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簡評—《致命最前線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戰爭片向來是好萊塢的天下,近年的《敦克爾克行動》、《1917》都是叫好叫座,但西方主流聲音以外的戰爭電影則相對弱勢,卡司、資金、特效技術都不能與好萊塢相比,但偶有佳作。
前陣子在臺上映的俄國戰爭片《致命最前線》(The Last Frontier)是一部不同於西方觀點,以二戰東線戰場為背景的電影。過去以此為題,且最為著名的要屬2001年上映的《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由好萊塢出資拍攝的商業大片,雖然完美呈現了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殘酷,但看在俄國人眼裡卻心頭不是滋味,憑什麼我們最引以為傲的戰役要由西方觀點來呈現? 時隔多年,俄國電影工業取得長足進步,當然要拍屬於自己觀點的二戰電影。
《致命最前線》背景為1941年德蘇戰爭爆發初期,蘇聯因前線吃緊,不得不將波多利斯克和莫斯科軍事工程學院的軍校生臨時調往前線,這批外表略顯稚嫩的軍士官預備生,在裝備不足的情況下抵禦納粹軍隊近十餘日。
蘇聯之所以在開戰初期便兵敗如山倒,原因在於蘇方能征善戰的將領幾乎死於史達林的政治清洗,頂替的將領幹部除了對領袖表示忠心,戰略指揮方面並無所長,延誤戰機、指揮失當屢屢發生,以至於德軍的裝甲師、機械化步兵師逼近距離莫斯科二百公里處,人員的大量損耗迫使蘇方不得不將仍在學的軍校生推向前線。
他們是國家積極培養的人才,他們當中有人精通機械、數學、語言、彈道學、醫療等不同領域的專業,是未來的軍隊骨幹,看在明眼人眼裡,蘇聯軍隊高層的作法無疑是短視近利,而整部片主旨便是為了呈現不得不為之的悲涼與無奈。
《致命最前線》的主角群為年輕的步兵、砲兵士官,他們聽聞被徵調至前線的消息後,便匆匆與親人、愛侶分別,雖然心情略顯緊張,但更多的是終能報效國家的興奮,但隨著敵軍猛烈的炮火襲來,他們的興奮之情很快便煙消雲散。
3500餘名的學員,在與納粹十餘日殘酷的戰鬥中近乎死傷殆盡,這部電影即便穿插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戰鬥與愛情成分,仍屬悲劇基調的電影。雖然愛國主義仍是《致命最前線》的主旋律,但它至少達到一部優秀戰爭片的基本要求:反戰。
戰爭片如果只是純粹一味歌頌戰爭的榮光,而刻意忽略逝去的年輕生命,便只是淪為國家庸俗的宣傳機器,《致命最前線》的其中一幕讓我印象深刻,也是這一幕讓我覺得它不至於淪落為愛國主義服務的傳聲筒。
口口聲聲為了祖國、為了莫斯科,到頭來祖國為這些孩子做了些什麼?
見到無數年輕生命逝去的軍醫,如此質問將學員送上前線的指揮官,指揮官聽完只有默然。
鼓勵百姓犧牲個人,以成就民族、國家,是共產極權國家宣傳的標準口吻,軍醫這番話可說是極度政治不正確,可能被扣上反革命之罪,導演並未將這幕刪減,或許說明了俄國已開始反思過去蘇聯時代無條件為國家犧牲的價值觀,也因如此《致命最前線》尚未淪為俄國版的《長津湖》。
現今俄國的政治環境仍是極權國家,強人普丁在面對支持度下滑,除了在烏俄邊境陳兵數萬,大打民族主義這張牌更是不遺餘力,《致命最前線》於2020年殺青,與俄國高漲的民族主義背景不無關係。
但可以看出俄國電影至少開始慢慢脫離了過去蘇聯時代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窠臼,朝新的一章邁進。
avatar-img
5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iml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日路透社報導臺灣軍隊有被中共滲透風險,國人對退將洩密案早已深惡痛絕,以至於有「美方不願出售臺灣先進武器都是因為國軍匪諜太多」的說法,但此說真的正確嗎?
這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電影上映於2016年,由於口碑呈現兩極,當時並未受到太多關注。講述美國內戰歷史題材的戲劇很多,但這部最大的特色是以小人物為主角,從底層百姓的角度去看這場內戰。
該怎麼樣去定義「失敗主義」? 簡單來說就是打從心底認為自己必會失敗,因此放棄了任何可能扭轉局勢的機會。會造成臺灣在國防這塊瀰漫失敗主義原因有很多,以下分別就解放軍的心戰手法、國人軍事常識不足、軍人地位的長期低落、歷史餘緒等因素來談。
所謂的大國博弈、地緣政治等理論,只能算是粗淺的理解阿富汗至今蒙受強權苦難的緣由,但若沒有透過基層社會的視角,可能很難得知阿富汗的百姓心裏在想什麼,遑論理解反世俗、非人道的塔利班政權在農村為何會得到廣大支持。
108課綱即將上路,你怎麼看具備爭議的歷史課綱? 未來的學生應怎麼學習歷史呢?
近日路透社報導臺灣軍隊有被中共滲透風險,國人對退將洩密案早已深惡痛絕,以至於有「美方不願出售臺灣先進武器都是因為國軍匪諜太多」的說法,但此說真的正確嗎?
