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飄來一陣雨,點點灑落了滿地,也許雨一停,我就能再見到你,也許雨一直下不停……」
《瀑布》應該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鍾孟宏的電影,也可能是近幾年最喜歡的台灣電影之一。
而《瀑布》最好的是賈靜雯。
背景是2020三月的台北,在疫情的恐慌之下,叛逆的高中女生與她中產階級高階主管單親媽媽的故事。
電影從青少女的同班同學確診開始,在莫名的懸疑氣氛裡展開。母女雙雙自主隔離,但早已隔離的不只是人,還有這兩個女人的心。
看似無聊的單親家庭倫理故事佐以COVID-19疫情調味,但隨著劇情推展,從女兒(王淨飾演)的視角,我們發現媽媽(賈靜雯飾演)原來早已患了思覺失調症,整個人崩潰了。
導演用思覺失調者的幻覺與真實交錯,來營造電影詭譎的氛圍,用影像勾勒出這個女主角如同暴風雨般的心理狀態,這點非常聰明,電影也一改直線式的敘事手法,僅在劇情的點滴線索中,讓觀眾自己拼湊出這個女人、這個家庭的過往,因為作為觀眾的你一定想找尋:她為何會精神崩潰?
丈夫(李李仁飾演)出軌外遇、離婚、對母女的不聞不問;工作與經濟的壓力;青春期女兒的叛逆,老實說,甚麼都有可能讓一個人得思覺失調症,即便是這個原本這麼驕傲的一位屬於人生勝利組的女性。
電影最好看的不是這些,《瀑布》最好的是他根本不想去探討為何會變成這樣,而是直面你身心的病痛,那揪著你痛苦至深的傷,那長期剝奪你心神的魔,那每日每夜啃食你的心的鬼,如同她們住的被帆布覆蓋的豪華大樓,終日沒有陽光照進來,陰暗潮濕冷清的竄入人心,金玉其外,其內的傷口早已腐敗發臭,爬滿跙蟲。
你能說,你沒受過傷?你能說,你的心沒有那麼痛過?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或曾經是、偶爾一段時間是,思覺失調的患者,或是瀕臨崩潰邊緣的所謂的正常人。
「偶然飄來一陣雨,點點灑落了滿地,也許雨一停,我就能再見到你,也許雨一直下不停……」
電影的主題曲是「抉擇」。
是啊,人生的傷,突如其來的痛,晴天霹靂的苦,或是莫名的沮喪情緒,其實就像這偶爾飄來的一陣雨,你不知道她為何會下起雨,而雨停時,你也許會見到你最想見的人,也許不會,但是,那又怎樣?
偶然來的雨,與其去探究原因,不如就去面對它吧!
若說這部電影要探討「思覺失調症」,我倒認為《瀑布》要講的是,直面每一個人內心裡的傷,又或是,「對,我受傷了。 」。
劇情並沒有憤憤不平地去怨恨冷漠的父親,導演用小靜這樣一個不卑不亢的女兒角色,帶著她的媽媽面對她媽媽內心的傷,甚至聽從醫囑,陪著她媽媽一起瘋言瘋語,一個願意為了女兒好起來的母親,一個堅定的女兒,她們是相互陪伴扶持的兩個女性,此刻的媽媽,也只是一個在婚姻中遍體鱗傷的女人。
再難的關,都有重新開始,從零開始的機會。
不過,這樣一部沒有甚麼劇情高潮起伏,立意嚴肅的電影,易流於喃喃自語,若是沒有跟觀眾取得共鳴,失敗的機會非常高,其完全要靠角色演出的張力與細膩的傳達,才有可能成功。而我真的太讚歎於賈靜雯的演出了,我認為整部電影的力量就是來自賈靜雯。
有好幾幕,她僅僅用一個眼神的轉折,就可讓我感動於她想傳達的深沉意念而流下眼淚。
尤其是電影中途,她們的高級大廈外面因施工而覆蓋的帆布終於被拆下了,金黃色的陽光照進來,象徵她的心也慢慢願意接受光亮,當時賈靜雯的眼神
還沒有說話就足以令我感受到那股陽光的溫度,透過她,似乎陽光也照進了我的心裡……
那是受傷的眼神,是隱忍的眼神,是神經質的眼神,但也是願意的眼神。這樣溫潤而層次分明的演出,拿下金馬獎女主角當之無愧,足以與亞洲幾個厲害的女演員一較高下。
我非常喜歡電影中幾個巧思,大玩「神經病」與所謂「正常人」之間的諷刺趣味-------到底誰才是神經病?!
尤其在電影前段與後段,品文(賈靜雯飾演)神經兮兮地覺得有東西跑進屋子裡,為了保護她女兒枯坐了一整夜,前段的是幻想,而在電影後半,她又說:「屋子裡跑進了一條蛇。」,雖是匪夷所思,大樓裡怎麼會有蛇?但女兒小靜仍然願意同理她媽媽,叫消防隊來抓蛇,驚動了全大樓,結果還真的出乎意外地抓到蛇,這個設計真令我拍案叫絕,不知不覺中,原本半信半疑的觀眾已經選了跟思覺失調患者站在同一陣線,願意去同理這個主角病患,如同大家都正視了那魔鬼-----不過是條蛇啊。
台灣電影在這兩年看到了蓬勃機會,但似乎還未有一個真正成熟、具有格局的導演。鍾孟宏算是其中一位很有企圖心的導演,我個人雖然沒那麼喜歡他的《陽光普照》,但絕對可以感受他對電影的野心,或許同樣也是攝影師的關係,他的鏡頭語言、剪接或是埋在影像裡的寓意,在台灣導演裡算是有趣的,可以看出他旺盛的創作動力。雖然《瀑布》對我來說,賈靜雯還是佔了大部分的分數。
他的上一部電影叫「 A Sun(陽光普照)」,這部電影是「The Falls(瀑布)」,取名字也是有趣的。
The Falls既是瀑布也是墜落,但是瀑布原本也僅是山澗中的溪水匯聚,而病灶也是。
瀑布是有聲音的,「我知道了,那是瀑布的聲音」女主角突然說,於是我們跟她一起聽到瀑布的聲音,就如同我們開始能感受她五官所感受的,我們跟著她經歷了墜落,經歷了她的人生的毀壞但也重建,有遇到壞人,卻也有良善的人伸出援手。
「你可以答應我一件事嗎?不要再問我,你還好嗎?」
你或你身邊或許有憂鬱症、躁鬱症的朋友,我們都知道,真的需要的是認同或陪伴,而不是「該怎麼辦」,但是我們常常做不到,因為我們不想接受他們現在的樣子,就像我們不想接受自己有時也會低潮一樣不耐煩。抗拒逃避或是害怕恐懼會滋養心裡的魔,不再去追問為什麼變成這樣,就當是偶爾飄來的雨,輕輕拿起,我覺得這是電影裡的溫暖訊息。電影《瀑布》為身心症思覺失調患者正名,也為那曾經受傷的我們進行一段療癒,我們與她們並無不同,看《瀑布》本身就是一段真實療程。時時把心裡的那塊帆布掀開來,讓陽光照進來,如果暫時沒有力氣掀開也沒關係,放著一段時間也沒關係,只是要在心裏相信,那陣偶爾飄來的雨,有一天,會過去的。
也許有點花俏,但我非常喜歡電影大膽的結尾,導演費心營造出來的緊張感並非錦上添花,在等待小靜是否生還的幾秒鐘,你對人生的信心快速輪迴了一遍,你想相信一切都會好的,但如果不呢?如果不你也接受了嗎?你在內心不斷提問?終於,電影結束在一瞬生機,而那足以撼動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