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打疫苗》:這是過年🧨最大的紅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農歷過年前,快去打疫苗,這是真的!疫情狂轟,整個地球🌍,一波又一波新的部隊入侵,不要以為,燃燒的是高風險地區,我們大家都可以隔岸觀火,而是小心,那把火,可乘著飛航工具,直接下降機場,也會馬上從境外,直接變成境內感染。
農歷過年前,快去打疫苗,這是真的!
疫情狂轟,整個地球🌍,一波又一波新的部隊入侵,不要以為,燃燒的是高風險地區,我們大家都可以隔岸觀火,而是小心,那把火,可乘著飛航工具,直接下降機場,也會馬上從境外,直接變成境內感染。
Omicron 足跡👣,開始踏入台灣境內了,記者問我過年的防疫,我整理一下吧!共 " 5大groups +2 Bonus " ...
A.二劑打滿者
B.三劑打滿者
C.打不到兩劑/三劑者
D.打不到一劑者
E.已打完一劑/兩劑/三劑者
A. 二劑打滿,對付Delta 病毒🦠
對於Delta 變種病毒🦠,科學家一直反覆告訴我們:
必須要打滿二劑的疫苗,要達80%-87.5%才能有效群體免疫
我們大家都是想盡辦法,
就是要達到很高的疫苗覆蓋率!你住的地方才能安全。
(a)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發表一篇研究報告 :
在洛杉磯,最近共有4萬3127人染疫報告顯示:
1.未打疫苗者:
得到Delta 感染,是已接種者的5倍
2.未打疫苗者
其Delta 病毒🦠染疫住院率,也是已接種者的29倍。
所以,你一定要選擇打 疫苗(滿二劑 )
因為有打疫苗者,Delta病毒🦠量。會快速 下降
你就會避免Delta 病毒感染併發的重症、 避免死亡
B. 三劑打滿,對付Omicron 病毒🦠
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針對581名完全接種AZ與BNT卻仍感染Omicron的民眾初步分析發現:
1.疫苗對Omicron輕症的保護力遠低於Delta病毒
2.施打第三劑後,對輕症感染的保護力可上升至70%到75%。
(1) 這是根據初步研究報告:
1.打滿兩劑BNT + BNT 疫苗,25週後:
(a) Delta的保護力還有60%
(b) 對Omicron保護力為40%
2.而打🈵️兩劑AZ + AZ 疫苗,25週後:
(a)對Delta的保護力剩40%,
(b)對Omicron保護力剩不到10%。
3. 前兩劑打BNT + BNT ,再加第三劑BNT:
(a) Omicron的保護力可上升至75%;
4.若兩劑是打AZ + AZ ,再加第三劑BNT:
(a)對Omicron病毒🦠保護力,可升至70%。
(2) 也有些專家提供了,最佳組合搭配
(a) 如果前二劑,沒有混打,可以
1.「AZ+AZ+全劑BNT」或
2.「AZ+AZ+半劑莫德納」
AZ 疫苗注意⚠️ :
(a)AZ 疫苗作為第三劑效果相對差,但若接種莫德納、 BNT 或是高端疫苗有嚴重不良反應者,經醫師評估後才可以考慮接種 AZ 疫苗。
3.「Moderna + Moderna + 半劑莫德納」
4.「BNT + BNT + 全劑BNT 」
mRNA疫苗 注意⚠️ :
(a)第三劑不贊成 mRNA 疫苗互混打,例如第一、二劑打莫德納者, [第三劑不建議打BNT疫苗 ]
(b)若是前兩劑施打莫德納或 BNT 等 mRNA 疫苗, [ 第三劑則不建議混打 AZ 疫苗]
(b) 如果前兩劑,是混打疫苗
第三劑組合可採:
1.「AZ+BNT+ 全劑BNT」或
2.「AZ+莫德納 + 半劑莫德納」
(c) 有些專家認為第三劑加強劑,也會以BNT疫苗為優先。
原因是BNT疫苗全劑濃度,小於莫德納半劑濃度,抗體效力也差不多,且副作用風險較小。
" 這些都得依各國各自的建議組合為準 " !
