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日誌2022.1.1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一本書上看到:『人類是一種,只要和別人保持適當距離,就會不可思議變得溫柔的生物。

比你心中設想的距離,再後退半步,拉開多一點距離 ,距離太近,線繩就容易糾結在一起,「保持距離」能讓那些糾纏、打結綁死的(人際)線繩解開,即使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問題或煩惱,若能保持適當距離,就能找到解決的方向,你也能找回溫柔的你,讓自己內心充滿活力,樂在當下~。』

這不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場的概念嗎?在自己的能量場中,不受到他人干擾,是彼此最舒服的距離。

沒有流日接通頭腦中心,真的覺得頭腦比較舒服,有事情來的時候,問問內在權威,覺察不要落入非自己。11-56是好奇的通道,感知迴路,追尋者的設計。好奇的通道透過新想法的閘門(11)及刺激的閘門(56),連結邏輯中心與喉嚨中心。追尋者永不停止追尋,無論發現什麼或發現多少。好齊心追使他們不段追求刺激,探索新的想法以及看待事物的方式。這種好奇心並非為了發現特定的事物,而是「你看看我發現了什麼,這正是我所相信的真理。」

是的,一早在分析報表時,一直對定義有一些想法,總覺得哪裡不對勁,想找出原因在哪裡?總算在下午的時候找到了,馬上拉著同事跟他說:你看你看,就是這裡啦!

