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分辨新聞中的事實與意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最近這幾年,因為資訊戰這個詞一再出現,新聞事實查核成為媒體觀察領域的熱門詞彙,幾乎世界主要先進國家都出現了「事實查核中心」這樣的組織。先不說這些組織的產出品質到底好或不好,光是這類組織的出現,本身就是一件讓歐吉桑很有疑慮的事情。


假新聞很糟糕,但你知道新聞裡除了可以判斷真假的「事實」,還有更多是沒有真假可言的「意見」嗎?

假新聞很糟糕,但你知道新聞裡除了可以判斷真假的「事實」,還有更多是沒有真假可言的「意見」嗎?


新聞的典型組成成分--事實與意見

為何我會對新聞事實查核這件事情持保留態度?這得要先從新聞內容的兩大組成元素--事實與意見來說起。先來看看下面這則中央社報導例子:

天津首現中國Omicron疫情 全員檢測防病毒進京 | 兩岸 | 中央社 CNA

中國天津市8日新增2例COVID-19本土病例,今天證實為Omicron變異株,另檢出已有18例陽性感染者,是中國首波Omicron疫情。天津9日起展開全員核酸檢測,官方表示要為北京築好「護城河」。

澎湃新聞報導,8日深夜,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天津市新增2例COVID-19本土病例病毒全基因組測序。經分析比對,並經中國疾控中心確認,2例本土病例均屬於Omicron變異株,屬於同一傳播鏈,與天津市已發現的境外輸入病例Omicron變異株序列均不能確認為同一傳播鏈。

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8日晚間在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說,這2個確診的病例沒有天津以外旅居史,一人為兒童,一人是成人。

根據津雲微信公眾號,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9日淩晨1時許在視訊會議上通報疫情情況,強調要抓緊展開全員核酸篩查,採取迅速果斷措施,全力阻斷疫情傳播管道,「堅決築牢首都疫情防控『護城河』」。

會議指出,此次疫情是Omicron病毒變異株,呈現出傳播速度快、隱蔽性強、穿透力強的特點。針對嚴峻複雜的疫情形勢,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控指揮部決定在全市範圍內展開全員核酸篩查。

根據第7次人口普查數據,天津有約1386萬人口,與北京相鄰,而北京即將在2月舉行冬季奧運會。(編輯:張淑伶)1110109

==

讀者們能分辨出這則報導裡面,哪些內容是可以查核真假的事實,哪些則是受訪者或消息來源對事件的意見嗎?

答案是,這篇幾乎全部都是可以查核真假的事實,勉強稱得上是意見的,只有對Omicron變異株特性的描述那一句話。就新聞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高品質的新聞,因為絕大多數內容都是新聞應該要盡的責任,也就是提供事實資訊給閱聽人。但大多數的新聞才不是這樣寫的。

再來看看下面這個例子

貨櫃三雄將變「投資股」!謝金河最看好它:將會遙遙領先 (msn.com)

今(7)日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指出,疫情造成的供應鏈斷裂、船員的隔離、碼頭搬運工、卡車司機、碼頭、貨櫃、倉儲等,沒有一個環節是通暢的。從塞港到運價始終在高檔,貨櫃航運景氣強強滾,都與貨物不暢其流有關。

謝金河表示,從財經M平方網站可以找到美國ISM製造業存貨指數的一張完整的圖,藍色的是存貨指數、綠色的是存貨減客戶端的指數、紅色是客戶端存貨指數;現在藍色的製造端存貨在高檔,但是紅色的消費端存貨卻降到很低的位子,這代表很多製造端生產出來的貨品並沒有到達消費端手上,這就是貨不暢流,全球的通膨壓力,這也是一個原因之一。

他也認為,接下來全球要共同解決貨物暢流的問題,這個時間沒有半年或一年恐怕難解。從美國製造業存貨來看,在2000年前後及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前,紅色的客戶端存貨都在很高的位置,製造端存貨在低檔,這是塞貨到消費端,景氣繁榮是假象,最後股票崩盤暴跌,「這次的情況正好相反,也代表未來景氣仍會十分強勁」。

謝金河說,去年台灣的貨櫃三雄創下歷史性的空前佳績,這幾天長榮海運宣布配發40個月年終獎金,震驚全台灣,長榮海運這個舉動也可以說是「一桃殺二士」,陽明、萬海的高階經理營層一定傷透腦筋,現在最苦的是鄭貞茂。

他指出,接下來,長榮對員工慷慨,對股東也會很大方,假如長榮第四季淨利比照第三季,長榮去年會賺到2400億以上,EPS大約45到46元,如果拿50%出來配息,今年的殖利率會一直是市場討論焦點。

謝金河認為,去年當沖客狂炒貨櫃三雄,大家齊漲齊跌,「今年貨櫃三雄會像大牛一般牛皮,但布局深廣又具企圖心的長榮會遙遙領先其他對手,貨櫃三雄會從投機股變成投資股!」

==

那麼,上面這則貨櫃三雄的新聞,事實跟意見的分布狀況如何呢?

