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像章回小說般閱讀的英文文法書(入門免費版) | 第三章第一回 動詞的個性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前情提要:第一章組建好了名詞單元,第二章把代名詞也準備好了,那麼它們就可以放在動詞的左邊和右邊,組成基本的句子骨幹了。(本書盡量以放在動詞的左右邊代替「主詞」、「受詞」等稱呼,因為蠻多初學者無法真的弄懂「代名詞做受詞」這種敘述,它到底是代名詞還是受詞?)那麼動詞的個性,就將決定句型的構造。

本書的主要目標僅是將傳統條列式文法書白話重述成「非條列式」的敘說手法,有前進動線,有順序由易至難的,可以一句一句讀下去的型式。「條列式」則較適用於查考,通常沒有由易至難排列,如果一頁一頁順序閱讀會很令人想停止。而對於傳統「條列式」文法書的實際內容及絕大部份術語,則照樣使用,並無變動。

但本章為破例,將以作者的新重組、新歸類方式來敘說動詞句型,因為若非如此,則很難讓初學者消化。
小序章 --- 為什麼把較難的「動詞」放在第三章而把簡單的「形容詞」挪後?

原本第三章想先弄好形容詞。最後組建句子時,名詞、代名詞、形容詞都已備好,讓動詞來組建它們成為完整的句子。但是後來左思右想,左手跟右手划拳 XD ,決定還是提早讓動詞出場,整個情勢會比較明朗。先弄形容詞仍會常常見樹不見林,不知道形容詞為什麼要這樣那樣。因為決定整個句子樣態的,其實還是動詞(或者,另外一種角度,叫做「謂語」,另有一番意思,先留個伏筆)。所以暫時割捨形容詞到第四章。動詞往前提到第三章來。
這個介紹出場的前後順序,本來是作者肚裡明白就好,不需要跟讀者特別說明。但是因為一個原因,還是有必要跟讀者預告。因為,本來任何人都希望進行的順序由最簡易到最難。動詞的難度比形容詞大得多,所以應該往後擺才對。但是由於上述的原因 ,以至於不得已,要先講較難的動詞,然後才回頭講簡單得多了的形容詞,請讀者知曉這並不是無心的錯誤,而是有意的,煞費苦心的安排和調換。讀者理解就好。

動詞的個性決定了句子需要的成份

我這是一個別開生面的切入角度,有相當的理論基礎。
所謂的理論基礎是相當知名又暢銷的歐美大部頭文法書,且是新近年代的作品。或許下面分枝以後的敘述,以及我又為適應中文思考的讀者做過調適之後的結果,與國內行之有年的大部份教科書、參考書、市售文法書稍有不同,但,

會捉老鼠就是好貓,如果你以前曾經讀過或被迫灌輸過上述的國內普遍內容而沒能覺得好用,或者那明明是一把利剪利鉗(請注意,這樣我承認它們是好貓),但是只是因為把手的寬度讓你抓不上手,那麼何妨暫時拋下以前那些包袱來試試看這樣理解動詞的個性和句子需要的成份?

最後檢驗好不好用,合不合你用(這可能真的是兩件事)的標準,就是能否讓你更容易,更正確的造出句子來?

或者說,從各種句子的句型中很快選到、選對你該用的句型,能夠的話,就是利剪利鉗,而且是你能抓得上手的,不是嗎?
好,我們就開始吧!

1-A 句型,成份、結構,其中的核心動詞

1-A. 如果想描述一個/一些人事物自己做了一件事,一個動作,那麼用這樣的句型:
He slept. (他睡了)

I swam in pool last night. (我昨晚在游泳池游泳)

The crime rate decreased last month. (上個月犯罪率下降了)
第一個例句結構是:
名詞單元+動詞的過去式

第二個例句結構是:名詞單元+動詞的過去式+{地點副詞}+{時間點副詞}
地點副詞是 in pool
時間點副詞是 last night

第三個例句結構是:名詞單元+動詞的過去式+{時間點副詞}
時間點副詞是 last month

如果把副詞都去掉,句子仍然都是正確的。那麼它們的骨幹只剩下:

