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雜貨舖、柑仔店,一定售有一張張的紙娃娃童玩,售價大概臺幣兩元到十二元不等,女孩子特別喜歡買仿巴洛克華麗風格的公主造型。
對於紙娃娃,每逢農曆七月,孩童會用各種方式「封印」──如放在很難打開的餅乾鐵盒內、鎖在書桌抽屜裡、重壓於許多書下、丟掉或燒掉──其目的只有一個,防止「祂們」活起來,找人復仇。特別是當你弄斷它們的脖子或手腳,所以總小心翼翼的用膠帶黏住脖子或四肢。
相關這個詭事,或認為是廠商為提高銷售量,所以建議丟掉或燒掉,可以再新購入;或說家長防止孩子沉迷玩樂,編造出來的恐怖故事──真是如此嗎?
紙娃娃之童玩起源,可追溯至紙紮祭祀施術,然而其明確歷史紀錄,必須從十七世紀法國上流社會交際圈,「沙龍文化」說起。當宮廷時尚走出凡爾賽皇宮,進入巴黎生活圈,彰顯權勢、宣揚財富的風氣,順理成章與服飾和藝術結合。十七世紀中葉,法國貴族間流行人型玩偶「Pantin」,又稱「Dancing-Jack Puppet」,相互諷刺的玩偶戲,延續至十八世紀,到達頂峰,特別是諷刺路易十五和貴族大臣的糜爛腐敗。
你我皆知紙娃娃詭事,但⋯⋯第一仙紙娃娃叫什麼名字?
她叫「Fanny」,由倫敦S&J Fuller於1810年製作的童玩精裝書,更附有小冊子故事書《The History of Little Fanny》;第二仙紙娃娃叫「Henry」,由波士頓J.Belcher於1812年製作,一樣附有小冊子故事書《The History of Little Henry》。看似融合沙龍文化和Pantin玩偶戲的兩仙男、女紙娃娃,並不殊奇⋯⋯背後卻隱藏一宗真實存在的「貴族失蹤案」!(按:臺灣禁忌,稱呼紙娃娃、芭比娃娃諸類人形偶,會使用「仙」作為量詞,隱諱暗指「非真實人類」。)
這宗「貴族失蹤案」,至今不僅未偵破,留下重重謎團,更演繹進了奇幻文學中。下回將繼續分析紙娃娃之詭事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