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簡評—《致命最前線 》

2022/01/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戰爭片向來是好萊塢的天下,近年的《敦克爾克行動》、《1917》都是叫好叫座,但西方主流聲音以外的戰爭電影則相對弱勢,卡司、資金、特效技術都不能與好萊塢相比,但偶有佳作。
前陣子在臺上映的俄國戰爭片《致命最前線》(The Last Frontier)是一部不同於西方觀點,以二戰東線戰場為背景的電影。過去以此為題,且最為著名的要屬2001年上映的《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由好萊塢出資拍攝的商業大片,雖然完美呈現了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殘酷,但看在俄國人眼裡卻心頭不是滋味,憑什麼我們最引以為傲的戰役要由西方觀點來呈現? 時隔多年,俄國電影工業取得長足進步,當然要拍屬於自己觀點的二戰電影。
《致命最前線》背景為1941年德蘇戰爭爆發初期,蘇聯因前線吃緊,不得不將波多利斯克和莫斯科軍事工程學院的軍校生臨時調往前線,這批外表略顯稚嫩的軍士官預備生,在裝備不足的情況下抵禦納粹軍隊近十餘日。
蘇聯之所以在開戰初期便兵敗如山倒,原因在於蘇方能征善戰的將領幾乎死於史達林的政治清洗,頂替的將領幹部除了對領袖表示忠心,戰略指揮方面並無所長,延誤戰機、指揮失當屢屢發生,以至於德軍的裝甲師、機械化步兵師逼近距離莫斯科二百公里處,人員的大量損耗迫使蘇方不得不將仍在學的軍校生推向前線。
他們是國家積極培養的人才,他們當中有人精通機械、數學、語言、彈道學、醫療等不同領域的專業,是未來的軍隊骨幹,看在明眼人眼裡,蘇聯軍隊高層的作法無疑是短視近利,而整部片主旨便是為了呈現不得不為之的悲涼與無奈。
《致命最前線》的主角群為年輕的步兵、砲兵士官,他們聽聞被徵調至前線的消息後,便匆匆與親人、愛侶分別,雖然心情略顯緊張,但更多的是終能報效國家的興奮,但隨著敵軍猛烈的炮火襲來,他們的興奮之情很快便煙消雲散。
3500餘名的學員,在與納粹十餘日殘酷的戰鬥中近乎死傷殆盡,這部電影即便穿插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戰鬥與愛情成分,仍屬悲劇基調的電影。雖然愛國主義仍是《致命最前線》的主旋律,但它至少達到一部優秀戰爭片的基本要求:反戰。
戰爭片如果只是純粹一味歌頌戰爭的榮光,而刻意忽略逝去的年輕生命,便只是淪為國家庸俗的宣傳機器,《致命最前線》的其中一幕讓我印象深刻,也是這一幕讓我覺得它不至於淪落為愛國主義服務的傳聲筒。
口口聲聲為了祖國、為了莫斯科,到頭來祖國為這些孩子做了些什麼?
見到無數年輕生命逝去的軍醫,如此質問將學員送上前線的指揮官,指揮官聽完只有默然。
鼓勵百姓犧牲個人,以成就民族、國家,是共產極權國家宣傳的標準口吻,軍醫這番話可說是極度政治不正確,可能被扣上反革命之罪,導演並未將這幕刪減,或許說明了俄國已開始反思過去蘇聯時代無條件為國家犧牲的價值觀,也因如此《致命最前線》尚未淪為俄國版的《長津湖》。
現今俄國的政治環境仍是極權國家,強人普丁在面對支持度下滑,除了在烏俄邊境陳兵數萬,大打民族主義這張牌更是不遺餘力,《致命最前線》於2020年殺青,與俄國高漲的民族主義背景不無關係。
但可以看出俄國電影至少開始慢慢脫離了過去蘇聯時代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窠臼,朝新的一章邁進。
5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