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我必須獨自赴約》:深入極端主義的基地,看見全新的世界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我們要怎麼定義「事實」呢?一人口中所謂的恐怖份子,也許在另一人眼中是為了國家、社會而努力的人。雖說以人命作為表達理念的一種手段本身就帶著不道德性,但你又怎麼知道對方不是嘗試過所有的方法呢?

這本書最真實也珍貴的地方,是作者蘇雅德深入各地,訪問了許多加入或欲加入恐怖組織的人,透過他們現身說法,理解不同族群的想法與觀點,進而反思彼此認知的世界,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甚至也驚訝地發現,其實遜尼派跟什葉派衝突比我想像地嚴重,但其中的界線其實也相當模糊。


有時自以為是受害者的人,常在渾然不覺的情況下變成加害者,這種情況在我面前不斷上演。

書中最常聽到的發言,首先是「為什麼西方進入阿拉伯半島的行為/暴行不算恐怖主義,但在歐美的爆炸案卻是恐怖主義。」當下看到的時候有點震撼,但隨著受訪者描述發生的事情,不難想像他們的憤怒從何而起。而所謂「主流媒體」的報導也經常沒有涵蓋廣泛的想法,僅有他們自己的偏好的觀點而已。

再來是關於西方世界對穆斯林的不信任或仇恨,導致他們無法真正融入,或在西方世界中感到自在。雖然雙邊的衝突由來已久,真的要追溯歷史的話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完。可是這樣的仇恨,沒有理由被一直持續下去吧?當然仇外情緒是團結內部的好方法,不論是恐怖份子或西方世界的手法,其實都是相同的,如果再繼續放任不管,衝突恐怕也不會有結束的一天吧。

另外是幾個覺得很值得探討的地方。首先是關於阿拉伯之春,過去一直覺得這是民主運動,但蘇雅德訪問的某些人士,認為阿拉伯之春是在北非地區建立哈里發政權的好機會,這是過去從來沒聽過,甚至沒有想過的論述方式。若只從民主推進的角度,單方面理解這場運動,也許很難了解為什麼會出現「阿拉伯之冬」,可是加上這方面的說法,便能理解其實上街抗議的人根本是同床異夢。不過,換個角度想,誰說民主體制就是好的體制呢?西方直接認定民主就是最好的,其他的體制都不好,而且就如書中所說,西方認為民主一蹴可幾,可是哪個國家的民主傳統不是透過多年的累積與修改而成?若要求北非國家在一次的革命後便建立完美的民主體制,未免也太不切實際。

「這不是阿拉伯之春,」埃及軍官插嘴說:「這是伊斯蘭教和穆斯林之春。」

第二是作者訪問不少在歐洲,且想要加入極端組織的人。其實這些招募者一直潛伏在歐洲,而且各國情報機構也有在注意他們,但問題是什麼情況會讓這些人想離開自己的國家,到一個充滿戰亂的地方呢?一些穆斯林移民的第二代,便是認為自己無法融入社會,且家庭內部也有問題,導致他們選擇相信接納他們的極端主義者。另一種人更為特別,是想要嫁給恐怖組織戰士的女性。儘管我很難理解為什麼他們覺得這種選擇是鄭月的(還有一些甚至是白人女性),以及為什麼他們會覺得歐洲都是「右派份子」,這種印象是怎麼被灌輸的,又是誰去灌輸的呢?但換個角度想,怎麼會有人待在跟自己同文同種的國家中,卻覺得這麼沒有安全感呢?

作者提出幾個移民二代中的一些區別。對於作者而言,他認為努力讀書,與做出不同嘗試可以在歐洲找尋到很多機會,但是有些人卻認為歐洲沒有他們的容身之處,其中差別在於兩點,第一個是家庭是否完整,若家庭內部有問題,可能沒辦法及時處理青少年遇到的情況,導致他們去尋求其他管道的幫助;另一個則是貧窮問題,若沒有適當的經濟基礎,會使人們容易走偏。簡而言之,也許可以說,若要確保一個人不至於走偏,應該要建立更好的社會安全網,接住每個可能有問題的人,可是,這也是當前歐洲穆斯林可能遇到的問題,他們也許會被自動排除於安全網之外,又同時在經濟弱勢的情況下,更可能成為極端組織吸收的對象。

最後作者認為世界應該要找到各地都能接納的世界觀,但我認為這樣的尋找是沒有意義的,在不同的文化與背景下,本來就很難找到所有人的交集,與其如此,還不如學會接納與包容不同的想法,尊重每種不同的文化跟思維模式。

