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遭受巨大的改變,我們的地球正面臨的巨大挑戰,世界的科學家正在致力研發那些能改變未來的科技?
過去幾年大家都在爭論世界暖化是不是假議題,美國小丑阿川好幾年前甚至說氣候變遷是假議題啦!來公投!!(這句話我自己加的)
Svante Arrhenius (1859-1927) 瑞典科學家在 “1896 年”說化石燃料可能最終導致全球變暖加劇並提出了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與世界溫度之間的關係。
來來來,我們來算數學,2022-1896= 126
126年前就有人知道的事然後現在世界才在重視,是不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許多國家和許多企業一直在做出新的承諾說會減少碳足跡。到 2021 年,美國作為全國第二大碳排放來源,承諾到 2030 年會減少近一半的排放量。歐盟議會最近通過了一項減少碳足跡的法律,到 2030 年會減少與 1990 年的水平相比約 55%的排放量。
《巴黎協定》自 2015 年以來變了又變,通用汽車、大眾汽車等主要汽車製造商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讓人開始相信減少碳足跡是一個明確的指標。
這樣的趨勢,將迫使許多減少碳足跡的科技“湧現”——在未來三到五年內一定會有大規模改變。
為了使減少碳足跡成為現實,歐盟的計畫必須盡快實施並擴大規模營業,儘管特斯拉的成功推動消費者對低碳感興趣(還是對狗狗幣感興趣?),同時鐵路和海運的運輸已經開始實施低碳解決方案。
目前由歐洲的案例是Coradia iLint (
連結在這)的旅客列車,氫燃料電池由阿爾斯通製造,雖尚未大規模應用,但是已在瑞典和法國試營運。其實要推廣低碳障礙不僅是技術上的,更是政治上的(
沒油水誰要做啦)。
在美國,估計佔總碳排放量的 13%排放來自住宅和商業取暖和生活所需的燃料,如果要減少這個數字,需要淨零排放 HVAC(供暖、通風和空調)和太陽能系統,轉向自然能源和創新能源也很重要,建築材料用可再生木材和低碳水泥也是趨勢。
在
農業領域也響應了減少碳足跡,大家都在找蛋白質替代品,如Beyond Meat
(連結在這)是植物肉的推廣者,因飼養牲畜會產生大量的碳和甲烷,連帶影響了
IOT的科技,因為可以用它實現智能土地和作物管理,有助於進一步減少碳足跡。
雖然各國都在致力於減少碳足跡,但是新興經濟體不能用相同的碳排放政策,每個國家發展的腳步都不同,各國都需要深思熟慮地分配能源並遵守全球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