這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電影上映於2016年,由於口碑呈現兩極,當時並未受到太多關注。講述美國內戰歷史題材的戲劇很多,但這部最大的特色是以小人物為主角,從底層百姓的角度去看這場內戰。
該怎麼樣去定義「失敗主義」? 簡單來說就是打從心底認為自己必會失敗,因此放棄了任何可能扭轉局勢的機會。會造成臺灣在國防這塊瀰漫失敗主義原因有很多,以下分別就解放軍的心戰手法、國人軍事常識不足、軍人地位的長期低落、歷史餘緒等因素來談。
所謂的大國博弈、地緣政治等理論,只能算是粗淺的理解阿富汗至今蒙受強權苦難的緣由,但若沒有透過基層社會的視角,可能很難得知阿富汗的百姓心裏在想什麼,遑論理解反世俗、非人道的塔利班政權在農村為何會得到廣大支持。
108課綱即將上路,你怎麼看具備爭議的歷史課綱? 未來的學生應怎麼學習歷史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吉田大八拍出《生之敵》後,我決定將其修正為,吉田大八或許拍不出真正的商業娛樂片,但他能把一部高概念的電影,結合極富文學性的影像與銳利的剪接,幻化成一部擁有高度藝術性與娛樂性兼具的電影。《生之敵》能在 2024 東京影展主競賽一舉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三項大獎,實至名歸。
Thumbnail
剛巧看了兩套內地電影,兩套或多或少都跟家庭有關係……大概家庭問題就是內地(亞洲)文化跨不過去的坎?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愛欲之死》推崇的愛是工整的等式,是等號之後不可化約與反推的「二」,而在高達 1960 年代的一部部電影裡,我們看見了「一」與「一」碰撞出相加、減、乘、除,甚或延伸到「三」乃至更多的排列組合與不等式,既是孩子在紙上遊戲式的隨興塗鴉,亦是大人苦苦思索而無法證明的一道題。
Thumbnail
「用影相說話」的拍攝原則、「有故事的反派」的人物設定、「不要按照順序說故事」的敘事技巧,「創造反思的空間」增添作品深度與餘韻;這些好作品該有的元素,或許只要是個資深的追劇仔就有能力侃侃而談。然而,能像《亡命機劫》將這些元素完美組合的作品並不多見。
Thumbnail
《沒有煙硝的愛情》展現冷戰時代下的愛情與政治的糾葛,政治冷漠和冰硬的遙遠距離,以黑白鏡頭表達時代的荒謬與悲哀。文章藉由電影再現冷戰時代下的愛情與政治遙遠的距離,讓人有所思。透過專輯的搞關係與政治相似之處,探索愛情與政治的相似性。最終,主角維特與蘇拉交流後體認到彼此的擁有,表達電影中悲哀的結局。
Thumbnail
我很推薦大家去看的原因,就是在孤獨中總有個能意外理解、並成為你好夥伴的人,當在戰場上你只能被量化成效判斷有沒有用時,仍有那麼一個人是純粹的擔心你、為你想發揮的喜好展現熱情而大力鼓掌,一起對著彼此說聲「我要活著,你也要活著」的人,也為自己開始有了找尋「為什麼」的動力。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今年奧斯卡熱門之一《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 2023)原文片名或可理解為利害地帶,用來指稱攸關憲法或類似的基本法架構、需要規範或制約的重大課題。
電影的精緻度很高,所以就算是快十年前的片子,也不會很老舊。
Thumbnail
在吉田大八拍出《生之敵》後,我決定將其修正為,吉田大八或許拍不出真正的商業娛樂片,但他能把一部高概念的電影,結合極富文學性的影像與銳利的剪接,幻化成一部擁有高度藝術性與娛樂性兼具的電影。《生之敵》能在 2024 東京影展主競賽一舉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三項大獎,實至名歸。
Thumbnail
剛巧看了兩套內地電影,兩套或多或少都跟家庭有關係……大概家庭問題就是內地(亞洲)文化跨不過去的坎?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愛欲之死》推崇的愛是工整的等式,是等號之後不可化約與反推的「二」,而在高達 1960 年代的一部部電影裡,我們看見了「一」與「一」碰撞出相加、減、乘、除,甚或延伸到「三」乃至更多的排列組合與不等式,既是孩子在紙上遊戲式的隨興塗鴉,亦是大人苦苦思索而無法證明的一道題。
Thumbnail
「用影相說話」的拍攝原則、「有故事的反派」的人物設定、「不要按照順序說故事」的敘事技巧,「創造反思的空間」增添作品深度與餘韻;這些好作品該有的元素,或許只要是個資深的追劇仔就有能力侃侃而談。然而,能像《亡命機劫》將這些元素完美組合的作品並不多見。
Thumbnail
《沒有煙硝的愛情》展現冷戰時代下的愛情與政治的糾葛,政治冷漠和冰硬的遙遠距離,以黑白鏡頭表達時代的荒謬與悲哀。文章藉由電影再現冷戰時代下的愛情與政治遙遠的距離,讓人有所思。透過專輯的搞關係與政治相似之處,探索愛情與政治的相似性。最終,主角維特與蘇拉交流後體認到彼此的擁有,表達電影中悲哀的結局。
Thumbnail
我很推薦大家去看的原因,就是在孤獨中總有個能意外理解、並成為你好夥伴的人,當在戰場上你只能被量化成效判斷有沒有用時,仍有那麼一個人是純粹的擔心你、為你想發揮的喜好展現熱情而大力鼓掌,一起對著彼此說聲「我要活著,你也要活著」的人,也為自己開始有了找尋「為什麼」的動力。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今年奧斯卡熱門之一《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 2023)原文片名或可理解為利害地帶,用來指稱攸關憲法或類似的基本法架構、需要規範或制約的重大課題。
電影的精緻度很高,所以就算是快十年前的片子,也不會很老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