(c) 未接種疫苗
omicron 病毒感染住院者:
未接種疫苗: 80%左右。
有產生明顯肺炎者,87.5%也都未接種疫苗。
C. 那些打不到兩劑/三劑者,不要擔心
依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NEJM)的研究報告:減少家庭傳播
1.如果打了AZ疫苗或BNT 疫苗後,就可以 " 減少40~ 50% " 的家庭傳播
(Overall, the likelihood of household transmission was approximately 40 to 50% lower in households of index patients who had been vaccinated 21 days or more before testing positive than in households of unvaccinated index patient)
2.即使打一劑,也可減少家庭傳播 (這次研究,其實93%的人,只打一劑)
D. 那些打不到一劑者
WHO提出的建議:
1.快篩和仍鼓勵打疫苗措施,這些要積極推動。
2.少去不通風的地方,人員群聚的地方
3.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
E. 那些已打完一劑/兩劑/三劑者
也不能完全鬆懈自己,因為全球仍在pandemic,
在pandemic未結束前,我們仍必須 [ 好好嚴守 : NPI 措施 ]
1.最新整理了70幾個研究, 發現口罩,真的能降低57%的傳染
N95能降低快95%的傳染
2.一項針對流感或普通感冒患者的研究發現,戴口罩可以顯著減少飛沫和氣溶膠傳播這些呼吸道病毒的數量。
3.一項研究調查了198個國家的COVID 19病毒死亡,發現那些政策支持戴口罩的國家,其死亡率較低。
F. 農歷過年前,快去打疫苗
過年前,不是叫你小年夜才去打疫苗,我們得要過年前14天,之後才能放心和家人一起圍爐吃年夜飯...
1.因為打疫苗後的14天,才能發揮保護力
(the index patient showed protective effects when the vaccine had been administered at least 14 days before the positive test)
2.因為疫苗接種者,即使得到感染,症狀也較輕微,也可能 [ 降低傳播病毒給你的家人 ] 。
(those who had been vaccinated were likely to be less severely symptomatic2and might have been less infectious than those who were unvaccinated)
G.還有流感疫苗接種
在台灣這個時候
又邁入流感活躍的高峰期了!
你如果認為「流感不會死人」
你就錯了!
治療「流感重症」,最佳良藥,就是流感疫苗(但如果得了,就來不及打了)
H.今年最大,最有價值的紅包🧧
過年前
要打疫苗,就趕快打疫苗:直接可免重症,免死亡⋯⋯而且完全免 費接種,又有禮卷可以拿..
不然也得乖乖聽話,不管去哪裏,繼續戴口罩😷,避免傳染給家人!
過年期間,「免自己,免孩子,免家人,免社區」,暴露在COVID 19病毒🦠和流感病毒🦠之下,這就是 " 今年最大,最有價值的紅包🧧 "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7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記者問Omicron個案,去歌友會唱歌注意事項... 我順便整理一下 Pandemic時,唱歌的危險....( 有片 )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不認識的人 在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你不可能 1.小聲說話
A. 在 2022 年結束疫情,看來仍是不太可能。 於是,最近有「倚天」或「屠龍」的組合開始陸續推出了: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1.如果之前二劑都是AZ+AZ: 「AZ+AZ+全劑BNT 」,是屠龍刀 「AZ+AZ+半劑莫德納」,是倚天劍
《 辦公室內的安全 》 (有片) A.日本🇯🇵理化研究計算科學中心 (RIKEN’s Centre for Computational Science, R-CCS)的研究 在辦公室內,其隔離版高度,最適合為140cm!
今天閱讀一篇很科學,很基礎的文章、很複雜的研究發表於 " 科學轉譯醫學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國際期刊我正在想如何把這麼困難的科學研究,解釋簡單和清楚呢?A.受體結合端(RBD)美國西雅圖 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利用
剛剛走路看到 綠燈過馬路的人在抽菸 紅燈等待的人也在抽菸... A.今天在臺灣是降級解封,但人鬆動的行為,馬上出現了… 老兄,請戴上口罩,即使在降級解封,也是必須尊守的行為,單獨持續戴口罩,許多研究報告顯示,可以阻止社區傳播,也可防止疫情再度延燒⋯ B.研究報告 1.英國劍橋大學  Brit
A. 英國🇬🇧 單日再增近5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創半年新高。 英國版「安心出行」防疫追蹤手機應用程式(App),一周向逾50萬人發出密切接觸者隔離通知,創疫情爆發以來新高。 而目前英國🇬🇧自己認為 a. 87.8%成人已接種第一劑COVID-19疫苗 b. 67.8%成人已完整接種,達成政府
記者問Omicron個案,去歌友會唱歌注意事項... 我順便整理一下 Pandemic時,唱歌的危險....( 有片 )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不認識的人 在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你不可能 1.小聲說話
A. 在 2022 年結束疫情,看來仍是不太可能。 於是,最近有「倚天」或「屠龍」的組合開始陸續推出了: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1.如果之前二劑都是AZ+AZ: 「AZ+AZ+全劑BNT 」,是屠龍刀 「AZ+AZ+半劑莫德納」,是倚天劍
《 辦公室內的安全 》 (有片) A.日本🇯🇵理化研究計算科學中心 (RIKEN’s Centre for Computational Science, R-CCS)的研究 在辦公室內,其隔離版高度,最適合為140cm!