名詞單元+動詞的過去式
好的。這就是第一種句型。請加強留意 in pool 這只是一個地點,而且可以去掉的這件事。還有前面提到是「自己」做的。游泳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做的事/動作,不像打架,或親吻,一定要有對象才能做。這點很重要。動詞本身的個性會影響它要造句的句型。
這種句型依時間來看是「過去式句型」,而且因為最前面的名詞單元自己就可以動作,不必找到對象才能開始動作。依照動詞所需要的元素來看,屬於不用找對象的動作,稱為「不及物動詞」。所以,依照對象和元素來看,它們是「不及物動詞句型」。

1-B 句型,成份、結構,其中的核心動詞

1-B. 如果想描述一個/一些人事物總是在做一件事情,一個動作,那麼用這樣的句型:
Bats sleep in daytime. (蝙蝠們白天睡覺)

Iron melts at 1538 degrees. (鐵在1538度熔化)

My aunt teaches at an elementary school. (我阿姨在某個小學教書)
第一個例句結構是:名詞單元+動詞的現在式+{時間副詞}
時間副詞是 in daytime
這種「時間副詞」和前面遇到的「時間點副詞」的不一樣是在,
白天是每天都有的。億萬年後還是有。而 last night 卻只有一次,
再億萬年也不會再有了。

第二個例句結構是:名詞單元+動詞的現在式+{敘述溫度場合的副詞}
是 at 1538 degrees
這個「敘述溫度場合的副詞」比較特殊。如果溫度是一直增加上去的話, 它背地裡有點類似「時間點副詞」,因為到達某個時間點,溫度才會來到 1538 度,鐵才開始熔化。但如果是在某個鍊鋼爐裡才有這個溫度,它又 背地裡有點類似「起點副詞」,說在那裡才有那溫度才會熔化的意思。 總之它是一個時間地點的綜合體,或者說是「條件」。「條件」也算副詞。 它就是副詞跑不掉!

第三個例句結構是:名詞單元+動詞的現在式+{地點副詞} 地點副詞是 at an elementary school 教書的「書」是中文習慣非得加上去的。其實句子裡面沒說。

第二個例句因為副詞的特殊,不容易去掉。我們可以為了簡化問題而先故意換成:
Iron melts at that steelmaking furnace. (鐵在那個鍊鋼爐中熔化)
如果把副詞都去掉,句子仍然都是正確的。那麼它們的骨幹只剩下:
名詞單元+動詞的現在式

其中第二和第三個例句,因為名詞單元是所謂的「第三人稱單數」,所以 動詞要加上 “s” 或者 “es” 字尾。
蝙蝠們白天睡覺,鐵在1538度熔化,都是萬古不變的事實。都是常態。
我阿姨在沒換工作之前,在那小學教書也是常態。雖然你去那學校找她時,她並不一定正在教,晚上遇到她時,她也沒在教。但是畢竟是一個常態。由於這種常態是目前的,所以這種類似的句型稱為「現在式」或「現在簡單式」句型。實務上,真的這種句子比例反而不高。如果你翻看報紙,90% 其實是上面那種「過去式句型」為主。你如果翻開(英文)故事書,既然是說過去的故事,也是100%都是「過去式句型」。
這種「現在式」/「現在簡單式」句型,出現的時候,描述「目前」「常態」的也不多。而以描述那種萬古不變的事實居多。
但是,也許是國內教學的窘境,「現在式」過高比例強調和「先入為主」的關係,讓中小學生,包括很多高中生,居然在寫日記或寫作描述過去的事情時,總是用這種「現在式」來寫。
應該是:My father took me to the fair, I ate an ice cream. (我爸爸帶我去那個園遊會,我吃了一個冰淇淋)
結果常都寫:My father take me to the fair, I eat an ice cream. 這我就不翻譯了,沒法翻譯。那是已經發生的事情,寫成這樣,沒法翻譯。
慎用「現在式」。它不像你以為(可能還是因為國內教育造成的,因為國內教育不注重「說」。如果是新加坡孩子,我相信沒有幾個會那樣用現在式來寫日記或遊記)的 那麼好用,那麼多用。只能這樣說。

