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閱讀的重要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我不會說自己是個飽讀詩書的人,因為確實不是,但如果這輩子可以完成一個夢想,看完全世界從古至今的書無非是不二之選。我國小的時候很愛看書,大概是因為那時還沒被手機荼毒,早上起床,就拿一本書舒服的躺在沙發上看。二年級時,很喜歡一套小說《貓戰士》,也不是什麼偉大的經典作品,但一系列生動的故事,很合國小生的胃口。

我也喜歡金庸的小說,這也許就有點超齡了,但我猜,小孩都喜歡胡思亂想,而武俠小說正好可以彌足我想像力的空缺。國小時把他最著名的幾部都看了四五遍,享受著一個個文字從敘述轉換成想像的過程,書中的人物有如活過來一般出現在我眼前,相信不管哪個年紀的人都覺得過癮。此外,國小又零零碎碎看了一些小說,但都沒什麼印象就是了。

讀過一本書後沒印象不可惜,完全不看書才是。國中的我便是如此。因為對閱讀僅止於享受,能替代的娛樂多的是,打球、玩手機……於是明明有著大把時間,卻都浪費在許多無意義的事情上,不願以書籍充實自己。

但現在,我會說「看書是一項投資」。買書、看書,投資金錢與時間,得到的會是什麼?知識?還是技能?我更傾向於把兩者結合:思考的能力。

會得出這個結論,其實要歸功於高一下學期的一門選修課。那門課很特別,比我從小到大上過的課都來的精彩。我們用讀書會的形式上課,透過老師的引導,我們思考書中的各種「如何」與「為什麼」,而非只是讀過去而已。

那時候讀的書是《梅岡城故事》,作者以一位六歲小女孩的視角,書寫大蕭條期間,美國南方關於種族、性別、階級等議題的面貌。在小孩的眼裡,大人的世界顯得格外不合理,作者便是利用這點,讓讀者得以反思自己身處的體系。

經過一個學期的課程,我才發現,原來如何讀書是一門大哉問。不單單只是享受而已,同時得變換不同的身份——讀者、作者、書中的角色——練習換位思考:為什麼作者會這樣安排情節?主角說這句話背後的意涵是什麼?前後段的關聯性在哪?

透過脈絡化的思考方式,我們學習「讀書」而非「看書」,享受閱讀之餘,更應該學習同理並且思考,深度地思考。雖然這些體會,可能經過時間的推移或看的書增加自動產生,但我還是很慶幸可以在高中就接觸這麼棒的一門課。

除了學習思考,書本背後的理論知識也令我深感興趣,尤其在人文與社會科學方面。看著台上的老師,分享那些關於社會學、心理學等等的理論知識,台下的我只覺得:老師真的懂好多,而這些知識的累積八成是靠看書而來的。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好喜歡知性這個詞,能吸收這些知識並應用在生活中,也許就是一種知性的展現吧。

書本是死的,人是活的。除了思考、理論,感受生命、感受情感同樣重要,人無法只活在理性思考之下,與人交心必然得動之以情,讀書也能豐富自己的情感,感受書中的愛、喜悅、沮喪、仇恨;角色的夢想、成就、失志、頹喪。在情感的世界沒有對錯,不必計較高低,人們心中所感受到的東西就是最真實、最直接的。