今天閱讀一篇很科學,很基礎的文章、很複雜的研究發表於 " 科學轉譯醫學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國際期刊我正在想如何把這麼困難的科學研究,解釋簡單和清楚呢?A.受體結合端(RBD)美國西雅圖 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利用
剛剛走路看到 綠燈過馬路的人在抽菸 紅燈等待的人也在抽菸... A.今天在臺灣是降級解封,但人鬆動的行為,馬上出現了… 老兄,請戴上口罩,即使在降級解封,也是必須尊守的行為,單獨持續戴口罩,許多研究報告顯示,可以阻止社區傳播,也可防止疫情再度延燒⋯ B.研究報告 1.英國劍橋大學  Brit
A. 英國🇬🇧 單日再增近5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創半年新高。 英國版「安心出行」防疫追蹤手機應用程式(App),一周向逾50萬人發出密切接觸者隔離通知,創疫情爆發以來新高。 而目前英國🇬🇧自己認為 a. 87.8%成人已接種第一劑COVID-19疫苗 b. 67.8%成人已完整接種,達成政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不知道你喜不喜歡這個卡通人物,他是LINE裡面的貼圖, 如果你有用LINE你應該會看過這些可愛的小明星們,不知道你知 不知道 BT21, 用LINE的都會很眼熟,這幾隻可愛的卡通人物們, BT21是由韓國男子團體BTS(防彈少年團)成員和LINE FRIENDS合作所創立。
Thumbnail
哈囉。 還記得9月2號我剛回來, 用雅雅的帳號發第一篇文, 居然獲得95個讚。
Thumbnail
小小的寶箱怪,也就是米米克,來了。 大、小寶箱怪,是不是很可愛! 這個劇情是,芙莉蓮和大、小寶箱怪成為伙伴。 但殊不知,下一秒: 小寶箱怪:「媽嗎,那個精靈真好吃!」 大寶箱怪:「好吃吧!好吃就多吃一點!」 我覺得,這真的就是人生的隱喻啊! 人間苦。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你知道全球每年有超過250萬人因疫苗而免於死亡嗎?疫苗在現代醫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你可能未必知道一些有關疫苗的重要事實。本文將揭示5個你未聽過但必須知道的疫苗事實。 1. 疫苗不僅保護接種者,還能保護社區 社區免疫的力量 疫苗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健康,還能夠保護整個社區,這就是所謂的「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最近,民眾檢舉浮濫現象導致了很多爭議性罰單,特別是與方向燈相關的違規行為。法律文字僵硬,未能覆蓋所有路況的變化,導致民眾誤解法條和開單員警對法律詮釋的不周全。對此問題應該進行檢討和確實修改。
Thumbnail
不知道你喜不喜歡這個卡通人物,他是LINE裡面的貼圖, 如果你有用LINE你應該會看過這些可愛的小明星們,不知道你知 不知道 BT21, 用LINE的都會很眼熟,這幾隻可愛的卡通人物們, BT21是由韓國男子團體BTS(防彈少年團)成員和LINE FRIENDS合作所創立。
Thumbnail
哈囉。 還記得9月2號我剛回來, 用雅雅的帳號發第一篇文, 居然獲得95個讚。
Thumbnail
小小的寶箱怪,也就是米米克,來了。 大、小寶箱怪,是不是很可愛! 這個劇情是,芙莉蓮和大、小寶箱怪成為伙伴。 但殊不知,下一秒: 小寶箱怪:「媽嗎,那個精靈真好吃!」 大寶箱怪:「好吃吧!好吃就多吃一點!」 我覺得,這真的就是人生的隱喻啊! 人間苦。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你知道全球每年有超過250萬人因疫苗而免於死亡嗎?疫苗在現代醫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你可能未必知道一些有關疫苗的重要事實。本文將揭示5個你未聽過但必須知道的疫苗事實。 1. 疫苗不僅保護接種者,還能保護社區 社區免疫的力量 疫苗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健康,還能夠保護整個社區,這就是所謂的「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最近,民眾檢舉浮濫現象導致了很多爭議性罰單,特別是與方向燈相關的違規行為。法律文字僵硬,未能覆蓋所有路況的變化,導致民眾誤解法條和開單員警對法律詮釋的不周全。對此問題應該進行檢討和確實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