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樹銀財經教室每週故事分享202112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灣人均GDP可望2022超車南韓 吳靜君、曾薏蘋/綜合報導 2021年12月16日 週四 上午4:10 台灣人均GDP可望2022超車南韓 (yahoo.com)
台灣經濟成長率已連續2年贏韓國,2025年,台灣人均GDP將有機會超過韓國,台灣國民所得明年就可以超車南韓。台灣經濟經過10年努力成功地改變趨勢,未來幾年經濟發展都不用太擔心。 國民所得超過3.1萬、3.2萬美元固然好,重要的是民眾這些錢可以買到什麼?老百姓要的就是安居樂業、買得起房、東西不要太貴,張建一說,當經濟好時就可以處理社會結構的問題。
近年經濟成長示意圖

以上是近期Black V所留意到的一些趨勢狀態,近日常跟身邊的人聊到《統計的謬思》,懂得行銷的人通常要很會使用隱惡揚善的手法,把自己的優勢突出然後去掩蓋原本可能明確的缺點,這個方式也容易造成聆聽或是閱讀的對象出現資訊不對稱的強烈差異【雖然..........這個世界本來就很多資訊不對稱,因為這是獲利的關鍵】,政府如何讓民眾對經濟有感,其實就是一種比較法則,根據Black V所知,全台目前約近一百五十萬人左右是領基本工資(含眷屬將影響約300萬人),也就是將在2022.1.1之後從24000元變成25200元,這其實是對基本工資勞動者的福利;但是每當這個模式一調幅後,將隨之而來的就是民生消費物價的【自主式調漲】,飲料不自覺的漲個5元然後便當更自然的漲5~10元,兩千三百萬消費者變成不得不接受的【被漲價者】。
因此,Black V在這裡提醒大家關於通膨的問題非暫時的(其實大半年前大概都跟周邊的朋友說明過),近十年的熱錢效應我們都經歷了(不管您是否有享受到大盤指數帶來的獲利報酬),接下來就是十年來QE貨幣量化寬鬆政策會帶來鋪天蓋地的鈔票購買力稀釋影響。最後,請大家要將自身持有的投資的標的物檢視一下,陸續調整比例到相對安全的實業或是資產型的類別,才能在未來新的一個年度繼續持盈保泰。

近期開始以說故事方式進行分享,有興趣的朋友也亦可以聆聽方式接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31內容數
財富自由是我們都嚮往的,財富累積的過程卻微小又漫長,僅秉持著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概念完成;但所有努力卻可因一場系統性災害或自己不小心疏失而讓過去的努力瞬化成一場空或淪為泡泡。因此Black V想藉由過去的實務經驗及趨勢的蒐集,幫大家在這個"後疫情"及"詐騙"眾多的年代守住屬於我們的每一分"辛苦"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lack V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立#寶樹銀財經教室每週故事分享 #歷史教不會人們的就是看著他人的故事自己卻又重複的犯錯  V編在這裡分享一幅SMART智富雜誌中所引用的景氣循環圖,這個理論人人說箇中巧妙只有內行人才會知道門道,大部分的人如你我都是水煮開了才知道肉熟了,所以在一些徵兆點出現時,希望利用一些過去的歷史提醒大家,有時
#寶樹銀財經教室每週故事分享 #歷史教不會人們的就是看著他人的故事自己卻又重複的犯錯 #我當主人你當魷魚的魷魚遊戲   這個幣名選得不甚理想,只要有看過這部影集的人應該都能知道,玩家的角色來自各地形形色色的弱勢份子,身上都背負著各種原因的負債,所以來到此地(此幣圈)進行一場美其名為獲利的遊戲的生死爭
#寶樹銀財經教室每週故事分享 #歷史教不會人們的就是看著他人的故事自己卻又重複的犯錯 以下是夢中某甲和我的對話: 哇靠!  現在東西怎麼那麼貴,連泡麵都比便當貴? 東西並沒有變貴,是你手中那薄薄的鈔票更薄了.當你擁鈔票有越久時,時間會變成吸血鬼吸乾你的鈔票,讓它沒更沒價值.所以請善用你的鈔票甚至銀行