答案是,除了第二段與第三段前半部引述財經M平方網站的資料,可以當作事實之外,其他內容基本上是謝金河先生從事實出發,所做的推論跟評論,也就是謝金河先生的意見。別說長榮海運發40個月年終是事實喔,因為長榮海運才不是每個人都領40個月。會有這段敘述,只是要為「長榮對員工很大方,同業會有壓力」這個意見做鋪墊而已。

你答對多少呢?

缺乏區分事實與意見的能力,讓帶風向變得超容易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看新聞,都沒有注意到報導內容中,事實跟意見的區別在哪裡,而是直接把所有內容都當作事實,這其實才是媒體之所以會對社會造成重大危害的原因。

從去年的疫苗之亂,到後來的四大公投,藍綠雙方的支持者,普遍都拿新聞報導裡的專家或名人見解當作對罵的素材,這就是典型的把專家跟名人意見當作事實,才會產生的結果。事實無法撕裂社會或造成對立,因為事實就是事實,對事實的不同詮釋,才會產生對立的觀點,甚至造成撕裂社會的後果。

這其實也是很多金主或政治公關公司一直投資新媒體,造成市場上充斥一堆來路不明的新媒體的原因。只要穿上新聞的外衣,閱聽眾就有可能把所有的內容都當作事實來看待,即便裡面包含大量偏頗的觀點,也當作客觀事實,然後風向就被帶起來了。

不處理偏頗立場的事實查核反而更危險

回到一開頭的事實查核。事實查核之所以會讓我產生疑慮,就在於它對製造出大多數問題的「意見」採取存而不論的態度,把資源都放在查核事實的真偽上。我不是說事實查核不重要,因為在正規的媒體作業流程裡,事實查核本來就是新聞工作者該做的工作。這種本分內就該做好的工作,不可能不重要。

我也知道事實查核解決不了立場偏頗的問題,因為事實查核是不處理立場問題的。但是,無法區分事實與意見的讀者,遇到只處理事實,不處理偏頗立場的事實查核,結果是很危險的。比如說,立場偏頗的報導,經過第三方事實查核認證為真後,讀者們就此忽視其立場偏頗,認為該報導全然可信。

回顧事實查核所引發爭議,大多數都是這樣來的。有些報導裡面引述的專家或受訪者立場,真的是有夠偏頗,但新聞事實的部分倒是沒問題,所以事實查核認定為真。但這種報導就沒有問題嗎?問題可大了。

這道理其實也不難理解,事實查核是一種工具,而天底下沒有一種工具可以滿足所有的需求。例如釘釘子要用榔頭,鎖螺絲要用起子。但如果使用者本身沒有意識到這點,手上又只有榔頭或起子,結果就是會發生用起子敲釘子,用榔頭鎖螺絲的荒謬事。結果就是用起子釘的釘子歪七扭八,被榔頭硬敲的螺絲直接整顆爛掉。

所以,讀者們應該要意識到,要解決新聞惡質化的問題,不能光靠事實查核這項工具,也不宜給經過事實查核認證的新聞太高的信賴分數。在新聞普遍混雜了意見與事實,甚至有些新聞根本通篇都是意見的情況下,新聞查核無法確保新聞裡的意見是可靠的。