剛剛聽本週的人類圖氣象報告,有好多提醒喔!嗯嗯,要好好靜下來,不要太衝動,靜觀其變,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ita Chen的沙龍
5會員
61內容數
Rita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05
對於自己為什麼這樣想?又為什麼那樣做?一直是很有趣的題目。 每張人類圖都有紅色(Design)與黑色 (Personality)標示著各個不同的閘門,這代表著無意識與意識的內容。人眼可以看見的事物是有限的。拿光線來說,就可分可見光與不可見光,最常被提到的就是紫外線,我們眼睛看不見,但卻影響著人體。
Thumbnail
2022/03/05
對於自己為什麼這樣想?又為什麼那樣做?一直是很有趣的題目。 每張人類圖都有紅色(Design)與黑色 (Personality)標示著各個不同的閘門,這代表著無意識與意識的內容。人眼可以看見的事物是有限的。拿光線來說,就可分可見光與不可見光,最常被提到的就是紫外線,我們眼睛看不見,但卻影響著人體。
Thumbnail
2022/03/04
每天的反思跟過一陣子回頭看寫過的文字,都會有新的發現。 傳說中今天是土地公的生日,那也就是地球的生日嘍!最近地球應該很痛,因為有人在他身上打仗,而且還發生的核電廠爆炸。整個能量都轉變了。
Thumbnail
2022/03/04
每天的反思跟過一陣子回頭看寫過的文字,都會有新的發現。 傳說中今天是土地公的生日,那也就是地球的生日嘍!最近地球應該很痛,因為有人在他身上打仗,而且還發生的核電廠爆炸。整個能量都轉變了。
Thumbnail
2022/03/03
早上起床看到窗外的樹搖曳著,是起風了,我沒感覺到,但我看到樹在搖,所以我「想」外面有風⋯⋯
Thumbnail
2022/03/03
早上起床看到窗外的樹搖曳著,是起風了,我沒感覺到,但我看到樹在搖,所以我「想」外面有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剛剛好的距離 當我們認真的對待身邊的人時,初期因為陌生,尊重的距離感創造了亙相擁有生活思考空間,此時內心對於對方的評價分數是會比較高分。進入三個月至半年的熟悉期,寬容度仍然是很高。所接觸到對方所有的缺點會以隱忍優先,接再來能永續的關鍵其實是在與這個人亙動一年以上了。 每個生命的個體,都需要有一
Thumbnail
剛剛好的距離 當我們認真的對待身邊的人時,初期因為陌生,尊重的距離感創造了亙相擁有生活思考空間,此時內心對於對方的評價分數是會比較高分。進入三個月至半年的熟悉期,寬容度仍然是很高。所接觸到對方所有的缺點會以隱忍優先,接再來能永續的關鍵其實是在與這個人亙動一年以上了。 每個生命的個體,都需要有一
Thumbnail
在與人交流、相處時,最難拿捏的就是彼此的距離,有時超越了分寸,心裡會感覺不舒服,這都是非常正常的。 這時,我們可以試著跟對方坦承溝通:「我其實不太喜歡這樣,因為…」 很真誠地與對方討論、溝通,對方基本上應該都可以理解。 但當然也可能會遇到一些人,會反過來指責: 「這樣還好吧? 又沒有什麼!」
Thumbnail
在與人交流、相處時,最難拿捏的就是彼此的距離,有時超越了分寸,心裡會感覺不舒服,這都是非常正常的。 這時,我們可以試著跟對方坦承溝通:「我其實不太喜歡這樣,因為…」 很真誠地與對方討論、溝通,對方基本上應該都可以理解。 但當然也可能會遇到一些人,會反過來指責: 「這樣還好吧? 又沒有什麼!」
Thumbnail
「再放慢下來的狀態中,我可以真正體會和不同人相處是什麼狀況,並看清我接收到了什麼。我變得對處在我磁場內的人很敏感。我會感到頭痛或胃部糾結,我的心臟也會感到心悸。如果我仍舊跑來跑去試圖假裝自己是個顯示者,那些都是我不可能會有的發現。」 跟頭腦保持距離。 靜下來,生命自有安排
Thumbnail
「再放慢下來的狀態中,我可以真正體會和不同人相處是什麼狀況,並看清我接收到了什麼。我變得對處在我磁場內的人很敏感。我會感到頭痛或胃部糾結,我的心臟也會感到心悸。如果我仍舊跑來跑去試圖假裝自己是個顯示者,那些都是我不可能會有的發現。」 跟頭腦保持距離。 靜下來,生命自有安排
Thumbnail
在一本書上看到:『人類是一種,只要和別人保持適當距離,就會不可思議變得溫柔的生物。 這不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場的概念嗎?在自己的能量場中,不受到他人干擾,是彼此最舒服的距離。 剛剛聽本週的人類圖氣象報告,有好多提醒喔!嗯嗯,要好好靜下來,不要太衝動,靜觀其變,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Thumbnail
在一本書上看到:『人類是一種,只要和別人保持適當距離,就會不可思議變得溫柔的生物。 這不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場的概念嗎?在自己的能量場中,不受到他人干擾,是彼此最舒服的距離。 剛剛聽本週的人類圖氣象報告,有好多提醒喔!嗯嗯,要好好靜下來,不要太衝動,靜觀其變,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舒適的距離到底該怎麼界定或者維持? 交會之後,錯身朝迥異的方向前進頭也不回?或者並行一段時間、爾後各赴前程就好? 最穩定的,是平行線嗎? 但,有沒有可能,在看不見的方向、角度、維度,根本早就漸行漸遠,甚至,從來沒有靠近過?所有交會與平行,都只是單一介面的表象,或者想像? 俗稱的,冷了。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舒適的距離到底該怎麼界定或者維持? 交會之後,錯身朝迥異的方向前進頭也不回?或者並行一段時間、爾後各赴前程就好? 最穩定的,是平行線嗎? 但,有沒有可能,在看不見的方向、角度、維度,根本早就漸行漸遠,甚至,從來沒有靠近過?所有交會與平行,都只是單一介面的表象,或者想像? 俗稱的,冷了。
Thumbnail
人際關係間的情感交流 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總會在因緣際會中 遇到適合我學習....
Thumbnail
人際關係間的情感交流 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總會在因緣際會中 遇到適合我學習....
Thumbnail
讓主控權不斷擺動,彼此從關係中獲得舞台,讓感情不處於波濤不興的狀態。 真正的快樂來自坦然自在的心態,不是接受外在事物的刺激。
Thumbnail
讓主控權不斷擺動,彼此從關係中獲得舞台,讓感情不處於波濤不興的狀態。 真正的快樂來自坦然自在的心態,不是接受外在事物的刺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