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靈快手︱必須心要狠、手要辣的快#桌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閃靈快手(Geistesblitz)』這款是屬於家庭派對類型的桌遊 ,它曾在2011年獲得「金畸獎最佳兒童桌上遊戲獎項」入圍,及「德國年度遊戲獎」推薦作品,其玩法有如「快手疊杯」一般,同樣地考驗著玩家們的反應能力喔~

raw-image
raw-image

當初我為了要買這款桌遊的時候,可是找遍了各購物網都找不到呢,聽說當時它正好大缺貨,幸好就在我要放棄的時侯,發現有位賣家有在賣 ,雖說是有繁體中文的內容,但它是香港版本的,這樣您們就知道為什麼我桌遊盒子印的名稱不一樣了!

raw-image

在此遊戲裡面有五個重要的物品:「白色的幽靈」、「紅色的沙發」、「綠色的酒瓶」、「藍色的書本」及「灰色的老鼠」,而「遊戲卡牌」則代表著故事主角「幽靈巴頓」所拍攝的物品「照片」,但巴頓在鬼屋中拍出來的「照片(卡牌)」,其上面的物品顏色都亂掉了,所以玩家們得透過自己眼明手快的身手,幫幫巴頓把正確的顏色與物品找出來並做好分類,當全部的照片(卡牌)都分類完之後,您面前擁有最多張照片(卡牌)的玩家獲勝!

遊戲設置與玩法

其中「照片(卡牌)」的判斷方式主要兩種:

(1)先找出與卡牌上有正確顏色且一致的物品。

(2)若(1)的狀況找不到時,就要找沒出現在卡牌上的物品。

raw-image

圖像判斷示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目前這款桌遊也出到第四代了,每一代都有其不同的遊戲體驗,且玩法與變化也進階了不少,然而此桌遊在玩的過程中,不僅能訓練與培養玩家的圖像辨識力、推理判斷力及肢體反應力,而且也相當適合在聯誼、派對及家庭場合中遊玩喔!

在這邊強烈推薦給大家玩喔!!!

閃 靈 快 手 (Geistesblitz) 】
遊戲介紹:幽靈巴頓在城堡的地下室發現一台老相機。他立刻拿起相機四處拍他想要變不見的東西,當然也包括他自己囉!奇怪的是,魔法相機照出來的顏色時常出錯,有時綠色的瓶子照成白色,有時又照成藍色。巴頓看著這些顏色奇怪的照片,記不起來他到底要把什麼變不見?你能幫他說出正確的名稱、或甚至親手把東西變不見嗎?如果你快速地抓到正確的物品,你就有機會獲勝⋯⋯。

遊戲類型:家庭派對/競速遊戲

遊戲人數:2~8人
這款桌遊是越多人越好玩。

適合年齡(僅供參考):8+
就我個人的經驗,通常只要規則讓人聽得懂,即使年紀較小的小朋友也能玩滴!

遊戲時間:約20~30分
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就能玩很多次。

發行廠商:新天鵝堡桌遊

系列作品
閃靈快手 2.0
閃靈快手 11:55
閃靈快手:魔法帽

後來的系列作品,其玩法與變化相較與第一代還更進階了,所以若覺得第一代玩起來太小兒科的話,那麼您就可以嘗試挑戰一下上述的系列作品喔!

