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說休閒渡假市場還有創業機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你也可以用聽的😀


一直在想,旅遊業發展到今天,到底還有哪些創業機會?

時至今日,大家發現還有的創業機會已經不多了,隨着互聯網的發展,很多細小的領域和機會都被人寫去,無論你想到的沒想到的方向,隨便搜一下都有好幾個APP在做。

分享一下我對休閑渡假領域的看法,我覺得這個領域還會有機會,甚至機會還不小。

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今天的台灣旅遊正在發生很多變化,旅遊者、旅遊方式、旅遊需求、旅遊通路、產業鏈條都在變,在經過20年的蓬勃發展以後(1999年易遊網 雄獅成立到今天的2021),旅遊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也就是常說的產業拐點的到來。

以往的旅遊需求已經被滿足,但新的需求正在產生和被滿足,甚至很多需求還沒有被滿足,流量通路變的多元、產品鏈條不斷縮短、貨架電商漸漸乏力......各家大的旅遊企業都在搜尋和摸索新的出口和方向。

從線上遊客數量來說:

伴隨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期結束,在線旅遊依靠投資輸血搶用戶的時代已經過去,線上遊客的增量時代結束,在線旅遊用戶數量進入存量時代,需要對存量用戶的精耕細作,挖掘單客價值,提高複購和二次傳遞價值;

用戶的選取越來越多,只有真正能做好服務做好產品的公司,才能留住遊客,獲得口碑和傳遞;

從旅遊需求來說:

觀光旅遊到休閑渡假在到local體驗,美景時代進入美宿時代,跟着酒店去旅行,跟着美食去旅行的越來越多,人們的出行將更多的圍繞酒店,圍繞休閑,圍繞放松,圍繞美食來展開,激發旅遊動機的外因變得多元甚至有些不可控,美食、民宿、露營、美景、綜藝節目、IG或者抖音上的流行都有可能激發人們去旅行,注意力所到之處,會快速帶火一個目的地。

美景是獨一無二的旅遊資源,但是在休閑渡假時代,如果沒有立體的消費層次,單獨的美景構建不了完整美妙的消費體驗。

落實到休閑渡假,如果能夠挖掘某個特色的主題旅行或主題玩法,無論美食、民宿還是攝影、潛水如果能構建完整的消費體驗,都能收穫用戶的認可和買單。

raw-image

從產品供給來說:

產品越來越同質化,用戶的選取是疲勞,勞勞某種程度上也是徒勞,OTA的競爭不是單一的靠產品本身來獲勝,還有大規模的營銷和規模化的產品,多投廣告,多鋪產品,企業的經營更側重通路營銷導向,而營銷補貼和通路推廣嚴格來說對用戶是沒有價值的,反而因為多出的營銷成本還要增加產品的售價,OTA貨架堆疊產品型態下,產品本身的差別不大,用戶的決策和挑揀更加有難度,不知道怎麼玩,不知道怎麼選。

遊客迫切需要特色、有溫渡、有主題的產品和服務,並且提供給用戶最佳的旅遊解決方案,不需要反覆挑揀,提高決策價值。

從交易進入點來說:

傳統的以資源製造商和旅行社通路商為中心的型態,正在轉變為以遊客為中心的型態,從通路為王變成產品為王,服務至上

旅遊的交易進入點也不斷地發生變化:旅遊產品--流量為王--價格戰搶客--品牌爭奪--內容和價值觀吸引,在現在及不久的將來一定是內容和價值觀可以更高效的連線用戶,成為吸引關注和激發付費的進入點,並且價值觀帶來的吸引最為持久。

流量通路越來越多元細分,OTA流量收集器的角色並不持久且只能抓取蛋糕的一部分,而一定程度上在休閑渡假市場,OTA的工業化思維是缺少價值觀和溫度的。

如果有在內容和價值觀上真正能夠獲得用戶認同的公司,不僅可以成為關注的進入點,用戶粘性和付費意向一定也很高。

從產業鏈條來說:

旅遊產業多年的產業鏈條劃分明顯,做分銷代理的負責賣貨,做資源的負責生產,OTA一直扮演流量收集器的角色,一直以來都是手握需求找資源。

互聯網時代的去中間化一定是個不可逆的過程,短路經濟是正在發生的商業主流。

過去的旅遊鏈條長,各個環節層層加價,導致到達遊客的旅遊產品售價很高;

如果通過從資源地接到通路終端機的產銷型態,節省了中間成本,毛利空間也會大大提高。

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和受眾,未來一定可以容納一個既做資源又做通路又做營銷的旅遊公司。

