫療量能得以舒緩,並正確運用於治療疑似或確診武漢肺炎的病患上,讓醫療不致崩潰。否則如果急診還是像平時塞爆的狀態,三月底開始又多了許多境外移入的個案,人數加成的結果,肯定會造成台灣的醫療崩壞。
但比起這個,讓我印象更深刻的,是我在急診這一個月中所經歷的一起重大事件,這造究了隔離措施上的重大改變。

我們該相信病患,但我們不能

當一月底二月初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急診就即時設立了分流制度,主要是依醫學上的「TOCC」病史,作為是否初步隔離患者的標準:
  • T:旅遊史(Travel),例如患者是否從疫區回來。
  • O:職業(Occupation),某些職業可能有較高的風險,例如醫療工作者、或是在機場工作的人員。
  • C:接觸史(Contact),例如有沒有接觸到已經確診武漢肺炎的人。
  • C:群聚史(Cluster),確認你周遭的人有沒有同時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
一旦確認有高風險的TOCC病史,我們就會將這類患者安置在同一大區,盡量不要讓那一區的患者接觸到其他沒有TOCC病史的患者,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但在三月底時,醫院急診室發生了一件讓整個醫療團隊人心惶惶的事情。
當時有一位患者,在急診掛號檢傷時,並沒有跟檢傷人員坦白他的接觸史。而站在醫護的角度,我們當然信任病患的說法,因此沒有立即將該名病患安置在隔離區。
但當此病患進到急診的暫留區接受檢查後,負責的醫生對其症狀產生高度懷疑,因此還是做了新冠病毒的核酸試驗。結果不得了!一驗下去竟然是陽性反應,這名病患立即就確診了。而此患者後來在收治隔離病房的過程中,才跟醫護人員坦承,他其實有相關的接觸史!
因為這個事件,讓急診的督導警覺:不能百分之百相信患者的一面之詞。因為患者可能會謊報,或是忘記過往接觸史或旅遊史,所以只依病患的口述就判斷要不要將其放進隔離區是很危險的。就像剛剛的例子,如果一不小心將之放進院內暫留區,就有可能感染鄰近的患者、甚至是醫護人員,最後就有機會演變成院內群聚感染。所幸三月底負責該病患的醫護非常警覺,因此悲劇沒有發生。
因此敝院在四月初的時候大幅調整隔離政策:只要病患出現任何一丁點可能是武漢肺炎的病癥,像是發燒、咳嗽、打噴嚏、拉肚子,或是味覺/嗅覺喪失等情形,就必須在掛號檢傷完後,先在醫院外側的帳篷區等待X光檢查。醫師會先用X光確定每位病患肺部的狀況,再來決定病人的去向。
關於肺部X光與肺炎相關知識,我在之前的文章有詳述,有興趣可以參考:
做完X光檢查後,醫師就會決定病患的下一步。例如說病人X光完全正常,也沒有明顯的呼吸道症狀,那就可以進到急診診間進行後續的問診與治療;如果病人的X光看起來有異狀,就會請他在院外的帳篷區等,由醫師及護理師穿著全副武裝的隔離衣、N95口罩、護目鏡、髮帽、雙層手套、以及鞋套,去幫這類患者做相關的診視與採檢。
醫院這種看診制度的更動雖然說非常嚴謹,卻也非常不便且極浪費醫療資源,因為出去看一個病人就需要換上全套的隔離衣,實在所費不貲。不過這樣做自然有它的道理,因為可以最大幅度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且在戶外看診的情況下,空氣是流通的,不管是醫護人員或是其他病患,因為群聚而被感染的機會也會下降。

但是,你可能根本不用去醫院

這段時間中,我們發現還有一種「緊張型」的病人,只是剛開始發燒,或出現輕微咳嗽等症狀,就衝來急診就醫。確認過X光沒事後,我們就會趕緊開藥讓病患回家,並衛教他輕症其實不需要直接來醫院急診,如果反而被其他人傳染更嚴重的疾病,簡直得不償失。
那民眾一定有疑問,在目前的疫情下,如果我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時,到底是該去診所,還是直接去醫院?這邊我給大家一個很明確的建議:
如果你不是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的人,也沒有國外旅遊史,且發燒、呼吸道等症狀才剛開始,那強烈建議先去診所或是醫院門診就診。
因為現在診所跟醫院門診都有非常明確的分流與轉診系統,一旦診所醫師追蹤你的狀況,發現你的症狀不典型,例如發燒超過三天,甚至在你的肺部聽到疑似肺炎病徵的「囉音」,那診所醫師就會開立轉診單,讓你去醫院做詳細的X光檢查,需要的話醫院也會幫你做新冠病毒的篩檢,以排除武漢肺炎。
之所以這樣建議,是因為急診室的患者病情相對複雜,人員也很忙亂,如果你只是輕症就直接衝急診,除了可能會被其他較嚴重的人感染外,醫師基本上也會開一般的感冒藥就讓你回去觀察,跟去診所的差異並不大。
但如果你是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的人,且開始產生相關症狀,則可撥打防疫專線1922,會有專人指示就醫方式與地點。
所以還是老話一句:小病看診所,大病看醫院。尤其在這個非常時期,千萬不要一有小病小痛就趕緊衝醫院急診,反而會有一定的風險,因為醫院現階段來說反而是更容易遭受感染的地方。
最後再次叮嚀大家,隨身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保護好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4K會員
50內容數
如果你重視知識來源根據,希望汲取醫學新知,歡迎訂閱本專題,讓我來為你把關內容,提供更正確的醫療資訊。我會將艱澀的醫療知識轉譯為大家都能輕鬆閱讀的醫學科普文章,逐一打破生活中常見的醫學謠言,輔以實例說明,帶大家建立正確保健觀念,進而達到預防疾病的功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