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變

含有「突變」共 5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水稻是對低溫極為敏感的作物。在穗分化至抽穗階段時如果氣溫驟降,就會產生寒害。稉稻比秈稻更耐寒,這使得稉稻可以適應高緯度與高海拔地區的環境。 最近有個研究,透過篩選抽穗階段耐寒的基因,找到了稉稻的耐寒基因喔!
Thumbnail
鋅(Zn)是植物生長必需的微量元素,雖然植物需要得不多,但仍是少不了。 植物有許多基因負責鋅的吸收與運輸,最近有個研究針對了其中的ZIP家族作了深入的分析。 結果發現:缺少鋅竟然還會影響到其他養分的平衡!這真的太驚人了!
Thumbnail
很多「壯陽秘方」都是以形補形的無稽之談,不過今天我們要介紹一個有「巨大陽性」染色體的植物:白花蠅子草。 這草的Y染色體有多大呢?大概是一般植物的10-50倍大! 這麼大的Y染色體,該不會有什麼神奇功效吧?且待我道來...
Thumbnail
生物的染色體倍數,若不是單倍就是雙倍;即使出現天然的多倍體也是2的倍數。 天然產生的三倍體極少,主要是因為三倍體在減數分裂時會發生困難,造成不育; 但是,最近科學家發現有一個品系的向日葵,會產生天然的三倍體! 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吉貝素(GA,gibberellic acid)是很重要的植物激素,對種子發芽、節間延長都很重要。 有趣的是,當初的發現是因為被真菌感染的水稻會罹患「水稻惡苗病」,而真菌會產生GA。 不過,最近的研究發現了GA的新技能:幫助植物抗逆境! 這實在太神奇了!來看看吧!
Thumbnail
快速地看了一下,ATT1 Loci 有 21 genes,4個 nonsense 可能剛好沒在GA20-oxidase 2上? 可能還是得要細細消化一下才知道那個邏輯,從loci縮減到GA20-oxidase 2的變化太跳,從蛋白質本身轉到promoter的邏輯也有點不舒服。
應該很多人都知道植物有氣孔。氣孔是由保衛細胞以及周圍的細胞組成,保衛細胞的膨脹與萎縮,控制了氣孔的開與關。 過去都認為,氣孔關閉的時候,鉀離子的流出是被動的;但其實主動運出鉀離子的通道早就發現囉!只是課本更新得不夠快而已!
Thumbnail
馬雅人 講到中南美洲就要招喚交流一下 XD
想要違背植物的本性來種植物,又想要植物長得好,這樣的人在古代叫做皇帝,在現代就是植物科學家。 植物科學家不會砍人的頭,他們只會想要找植物裡面的基因、設法改變植物的本性,讓怕冷的植物可以在冷的地方長大。 最近就有科學家從玉米裡面找到抗寒基因,想要讓玉米可以種在冷冷的北方!
Thumbnail
avatar-avatar
Milly
好厲害,真的很酷!
本文探討時尚設計師Christian Dior 的生平與其代表作「New Look」對戰後時尚的影響,並從人類圖的角度分析Dior 的生命軌跡,闡述其「分心輪迴交叉」的特質,以及如何透過藝術與美學的啟發,突破限制,創造出時尚經典。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眾所周知,根瘤菌與共生真菌都是對植物很重要的微生物。透過與植物建立共生關係,它們幫植物獲取更多養分。其中的共生真菌甚至還構成了所謂的「樹聯網」,讓樹木們可以「聊天」呢! 過去在苜蓿的研究已經知道,共生菌分泌分子,讓植物受器出現鈣震盪;最近發現,可以透過改變植物受器來促進共生喔!來看看!
Thumbnail
什麼樣的植物容易被馴化,這是個大哉問。世界上那麼多的植物中,有數萬種植物可食用,但是,只有幾百種被馴化!而且從植研究上看來,有些植物被馴化多次,有些植物卻連一次都無法達成。 這是否意味著,有些植物就是比較「好鬥陣」?為什麼呢?
Thumbnail
《槍砲、病菌與鋼鐵》大概是我看過生物演化跟社會最常被提出來的書了 XDD