詳 細 教 學 影 片】 勃根地桌遊 閃靈快手 Geistesblitz 桌遊教學影片

倘若有喜歡我文章的朋友們,也歡迎日後能持續 追蹤 我的文章,及對我的文章按 喜愛 喔!感謝您們 ^^

【此篇引用之圖文美術版權 皆屬原創桌遊公司所持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呈心呈意×桌狂桌遊的沙龍
8會員
24內容數
桌遊推廣與紀事。
2020/10/21
此次在介紹桌遊之前,得先為大家介紹這位來自葡萄牙的桌遊設計師,就算沒玩過他設計的桌遊作品之策略玩家,也會對他那響亮的名號有所耳聞,然而這位就是在桌遊界被人推崇為「複雜哥」的 Vital Lacerda!(下文簡稱「複雜哥」)
Thumbnail
2020/10/21
此次在介紹桌遊之前,得先為大家介紹這位來自葡萄牙的桌遊設計師,就算沒玩過他設計的桌遊作品之策略玩家,也會對他那響亮的名號有所耳聞,然而這位就是在桌遊界被人推崇為「複雜哥」的 Vital Lacerda!(下文簡稱「複雜哥」)
Thumbnail
2020/10/13
在自己還是小屁孩的那個年代,不僅家用遊戲機「任天堂紅白機」很流行,而在戶外也有很多「大型街機電玩」,稱霸於每戶住家附近的各個柑仔店之中,記得那時候的小朋友,在放學後的娛樂中,除了玩紅仔標、打彈珠,以及灌抖杯阿之外,就是在家裡玩紅白機,在柑仔店打街機囉!
Thumbnail
2020/10/13
在自己還是小屁孩的那個年代,不僅家用遊戲機「任天堂紅白機」很流行,而在戶外也有很多「大型街機電玩」,稱霸於每戶住家附近的各個柑仔店之中,記得那時候的小朋友,在放學後的娛樂中,除了玩紅仔標、打彈珠,以及灌抖杯阿之外,就是在家裡玩紅白機,在柑仔店打街機囉!
Thumbnail
2020/09/24
想當年我們家老大在唸小一的時候,我就發現他對算術方面蠻有興趣的,然而那段期間,也正值我與他沉浸於玩桌遊且樂此不疲的時段,所以我就充滿期待地上網去找跟算術有關的桌遊,想藉由玩桌遊的方式來激發與加強他對算術的認知與學習 ^^ 在這邊推薦給家中有即將接觸,或是正在學習數學加減法的小朋友們玩喔!!
Thumbnail
2020/09/24
想當年我們家老大在唸小一的時候,我就發現他對算術方面蠻有興趣的,然而那段期間,也正值我與他沉浸於玩桌遊且樂此不疲的時段,所以我就充滿期待地上網去找跟算術有關的桌遊,想藉由玩桌遊的方式來激發與加強他對算術的認知與學習 ^^ 在這邊推薦給家中有即將接觸,或是正在學習數學加減法的小朋友們玩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套圈圈】是一種古老的遊戲,在夜市或其他場所都可以找到。這款簡單而有趣的遊戲不僅適合孩子,也非常適閤家人一起玩。有許多不同的變化遊玩的方式,並且在幼兒的課程設計中,可以用來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Thumbnail
【套圈圈】是一種古老的遊戲,在夜市或其他場所都可以找到。這款簡單而有趣的遊戲不僅適合孩子,也非常適閤家人一起玩。有許多不同的變化遊玩的方式,並且在幼兒的課程設計中,可以用來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Thumbnail
玩日本桌遊時,總是能感受到與歐美遊戲不同、獨樹一幟的設計風格,日本桌遊很擅長在既有的機制上,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讓它變成一款獨特的作品,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遊戲,都是建構在「吃墩」(Trick Taking)這個機制上。
Thumbnail
玩日本桌遊時,總是能感受到與歐美遊戲不同、獨樹一幟的設計風格,日本桌遊很擅長在既有的機制上,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讓它變成一款獨特的作品,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遊戲,都是建構在「吃墩」(Trick Taking)這個機制上。
Thumbnail
如果對當年紅極一時的「Draw Something」有印象,妙筆神猜大概的玩法就是朝這方向,只不過更讓人腦洞大開、充滿爆笑。規則簡單,可以很快開局又能破冰,非常適合新認識的朋友來歡樂一場,這款是我派對遊戲經常會帶的,也很適合親子同樂!
Thumbnail
如果對當年紅極一時的「Draw Something」有印象,妙筆神猜大概的玩法就是朝這方向,只不過更讓人腦洞大開、充滿爆笑。規則簡單,可以很快開局又能破冰,非常適合新認識的朋友來歡樂一場,這款是我派對遊戲經常會帶的,也很適合親子同樂!
Thumbnail
在遊戲化設計的工作中,不只是加入常見的機制而已。適度創造新規則,也能夠透過新鮮感,提昇使用者的參與程度。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們在活動中使用的例子給大家。
Thumbnail
在遊戲化設計的工作中,不只是加入常見的機制而已。適度創造新規則,也能夠透過新鮮感,提昇使用者的參與程度。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們在活動中使用的例子給大家。
Thumbnail
應該很多沒玩過或初次接觸桌遊的人,通常會對大盒類型的桌遊感到困惑,且滿是疑問的端看著桌遊盒說「啊是什麼東西得用這麼大的盒子裝嘞?!」 後來收到取貨通知信的時候,可是以興奮狀態衝到超商將此重重的一盒速速取回家,就為了能快趕快與妖怪們…喔不…是琳瑯滿目的精緻模型見面!
Thumbnail
應該很多沒玩過或初次接觸桌遊的人,通常會對大盒類型的桌遊感到困惑,且滿是疑問的端看著桌遊盒說「啊是什麼東西得用這麼大的盒子裝嘞?!」 後來收到取貨通知信的時候,可是以興奮狀態衝到超商將此重重的一盒速速取回家,就為了能快趕快與妖怪們…喔不…是琳瑯滿目的精緻模型見面!
Thumbnail
在髒小豬的遊戲中,每位玩家扮演著各自經營養豬場的農夫,並且要使出渾身解數(卡牌能力),不僅要讓自家小豬們最先變成髒小豬,還得時刻注意對手是否來你養豬場偷洗你的豬!更要躲避雨水與閃電的攻擊,此時最好的辦法便是讓小豬們,都躲進裝有避雷針及上鎖的豬舍裡,讓你更有機會獲得遊戲的勝利。
Thumbnail
在髒小豬的遊戲中,每位玩家扮演著各自經營養豬場的農夫,並且要使出渾身解數(卡牌能力),不僅要讓自家小豬們最先變成髒小豬,還得時刻注意對手是否來你養豬場偷洗你的豬!更要躲避雨水與閃電的攻擊,此時最好的辦法便是讓小豬們,都躲進裝有避雷針及上鎖的豬舍裡,讓你更有機會獲得遊戲的勝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