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的人間天使-Anita Moorjan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認識Anita Moorjani是幾年前因友人推薦下,看她的演講和訪談影片而接觸到她。她真是我心中地位崇高的女神阿!她的人生觀點,跟我以往涉獵過不同領域的名人,宗教團體,社會哲學,甚至科學,不同文化,地區所傳達的資訊和理論有著截然的差異性甚至是互相衝擊的。推翻了我們主流社會的教育和價值觀,經過廣泛瀏覽過她的影片後,我很認同她,像看到汪洋中的燈塔,內心深處有了嶄新的曙光。

Anita Moorjni是《紐約時報》暢銷書《Dying to be Me》(中文書名:《死過一次才學會愛》)的作者。身為印度裔出生於新加坡、在香港長大並受英式教育,橫跨多元文化的背景,擁有多重語言的能力。親身經歷過癌症末期的痛苦,在短短三天奇蹟復原並且徹底改變她的人生觀。我認為她就像老天爺派來人間守護人民的天使,打破所有科學,神學以及宗教的格局,傳達她在瀕死體驗後對生命課題的莫大領悟。

Anita Moorjani,曾有瀕死體驗的特殊際遇,並且從中獲得莫大回饋,無私傳達給世人。

Anita Moorjani,曾有瀕死體驗的特殊際遇,並且從中獲得莫大回饋,無私傳達給世人。

談到恐懼,我覺得是她眾多主題中精髓的部分,也是她反覆教導世人的。她分享很多經歷,瀕死體驗之前飲食模式就像抗癌的模範生一樣,極度健康,極度講究,後來還是被診斷出癌症末期。因為她是帶著恐懼的情緒,深怕自己會得到重病在遵循這些飲食規範。關於恐懼,我們的主流價值觀也是用它在教導我們的。好比說在我生長環境周遭的:學生的時候不好好用功讀書,出社會就沒有好的工作!!年輕的時候不理財,老了就完蛋了!過了適婚年齡不快結婚,以後就沒有人要,會孤老一生了!不減肥,就會有不健康的徵兆!!現在不提升自己的能力,將來就沒有競爭力了!!種種~~想一想再看看她所說的,就覺得社會不就充斥著恐嚇威脅我們的標語嗎??有些是商業機構,可能為了利益,有些是公家機關,可能為了社會協調,不希望有人跳出社會體制吧?有些是身邊的人七嘴八舌,愛管閒事還自以為是救世主吧??她認為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本身都是完整地,不需要被改變。只是我覺得我們都需要一點時間,重新跳出恐懼的坑,重新自我定位,了解甚麼是我喜歡的,不喜歡或是不需要的,生活模式以及人生的走向。而不是像被外界的恐懼夾持的人質一樣,在逼迫中做所有的決定。