#寶樹銀財經教室每週故事分享 #歷史教不會人們的就是看著他人的故事自己卻又重複的犯錯  最近貴金屬市場經歷了一波血洗,如果有留意小編過去的分享的人,應該持有者在過年時會將手上的貴金屬標的物做逐步出清,然後靜待下一波的攻擊號角響起。  此時因為債券殖利率的上升,影響了貴金屬市場,其實也是一個非常
#寶樹銀財經教室每週故事分享 #歷史教不會人們的就是看著他人的故事自己卻又重複的犯錯   各位客倌有沒有發現在近期的漲跌中隱約地發現了該見好就收的邏輯,在一月中後台股在外資不斷的賣壓狀況下仍逐步走高,然後網路上就一堆推文說散戶及大媽終於買贏外資,準備逼外資認錯回補迎接大勝;但本周開始出現了更沉重的賣
#寶樹銀財經教室每週一梗圖時間  請大家先回顧1/18的文章。 寶樹銀財經教室20210118 台GG新高後的修正   當時提到台灣的護國神山群的超優秀表現值得我們去支持,但是短期內股價已經過高,海水是一波波,漲潮後就會有退潮,獲利了結本就是必然發生的事,在外資一波波愚公移山的強力賣超下,台
立#寶樹銀財經教室每週故事分享 #歷史教不會人們的就是看著他人的故事自己卻又重複的犯錯  V編在這裡分享一幅SMART智富雜誌中所引用的景氣循環圖,這個理論人人說箇中巧妙只有內行人才會知道門道,大部分的人如你我都是水煮開了才知道肉熟了,所以在一些徵兆點出現時,希望利用一些過去的歷史提醒大家,有時
#寶樹銀財經教室每週故事分享 #歷史教不會人們的就是看著他人的故事自己卻又重複的犯錯 #我當主人你當魷魚的魷魚遊戲   這個幣名選得不甚理想,只要有看過這部影集的人應該都能知道,玩家的角色來自各地形形色色的弱勢份子,身上都背負著各種原因的負債,所以來到此地(此幣圈)進行一場美其名為獲利的遊戲的生死爭
#寶樹銀財經教室每週故事分享 #歷史教不會人們的就是看著他人的故事自己卻又重複的犯錯 以下是夢中某甲和我的對話: 哇靠!  現在東西怎麼那麼貴,連泡麵都比便當貴? 東西並沒有變貴,是你手中那薄薄的鈔票更薄了.當你擁鈔票有越久時,時間會變成吸血鬼吸乾你的鈔票,讓它沒更沒價值.所以請善用你的鈔票甚至銀行
#寶樹銀財經教室每週故事分享 #歷史教不會人們的就是看著他人的故事自己卻又重複的犯錯  最近貴金屬市場經歷了一波血洗,如果有留意小編過去的分享的人,應該持有者在過年時會將手上的貴金屬標的物做逐步出清,然後靜待下一波的攻擊號角響起。  此時因為債券殖利率的上升,影響了貴金屬市場,其實也是一個非常
#寶樹銀財經教室每週故事分享 #歷史教不會人們的就是看著他人的故事自己卻又重複的犯錯   各位客倌有沒有發現在近期的漲跌中隱約地發現了該見好就收的邏輯,在一月中後台股在外資不斷的賣壓狀況下仍逐步走高,然後網路上就一堆推文說散戶及大媽終於買贏外資,準備逼外資認錯回補迎接大勝;但本周開始出現了更沉重的賣
#寶樹銀財經教室每週一梗圖時間  請大家先回顧1/18的文章。 寶樹銀財經教室20210118 台GG新高後的修正   當時提到台灣的護國神山群的超優秀表現值得我們去支持,但是短期內股價已經過高,海水是一波波,漲潮後就會有退潮,獲利了結本就是必然發生的事,在外資一波波愚公移山的強力賣超下,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持續波動的大環境下,台灣這個亞洲小巨人如何在不確定性的海洋中穩健前行,成了廣大讀者關注的焦點。隨著2023年即將結束,展望未來兩年,我們不僅需要關心台灣經濟的增長動力,也必須正視潛在的風險。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台灣2025年的經濟前景,旨在為各位讀者提供一個全面的解析,明確其增長動力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台灣高資產客群用過去2019~2023年的複合成長率計算會從11萬人成長到13.7萬人 而總額度預期會從32兆>46兆 這也是為什麼景氣藍燈跟紅燈對於台灣80%以上的人不會有特別感受 永遠都還是覺得經濟沒有特別好,這是從2004年開始就都一直存在,景氣藍燈一樣低迷景氣紅燈一樣無感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臺灣自去年初脫離疫情影響後,經濟持續成長並超越疫情前表現。