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3 《夏天的故事》:愛情與自我的哲學辨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Gaspard依約在七月盛夏來到布列塔尼的海邊,等待女友Lena的出現,Lena卻遲遲未赴約,姍姍來遲的時間差讓她遇見了知性聰慧的女孩Magrot,和熾熱如火卻堅持自我原則的Solene,紅玫瑰、白玫瑰、薰衣草三者先後綻放,Gaspard心中夏日情人的面貌卻更加模糊…
夏天的故事並不如其名那樣轟轟烈烈,四者在曖昧模糊的情感關係中周旋,舉旗不定的小心思推動著四者之間的關係變化與走向,自我的定位與原則又時時刻刻牽引著心,交心與轉身離去都可以是一瞬間的事。大量對話帶出每個角色鮮明的愛情觀,反覆辯證交出真心與自我的得失利弊。
夏日的浪漫是一種追求,而不是長久,留下與離開,都只是心靈與肉體的短暫交會,留在夏天的風和日麗裡即可。
Margot與Gaspard之間始終遊走於界線邊緣,進行哲學般的愛情觀辯論

哲學般的靈魂引力,Margot 和 Gaspard的行走對談

電影中大量的片段都是Margot與Gaspard在散步的過程中不斷對談,交流著自己的故事與價值觀,在朋友與情人的曖昧地帶間,他們交換心事,卻不交換真心,建立起這層聯繫的,是對彼此靈魂與自我的吸引力。
Margot與Gaspard的談話於我而言時常會有哲學思辨的既視感,從開頭的職涯規劃到民謠與音樂類型,再到後期對於自我的認識,在曖昧關係中的心理狀態、底線與自我原則,兩人的人格都是在談話中逐漸堆疊而成的,縝密而清晰。
從傷心情人到不無賴的滑頭小子,Gaspard吸引著Margot的始終是內在的靈魂,起先覺得他是世間愚昧男人中的一股清流,遺世獨立而眼光獨到,卻又在得知他與Solene的關係後,看見了他愚昧懦弱而世俗的一面,而Lena的歸來又讓Gaspard露出了癡情卻也狡詐的天性。
一次又一次,Margot淪為曖昧關係下的替代品,卻又不曾真正離開Gaspard,而是成為避風港般的存在,陪他一同思索這一道道需要反覆辯證的愛情哲學習題,不斷發掘他嶄新的面貌,Gaspard就像是她身為人類學家的觀察對象,她看見與聽見是他骨子裡的傲氣與靈魂,並為之著迷,卻也保有研究者的底線,始終了解自我,在原來的男友回歸前毫不猶豫地灑脫告別。
而對Gaspard而言,唯有在Margot面前能讓他做回自己,他不傾心於她的面貌,始終以朋友的界線畫分出你我的距離,卻也貪戀靈魂的解放與自由,享受著有人看見也接受著與人群格格不入的自己,因而從來沒有也無法拋下她。
兩人之間的情愫就像是柏拉圖式的愛情,並不渴望對方的肉體與身體接觸的親密,而是沉浸於凝視和聆聽著彼此的靈魂與聲音之時,終能從世俗中自由解放的那份悸動。
存在於這些對話與爭辯中,對於情感給予和自我原則的各種拉扯與掙扎,以及行動上你進我退的小心機,及其營造的模糊空間,可以說是一大亮點,哲學性的小巧思一點也不大起大落,卻能泛起淡淡漣漪,提供思考的方向,進而建構自我在情感關係中的定位。
Solene代表著世界的標準,Gaspard追求著社會的認可卻反而迷失自我

自卑與自傲:想要特立獨行卻在花叢中迷失自己

Gaspard在故事的最後因為自己的搖擺不定,而落得全盤皆輸的下場,面對Lena與Soline的威松島邀約陷入兩難,最後選擇了Margot,沒想到Margot已經準備回到自己男友的懷抱中,不再揣著夏日情人的哲學夢,到頭來所有的邂逅終成一場空。
Gaspard其實並不如他自己對Margot所言,覺得自己無法融入人群,永遠不會被看見,缺乏自信而喜愛妄自菲薄。
「我不想不計代價去爭取,去挑動偶然,倒希望偶然來主動挑動我。」
事實上,Gaspard的骨子裡藏著一股傲氣,有著對生活態度的追求:永遠只對自己有把握的事下手,與其過於追求刻意的相遇,更希望偶然能挑起他對於世界的好奇,同時,若沒有人愛他,他就誰也不愛。
他覺得自己像是社會的Black Sheep,卻也半享受著這樣的與眾不同,卻又缺乏著標新立異的勇氣,因而反而被認為是怪類,無法得到大眾認同。這些Margot全都看在眼裡。
於是自傲帶來了更多自卑,在愛情上他不被Lena與她的朋友所認可,甚至被認為不夠格,真心喜愛的音樂相比專長數學之下未來有更多的阻礙,所以當Solene出現時,這份被注視、並且被深深渴望的感覺讓他迷戀上了Solene,一個被公認有魅力,象徵著世俗眼光標準的女性,竟然對它情有獨鍾,就像是社會對自己另類的一種認可那樣。