2 句型,成份、結構,其中的核心:沒有「動作」的「動詞」

2. 如果想描述一個/一些人事物的屬性,那麼用這樣的句型:
Bats are mammals, not birds. (蝙蝠是哺乳類,不是鳥類)

Susan is a teacher. (蘇珊是一位老師)

Jack is my boyfriend. (傑克是我的男友)

Nanking was the capital of China. (南京曾是中國的首都)
分析一下:

mamals, a teacher, my boyfriend, the captial of China 都是「名詞單元」。 (還好,這種加複數的,前面加冠詞的,加所有格的,名詞後面再加「of China」 表示形容詞「中國的」,這幾種都在前面的「名詞單元」交待過了)

它們被擺在 is, are, am, was, were 這種單字的「後面」,表達這些單字的 「前面」的那個「名詞單元」的屬性。

老師是一種屬性,男友是一種屬性。老師就是蘇珊本人,不是別人。男友就是 Jack,這句裡面沒有第二個人。the capital of China 也是一種屬性,歷史上有 很多個城市都曾經具有這個屬性。

對於這個屬性已經是事過境遷的,我們用 was, were 來連結左邊的名詞單元和 右邊的名詞單元。這個屬性目前還是這樣的,我們用 is, are, am 來連結。因此 Susan 和 Jack 後面的 is 有可能將來會改用 was 。但是蝙蝠是哺乳類這件事情 不會事過境遷。它不會改用 was, were。

我從剛才到現在都說 is, are, am, was, were 「這種單字」,沒說它們是「動詞」。正是因為這些單字其實並沒有帶著任何動作。用「動」去理解,真的是 誤解不小!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勿以惡小而為之」,那麼勿以 「謬」小而「忽視」之。而且越核心的東西,有所偏差,出來的差距更大!!

倒是有種類似但比較不謬誤的已經有很多人用的方法來稱呼它們:「謂語」。 當然,這個稱呼的缺點是不貼近日常生活,不接地氣,很文言文語。可是兩害 相權取其輕。筆者認為它的害處比稱呼 is, are, am, was, were 為「動詞」來得 謬誤小。接下來讓我這個觀點來繼續說明,這麼重要的這些 is, are, am, was, were 在句中的角色。因為後面還有很多很多很多要用到它們。

is, are, am, was, were 要表達的,是在「前面」(它們的左邊)的那個「名詞 單元」(包括「代名詞」,先前的章回有提過,這裡再強調一下而已)的:

(左邊)是……(右邊)



(左邊)是/為……(右邊)……(這樣的)



(左邊)是/為……(右邊)……(這樣的狀態)



(左邊)是/為……(右邊)……(這個形容詞單元所形容的狀態或屬性)



(左邊)在……(右邊)……(這個地點,副詞單元)

上面這些非常非常重要。是解決後面很多惱人問題的關鍵。
不但它們實際上沒有任何的「動」作而言。就連常常用的中譯「是」,在某些情況下,中文裡也沒有這個邏輯,最典型的就是:
She is beautiful.
中文的概念裡面,既沒有「是」,也沒有「很」,也沒有「非常」。翻譯成:
她很漂亮。
那都是不得已的。若翻譯成:她非常漂亮。那更是子虛烏有。
中間這些既沒有「動作」,也沒有「是」,也沒有「很」的概念的 is, are, am, was, were 的用法還要擴展很多。我們挪到後面展開。只先看最末尾一個:
(左邊)在……(右邊)……(這個地點)
He is downstairs.
(他在樓下)
downstairs 是「地點副詞」單元。這是這種句型裡面比較特殊的一個用法。
另外,右邊的名詞單元,或形容詞單元,或副詞單元,在正常的情形下是不能缺席的。你可以把這些 is, are, am, was, were 當成類似數學的「等於」符號,或者「屬於」符號。右邊缺席了是很講不通的。表面上例外的,只有用在答句時,例如:
問:Is he your friend?
答:Yes, he is.
那麼 He is 什麼? He is my friend. 因為 He is 右邊的東西,在上一句已經有了。已經知曉了。這裡只是省略掉再重複一次而已。所以說只是「表面上」的例外。它的右邊其實還是有東西的。
問:Are you a doctor?
答:Yes, I am.
那麼 I am 什麼? I am a doctor. 一樣是右邊其實還是有東西的。只是省略掉再重複一次而已。但是問句的 are 到了答句變成了 am 了。所以 are 和 am 其實是同一個概念。只是很繁瑣要換個拼字而已。
中文裡面其實也有類似的狀況,數字一,二,三,四,五……到了百以上的時候,就要變成一百,兩百,三百,四百,五百……。那個「兩」和「二」其實是同一個概念。只是很繁瑣要換個字而已。所以中文也有很煩的時候,不用光是抱怨英文 XD