她說自己因傳達出的理念不同於主流社會,曾經受到排擠。於是她選擇離群索居一段時間,並且持續不段傳達她的理念,也用自己的人生向世人證明。愛是無條件與生俱來的,愛自己同時也是愛別人。我覺得值得推崇,也同時不停的提醒自己,不間斷的學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米卡多 Mika Duo的沙龍
5會員
99內容數
歡迎來到小說聚光燈!! 原創短篇小說,搭配精美情境插畫。 在這充斥不安,紛紛擾擾,景氣疲軟的社會。看完了我的作品,會振奮你的心,會激起更多對自己生命的熱情。 很中二,不過很中肯! 也歡迎各位大膽指教,我最喜歡真誠的言語和朋友, 不怕忠言會逆耳! 請大家多多支持本土的素人創作家,台灣人才輩出,只是很多還沒被挖掘出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從生命的流動中尋求真實的自由 四年前,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中,我姑姑作為一名安寧護理員,照料一位據說只剩下幾天生命的癌症病人。這位女士已經長時間與癌症共存,醫生們相信她的生命只剩下幾天,甚至可能只有一兩天的時間。然而有一天,她突然醒來,而她的丈夫和孩子們也醒來,而她已經昏迷了一週,竟然在客廳裡吸塵。家
Thumbnail
從生命的流動中尋求真實的自由 四年前,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中,我姑姑作為一名安寧護理員,照料一位據說只剩下幾天生命的癌症病人。這位女士已經長時間與癌症共存,醫生們相信她的生命只剩下幾天,甚至可能只有一兩天的時間。然而有一天,她突然醒來,而她的丈夫和孩子們也醒來,而她已經昏迷了一週,竟然在客廳裡吸塵。家
Thumbnail
今天一早醒來,錄了一支影片,記錄自己開始使用冰人呼吸的感想。我發現,自己好像蠻喜歡這樣的隨手紀錄,我也開始期待自己的歷程可以幫助更多病友,或是陪病的家人。 即便到了今天,我還是不知道醫生會怎麼安排我的療程,昨天的我一直被網路上寫著各種化療的副作用驚嚇,但是今天我看完了Anita Moorjani 艾
Thumbnail
今天一早醒來,錄了一支影片,記錄自己開始使用冰人呼吸的感想。我發現,自己好像蠻喜歡這樣的隨手紀錄,我也開始期待自己的歷程可以幫助更多病友,或是陪病的家人。 即便到了今天,我還是不知道醫生會怎麼安排我的療程,昨天的我一直被網路上寫著各種化療的副作用驚嚇,但是今天我看完了Anita Moorjani 艾
Thumbnail
《新靈魂觀:改變意圖,開啟覺知,終止負面業力,完成此生功課The Seat of the Soul》 📖「如果我只能推薦這個星球上的一本書給你,那就是《新靈魂觀》。對我來說,這是僅次於聖經,我所讀過最有力量的書。」——知名媒體人 歐普拉   我們正處於人類意識革新時代,必須超越五官知覺,以多官知覺
Thumbnail
《新靈魂觀:改變意圖,開啟覺知,終止負面業力,完成此生功課The Seat of the Soul》 📖「如果我只能推薦這個星球上的一本書給你,那就是《新靈魂觀》。對我來說,這是僅次於聖經,我所讀過最有力量的書。」——知名媒體人 歐普拉   我們正處於人類意識革新時代,必須超越五官知覺,以多官知覺
Thumbnail
說出我的故事,那深藏在你心中的我的故事。
Thumbnail
說出我的故事,那深藏在你心中的我的故事。
Thumbnail
在這本書中艾妮塔詳細分享了她的瀕死經驗、過程中所感受到的一切、這次體驗如何徹底地改變了她,以及她所獲得關於生命與死亡的重要訊息。
Thumbnail
在這本書中艾妮塔詳細分享了她的瀕死經驗、過程中所感受到的一切、這次體驗如何徹底地改變了她,以及她所獲得關於生命與死亡的重要訊息。
Thumbnail
認識Anita Moorjani是幾年前因友人推薦下,看她的演講和訪談影片而接觸到她。她真是我心中地位崇高的女神阿!她的人生觀點,跟我以往涉獵過不同領域的名人,宗教團體,社會哲學,甚至科學,不同文化,地區所傳達的資訊和理論有著截然的差異性甚至是互相衝擊的。推翻了我們主流社會的教育和價值觀,經過廣泛瀏
Thumbnail
認識Anita Moorjani是幾年前因友人推薦下,看她的演講和訪談影片而接觸到她。她真是我心中地位崇高的女神阿!她的人生觀點,跟我以往涉獵過不同領域的名人,宗教團體,社會哲學,甚至科學,不同文化,地區所傳達的資訊和理論有著截然的差異性甚至是互相衝擊的。推翻了我們主流社會的教育和價值觀,經過廣泛瀏
Thumbnail
進入別人痛苦的深淵裡, 沒有人能夠毫髮無傷的走出來; 當我們是這最嚴肅時刻的沈默證人, 生而為人瞥見自己下一步的死亡, 就個人而言, 怎麼可能不被觸及? 瑪麗・德・恩澤《因為,你聽見了我》
Thumbnail
進入別人痛苦的深淵裡, 沒有人能夠毫髮無傷的走出來; 當我們是這最嚴肅時刻的沈默證人, 生而為人瞥見自己下一步的死亡, 就個人而言, 怎麼可能不被觸及? 瑪麗・德・恩澤《因為,你聽見了我》
Thumbnail
過去的成長經歷與社會氛圍,讓我們以為不努力不行,讓我們覺得不堅持不行,讓我們深信不痛苦不會成長,可是,那是誰說的呢?
Thumbnail
過去的成長經歷與社會氛圍,讓我們以為不努力不行,讓我們覺得不堅持不行,讓我們深信不痛苦不會成長,可是,那是誰說的呢?
Thumbnail
野女總是會做一些非常不正常的事情,因為一篇短文的啟發,與一家相識又著重地方文化的藝文咖啡廳洽談合作,雙方一拍即合,敲定舉辦四場以文學為基,以母親主題為軸的分享會,真的希望這種和野女一樣瘋的咖啡廳可以多一些,讓我們可以一起來衝撞現實! 
Thumbnail
野女總是會做一些非常不正常的事情,因為一篇短文的啟發,與一家相識又著重地方文化的藝文咖啡廳洽談合作,雙方一拍即合,敲定舉辦四場以文學為基,以母親主題為軸的分享會,真的希望這種和野女一樣瘋的咖啡廳可以多一些,讓我們可以一起來衝撞現實! 
Thumbnail
有極少數的幸運兒徘徊於生死之間,經歷瀕死時刻,最後奇蹟似地重回這個世界。在香港長大的 Anita Moorjani 在她的《Dying To Be Me: My Journey from Cancer, to Near Death, to True Healing》書裡披露了她的傳奇經驗。
Thumbnail
有極少數的幸運兒徘徊於生死之間,經歷瀕死時刻,最後奇蹟似地重回這個世界。在香港長大的 Anita Moorjani 在她的《Dying To Be Me: My Journey from Cancer, to Near Death, to True Healing》書裡披露了她的傳奇經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