只要有人說:「你錯了,我才是對的。」就代表他放棄溝通的空間與可能。

我必須獨自赴約:第一線聖戰報導紀實
作者: 蘇雅德‧梅科涅特Souad Mekhennet
譯者:溫澤元
出版年份:2019年
出版社:臺灣商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ice Shih的沙龍
1會員
4內容數
Alice Shi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02
「女性主義的願景是打破社會權力結構,反對有權力的人欺負沒有權力的人。」
2022/01/02
「女性主義的願景是打破社會權力結構,反對有權力的人欺負沒有權力的人。」
2021/06/29
2017年五月,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士‧科米在發表演講時,赫然看見自己被開除的新聞。本書中科米詳述了他的公職生涯,與因為堅守法治,一步步走向被開除的過程。
Thumbnail
2021/06/29
2017年五月,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士‧科米在發表演講時,赫然看見自己被開除的新聞。本書中科米詳述了他的公職生涯,與因為堅守法治,一步步走向被開除的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因為亡命之徒處於社會金字塔的最底層,他們的世界是明確的。他們不被權威的詭計和謊言所愚弄,也不屈服於權威的話語、調解工具和輿論製造。他們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原始的現實世界,充滿了艱辛、痛苦、貧窮和不公義。因此,人們發現他們最尊重正義,並且最蔑視正義的缺失。
Thumbnail
因為亡命之徒處於社會金字塔的最底層,他們的世界是明確的。他們不被權威的詭計和謊言所愚弄,也不屈服於權威的話語、調解工具和輿論製造。他們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原始的現實世界,充滿了艱辛、痛苦、貧窮和不公義。因此,人們發現他們最尊重正義,並且最蔑視正義的缺失。
Thumbnail
讀一本書的當下,就像和許多人對談,在零碎時間中累積的書頁,匯聚成一泉碧波蕩漾,滋養情韻的心靈書海…
Thumbnail
讀一本書的當下,就像和許多人對談,在零碎時間中累積的書頁,匯聚成一泉碧波蕩漾,滋養情韻的心靈書海…
Thumbnail
在這個書單裏,你會看見因爲恐懼抓捕只好躲進監獄避難的敘利亞人、患上“開羅綜合徵”的中國人、毫無社會組織卻仍能形成秩序和規範的原始部落、依靠政治運動來彌補制度性缺陷的新威權主義國家、以及努力剋服社會等級體系的民主國家。
Thumbnail
在這個書單裏,你會看見因爲恐懼抓捕只好躲進監獄避難的敘利亞人、患上“開羅綜合徵”的中國人、毫無社會組織卻仍能形成秩序和規範的原始部落、依靠政治運動來彌補制度性缺陷的新威權主義國家、以及努力剋服社會等級體系的民主國家。
Thumbnail
「普世價值」的追求是保守主義的一種天性和目標,但之中的陷阱就在於「普世價值」的「詮釋權」是在誰的手中?而這也是許多號稱服膺普世價值的人最大的陷阱,
Thumbnail
「普世價值」的追求是保守主義的一種天性和目標,但之中的陷阱就在於「普世價值」的「詮釋權」是在誰的手中?而這也是許多號稱服膺普世價值的人最大的陷阱,
Thumbnail
說到暴政,我們可以很容易指出幾個政權,也可以指出他們做了哪些事迫害無辜的人,但當我想到要怎麼定義「暴政」或「極權專制」,在制度上的說明詞彙就會在腦中形成模糊的概念,什麼也說不出來。我讀這本書主要是想更了解暴政具體會怎麼實踐,而我們該如何警惕,可以做些什麼。
Thumbnail
說到暴政,我們可以很容易指出幾個政權,也可以指出他們做了哪些事迫害無辜的人,但當我想到要怎麼定義「暴政」或「極權專制」,在制度上的說明詞彙就會在腦中形成模糊的概念,什麼也說不出來。我讀這本書主要是想更了解暴政具體會怎麼實踐,而我們該如何警惕,可以做些什麼。
Thumbnail
「我們正在談的是人。我們談的並不是抽象的東西。 」
Thumbnail
「我們正在談的是人。我們談的並不是抽象的東西。 」
Thumbnail
強求一個渴望的真相,用公權力壓迫手無寸鐵的人,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我認為用正義包裝的偽善,比真實的邪惡更為惡劣。 內容簡介 關於人權---Everybody is equal before justice. 關於原諒--自由與寬恕是同一個字 關於信仰--相信是去愛的理由
Thumbnail
強求一個渴望的真相,用公權力壓迫手無寸鐵的人,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我認為用正義包裝的偽善,比真實的邪惡更為惡劣。 內容簡介 關於人權---Everybody is equal before justice. 關於原諒--自由與寬恕是同一個字 關於信仰--相信是去愛的理由
Thumbnail
「曾經受害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加深刻了解,這個世界最不需要的,就是受害者。」 對付內在的敵人需要的勇氣有時候比對付外在的敵人時更多。當他選擇相信自己所見的世界,而不是經文教條,不是家庭教育,不是暴力,不是憎恨的時候,他的聖戰就已經可以說是宣告勝利了。
Thumbnail
「曾經受害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加深刻了解,這個世界最不需要的,就是受害者。」 對付內在的敵人需要的勇氣有時候比對付外在的敵人時更多。當他選擇相信自己所見的世界,而不是經文教條,不是家庭教育,不是暴力,不是憎恨的時候,他的聖戰就已經可以說是宣告勝利了。
Thumbnail
作為第一部長片作品,丹麥導演烏拉.沙林(Ulaa SALIM)給出了從開頭到結尾都令人揪心的作品,透過兩個「外來者」的視角的接續與綿延,《丹麥之子》展演的不只是一個緊張刺激同時溫馨感人的虛構故事,他還捕捉到了反全球化潮流下,本土與外來者之間的恐懼與憤怒,進而展演了暴力的本質,不再對話的沉默
Thumbnail
作為第一部長片作品,丹麥導演烏拉.沙林(Ulaa SALIM)給出了從開頭到結尾都令人揪心的作品,透過兩個「外來者」的視角的接續與綿延,《丹麥之子》展演的不只是一個緊張刺激同時溫馨感人的虛構故事,他還捕捉到了反全球化潮流下,本土與外來者之間的恐懼與憤怒,進而展演了暴力的本質,不再對話的沉默
Thumbnail
所謂人的感動,似乎成為了某種可以預料的、可觸發調控其大小、時機、起伏轉向的事情。駱以軍的一段文字把這樣的「工作」看得頗為下流和身體性……
Thumbnail
所謂人的感動,似乎成為了某種可以預料的、可觸發調控其大小、時機、起伏轉向的事情。駱以軍的一段文字把這樣的「工作」看得頗為下流和身體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