然而同時,他始終無法脫離對於Lena的美好幻想與執著,即使她待他反覆無常如初,事事迎合著她,即使被拋棄也堅持將她放在最高的位置上,無人可侵犯。
Lena是Gaspard的美好幻想,卻也是自卑情緒的來源
而威松島成了重要的象徵,也就是Gaspard自己。
威松島代表的是Gaspard作為一個自我的個體,最後也最基本的堅持與追求。
旅遊不想走馬看花,更考慮到回來後搬家與新工作開始的準備期,所以不惜跟Lena起衝突也要提早出發;不願破壞Lena在心中的美好位置,因此抗拒跟Solene去威松。
即使勉強答應,最後卻還是選擇自己的心,想要完成具以上要件的威松旅遊,唯一的選擇便是Margot,而音樂可以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音樂面前,自己成了最重要的追尋。
可惜的是,他直到最後才稍稍分辨清楚了自己的渴望和堅持,貪戀於舉旗不定,害怕失去的貪婪,最後讓他三頭空,什麼也沒留住。
在紅玫瑰、白玫瑰、薰衣草的花叢裡,他想要成為一棵所有植物都能依附在其下的大樹,卻在還沒落地生根之前,就先在繽紛的花叢裡迷了路,失了自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閣樓電影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能一直這樣不改變嗎?」 「當然可以,為什麼不行?」 「一切都不會改變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劇情架構 自編自導呈現出的畫面和故事更有精準的一致性,故事推進地很順暢,從陳靜和陳柏青的相遇
記得最清楚的還是金智英的媽媽抱著她大哭著道歉的那段(也是哭最慘的一段),最最難受的則是看著金智英每一次變成別人的模樣。 那要是積累多久的心理壓力才能病了卻不自知。其實她曾試著反抗,但社會的齒輪狠狠將她輾過後,拋進了無數個相似的女人之中,而我們每一個人無心的期待都是一顆顆偏見的齒,然後隨著時代的軸強硬
寫於2021寒假 半年以來看了超過百部電影,沒有時間能好好地為每一次觀影都留下足跡還是不免覺得可惜。 把文章再整理一遍放到Medium上才發現陽光普照才是開始,第一次自己搜尋場次,特別提前跑到光點華山買票,只為了鍾導的映後講堂。 一轉眼也就是一年多,2021之後也脫離了追著QA場跑的日子,希望自己能
「我們能一直這樣不改變嗎?」 「當然可以,為什麼不行?」 「一切都不會改變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劇情架構 自編自導呈現出的畫面和故事更有精準的一致性,故事推進地很順暢,從陳靜和陳柏青的相遇
記得最清楚的還是金智英的媽媽抱著她大哭著道歉的那段(也是哭最慘的一段),最最難受的則是看著金智英每一次變成別人的模樣。 那要是積累多久的心理壓力才能病了卻不自知。其實她曾試著反抗,但社會的齒輪狠狠將她輾過後,拋進了無數個相似的女人之中,而我們每一個人無心的期待都是一顆顆偏見的齒,然後隨著時代的軸強硬
寫於2021寒假 半年以來看了超過百部電影,沒有時間能好好地為每一次觀影都留下足跡還是不免覺得可惜。 把文章再整理一遍放到Medium上才發現陽光普照才是開始,第一次自己搜尋場次,特別提前跑到光點華山買票,只為了鍾導的映後講堂。 一轉眼也就是一年多,2021之後也脫離了追著QA場跑的日子,希望自己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什麼才是愛情的本質? 會不會其實我們喜歡的那個人,只是自己美好的幻想? 為了成為一位能配得上他的人,經常也將自己改造得面目全非,像這樣逐漸將自己丟失的過程,真的能稱得上是喜歡?或是愛情中必要的犧牲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作者在不同階段對愛情觀的不同理解,分享了她在愛情路上的一些反思和成長。從對異性的吸引到對伴侶的設定,作者表達了對愛情的多樣性和個人成長的體認。
Thumbnail
雙親感情不和睦的小Summer了解: 1.她愛自己的一頭美麗的長髮。 2.她可以將它們剪斷卻毫無感覺。 相較於相信命中注定的男主角Tom而言,Summer顯得成熟的多,在感情中的Summer並沒有急著確認關係,只是憑著直覺尋找相伴餘生的伴侶。
Thumbnail
「愛是世上唯一的普世價值。」《愛情性本論》以哲學思想為愛慾的主題進行辯證,女主角蘇菲亞就此成了她口中愛情理論的實驗品。作為一名40歲的中年女性,面對現階段「感情」的掙扎,兩名男性角色分別掏出了她理解「愛」的兩面。其一是她的老公札維耶,她精神上依靠的靈魂伴侶,兩人總能平等地交談如此愜意,幾乎成為朋友般