3 句型,成份、結構,其中的核心:沒有「動作」的「動詞」

3. 如果想描述一個/一些人事物「有」些什麼東西,那麼用這樣的句型:
My son has a car. (我兒子有一台汽車)

I have an idea. (我有個主意)

The room has four windows. (那房間有四扇窗子)

The old woman had five children. (那老婦人曾有五個孩子)
分析一下:

這裡的 have, has 倒是跟中文的「有」幾乎一模一樣,沒什麼好多解釋的。

稍微有點不一樣的只在那個老婦人曾有五個孩子那一句。had 是當時的狀況。現在 有沒有,有幾個,並不清楚。中文的「有」並沒有過去式的。一定要加的話會加上「曾」字。但是這個「曾」字經常會表示現在已經沒有,或者已經缺少了不足5個的概念。英文的 had 並沒有這方面的強調,純粹只是對當時的描述。

同樣的,這裡的 have, has, had,並沒有任何的動作。一個具有四扇窗子的房間,它只是靜靜地在那裡,沒有任何動作。have/has/had 純粹就是一個描述。請留意這點。這也會是解決後面很多惱人問題的關鍵。
至於第 4~6型「謂語」(因為它們根本就沒有任何「動作」!叫做「動詞」真的很誤導,「誤導」導致「誤解」,「誤解」導致「不解」,「不解」導致「學不會,考不好」!)的句型,都是特定的幾個字詞。我們將只放在「進階版」來舉例和說明。入門的話,我們直接跳 7, 8, 9 型動詞句型,下回分解!
進階版內容:
第 4, 5, 6 型動詞的句型
●可以像章回小說般閱讀的英文文法書 (入門免費版) ▲楔子及序章 https://vocus.cc/article/61afe147fd8978000160aa5b
▲第一章第一回 名詞的組建https://vocus.cc/article/61b010ecfd89780001614203
▲第二章第一回 代名詞的種種⑴ https://vocus.cc/article/61b75d88fd897800012c6ec3
●可以像章回小說般閱讀的英文文法書 (進階付費版) (進階版有較深入的內容加註,並附有填充習題和解答, 目前章回暫不用付費,免費試閱) ★楔子及序章 https://vocus.cc/article/61afe20cfd8978000160ac17
★第一章第一回 名詞的組建https://vocus.cc/article/61b06426fd89780001f3835a
★第二章第一回 代名詞的種種⑴ https://vocus.cc/article/61b37c4afd89780001ff56a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51內容數
創業的過程,必定有下列步驟: 1. 企畫、籌資、找人 2. 為事業想一個(商標)名稱,並進行預查和申請、註冊 3. 找個適合登記的地址 4. 為公司或行號想一個名稱並進行預查和公司登記 但 2. 經常被忽略,或被擺到 4. 的後面。依商標法,公司名稱與商標抵觸時,算是商標侵權,您知道嗎???這順序若錯誤,許多老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大家都關心的主題——怎麼讓自己更快樂。這個話題其實是非常深奧的,因為快樂的定義對每個人來說都可能不一樣。最近我翻閱了一本2007年的暢銷書,書名叫做《更快樂:阿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雖然這本書已經有些年頭,但裡面的觀點依然值得我們深思...
Thumbnail
今年台南大專聖誕禮拜主題為「茫忙之中遇見你」。這場以「茫」與「忙」為主題的禮拜帶給了作者不同的觀點。
Excuse me, can I get some water? 不好意思,可以幫我拿些水嗎? Excuse me, can I get a to-go box? 不好意思,可以幫我拿個打包盒嗎? Excuse me, can I get a meau? Excuse me, can I g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本我希望父母讀過的書,這本書在四年前出版,當時我作為一位新手父母,面對兩歲的小孩,真的感到無比困惑。小孩跟我一樣是人類,但我卻完全無法理解他,這讓我感到沮喪。 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我也不例外。在那段時間裡,我每天都面臨著許多挑戰...
Thumbnail