文章分析了臺灣的GDP、消費、出口、通膨、薪資、失業率、股市表現和各項隱憂因素,並提出對臺灣下半年股市發展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24.04.01 *中信統計的台灣高資產客群,2023年總資產1億元以上的人數共有11萬人,預估到2027年會增加到13.7萬人, 2023年台灣總體個人財富總額194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243兆元。 2023年高資產族群的財富總額32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46兆元。
原本是在一篇朋友轉貼關於奢華咖啡的文章,看到作者寫了一句: "台灣經濟...... 平均每人 GDP 已超越了日本及韓國。"很驚訝,忍不住動手查了一下,發現主計總處公布的新聞稿中,台灣的人均GDP大約三萬二千多美元,是比較熟悉的數字。可是,網路上許多台灣躋身世界富國排名前20的文章,卻顯示台灣人均
Thumbnail
**經濟增長預測**:台灣智庫中華經濟研究院(CIER)將2024年台灣GDP增長預測提升至3.10%,高於先前的3.03%預測。這一修正預測是由於私人投資的反彈所驅動,高於2023年預期的1.41%增長。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持續波動的大環境下,台灣這個亞洲小巨人如何在不確定性的海洋中穩健前行,成了廣大讀者關注的焦點。隨著2023年即將結束,展望未來兩年,我們不僅需要關心台灣經濟的增長動力,也必須正視潛在的風險。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台灣2025年的經濟前景,旨在為各位讀者提供一個全面的解析,明確其增長動力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台灣高資產客群用過去2019~2023年的複合成長率計算會從11萬人成長到13.7萬人 而總額度預期會從32兆>46兆 這也是為什麼景氣藍燈跟紅燈對於台灣80%以上的人不會有特別感受 永遠都還是覺得經濟沒有特別好,這是從2004年開始就都一直存在,景氣藍燈一樣低迷景氣紅燈一樣無感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臺灣自去年初脫離疫情影響後,經濟持續成長並超越疫情前表現。文章分析了臺灣的GDP、消費、出口、通膨、薪資、失業率、股市表現和各項隱憂因素,並提出對臺灣下半年股市發展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24.04.01 *中信統計的台灣高資產客群,2023年總資產1億元以上的人數共有11萬人,預估到2027年會增加到13.7萬人, 2023年台灣總體個人財富總額194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243兆元。 2023年高資產族群的財富總額32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46兆元。
原本是在一篇朋友轉貼關於奢華咖啡的文章,看到作者寫了一句: "台灣經濟...... 平均每人 GDP 已超越了日本及韓國。"很驚訝,忍不住動手查了一下,發現主計總處公布的新聞稿中,台灣的人均GDP大約三萬二千多美元,是比較熟悉的數字。可是,網路上許多台灣躋身世界富國排名前20的文章,卻顯示台灣人均
Thumbnail
**經濟增長預測**:台灣智庫中華經濟研究院(CIER)將2024年台灣GDP增長預測提升至3.10%,高於先前的3.03%預測。這一修正預測是由於私人投資的反彈所驅動,高於2023年預期的1.41%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