從細分人群上來說:

消費圈層級化十分明顯,不同的興趣愛好者都能聚集到相當規模的受眾群體,社群流量也是繼搜索流量和內容流量之外,轉化率很高的流量通路之一。

如果能有定位不同社群,聚集相同愛好相似人群的玩法線路,一定可以達到不錯的轉化,比如攝影、潛水。

從市場規模和業務類別來說:

在休閑渡假市場,規模空間足夠大,且是區別於機票火車票等標品的分散競爭市場,這個市場可以有鯨鯊,也可以有遊魚,巨大的市場規模是可以允許有不用的小而美的公司存在。

而機票火車票的標品市場,標準化意味着容易規模化,流量型業務很適合OTA的工業化生產和標準流程,但非標品包含着太多分散需求。

從經營角色來說:

在線旅遊已經從單純OTA(代理)到OTP(平台)到OTC(內容)到OTS(服務)多種型態並存和角色的遷移,只做賣貨通路的公司,已經沒有持續生存的空間。現今仍然沒有一家公司能夠融合不同的角色。

總結:

基於這些變化,不難發現,如果能有一家真正能做好服務做好產品的公司、定位好不同社群,挖掘某個特色的主題旅行,去做有特色、有溫渡、有主題的產品和服務、在內容和價值觀上啟動用戶、實現從資源地接到通路終端機,縮短鏈條、提高毛利,那麼在休閑渡假非標品市場,一定還蘊含着小而美的創業機會。以上是最近的思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旅遊/K社長的沙龍
23會員
84內容數
疫情的反復導致旅行社業務的持續低迷,今天的話題并非討論開展副業來保證企業的持續生存,而是聚焦旅行社的核心產品,團隊遊業務該如何發展,如何最大程度的避開疫情的影響…… 疫后旅行社市場的變化值得我們細心觀察小心應付
2022/04/26
長期希望能夠影響和改變中國旅遊的旅行體驗和經營效率,堅持: 1.只建議優質旅遊資源及創新玩法。 2.所建議資源只做純粹旅行體驗合作咨詢。 3.如建議資源實際合作中有服務缺失就如何公開。 資訊介紹 價值傳達 品牌滲透
Thumbnail
2022/04/26
長期希望能夠影響和改變中國旅遊的旅行體驗和經營效率,堅持: 1.只建議優質旅遊資源及創新玩法。 2.所建議資源只做純粹旅行體驗合作咨詢。 3.如建議資源實際合作中有服務缺失就如何公開。 資訊介紹 價值傳達 品牌滲透
Thumbnail
2022/04/19
定位和用戶選擇相同、產品和服務沒有說的清楚的實際差異是今天旅行消費業缺少品牌的主要原因。 服務鏈條過長、售前和服務分離、執行環節不可控、人才瓶頸、以及規模限制是旅遊工業難有品牌的深層原因。 內文 1.品牌定位 2.產品同質 3.服務差異 4.複雜交付 5.高頻單次非標~
Thumbnail
2022/04/19
定位和用戶選擇相同、產品和服務沒有說的清楚的實際差異是今天旅行消費業缺少品牌的主要原因。 服務鏈條過長、售前和服務分離、執行環節不可控、人才瓶頸、以及規模限制是旅遊工業難有品牌的深層原因。 內文 1.品牌定位 2.產品同質 3.服務差異 4.複雜交付 5.高頻單次非標~
Thumbnail
2022/04/16
源於:新旅遊 整理:K社長敬請關注訂閱期待更好 1.只建議優質旅遊資源及創新玩法。 2.所建議資源只做純粹旅行體驗合作咨詢。 3.如建議資源實際合作中有服務缺失就如何公開。
Thumbnail
2022/04/16
源於:新旅遊 整理:K社長敬請關注訂閱期待更好 1.只建議優質旅遊資源及創新玩法。 2.所建議資源只做純粹旅行體驗合作咨詢。 3.如建議資源實際合作中有服務缺失就如何公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摘要 在觀光旅遊時代國家地方級景區極大地啟動並推動了旅遊業的規格化發展,但是,隨着休閑渡假旅遊時代個性化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非標準化、高品質化、個性化的旅遊體驗及旅居渡假生活本身已成大勢所趨。 (朋友)
Thumbnail
摘要 在觀光旅遊時代國家地方級景區極大地啟動並推動了旅遊業的規格化發展,但是,隨着休閑渡假旅遊時代個性化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非標準化、高品質化、個性化的旅遊體驗及旅居渡假生活本身已成大勢所趨。 (朋友)