這是一個關於愛情和情感的故事,描述了兩個角色之間的心理掙扎和情感交流。文章充滿了浪漫和感動,讀者可以透過故事中的場景和對話,感受到愛情的細膩和純粹。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愛情故事,希望這個故事能觸及讀者的心靈。
Thumbnail
通過年輕時對愛情的熱切期盼到中年時對平凡陪伴的重視,光陰交會了我們愛情的本質。
悟真看到了這樣的故事:愛眼前的人究竟有多難?聽到了不能愛的聲音。對於愛情的解讀,慈悲是一種奢侈。對於夢想的解讀,內需非特有定律。愛天下以愛眾生為根本。不以自身有無做比較,你難道看不到我的苦衷難處,世界對女人的不公平不是從我這裡開始,也不是從我這裡終結。 小太陽看到這樣的故事:天下與美人之爭,你還是
Thumbnail
  「浪漫主義的想像傾向於極大或極小之物,不喜觀中庸之道。浪漫主義的想像輕易地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   相對於中庸之道,正因為有極端之分才有中庸的產生,如光明∕黑暗、高∕低、混亂∕形式、頭腦∕身體等這類兩極化的價值觀念。但海德格認為,沒有主客對立的問題,因為我們就生活在這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愛情的幻想和憧憬,然而這些幻想最終被現實的情況打破。作者通過這個故事,反思了愛情與性別的關係,以及愛情的本質。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什麼才是愛情的本質? 會不會其實我們喜歡的那個人,只是自己美好的幻想? 為了成為一位能配得上他的人,經常也將自己改造得面目全非,像這樣逐漸將自己丟失的過程,真的能稱得上是喜歡?或是愛情中必要的犧牲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作者在不同階段對愛情觀的不同理解,分享了她在愛情路上的一些反思和成長。從對異性的吸引到對伴侶的設定,作者表達了對愛情的多樣性和個人成長的體認。
Thumbnail
雙親感情不和睦的小Summer了解: 1.她愛自己的一頭美麗的長髮。 2.她可以將它們剪斷卻毫無感覺。 相較於相信命中注定的男主角Tom而言,Summer顯得成熟的多,在感情中的Summer並沒有急著確認關係,只是憑著直覺尋找相伴餘生的伴侶。
Thumbnail
「愛是世上唯一的普世價值。」《愛情性本論》以哲學思想為愛慾的主題進行辯證,女主角蘇菲亞就此成了她口中愛情理論的實驗品。作為一名40歲的中年女性,面對現階段「感情」的掙扎,兩名男性角色分別掏出了她理解「愛」的兩面。其一是她的老公札維耶,她精神上依靠的靈魂伴侶,兩人總能平等地交談如此愜意,幾乎成為朋友般
這是一個關於愛情和情感的故事,描述了兩個角色之間的心理掙扎和情感交流。文章充滿了浪漫和感動,讀者可以透過故事中的場景和對話,感受到愛情的細膩和純粹。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愛情故事,希望這個故事能觸及讀者的心靈。
Thumbnail
通過年輕時對愛情的熱切期盼到中年時對平凡陪伴的重視,光陰交會了我們愛情的本質。
悟真看到了這樣的故事:愛眼前的人究竟有多難?聽到了不能愛的聲音。對於愛情的解讀,慈悲是一種奢侈。對於夢想的解讀,內需非特有定律。愛天下以愛眾生為根本。不以自身有無做比較,你難道看不到我的苦衷難處,世界對女人的不公平不是從我這裡開始,也不是從我這裡終結。 小太陽看到這樣的故事:天下與美人之爭,你還是
Thumbnail
  「浪漫主義的想像傾向於極大或極小之物,不喜觀中庸之道。浪漫主義的想像輕易地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   相對於中庸之道,正因為有極端之分才有中庸的產生,如光明∕黑暗、高∕低、混亂∕形式、頭腦∕身體等這類兩極化的價值觀念。但海德格認為,沒有主客對立的問題,因為我們就生活在這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愛情的幻想和憧憬,然而這些幻想最終被現實的情況打破。作者通過這個故事,反思了愛情與性別的關係,以及愛情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