甚至,有些新聞事實查核的結果,本身也只是一種意見?關於這點,歐吉桑下禮拜來聊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麟左馬-avatar-img
2022/03/01
下禮拜過期很久了呢
avatar-img
歐吉桑看新聞的沙龍
30會員
6內容數
2022/01/03
前幾天有個年輕的朋友問我,為何媒體,尤其是電子媒體,好像會一窩蜂地做同一條新聞,電視台轉來轉去,報導的都是同一件事。這種短時間、高強度,用同樣的訊息把整個傳播通路塞爆的媒體行為模式,看起來好像是背後有人在組織協調,這是資訊戰的一種嗎?
Thumbnail
2022/01/03
前幾天有個年輕的朋友問我,為何媒體,尤其是電子媒體,好像會一窩蜂地做同一條新聞,電視台轉來轉去,報導的都是同一件事。這種短時間、高強度,用同樣的訊息把整個傳播通路塞爆的媒體行為模式,看起來好像是背後有人在組織協調,這是資訊戰的一種嗎?
Thumbnail
2021/12/22
一棵大樹倒下固然可惜,但同時也把生存的空間讓給其他植物,並成為其他動植物成長所需的養分。諾基亞放棄手機業務後,大量軟硬體人才失去工作,但也讓芬蘭興起一股創業潮。如今,同樣的戲碼將在台灣的媒體圈再上演一次,只是這對台灣究竟是好是壞,恐怕只有天曉得。
Thumbnail
2021/12/22
一棵大樹倒下固然可惜,但同時也把生存的空間讓給其他植物,並成為其他動植物成長所需的養分。諾基亞放棄手機業務後,大量軟硬體人才失去工作,但也讓芬蘭興起一股創業潮。如今,同樣的戲碼將在台灣的媒體圈再上演一次,只是這對台灣究竟是好是壞,恐怕只有天曉得。
Thumbnail
2021/12/15
本來這個部落格的第三篇是想談一些產業面的話題,但剛好對岸的記者同業在轉傳一篇中國經營報總編輯李佩鈺被抓的消息,並羅列了這位李小姐的諸多罪狀,覺得這似乎是一個可以進一步談談媒體工作者這種人的契機。
2021/12/15
本來這個部落格的第三篇是想談一些產業面的話題,但剛好對岸的記者同業在轉傳一篇中國經營報總編輯李佩鈺被抓的消息,並羅列了這位李小姐的諸多罪狀,覺得這似乎是一個可以進一步談談媒體工作者這種人的契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中國疫情再度升溫,且確診數超過上海封城期間的峰值,各地開始加大管制力度,同時也傳出抗爭事件。未來中國的疫情如何發展?對於全球經濟或股市的影響為何?這是需要避開的危機還是轉機?我們試著在這篇文章提出投資觀點。
Thumbnail
中國疫情再度升溫,且確診數超過上海封城期間的峰值,各地開始加大管制力度,同時也傳出抗爭事件。未來中國的疫情如何發展?對於全球經濟或股市的影響為何?這是需要避開的危機還是轉機?我們試著在這篇文章提出投資觀點。
Thumbnail
PTT 20220725熱門新聞討論文字雲 來看一下20220725的鄉民們都關注些什麼新聞吧
Thumbnail
PTT 20220725熱門新聞討論文字雲 來看一下20220725的鄉民們都關注些什麼新聞吧
Thumbnail
在3/25的這篇文章中雪球就提醒過各位投資人, 本輪大陸的疫情傳播速度之快...
Thumbnail
在3/25的這篇文章中雪球就提醒過各位投資人, 本輪大陸的疫情傳播速度之快...
Thumbnail
2022年3月初,中國再度爆發疫情危機,Omicron病毒肆虐導致中國深圳、長春、吉林、上海陸陸續續傳出封城政策。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次的疫情爆發呢?中國疫情的最新狀況又是如何的呢?今天Dr. David就帶大家看看中國疫情的現況,並且關於疫情之下可以如何針對投資方面作布局~
Thumbnail
2022年3月初,中國再度爆發疫情危機,Omicron病毒肆虐導致中國深圳、長春、吉林、上海陸陸續續傳出封城政策。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次的疫情爆發呢?中國疫情的最新狀況又是如何的呢?今天Dr. David就帶大家看看中國疫情的現況,並且關於疫情之下可以如何針對投資方面作布局~
Thumbnail
在臺灣是很幸福的,因為COVID19 病毒在境內一直是零。但是外面的世界,真實呈現不是如此清零,只是臺灣媒體報導,已經不再熱衷報導外國的殘酷慘局了。 如果我告訴你,我們全世界,每天都是以12-14萬,確診病例增加!如果我告訴你,近日全球的全球確診人數將突破800萬人,你一定以為不關你的事吧! 外國的
Thumbnail
在臺灣是很幸福的,因為COVID19 病毒在境內一直是零。但是外面的世界,真實呈現不是如此清零,只是臺灣媒體報導,已經不再熱衷報導外國的殘酷慘局了。 如果我告訴你,我們全世界,每天都是以12-14萬,確診病例增加!如果我告訴你,近日全球的全球確診人數將突破800萬人,你一定以為不關你的事吧! 外國的
Thumbnail
關於疫情我們還是有太多誤解
Thumbnail
關於疫情我們還是有太多誤解
Thumbnail
三月的整個下半個月以來,除了看電視之外,我幾乎整個人都泡在電子新聞裡,一天平均看至少20個電子新聞Apps,而且是不間斷刷頻….
Thumbnail
三月的整個下半個月以來,除了看電視之外,我幾乎整個人都泡在電子新聞裡,一天平均看至少20個電子新聞Apps,而且是不間斷刷頻….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剛剛直播談武漢疫情,結果手機沒電,直播就中斷了,在此致歉,所以把一些疫情的數據寫上來。 大陸地區 資料來自於WHO,分成兩個部分:大陸地區、非大陸地區 首先,來看大陸地區的確診人數、確診增加人數......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剛剛直播談武漢疫情,結果手機沒電,直播就中斷了,在此致歉,所以把一些疫情的數據寫上來。 大陸地區 資料來自於WHO,分成兩個部分:大陸地區、非大陸地區 首先,來看大陸地區的確診人數、確診增加人數......
Thumbnail
衛生福利部在2020 年 1 月 15 日衛授疾字第 1090100030 號公告,新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也就是「武漢肺炎」,到目前為止,臺灣有五例通報病例。
Thumbnail
衛生福利部在2020 年 1 月 15 日衛授疾字第 1090100030 號公告,新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也就是「武漢肺炎」,到目前為止,臺灣有五例通報病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