買房是一件人生大事,因此大家總希望各種條件皆再自己的期望內可以一次到位,但期望跟現實總是有所牴觸,錯誤的認知總讓自己多繞了遠路
Thumbnail
什麼時候不用反身動詞?什麼時候要?一篇文章弄懂它!
Thumbnail
分享法文的詞性變化與我的單字記憶方法,也分享了我的Notion單字庫,依據詞性分成兩組做筆記。
is是be動詞,後面可以接一般動詞,這個動詞是現在分詞Ving或過去分詞V(p.p.)。 be+Ving是現在進行式,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如 Sunny was watching TV when she came home. be+V(p.p.)是被動語態,如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十 按《文通》的意見,句必有起﹑語兩詞,這是最基本的句子結構。「字之為語詞,動字居多」。動字又分外動字和內動字。如是外動字,必有止詞,位於其後。22 如是內動字則不可以有止詞。如語詞非動字,而是靜字,用作語詞的靜字則稱為「表詞」。如表詞不用靜
Thumbnail
游泳池的常規教學包括踢水、劃手、換氣等技巧,但學游泳的目的是多樣的。有人想成為游泳選手,有人想提高泳速,也有人只是想安全地玩水。對於害怕下水的人來說,身體自信和環境知識的建立比單純學會游泳更重要。熟悉水感覺、親近海洋知識的教學課程,能幫助人培養身體自信和認識環境的能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大家都關心的主題——怎麼讓自己更快樂。這個話題其實是非常深奧的,因為快樂的定義對每個人來說都可能不一樣。最近我翻閱了一本2007年的暢銷書,書名叫做《更快樂:阿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雖然這本書已經有些年頭,但裡面的觀點依然值得我們深思...
Thumbnail
今年台南大專聖誕禮拜主題為「茫忙之中遇見你」。這場以「茫」與「忙」為主題的禮拜帶給了作者不同的觀點。
Excuse me, can I get some water? 不好意思,可以幫我拿些水嗎? Excuse me, can I get a to-go box? 不好意思,可以幫我拿個打包盒嗎? Excuse me, can I get a meau? Excuse me, can I g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本我希望父母讀過的書,這本書在四年前出版,當時我作為一位新手父母,面對兩歲的小孩,真的感到無比困惑。小孩跟我一樣是人類,但我卻完全無法理解他,這讓我感到沮喪。 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我也不例外。在那段時間裡,我每天都面臨著許多挑戰...
Thumbnail
買房是一件人生大事,因此大家總希望各種條件皆再自己的期望內可以一次到位,但期望跟現實總是有所牴觸,錯誤的認知總讓自己多繞了遠路
Thumbnail
什麼時候不用反身動詞?什麼時候要?一篇文章弄懂它!
Thumbnail
分享法文的詞性變化與我的單字記憶方法,也分享了我的Notion單字庫,依據詞性分成兩組做筆記。
is是be動詞,後面可以接一般動詞,這個動詞是現在分詞Ving或過去分詞V(p.p.)。 be+Ving是現在進行式,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如 Sunny was watching TV when she came home. be+V(p.p.)是被動語態,如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十 按《文通》的意見,句必有起﹑語兩詞,這是最基本的句子結構。「字之為語詞,動字居多」。動字又分外動字和內動字。如是外動字,必有止詞,位於其後。22 如是內動字則不可以有止詞。如語詞非動字,而是靜字,用作語詞的靜字則稱為「表詞」。如表詞不用靜
Thumbnail
游泳池的常規教學包括踢水、劃手、換氣等技巧,但學游泳的目的是多樣的。有人想成為游泳選手,有人想提高泳速,也有人只是想安全地玩水。對於害怕下水的人來說,身體自信和環境知識的建立比單純學會游泳更重要。熟悉水感覺、親近海洋知識的教學課程,能幫助人培養身體自信和認識環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