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這是愛女,也是厭女》讀後整理

2022/01/0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女性主義本來就是以比較批判性角度觀看社會的學說,能在年末,一切將近塵埃落定的時候,拿來反思自己過去的一些言行,真的是很棒的學習與啟發。
「女性主義的願景是打破社會權力結構,反對有權力的人欺負沒有權力的人。」
書中有很多議題,是我完全沒想到能拿來討論女性主義,及愛女/厭女議題的內容。所謂厭女,就是「在好女人和壞女人之間做出歧視性對待」,並懲罰不遵從此套價值的人。而其和性別歧視的差別,則是性別歧視是「在意識形態中將男性和女性做出歧視性對待」,也就是說,厭女將女性劃分為好/壞,而性別歧視則是對男女性做出差別對待。
因此,若以此標準衡量對一位女性的喜愛或是厭惡,也就是以「主流社會評價女性」的標準評斷,身為一位女性,不論是在被喜愛,抑或是在被厭惡的一方,都仍須時時警惕,這樣的標準是否合理、是否會影響壓抑自身的主體性。
本書第一章便討論PTT上出現的「母豬教」一詞,如何對女性造成壓迫,並藉由分析網友如何區分、定義女性中的「母豬」,壓抑或拒絕女性的主體性。而其中也有好幾個章節,由不同角度談論「林亦含事件」,包含為什麼當今的社會制度會漏接有這樣遭遇的人,或是從心理學角度,探究被社會主流價值觀綑綁的情況下,如何使受害者壓抑,並合理化加害者的行為。
最喜歡的絕對是第八章,討論女性從政者面臨的雙重困境:女性政治人物同時要符合大眾對「女性」的想像,同時也要符合「剛強、果斷、幹練」等想像中的領導特質,若不符合上述任何一點,都將使女性被批評。然而,這兩點卻經常難以同時滿足,導致女性經常陷於困境當中。受到社會中不公平的限制所囿能在政治領域中取得較高話語權的女性,通常經過更激烈的競爭,但他們仍無法擺脫各樣因「女性」身分所帶來的評價與眼光,而其中許多標準,卻是男性從政者不會遇到的。
「多數人認為成功的女性政治人物是性別平等的受惠者,很難接受性別仍然不平等。」
最後一章則談論「情感教育」應該要包含哪些面向,讓我們重新反思在教育的過程中,是不是有哪些面向被忽略了,而我們又要如何觀察、實踐真正的平等關係,讓所有人都能站在公平的起跑點上,不受外界不合理的束縛,為自己的理想、權益發聲。
性別議題早已被談論許久,但至今仍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平等,除了不同性別間的平等,有時,更像本書所言,將一種性別中的人群再次劃分,從而使其更難爭取真正的平等。也許我們難以在三、五年間便翻轉當前不平等的現況,但透過每個人提高對性別不平等的意識,並由自身開始改變,追求更平等且有好的環境,唯有如此,才能夠逐漸讓社會成為公平且友善的空間。

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
主編:王曉丹
作者:王曉丹、余貞誼、方念萱、姜貞吟、韓宜臻、胡錦媛、黃囇莉、楊婉瑩、孫嘉穗、陳惠馨、康庭瑜
出版年份:2019年
出版社:大家出版
Alice Shih
Alice Shih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