Thumbnail
摘要 疫情改變生活,改變消費行為,改變旅游格局。隨之而來的則是大眾休閒發展背景下旅游的變化,形成以周邊市場為主,以區域消費為主,以農鄉村式(內迴圈)為主的旅游新型態。 雖然受到路徑依賴影響,業界很希望疫情儘快過去,回復到從前,不過傳統的思維型態已經無法適用當下。
Thumbnail
摘要 疫情改變生活,改變消費行為,改變旅游格局。隨之而來的則是大眾休閒發展背景下旅游的變化,形成以周邊市場為主,以區域消費為主,以農鄉村式(內迴圈)為主的旅游新型態。 雖然受到路徑依賴影響,業界很希望疫情儘快過去,回復到從前,不過傳統的思維型態已經無法適用當下。
Thumbnail
今天,來看看疫情之下,旅游業將會如何發展? 上一期關於疫情下反復下餐飲業的內容→疫情反復下的餐飲業:春天還有多遠? 01復甦基礎:政策、內需支撐產業發展 02多重利好疊加助力免稅工業增長 03酒店的存量時代,靜待復甦機會 04消費需求轉變,促使景區產業升級
Thumbnail
今天,來看看疫情之下,旅游業將會如何發展? 上一期關於疫情下反復下餐飲業的內容→疫情反復下的餐飲業:春天還有多遠? 01復甦基礎:政策、內需支撐產業發展 02多重利好疊加助力免稅工業增長 03酒店的存量時代,靜待復甦機會 04消費需求轉變,促使景區產業升級
Thumbnail
你也可以用聽的😀 一直在想,旅遊業發展到今天,到底還有哪些創業機會? 時至今日,大家發現還有的創業機會已經不多了,隨着互聯網的發展,很多細小的領域和機會都被人寫去,無論你想到的沒想到的方向,隨便搜一下都有好幾個APP在做。 從線上遊客數量來說: 從旅遊需求來說: 從產品供給來說: 總結:
Thumbnail
你也可以用聽的😀 一直在想,旅遊業發展到今天,到底還有哪些創業機會? 時至今日,大家發現還有的創業機會已經不多了,隨着互聯網的發展,很多細小的領域和機會都被人寫去,無論你想到的沒想到的方向,隨便搜一下都有好幾個APP在做。 從線上遊客數量來說: 從旅遊需求來說: 從產品供給來說: 總結:
Thumbnail
Covid19疫情造成旅遊業空前的大蕭條,悶了二年多,「好想出國玩」成了很多人的心聲,因此「報復性」旅遊或消費成了後疫情時代的樣貌。很多人認為疫情讓世界回不去原本的樣貌了,『慢遊』『回歸自然』『workation』等新概念,下一波新型態的旅行風潮正在醞釀中,也帶來全新的商機,業者在這波熱潮再起前應該
Thumbnail
Covid19疫情造成旅遊業空前的大蕭條,悶了二年多,「好想出國玩」成了很多人的心聲,因此「報復性」旅遊或消費成了後疫情時代的樣貌。很多人認為疫情讓世界回不去原本的樣貌了,『慢遊』『回歸自然』『workation』等新概念,下一波新型態的旅行風潮正在醞釀中,也帶來全新的商機,業者在這波熱潮再起前應該
Thumbnail
提到跟團遊似乎我們印象中首先想到的是大巴團、人數眾多、進購物店、很凶的導遊和很差的體驗,也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未來是自由行的天下”,今天想來聊聊我對跟團遊的一些理解。 — 1— 傳統跟團遊顯然不是今天想討論的重點,我想和你分享的是跟團游的未來可能會是什麼? 那跟團遊可以滿足剩下的兩層需求嗎?
Thumbnail
提到跟團遊似乎我們印象中首先想到的是大巴團、人數眾多、進購物店、很凶的導遊和很差的體驗,也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未來是自由行的天下”,今天想來聊聊我對跟團遊的一些理解。 — 1— 傳統跟團遊顯然不是今天想討論的重點,我想和你分享的是跟團游的未來可能會是什麼? 那跟團遊可以滿足剩下的兩層需求嗎?
Thumbnail
此時進場相對成本低 就看你敢不敢 回顧2020年,對旅遊業來說是沒有人經歷過的戰爭 以往的SARS所累積的經驗,只能對應短時間的攻堅戰.....
Thumbnail
此時進場相對成本低 就看你敢不敢 回顧2020年,對旅遊業來說是沒有人經歷過的戰爭 以往的SARS所累積的經驗,只能對應短時間的攻堅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