閱讀的過程絕對是世上最棒的體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心法,至於如何實踐,想必還是得親自去體驗一番。找到樂趣,並想辦法從中獲取東西,我想這是賦予每件事情意義的通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羽的沙龍
2會員
5內容數
希望在看完一本好書後,有些東西能夠透過書寫被記錄下來。相信文字是讓人了解自我、重新思考的利器。
小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24
一張香港民主女神的海報,左右兩側「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字樣,總是提醒著我三年前的那場抗爭。我並非沒想過要換掉桌布,但我很害怕,害怕我一旦換了桌布,腦中殘存的記憶會慢慢消逝。我不想背叛香港人,我不能遺忘他們所做出的那些犧牲。
Thumbnail
2022/03/24
一張香港民主女神的海報,左右兩側「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字樣,總是提醒著我三年前的那場抗爭。我並非沒想過要換掉桌布,但我很害怕,害怕我一旦換了桌布,腦中殘存的記憶會慢慢消逝。我不想背叛香港人,我不能遺忘他們所做出的那些犧牲。
Thumbnail
2021/10/22
我是個討厭下雨的人,尤其颱風天那忽大忽小的雨勢。每逢降雨,我在出門前總會暗地裡連翻數個白眼,想藉此抒發一下無奈的心情,儘管知道這麼做改變不了下雨的事實。
Thumbnail
2021/10/22
我是個討厭下雨的人,尤其颱風天那忽大忽小的雨勢。每逢降雨,我在出門前總會暗地裡連翻數個白眼,想藉此抒發一下無奈的心情,儘管知道這麼做改變不了下雨的事實。
Thumbnail
2021/10/07
比利時福音佈道委員會正好在布魯塞爾新開設了一間學堂,在那只需接受三個月的訓練,繳納一點膳宿費用,便可被派往比利時境內工作。梵谷在受訓過程中相當排斥即席演講,寧願在前一晚投注心血,把每字每句灌注深刻的含意,也不要臨時賣弄詞藻,編些幼稚的福音。
Thumbnail
2021/10/07
比利時福音佈道委員會正好在布魯塞爾新開設了一間學堂,在那只需接受三個月的訓練,繳納一點膳宿費用,便可被派往比利時境內工作。梵谷在受訓過程中相當排斥即席演講,寧願在前一晚投注心血,把每字每句灌注深刻的含意,也不要臨時賣弄詞藻,編些幼稚的福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喜歡文字嗎?你對文字是甚麼感覺呢?你現在還有在閱讀嗎?不論是小說、文章、專欄、工具書、報紙、雜誌等等。或是早就脫離文字很久,幾乎不再看那麼多字了呢?反而只滑社群看親朋好友的分享的生活文,或是看短影音? 這篇為徵稿文,剛好趁機來分享我跟文字的連結還有感覺
Thumbnail
你喜歡文字嗎?你對文字是甚麼感覺呢?你現在還有在閱讀嗎?不論是小說、文章、專欄、工具書、報紙、雜誌等等。或是早就脫離文字很久,幾乎不再看那麼多字了呢?反而只滑社群看親朋好友的分享的生活文,或是看短影音? 這篇為徵稿文,剛好趁機來分享我跟文字的連結還有感覺
Thumbnail
閱讀是一個人便能開始的休閒活動,也因為書裡的世界實在過於迷人。一頁接一頁、一本一本地翻著,讓人完全忘記時間的流逝。對筆者而言,閱讀就像場人生的旅行,像日常的對話,像刺激的冒險;是享受當下、回味過往,也是展望未來。過程會痛苦,同時亦會幸福,某人藉由文字傳遞的東西,同樣透過文字緩緩滴入筆者的心頭。
Thumbnail
閱讀是一個人便能開始的休閒活動,也因為書裡的世界實在過於迷人。一頁接一頁、一本一本地翻著,讓人完全忘記時間的流逝。對筆者而言,閱讀就像場人生的旅行,像日常的對話,像刺激的冒險;是享受當下、回味過往,也是展望未來。過程會痛苦,同時亦會幸福,某人藉由文字傳遞的東西,同樣透過文字緩緩滴入筆者的心頭。
Thumbnail
做為小小的愛閱者,常被問說「你怎麼那麼喜歡閱讀啊?」,也有人會問我「該讀什麼書」或「該用什麼方法讀」。這些問題著實不好答。但現在我找到了更好的回應方式,就是推他們讀這本《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做為小小的愛閱者,常被問說「你怎麼那麼喜歡閱讀啊?」,也有人會問我「該讀什麼書」或「該用什麼方法讀」。這些問題著實不好答。但現在我找到了更好的回應方式,就是推他們讀這本《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讀書,除了吸取前人的知識與歷史的經驗外,也能增添自身的知識與涵養。懂得讀書的人,能讀出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味道,知道浸淫在「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的樂趣。如何是讀書的樂趣呢?
Thumbnail
讀書,除了吸取前人的知識與歷史的經驗外,也能增添自身的知識與涵養。懂得讀書的人,能讀出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味道,知道浸淫在「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的樂趣。如何是讀書的樂趣呢?
Thumbnail
我不會說自己是個飽讀詩書的人,因為確實不是,但如果這輩子可以完成一個夢想,看完全世界從古至今的書無非是不二之選。
Thumbnail
我不會說自己是個飽讀詩書的人,因為確實不是,但如果這輩子可以完成一個夢想,看完全世界從古至今的書無非是不二之選。
Thumbnail
對我而言,閱讀最大的魅力就是讓我在這個碎片化訊息當道的世界中找回專注的力量。
Thumbnail
對我而言,閱讀最大的魅力就是讓我在這個碎片化訊息當道的世界中找回專注的力量。
Thumbnail
  就大家的印象裡,大概覺得中文系,一定有很多愛看書的人吧?   不不不,絕對大錯特錯。   對於受到中文系的學術氛圍熏陶之下,我們能感受到讀書人一詞,其實不僅僅是上過學這最簡單的意義。但就僅僅閱讀這麼一個基礎條件,其實是連中文系的人都不
Thumbnail
  就大家的印象裡,大概覺得中文系,一定有很多愛看書的人吧?   不不不,絕對大錯特錯。   對於受到中文系的學術氛圍熏陶之下,我們能感受到讀書人一詞,其實不僅僅是上過學這最簡單的意義。但就僅僅閱讀這麼一個基礎條件,其實是連中文系的人都不
Thumbnail
為什麼要閱讀?是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問師長的問題。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給出讓人心服口服的答案:因為閱讀可以增長知識阿,所以我們讀書。難道知識只能從閱讀當中汲取嗎?試想,為什麼秦始皇焚書坑儒就像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似的,遭人撻伐?在那一個沒有網路和手機的年代,知識固然是只存在於書本當中的,但是在二十一世紀,只要
Thumbnail
為什麼要閱讀?是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問師長的問題。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給出讓人心服口服的答案:因為閱讀可以增長知識阿,所以我們讀書。難道知識只能從閱讀當中汲取嗎?試想,為什麼秦始皇焚書坑儒就像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似的,遭人撻伐?在那一個沒有網路和手機的年代,知識固然是只存在於書本當中的,但是在二十一世紀,只要
Thumbnail
每個人對於閱讀的意義及目的不一樣,對我來說閱讀是種心靈的交流,能與「各式各樣的人」進行對話,在過程中看到了另一種生活方式或思維。
Thumbnail
每個人對於閱讀的意義及目的不一樣,對我來說閱讀是種心靈的交流,能與「各式各樣的人」進行對話,在過程中看到了另一種生活方式或思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